第一节 供给 分析
一、产量及其增长 分析
国产交流伺服电机及其全数字式伺服驱动器基本自主开发成功,但产业化方面比较滞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精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还主要依赖进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国西门子等。近几年,华中数控、广州数控、航天数控、兰州电机等的伺服驱动器及电机产品已相继进入产业化阶段,但还主要是集中在数控机床 行业 ,功率规格在400W以上,没有针对整个自动化控制 行业 形成全系列规格标准产品。由于中国为制造业大国,除数控机床 行业 外,其他 行业 对各种规格伺服电机需求量逐年增长,为此,国外伺服电机生产厂商陆续计划或已经在国内设置独资工厂,利用本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批量生产各种规格的通用型伺服电机产品。
2003-2009年国产伺服电机产值统计表
单位:千元
年份 | 总产值 | 同比 |
2003年 | 249415 | - |
2004年 | 331717 | 33.00% |
2005年 | 480383 | 44.82% |
2006年 | 504000 | 4.92% |
2007年 | 696225 | 38.14% |
2008年 | 876901 | 25.95% |
2009年 | 865469 | -1.30% |
二、生产区域结构 分析
目前7家国外伺服供应商瓜分了我国83%的市场份额,其中西门子和松下是最大的两家供应商,他们的销售额在1 亿元以上,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0.8%和18.6%;其次是安川和三菱,他们的市场份额分别在10%~15%之间;三洋和博世力士乐在第三阵营,他们的市场份额在5%~10%之间。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交流伺服市场85%左右的份额,他们来自日本、德国和美国,日本品牌有安川、发那克(Fanuc)、三菱电机、松下、三洋、富士等;美国有罗克维尔(Rockwell Automation)、达那赫(Danaher)、帕克(Parker)等;德国有西门子(Siemens)、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施奈德(Schneider)等。其中,日本品牌以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较高的可靠性占据了超过50%的最大市场份额,在中小型OEM市场上尤其具有垄断优势,而且本地化生产的策略进一步增加了在价格和快速交货方面的筹;欧美品牌在高端设备和生产线上比较有竞争力,其市场策略是高性能、高价格,以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作为卖点,总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35%,最近这些高端品牌也不断寻找本地合作伙伴力图打入中低端市场,并不甘心被日本品牌积压市场空间。
不同国家伺服电机覆盖比例表
国 家 | 比例(%) |
日本 | 56.8 |
德国 | 46.3 |
国产 | 42.1 |
瑞士 | 14.2 |
美国 | 5.3 |
法国与西班牙 | 3.1 |
总体看来,山东、广东、江浙、北京是国内外品牌的主要分布地区。相对来说,国外品牌在广东和江浙一带更有优势,尤其是在上海和广东,国外品牌的分布比例高出国内品牌5 个百分点。国内品牌则在山东、陕西略有优势。
第二节 需求市场 分析
一、需求量及其增长 分析
2003-2009年我国伺服电机需求规模及其增长统计
单位:亿元
年份 | 市场规模 | 同比 |
2003年 | 13.10 | - |
2004年 | 15.98 | 21.98% |
2005年 | 19.67 | 23.09% |
2006年 | 24.43 | 24.22% |
2007年 | 30.71 | 25.68% |
2008年 | 36.95 | 20.32% |
2009年 | 45.78 | 23.90% |
二、需求地域结构
分析
中国伺服产品的用户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其中华东市场(上海、江浙和山东)占45%,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和以京津为主的华北各为15%左右。华中和东北大约是10%。华东市场是伺服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中国伺服电机需求地域结构 分析
2009年中国伺服电机产品 行业 应用分布
三、市场需求影响因素 分析
伺服驱动厂商面临用户和OEM厂家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挑战,伺服驱动器的上位机可以是CNC系统、通用运动控制器和PLC,还有各种嵌入式控制器,他们必须不断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所有运动控制领域的要求。从功率范围上,当前100W~2000W是主流,大约占整个伺服市场的70%,而10KW以下的品种占到90%。在转速范围上,大约50%的用户需要3000rpm以内的电机,另外40%需要3000~6000转,不到10%的人需要10000rpm或以上转速的电机。
分析 当前国内用户的购买因素,占前三位的是稳定可靠性、价格和服务。这也说明目前国内交流伺服市场还处在较低级的阶段,对性能和功能的充分利用没有摆在重要位置。从长远来看,伺服厂商的关键成功因素应该是产品的性价比、可靠性、技术含量、以及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客户购买伺服电机的前两位因素的选择情况调查
第三节 进出口状况
一、进口量值 分析
2003-2009年我国伺服电机进口量统计表
单位:万台
年份 | 进口量 | 同比 |
2003年 | 3949823 | - |
2004年 | 5004566 | 26.70% |
2005年 | 3982696 | -20.42% |
2006年 | 4708479 | 18.22% |
2007年 | 4934921 | 4.81% |
2008年 | 5475222 | 10.95% |
2009年 | 4418504 | -19.30% |
二、出口量值 分析
2003-2009年我国伺服电机出口量统计表
单位:万台
年份 | 出口量 | 同比 |
2003年 | 23630 | - |
2004年 | 33892 | 43.43% |
2005年 | 32375 | -4.47% |
2006年 | 41435 | 27.98% |
2007年 | 50445 | 21.75% |
2008年 | 51459 | 2.01% |
2009年 | 49144 | -4.50% |
第四节 供需平衡 分析
2003-2009年我国伺服电机供需对比图
单位:亿元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伺服电机国内生产虽然增长较快,但仍更不上我国快速的需求总量,未来我国伺服电机市场仍需大量进口品牌填补市场。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