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 投资环境 分析 及建议
一、 行业 投资环境 分析
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小,有关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效果不断释放,无纺布 行业 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外需市场的需求结构逐步调整,出口市场逐步回升。内需市场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保、医疗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下,土工布、过滤用纺织品、医用纺织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逐渐加大,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提出“扩大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的要求,将“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当前发达国家产业用纺织品比重一般占到30%左右,而我国仅占15%左右,上升空间很大。《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也提出“到2015年农业用、医疗与卫生用、建筑用纺织产品在应用领域内的推广使用比例分别达到20%、40%和40%。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 行业 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
二、 行业 投资风险 分析
1、市场风险
水刺无纺布企业分布于全国各个 行业 ,小而分散、各自为政,素质参差不齐。在 行业 发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加上国家出台的技能减排的政策使一些能耗高的企业面临淘汰风险。水刺无纺布市场不规范,企业经营缺乏诚信,不信守合同、拖延欠款、产品以劣充好、欺诈等现象仍很严重。中国入世以后,决定企业行为的是法律和法规,面对国际市场一体化和严格的世贸规则,这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管理风险
在管理上,水刺无纺布企业间的差距较大,一部分大型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能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式,严格按照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要求管理企业,在管理机制上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对于多数无纺布企业来说,其管理机制和方式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要求,更不能适应中国入世的新环境要求。
3、技术风险
人才资源和整体素质的不足,决定了在技术力量上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水刺无纺布产品的市场开发取得了可喜成绩,产品用途从发展初期的以服装为主扩展到广泛的装饰和产业用领域,土工合成材料、过滤及其他环保材料、医疗卫生材料、家具及汽车装饰材料、合成革基布、农用及园艺材料等等,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但一些高技术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即使较常规的产品,在质量上也有一定差距。很多工业上用的无纺布产品我国还未开发。尽管国内市场受到经济和消费水平的制约,但就某种角度说,我国无纺布的产品和市场开发尚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面对今后的发展形势,企业能否坚持技术进步,坚持科技创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产品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以赢得优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 行业 投资发展建议
由于水刺布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非制造界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领域。非织布的发展方向是替代纺织与针织品,水刺布以其最象纺织品的特点、优良的物理性能、物美价廉的优势成为与纺织品市场竞争最有潜力的领域。
1、采用先进技术
例如采用复合技术能够克服了水刺产品的局限性增加了花色品种,改变了水刺产品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和合成革基布的局面.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2、加强企业管理
例如加强企业呢润管理能够解决人才资源不足,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改变管理机制和方式才能不断适应新市场的需求与发展。
第二节 行业 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 行业 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中国水刺无纺布工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国际无纺布工业的先进水平相比,整体水平还较落后。
1、国产设备运转不稳定,产品质量控制不够严格,产品档次较低。
2、原料使用的范围不够大。因上游化纤品种范围较窄及差别化纤维比重不高,使原料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3、应用领域不够宽广。水刺无纺布使用的范围广泛,有国防的、民生用的等多方面,而国内对这些应用领域开发的较少。
4、产品水平和技术有待提升。与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发大国家相比,目前中国仍缺少在国际市场上具竞争力的产品,因此必须加速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5、我国大部分产品增值水平相对较低,原料成本较高,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7、水刺无纺布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也是制约 行业 发展的一大瓶颈。不适宜的标准或者标准空白,限制着 行业 的长远发展。
二、 行业 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从宏观和长远角度看,市场产品的需求,将对 行业 和企业的具体运作带来很多方面的挑战。作为企业本身,所必须思考的则是如何加速准确定位,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向,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
对国外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不形成规模化生产,尤其在医疗卫生、土工建筑、包装材料等领域没有大规模生产方式,就没有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也难以提高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
对于大型企业,如我国目前拥有5000t/a能力以上的、具有较强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的无纺布企业,可以通过兼并、联合形成更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或集团,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协同优势和规模优势,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大规模生产方式的产品市场的竞争;而对于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积极力量,这些企业也可以通过兼并、联合的方式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团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可以自身寻找市场缝隙、确定自身定位,开发独特产品和品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是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自己的优势要素、互补资产和运行机制以及把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独特产品的创新优势。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