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可行性报告样本)

    可研报告2018-09-06 09:54:12来源: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一、塑料工业

    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影响,2007年石油、乙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进入2007年10月份以来,石油的平均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85美元/桶的水平,比2006年同期高出约50%,乙烯价格也维持在1200美元/吨的水平。但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稳定,石油、乙烯的价格也有望逐步稳定下来。预计2008年石油、乙烯价格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并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

    1)世界乙烯产能将逐步过剩

    资料显示:2007年世界乙烯产能将达到1.32亿吨,全球乙烯需求量仅1.17亿吨,乙烯过剩产能将达到1491万吨。在今后5年中,预计世界乙烯发展速度仍是中东最快,2007年中东乙烯年生产能力将由2002年的916万吨增加到1676万吨,年均增幅达12.8%;需求也将由2002年的807万吨增加到1387万吨,年均增幅11.4%.

    预计2010年世界乙烯产能将达到1.55亿吨,新增产能3950万吨,有83%的新增产能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到2010年中东地区乙烯产能将达到2700万吨,比2005年增加1600万吨,从而取代西欧成为世界第三大石化生产基地。目前中东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等石化产品产能过剩加剧,大量产品必须出口。目前,虽然中国市场对乙烯需求强劲增长,但未来几年中国和中东地区大量新建的乙烯裂解装置陆续投产,将使得全球乙烯市场供应过剩。

    2)2008年中国乙烯供需形势较为严峻,价格仍将保持相对高位

    我国PE产业也呈现出迅猛增长之势,2004年—2006年我国PE新增产能分别为:31万吨/年、120万吨/年、185万吨/年。目前我国PE产能约为1000万吨/年。聚乙烯整体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石化企业上调出厂价的推动;二是整体市场资源依然紧缺。

    从国内乙烯新建扩建项目的进程安排来看,未来两年乙烯产能增长速度将明显方程组,2008年虽然会有约285万吨的增长,考虑到未来两年的需求增长,我们认为,2008年的供需形势仍将较为严峻。

    3)聚丙烯市场涨至历史高位,上涨空间不大

    2007年,聚丙烯各品种价格上扬并涨至历史高位,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成本推动聚丙烯价格上涨;二是国内石化企业随原材料生产成本提高而上调出厂价;三是市场资源有限,社会库存偏少。目前,多数下游工厂无力承担当前高价成本,部分贸易商也比较担心价格继续下跌,部分贸易也比较担心价格继续下跌,库存不大。因此,近期聚丙烯市场价格有机会继续小幅上扬,但上涨空间将会较小。预计2008年聚丙烯价格将随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在高位波动。

    4)国内苯乙烯需求缺口将长期存在,存在投资机会

    由于PS、ABS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拉动,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生产发展很快,1999年世界生产能力只有2170万吨,到2006年世界产能已接近3000万吨,我国产能达到280万吨,全球苯乙烯的产能年均增长6%,需求增长5%。由于我国建材、家电、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PS、ABS树脂、SBS、SBR需求量将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每年我国要进口苯乙烯300万吨。预计到2010年我国对苯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580万吨/年,而我国的苯乙烯的产能将达到450万吨/年。

    二、不锈钢 行业 发展状况

    总体来说,2007年的不锈钢市场可以用上涨期-下跌期-调整期3个阶段来加以概括,而不锈钢市场的这三阶段走势又与国际镍价的走势密切相关。在市场的起伏跌宕过程中,国内新建扩建产能的投产,使产量持续大幅增长,同时在国内良好的经济增长带动下,我国的不锈钢需求也在健康增长。

    1)不锈钢市场走势回顾

    进入2007年以来,不锈钢价格随着镍价的上涨一路攀升,到5月下旬时,无锡市场3042mm/2b冷轧不锈钢薄板的价格已从年初时的34400元/t涨至43400元/t。在5个月的时间内,涨幅高达9000元/t,与此同时,LME镍价也屡创新高,在5月初的时候,3月期镍价格创下了51600美元/t的历史新高。进入6月份之后,不锈钢价格的持续攀升已使下游领域难以接受,导致需求趋软,而6月7日LME改变镍的“借出规则”致使镍价快速溃跌,使不锈钢价格进一步承压,从而使不锈钢市场在6~7月份的两个月之内一直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以3042mm/2b冷轧不锈钢为例,5月底时的价格为43400元/t,到7月下旬时曾最低探至29300元/t,两个月之内跌幅高达14100元/t,回吐了前5个月的全部涨幅。进入8月份上半月之后,不锈钢价格迅速回至30000~31000元/t附近进行整理。而此时LME镍价的探底过程尚未结束,直至8月16日,期镍收于25100美元/t,创下13个月来的最低点。随后,不锈钢市场价格和镍价在双双触底之后,钢厂开始减产救市,下游进入新一轮的库存缩减期,LME于10月上旬又把镍的“借出规则”恢复原态,在利好和利空消息的共同作用下,镍市场和不锈钢市场一起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

    2)我国不锈钢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随着我国近两年新建产能的相继投产,我国不锈钢产量持续大幅增长。据估计,我国2007年不锈钢粗钢产量将达到760万t,同比增长42%。其中,估计国有企业的产量大约400万t,占总产量的52%;合资企业的产量大约为130万t,占总产量的17%;民营企业的产量大约为230万t,占总产量的31%。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受镍价高企的影响,镍系不锈钢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而铬系不锈钢所占比例将有所增加。据粗步估计,镍系不锈钢大约占总产量的71%,铬系不锈钢约占总产量的29%。

    3)2007年我国仍是不锈钢净进口国

    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不锈钢有着很高的依存度。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不锈钢产能的迅速扩张,以及国内不锈钢产量的快速增长,我国不锈钢的自给率正在提高,国内市场的供应逐渐进入了以自产不锈钢代替进口不锈钢的阶段。继2005年我国的不锈钢进口量创下了313万t的历史最高水平后,2006年的进口量开始回落,全年进口量为250万t。2007年前10个月,我国的不锈钢进口量为178.6万t,同比下降13.7%,预计全年的进口量在210万t左右。

    同时,随着我国不锈钢产量的增加,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的不锈钢出口量自2006年以来开始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的出口量为90万t,比2005年增长了1倍以上。2007年1~10月份我国的不锈钢出口量达到了115.8万t,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预计全年的进口量将在130万t左右。为此,估计我国2007年的不锈钢净进口量为80万t,只有2006年净进口量的一半。

    4)我国不锈钢需求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增长

    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消费国,到2006年,我国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到了604万t,中国人均消费量达到4.6kg,高于全球4.3kg的平均水平。近年来,世界GDP与不锈钢消费增速趋同,我国情况亦如此。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不锈钢需求的增速只是略高于GDP增长速度。不过,鉴于2007年高镍价对不锈钢需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预计2007年的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1%,达到670万t。

    在我国不锈钢迅猛发展之前,我国的不锈钢消费主要集中于军事、能源、石油等重工业领域。随着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不锈钢消费迅速普及,开始进入居民日常消费领域。就目前而言,厨房器皿等民用领域的需求仍是我国不锈钢消费的主要领域。不过,据业内有关专家预计,今后几年中,我国的不锈钢消费结构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交通运输、石油、电力、化工、汽车以及能源领域的不锈钢消费量将增加,在整个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提高。同时,这些领域的需求也将推动我国不锈钢新产品的研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5)含镍生铁工业的迅猛发展缓解了国内不锈钢工业镍供应的紧张状况

    不锈钢工业作为我国镍的最大消费领域,长期以来,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镍来满足国内需求。然而,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以进口红土镍矿为原料蓬勃发展起来的含镍生铁工业,极大地缓解了我国镍供应的紧张状况。据估计,2007年含镍生铁提供了我国不锈钢所需的近1/3的镍。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1)环境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各地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工业“三废”治理成果初步显现。200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7%,比2002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81.8%,提高11.6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87.0%,提高12.0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2.9%,提高21.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0.2%,提高8.3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为27.4%,提高10.3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026.8亿元,增长1.7倍。

    2006年全国共有废水治理设施75830套,比2002年增加12891套;有废气治理设施154557套,增加16889套,其中脱硫24530套,增加5747套。200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为1.04亿千瓦,首次实现当年新增脱硫装机容量超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装备脱硫设施的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由2005年的12.0%提高到2006年的30.0%左右。2006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1439万吨,比2002年增长1.1倍;工业烟尘去除量23565万吨,增长68.3%。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和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分别占40.0%、32.0%和28.0%。总体来看,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趋于好转。2006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占62.4%,比2002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劣于三级标准的占9.1%,降低22.1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监测城市中,66.5%的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比2002年提高29.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占86.8%,提高9.2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2005年底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5725万吨,比2002年增长60.0%;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40.0%提高到2005年的52.0%。2005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5577万吨,比2002年增长1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2年的29.8%提高到2005年的32.6%。2006年全国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378个市(县)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和“较好”的城市为260个(占68.8%);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398个市(镇)中,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8.0dB(A)的城市229个(占57.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十一五” 规划 纲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589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1428万吨,比2005年增长1.0%。尽管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的目标,但与2005年相比,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分别回落11.6和4.6个百分点。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

    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得到加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以六大林业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出台了“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林业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了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出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发展。第六次(1999—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比第五次(1994—199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增长10.0%;森林覆盖率为18.2%,增长1.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为125亿立方米,增长10.6%。2003至2006年全国共完成营造林面积2901万公顷,年均完成725万公顷;2006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面积320万公顷,占全部营造林面积的76.3%。造林面积增长的同时,林种结构进一步调整,造林质量呈上升趋势。

    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第三次(2004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国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千米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千米。截止到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4万平方千米,比1999年减少37924平方千米;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在荒漠化面积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47.3%下降到2004年的38.7%;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千米,比1999年减少6416平方千米;流动、半固定沙化面积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36.1%下降到2004年的33.9%。

    自然保护区较快增加。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395个,比2002年增加63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154万公顷,增长14.0%;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为15.8%,提高2.6个百分点。

    湿地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我国首次(1995-2003年)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总面积为3849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自然湿地3620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4.1%。全国共有3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达430万公顷。我国湿地面积快速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

    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新进展。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9749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1208万公顷。

    3)污染治理投入稳步增加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国家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乃至外资投向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带动了全社会环保投入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2566亿元,比2002年增长87.7%;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22%。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15亿元,比2002年增长66.7%,城市燃气、集中供热、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四项投资增长幅度均在75.0%以上;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484亿元,比2002年增长1.6倍,治理废水、废气、噪声和其他污染的各项投资均在1倍以上;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767亿元,比2002年增长96.9%(见表2)。2006年营造林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比2002年增长60.8%;其中国家投资368亿元,增长48.6%。

    2、环境保护发展趋势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 规划 》紧紧围绕实现国家“十一五” 规划 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对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安全、农村污染防治、海洋、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环保工作作出了全面 规划 ,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保证 规划 执行的严肃性。一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准入,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境要求,所有企业排放污染物必须稳定控制在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之内,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落后生产手段必须坚决淘汰,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必须积极解决。二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体制,严格环境执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三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保工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四要加强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妥善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五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