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惯性制导和控制检测设备的重要测量元件。无论是惯性导航还是惯性制导都是利用加速度计敏感这一特性来测量载体的运动加速度的。
加速度计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摆式加速度计、挠性加速度计、电磁加速度计、静电加速度计、振梁式加速度计等。
线加速度计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关键的惯性元件,其主要特点是起动快,环境适应性强,体积小,可靠性高,量程范围宽,抗冲击。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航海、航空、航天、兵器等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制导系统、航向姿态基准系统以及矿井、油井等测斜系统。
第二节 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德国研制了世界第一只摆式陀螺加速度计。不过它首先被应用到了军用火箭V-2上,它极大地提高了火箭的命中率。在此后的半个世纪,由于航空、航海和航天领域对惯性测量元件的需求,各种新型加速度计应运而生,其性能和精度也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
20世纪50年代,液体悬浮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摆式加速度计,是现代惯性导航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60年代液浮惯性元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液浮摆式加速度计的支承轴采用很细的轴尖,轴承采用仪表宝石轴承。其实质是利用浮力平衡重力。反馈力矩平衡惯性力矩的闭环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计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等优点,但其体积大,加工和装配工艺要求非常严格。美国在50年代初期用于“雷神”中程地地导弹,50年代末期用于“大雷神”洲际地地导弹,60年代用于“北极星Al,AZ,A3”及“海神C3”中程潜地导弹,70 年代到80年代用于“MX”,陆基洲际导弹和“三叉戟Ⅰ,Ⅱ”潜地洲际导弹,前苏联用于陆基“SS16-20Ⅲ”洲际导弹和“SS-N-6-20”等潜地系列导弹都应用了该类型加速度计。
石英振梁加速度计(简称VBA)在国外发展的比较早,最早可追寻到1981年,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VBA在国内的开始研制时间尚不清楚,但可查的有关论文最早时间为1995年。
美国的模拟器件公司1989年开始进行叉指式电容微加速度传感器
研究
,1993年投产,现已形成ADxL系列产品,最大可承受60000g过载冲击,线性度优于1%。在美国军方合同的资助下,1996年德雷柏实验室研制出量程为100000g,线性度优于3%的加速度计。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一种钻地武器用的高g值电容式加速度计。我国硅微加速度计的研制处于起步阶段,研制的单位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产业部13所、航天771所和航天总公司16所等。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