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千斤顶市场基本情况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研报告2018-09-06 09:46:08来源:

    第一节 千斤顶 市场发展 环境 分析

    一、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

    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棉花产量673万吨,比上年增产17.8%。畜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预计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8000万吨和29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3.0%。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200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12月份增长14.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增长17.9%,轻工业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0%。

    3、国内消费市场活跃,增速加快

    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加快0.8个百分点(12月份7499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汽车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0%,通讯器材类增长22.0%。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

    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5、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房价涨幅仍然偏高

    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从构成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就业增加较多

    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5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544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趋势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结构调整工作的推进,以及能耗、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高耗能 行业 的快速扩张势头将进一步得到遏制,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但06年宏观经济中“投资过快、信贷过多、顺差过大”的矛盾尚难以根本解决,会对明年经济运行继续形成不利影响。

    从工交经济运行自身看,主要制约因素将会从煤电油运供求全面紧张转为时段性、局部性的紧张,部分 行业 产能过剩矛盾将会进一步突出,同时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1、煤电油运供求总体趋于平衡,局面地区依然偏紧

    1)煤炭市场需求趋缓与产能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需求看,煤炭需求仍保持一定增长势头,但随着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受到遏制,社会各方面节能的效果继续显现,煤炭需求增幅将进一步回落。从供给看,近年来煤矿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在建项目能力过大,新建能力陆续开始释放。去年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已达23亿吨左右,2006年新建和改扩建矿井新增能力扣除关闭小煤矿能力后净增l亿吨以上,2006年年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在24亿吨左右,考虑到2007年仍有一批量生产新增能力释放,2007年全国煤矿平均生产能力将在24.5亿吨以上。总的看,2007年煤炭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利润增幅回落是基本走向,但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紧缺问题。

    2)电力供需形势将由紧张状况缓解逐步转为基本平衡

    从发电装机情况看,2006年发电装机比上年将增加。7000多万千瓦,年底将达到6亿千瓦左右;按照项目核准情况看,预计明年新增装机也将达到7000万千瓦,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从需求看,电力需求增幅将继续回落。随着国家加强对高耗能 行业 的宏观调控,近几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逐步回落,2004年、2005年分别为1.6和1.4,2006年有可能进一步回落成1.3左右,07年也将延续这种趋势。从外部环境看,经过连续两年大力推进煤炭订货制度改革,重点合同与非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差距缩小,相应提高了煤矿生产和发运电煤的积极性,为保证电煤供应创造了条件。总的看,2007年电力供需形势将由紧张状况缓解逐步转为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电网峰谷差持续扩大,以及电网建设滞后等因素,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力紧张仍存在。

    3)成品油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近几年来国内成品油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新增炼油能力难以满足需求,保障国内供应的压力很大。2007年,国内成品油需求仍将较快增长,但随着投资增幅的回落以及节能工作的推进,消费增幅将呈下降态势。由于原油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供需矛盾难以根本缓解,市场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炼油装置超长时间满负荷运转现象较为普遍,加之国际市场油价波动、成品油调价预期对国内生产和供应的影响,保障国内市场稳定供应的压力很大。

    4)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铁路运输紧张仍存在

    2007年公路运力比较充裕,水上运力和港口装卸能力基本能满足需要,但铁矿石压港的现象难以避免。铁路除大秦线扩能5000万吨以外,主要干线没有新的投入;铁路将第六次提速调图,货运能力有所增加,但运力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部分地区、部分时段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且紧张的程度可能会比今年加剧。

    2、部分 行业 产能过剩后果将进一步显现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还不是显现,部分 行业 过快扩张的势头将得到进一步遏制,但由于近两年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以及煤电油运支撑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一些 行业 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在明年将会更为突出,增大了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

    近几年我钢铁产能增长始终快于需求的增长,06年以来钢材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供大于求的压力,维持了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考虑到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和国际市场的容纳能力,明年依靠继续扩大出口维持国内供需平衡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3、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

    一是2007年外部需求对出口增长的拉动可能有所减缓。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是增速将比今年有所放慢。二是出口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增加。受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人民币汇率持续小幅升值,以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影响,轻工、纺织、电子等 行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受到一定冲击。三是对外贸环境形势日趋复杂。近年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数量逐年增加,手段自趋多样,且贸易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开始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与资源竞争、汇率制度等问题互相交织,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更加复杂。

    4、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

    由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增长对能源、资源需求的持续拉动不会明显减弱。近年来我国石油、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增大了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区和城市间的招商引资中仍大量存在竞相压低地价等生产要素价格现象,这些都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了经济运行成本,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

     

    三、千斤顶市场相关政策及影响 分析

    1、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2006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依据本规定。本规定还对其中机械的安装改造维修以及使用事项、监督检查的具体内容以及违反规定后具体的惩罚办法。

    本规定的实施,起到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起重机械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2、千斤顶的国家标准

    千斤顶的国家标准有:道路车辆、液压千斤顶规范,标准号:ISO11530-1993;航空器千斤顶基座标准号:ISO43-1976;航空航天、三脚千斤顶、间隙尺寸标准号:ISO1464-1985;乘用车、机械式千斤顶规范标准号:ISO8720-1991。

    千斤顶QC/T585—1999标准中,规定了轿车用随车工具--机械式千斤顶在更换轮胎和装防滑链时确保安全的技术条件。

    一般要求包括:车辆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中需提供千斤顶的安全使用说明;千斤顶必须适合车辆制造商规定的起顶支撑点尺寸,车门关闭时能正常操作而不损坏汽车的任何部分;需提供防止千斤顶超行程的方法。

    随着我国汽车业的蓬勃发展,在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日趋频繁的情况下,规范我国轿车千斤顶的产品质量,对轿车的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千斤顶生产 行业 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 千斤顶市场基本特征

    一、 行业 界定及主要产品

    1、 行业 界定

    千斤顶制造 行业 指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的生产的企业集合。

    2、主要产品

    主要产品包括:螺旋千斤顶、爪式千斤顶、卧式千斤顶分、分离式千斤顶、油压千斤顶五大类。

    二、 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千斤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载重车辆或移动设备上支承设备自重、调整设备水平的一个重要液压元件。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部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需要质量、技术水平高的设备作为保障,而千斤顶作为以上部门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千斤顶制造 行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

     

    三、液压件市场特性 分析

    液压件市场的特点是液压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据了解,建筑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行走机械是液压工业的主要用户,其次是机床、冶金、塑机等 行业 。据国外资料介绍,建筑工程机械和工业车辆液压使用率有增长趋势,机床等 行业 机械的液压使用率有下降趋势。产品结构也有所变化,液压泵产品中的齿轮泵变化不大,柱塞泵构成比例有所增加,而叶片泵比例下降;柱塞马达构成比例有增加趋势;阀门中通用三类阀比例有减少趋势;叠加阀、插装阀、比例阀、多路阀等比例显著增加;同时,重视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滤油器有明显增长。

    四、液压机 市场发展 历程

    1、恢复时期(1949~1952年)

    这3年,我国的锻造工业是处于修旧、利废和搞建设的创业前期。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向我国赔偿了一批锻造设备,有10MN、12MN、20MN自由锻水压机各1台、30MN自由锻水压2台,5t蒸汽锤2台,以及3t以下蒸汽锤约5台。这些设备一直存放在几个省市的仓库中锈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主管部门就着手部署日本赔偿锻造设备的使用单位,并进行修复,设计和建造厂房,砌筑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其他配套设施。这批锻造设备虽然已经阵旧,锻造水压机大部份是蒸汽增压式,结构落后、性能较差,但都是当时的“国宝”,在创业时期为制造大型机器设备提供大锻件。

    2、创业时期(1953~1957年)

    1953年首先将日本赔偿散存在鞍山的2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在沈阳重机厂安装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家生产大型锻件的企业,也是培养大锻件生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摇篮。通过对日本赔偿水压机的修配工作,成为我国能设计制造锻造水压机的第一家企业。

    1953~1957年我国进入第一个5年计划,在苏联援建的几个企业中,有8MN、12.5MN、20MN、30MN、60MN自由锻水压机约8台。

    1954年将日本赔偿的1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后,在我国自已设计建设的太原重型机器厂安装试生产。另1台日本赔偿的12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后放在上海彭浦机器厂。

    1957年在太原重型机器厂还安装了两台水压机,一台是从捷克进口的30MN水压机,该压机原是上海101厂用作封头热压,因整个建设项目取消,而压机己同捷克签订购货合同并投产,若取消合同,经济损失较大,只能改作自由锻造,因此该30MN水压机立柱间距呈四方形(注:作为自由锻水压机立柱间距为长方形),该压机于1990年拆除,改用太重自已制造的31.5MN自由锻水压机,该压机于2005年拆除,又改用自制45MN自由锻水压机代替。

    1957年在太原重机厂同时安装一台25MN自由锻水压机,该压机由沈阳重型机器厂将日本赔偿的30MN自由锻水压机修配而成。原压机缺少底座,立柱有较深伤痕,机加工后直径减小,经核算改为25MN。由于该压机为蒸汽增压式,同车间还有捷克30MN水压机,生产任务不多,基本设有开动,约于1989年拆除,去向不明。

    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太重自行设计的31.5MN自由锻水压机尚未投产,而沈重有25MN自由锻水压机全套图纸,先后制造约10台供各厂使用,这就是我国25MN自由锻水压机的来历。

    在建设第一重型机器厂时,苏联原设计仅有8MN,1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一台。我国政府提出重机厂无大型锻造水压机将不能生产大型机器设备,大锻件不能靠进口的意见后,苏联改变了设计,增加从捷克进口的60MN自由锻水压机一台。在厂房建设完成后,将日本赔偿的另一台30MN自由锻水压机修复,安装在车间端部,由于该锻造水压机周边面积太紧无法生产,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于1968年拆迁到洛阳矿山机器厂,该30MN自由锻水压机迄今仍在运行。

    创业时期仅沈阳重机厂20MN自由锻水压机生产大锻件,产量约5000t。其他锻造水压机尚处于建造厂房和安装设备阶段。创业时期安装的自由锻水压机都从国外进口。

    在这段时期,我国派出一批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到苏联乌拉尔重机厂、新克拉马托重机厂学习大型自由锻件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回国后分派到各重机厂的水压机车间工作,为我国的大锻件生产打下了扎实基础。

    3、发展时期(1958~1975年)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各行各业都得到很大发展,从1958年起我国的经济进入大发展时期,为满足矿山、冶金、轧钢、电站、石化、造船等工业所需大型锻件,由中国自已设计、制造了10MN、12.5MN、16MN、20MN、25MN、30MN、60MN、80MN、125MN自由锻水压机40多台。

    自1958年起,主管我国机械设备生产的第一机械工业部,为满足机械工业发展所需大型锻件,除在其部属企业增加自由锻水压机的同时,还在几个行政区 规划 建设北京铸锻中心(后改为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北京重型机器厂)、天津铸锻中心(后改为天津重型机器厂)、武汉铸锻中心(后移交给六机部,现名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合肥铸锻中心(后改为合肥重型机器厂、合肥铸锻厂)、陕西铸锻中心(后改为陕西重型机器厂),这些铸锻中心都有12.5MN、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一台,仅合肥铸锻中心有一台12.5MN自由锻水压机。当时 规划 布点铸锻中心目的是搞地区性的大型铸锻件专业化协作基地,但后来由于受其他原因的影响,这些铸锻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制造机械产品综合功能的重机厂,使本来计划搞专业化协作生产大型铸锻件成为泡影。

    之后在“大而全、小而全”以及要在每个省都要建成一个不同规模等级和不同技术水平、又能自行配套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设思想指导下,在一些省市建设重机厂安装16MN或12.5MN自由水压机,如杭州重机厂、长沙重机厂、济南重机厂、昆明重机厂、福建三明重机厂、吉林重机厂、金州重机厂、常州锻造厂等。

    1958年广东省在建设广州重机厂时,首先采用由沈阳重机厂制造的25MN自由锻水压机。

    1959年开始筹建第二重型机器厂,拟新增8MN、16MN、20MN、31.5MN、60MN、120MN自由锻水压机共6台,后来因缩减产品生产纲领,相应减少自由锻水压机数量,调整为12.5MN、31.5MN、120MN共3台,之后因承担钢管厂心棒的锻造,又增加16MN自由锻水压机1台。1961~1963年国民经济处于调整时期,二重停建。但120MN自由锻水压机、315吨锻造吊车,早在1954年就向捷克订货,约于1960年运到二重,为防止设备变形、锈蚀,1964年国家决定先建造水压机厂房,安装120MN自由锻水压机和2台315吨锻造吊车,便于维护保养。国家财政好转之后继续建设,约于1968年投产。

    1960年左右,利用上海矿山机器厂在上海闵行扩建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新增12.5MN、25MN自由锻水压机各1台,1962年又新增由我国设计制造的锻焊结构120MN自由锻水压机。

    1964年在第一重型机器厂安装由沈阳重型机器厂参与设计制造的125MN自由锻水压机。

    1966年左右,国家原计划在西北地区建设第三重型机器厂,1968年改变计划,改在洛阳矿山机器厂扩建生产大型铸锻件,新建炼钢、水压机、粗加工、热处理车间,新增16MN、30MN自由锻水压机车间和80MN自由锻水压机车间,其中80MN自由锻水压机由洛矿设计制造、大型铸锻件外协加工。16MN自由锻水压机在国内采购,30MN自由锻水压机从一重拆迁。

    约于1970年部署北京第二通用机器厂(之后改为北京重型机器厂)、天津重型机器厂进行扩建,两厂都新增60MN自由锻水压机一台。

    在机械系统大刮“水压机风”的同时,我国工业管理实施条块分割,在各部门自成体系的影响下,冶金、铁道、兵器、船舶、石化、电力等部属企业,都按照自已的发展 规划 安装10~60MN自由锻水压机约20台。有些是发展产品需要而增加的,但发生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向机械系统订购的大锻件不能按时交货,不能满足用户对大锻件的供货要求,因此用户只能自已解决。

    这个时期自由锻造水压机总数由1957年的14台增加到55台,在1958~1975年间增加41台。

    按自由锻水压机总量,大锻件的生产能力应在600000吨以上,但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少,这些锻造水压机的前后配套水平较差(如配套加热炉、热处理炉数量少,机械化水平低,祗能维持筒单生产)。同时相应配套工程,如炼钢、粗加工、热处理的自身配套水平也不足,这些因素都影响锻造水压机的开动台时,那时大型自由锻件的实际产量约200000吨。

    在这段时间仅机械系统就新建和改扩建的重机厂有18家,号称8大重机和8小重机(又称10小重机),拥有8~125MN自由锻水压机34台,1977年调查时,大锻件产量为160000吨。

    约在1995年前后,北京重机厂的16MN、25MN、60MN,陕西重机厂12.5MN、25MN,金州重机厂10MN自由锻水压机因生产任务少而仃产,之后就拆除低价变卖,合肥铸锻厂12.5MN自由锻水压机则拆除回炉。

    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我国拥有自由锻液压机的数量、等级和其潜在能力,已跨入世界大锻件生产大国的行列。现在总结我国大锻件生产 行业 发展历史的经验时,一方面要看到哪个时期在打破国外封锁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为装备中国工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亦要看到当时不顾财力,盲目无序发展和重复建设,资金分散,配套水平低,大部份自由锻液压机长期不能发挥作用,以至发展到将部分自由锻液压机封存、拆除低价变卖、回炉,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很大浪费。这对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我国来说,这是沉痛的教训。

    4、发展提高时期(1976~2005年)

    自1976年起,我国实施以科技为兴业手段、技术进步为中心的发展和提高时期,要发展和提高大型锻件生产品种、质量和数量,就必须设计、制造一批新结构的锻造液压机,我国在自行设计制造自由锻液压机的同时,采取引进部份技术、合作生产和整机进口、请外国公司对旧液压机进行技术改造等形式,加快自由锻液压机的发展和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期间新增8~80MN自由锻液压机约65台,其中油压45台、水压20台。到2005年底,我国自由锻液压机的拥有量约140台,其中:8~12.5MN约65台、16~20MN约35台、25~45MN约30台、60MN—4台、80MN--2台、120MN—3台。

    按液压机等级及数量,生产能力应在180~200万吨,但现在的实际产量约60~70万吨。

    五、国内市场的重要动态

    1、徐工集团液压件销售收入增长61.8%

    2006年上半年徐工集团液压件有限公司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61.8%,完成年计划的56.5%,液压油缸销售39200件,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403万元,同期增加134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0.1%,顺利实现了“双过半”。

    05年徐液公司经过资产整合以后,提出了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名”企业愿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市场策划,生产经营实现了快速发展。由于今年工程机械主机销售持续增长,尤其是徐工重型的汽车起重机销量大幅增长,拉动了液压油缸的生产。2006年3月到6月,徐液已连续4个月实现产值、销售双超2000万元,销售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轻小型的起重设备在国内市场倍受青睐

    轻小型的起重设备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和梁式起重机近年来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以德马格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德马格作为世界知名品牌,为保持在该领域的领先性,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产品上市后,要靠销售力量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让客户来接受这个理念。

    企业注重发现客户的需求,并把它转化为产品。比如,轻型起重机系统,过去国内没有这方面的产品,每一台起重机都必须要量身定做,这会导致周期长、成本高,现在德马格把产品标准化了,用标准化的模块,组合成不同的产品。这种产品是个性化的,尽管其使用的部件是标准化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十年前德马格进入中国市场,那时中国市场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懂这个产品,现在它在市场的接受度很高。

    在维护客户群体方面,德马格也有自己的策略。因为客户的生产规模会不断扩大,要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使他们的产品能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够增加功能,提高效率。比如轻型起重机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客户在未来随着生产的变化,工艺的变化,把起重机的设备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原来的系统能够继续使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扩展。由于不需要对原来的系统进行破坏,二次开发的费用不会很大,风险也低。

     

    第三节 国际千斤顶 市场发展 情况

    一、国际总体 行业 市场现状 分析

    目前,在工程起重机械领域,欧洲、美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

    欧洲作为工程起重机的发源地,轮式起重机生产技术水平最高。该地区的工程起重机械业主要生产全地面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和紧凑型轮胎起重机,也生产少量汽车起重机。其中,全路面起重机、履带起重机以中大吨位为主;紧凑型轮胎起重机则以小吨位为主;汽车起重机一般为通用底盘组装全地面上车,即以改装为主。其产品技术先进、性能高、可靠性高,产品销往全球。

    美国工程起重机 行业 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于欧洲。不过近年来,美国工程起重机械业通过收购和合并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该地区主要生产轮胎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全路面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主要生产企业为马尼托瓦克公司,特点是技术较先进、性能较高、可靠性能高,其中汽车底盘技术和全路面技术领先于欧洲,产品主要销往美洲地区和亚太地区。

    日本作为二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轮式起重机开发生产虽然起步较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很受亚太市场欢迎。此外,日本还通过收购更新生产技术,发展全路面技术。如日本多田野通过收购德国法恩底盘公司,日本工程起重机械业主要生产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越野轮胎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其中,越野轮胎起重机的产量最大,汽车起重机的产量目前呈减少趋势,全路面起重机的产量最少,呈上升趋势。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多田野、加藤、神钢、日立和小松等。产品特点是技术水平和性能较高,但可靠性落后于欧美。

     

    二、国际起重机械 市场发展 趋势 分析

    到2006年底美国起重机械增长32%,加拿大增长28.5%,而世界其他市场增长13.8%。2007年,预计美国和加拿大将分别增长10.4%,世界其他市场增长12.3%。起重设备包括高空作业车、铰接式和伸缩臂式汽车、全路面起重机、全液压起重机、越野式起重机、桁架臂起重机、越野式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伸缩臂式搬运车。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