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在医药中的应用
一、甘草在医学上的临床应用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药用部分是根及根状茎。其药理作用有效成份主要是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甙和甘草甜素等。甘草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用。自古称"国老"在中医临床上应用之广是其它中草药难以比拟的。仅以《伤寒论》为例,书中约74%的处方便用了甘草。现代中医处方仍离不开甘草,俗称"十方九草"近年来,甘草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一)治疗消化性溃疡病
甘草的现代 研究 ,首先是从抗溃疡剂开始的。早在1964年就已被证明,甘草可有效地防治胃溃疡。 研究 发观,抗溃疡的有效成份是甘草甜素。临床报道,用甘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在90%以上,尤以对活动期有疼痛症状者疗效更佳。一般在服药l——3周内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大便浴血转明,半数以上x线显示壁龛消失。甘草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十二指肠溃疡,对新鲜溃疡较陈旧者为好,临床上常用甘草流浸膏,甘草浸有煎液,甘草粉,甘草丸等。如以甘草为主再配合其它药物,如乌贼骨、瓦楞子、陈皮、蜂蜜等效果更佳。
(二)治疗肝炎
甘草防治急慢性甲型、乙型非甲乙型肝炎的病例,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其治病有效成份主要是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有资料证明,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能使急性肝炎的肝细胞坏死和气球样变明显减轻,GOT、GPT下降,对慢性肝炎的肝细胞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治疗肝炎主要是通过抗病毒,诱导干扰素,调节机体兔疫以及抗炎等作用实现的。甘草甜素有直接对抗肝炎病毒和诱导干扰素抑制肝炎病毒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甘草次酸对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引起的肝脏损害有显著抑制作用。抗炎作用可能与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有关。据临床报道:治疗传染性肝炎,用l00%甘草煎液15——20毫升,小儿减半,日服3次。治疗13例平均黄疸指数在12.9天恢复正常,尿三胆试验在9.9天转为阴性,肝肿大在9.2天显著缩小,肝痛在7.8天消失。
(三)治疗支气管哮喘
由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能覆盖发炎的咽的粘膜,减少对它的刺激,故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临床报道:用甘草粉5克或甘草浸膏10毫升,每日3次,试治3例慢性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取得显著效果.哮喘症状均在l——3天消失或改善,支气管笛音亦于ll天完全消失,肺活量显著增如,另有用甘草流漫膏治疗4例,亦获满意效果.
(四)治疗肺结核
在应用抗痨药的同时,并用甘草制剂,对长期经抗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的患者,能收到较好疗效。不仅对浸淘性病灶及脑膜炎能使炎症及残波吸收,中毒症状短期消失,而且对球形病灶,脓胸等赤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据10余例至数十例的观察结果,用药后大部分病仍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血沉下降,痰菌转阴;X线显示进步,肺部浸角病灶吸收或消失,胸腔内积液逐步减少及至消失,纤维空洞型缩小。认为甘草有类似去氧皮质酮的作用,是其发生疗效的原因所在;副作用亦与去氧皮质酮相似,如血压增高,浮肿,个别出现心动缓慢或心动过速,期外收缩。故高血压及心脏器质性病变成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五)治疗期前收缩
用炙甘草泡茶长期饮用,对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有治疗作用。一般饮用一个月即能生效。
(六)治疗抑郁症
甘草中所合异甘草素及甘草素对单胺氧化酶有抑制作用,使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使脑内去甲上腺素等递质合量降低所致的抑郁症得到控制。
(七)治疗白塞氏病
本病是秸膜、皮肤和眼受累的综合症,被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甘草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可能是通过本药抗补体,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较强的抑制炎症过剩反应等作用有关。
(八)治疗阿狄森氏病
据少数病例观察,对轻度或初期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可使患者重体增如,体力增强,饮食增进,血压增高,皮肤色素沉着减退,血清电解质浓度有所改善,血清中钠、氧的浓度升高和钾的下降可至正常范围,尿中17-酮类胆固醇排泄量增如.甘草治疗本病的理论根据,一般认为是甘草中有效成份甘草次酸的作用与去氧皮质酮有类似之处,能使钠、氧化物及水滞留体内而血钾离子浓度低,从而收到治疗效果。
(九)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据报道,甘草流漫膏每日12-20毫升,或甘草50克水煎,均分3次饭前服,经治8例,除2例显著好转后因故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局部疼痛、浮肿及索条状物均消失。认为甘草治疗本病有消炎、止痛、增加机体抵抗力及制止肉芽组织增生之作用。
(十)镇痉止痛
有人 研究 了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发现其对骨路痉挛,肌痛,神经痛,平滑肌痉孪所致的内脏痛,均有痉止痛作用。这是因为方内芍药中的芍药甙与甘草中的甘草甙具有阿托品及婴粟碱样作用。尤其在芍药甙的比例为1:1时,其痉解痛作用最强。
(十一)解食物中毒
甘草可以解食物中毒。据报道,食山荔枝和烧鸭肉中毒者各为197例和700例;此两起中毒均用甘草煎剂抢救,结果全部转危为安。甘草对食物中毒的解毒机理可能与以下三方面有关:一是直接啄附胃内毒物而解毒;二是甘草在肝内可分解出葡萄糖醛酸,后者能与毒物结合变为无毒物排出体外;三是甘草有诱导肝药酶作用,可加速毒物的代谢。
(十二)减弱药物毒副作用
甘草甜素,甘草煎剂能显著降低士的宁的毒性及死亡率。甘草流浸膏能解除总性氯化铵中毒。精制甘草口服或静注能预防吡唑酮类Sulpirin的急性致死性毒性。甘草能显著降低级织胺、水含氯醛、乌拉坦、可卡因、苯砷升汞等的毒性,对咖啡因印防已毒素、乙酰胆碱、毛果靶香碱、类碱、可溶性巴比妥有中度或极轻度的解毒作用。甘草能解除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的致死作用。甘草对四氯化碳、四氯乙烯、抗结核剂及酒精引起的动物肝伤害有保护作用。
(十三)消炎抗菌
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甲醛性浮肿、皮下肉芽肿性炎症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抑制毛细农管通透性、抗组织胺或与肾上腺有关。也有人认为,它影响了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降低了细跑对刺激的反应性、而产生抗炎作用。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十四)抗病素
甘草对单纯性疱疹病病毒有预防作用。甘草的主要有效成份甘草甜素通过对病毒粒子的直接作用和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增强天然杀伤细胞活性等活化人体兔疫功能的间接作用而发挥其抗病毒作用。
(十五)影响脂质代谢
甘草对正常人的脂质代谢无影响,但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在服甘草甜素后,血清胆困醇下降,血压也相应降低。甘草甜素小剂量(2mg/日)在一定时间内,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血胆固醇降低,病灶减轻。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甘草甜素能降低血清胆图解,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十六)防治艾滋病
日本学者用甘草防治艾滋病取得了一定疗效。在艾滋病病毒增殖实验中用甘草甜素05mg/1小时,有98%以上的病毒增殖受到抑制,用0.125mg/me的甘草甜素可抑制50%斑块形成,甘草甜素抑制艾滋病毒增殖的作用,被认为是通过恢复T辅助细胞起作用,而不是抑制艾滋病转录酶.
(十七)防治癌症
甘草可用于皮肤癌、肝癌等。国外报道甘草酸经皮肤给药,对皮肤癌的继续恶化有阻止作用。许多实验结果表明,甘草能对抗癌物对肝脏致癌的作用,并观察到在解毒的同时还有迅速恢复已损伤细胞的作用。用3-me-DAB(化学致癌剂)长期饲养动物可引起多发性肝癌,而同时给甘草甜素的动物则末出现致癌现象。
二、甘草的主要成分对肌营养不良进展的抑制效果
肌营养不良为基因异常所致的疾病,由于肌肉营养障碍引起进行性手足无力、步行困难等,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类固醇剂虽可延缓病情进展,但有引起消化器官溃疡和颜面水肿等副作用。
日本筑后市国立疗养所筑后医院的安德恭演等从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与甾体类抗炎药有相同的作用入手,从1994年7月开始与九州五国立疗养所等共同进行了 研究 ,认为甘草甜素有延缓肌营养不良进展的效果。
对30例肌营养不良患者,经口给予甘草甜素150-300mg/d,共观察6个月。"颜面肩胛臂型"症状较轻者,服药前步行9m平均需10.8s,服药后缩至9.2s。另外,用剪子剪7.5cm的四方纸,所需时间由25s缩至19.4s。进展快、患者多的"杜兴型"中75%的患者肌力改善或维持原有状态,基本未见副作用。
安德认为,甘草甜素可以长期服用,有效而无副作用,为安全性高的药剂。肌力低下是由于细胞膜的脆弱性所致,而甘草甜素具有细胞膜稳定作用。
三、甘草酸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研究 进展
现代 研究 证实,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GA)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甘草酸有糠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随着 研究 的深入,甘草酸类的其他作用也正得到逐步开发。
1、抗炎作用
抗炎是甘草酸类最主要的药理作用,对甘草酸抗炎机理的 研究 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多数报道认为,抗炎机理与抑制前列腺素(PGs)等介质的作用有关。一般认为,甘草酸可能通过对AA水解所需的磷脂酶地抑制作用来抑制PGs的合成与释放。另外,一些体外实验证实,甘草酸可增强Mψ。产生NO的能力。Yi等发现甘草酸即增加与干扰素γ共同培养的M。产生NO的能力,也增加与ConA共同培养的Mψ产生NO的能力,黄能慧等报道,甘草酸单按盐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化学性耳廓红肿、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急性炎性反应时的红、肿、热症状。同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接近。陈剑雄等观察了甘草酸单铵盐对豚鼠细菌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作用,采用腹腔注射给药4天后,可明显抑制豚鼠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表现为对引喘细菌内毒素反应的降低,引喘时间明显延长。
2、抗病毒作用
抗病毒作用是甘草酸类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近年来,有关甘草酸、甘草甜素(GL)对肝炎病毒、艾滋病毒及其它病毒的作用 研究 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甘草甜素具有高甜度、低热量、起泡性和溶血作用很低、安全无毒和医疗保作用较强等优良特性,甘草甜素片已正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乙肝病人。
对肝炎病毒的作用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后果,目前仍缺乏治愈率高、疗效稳定的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甘草酸制剂治疗慢性肝炎已取得良好的疗效。日本学者考察了甘草酸在体外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向细胞外分泌的影响,其结果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细胞HBSAg分泌受到抑制,可能抑制肝细胞的破坏,从而改善了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障碍,最终改善了对HBV的免疫状况。可以认为,甘草酸有直接的HBV作用及对肝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甘草酸类新品种甘草酸二铵,经随机配对治疗 研究 显示,其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谷氨酰转肽酶(ALT)效果显著。静脉给药后,85%以上的病人ALT效果显著。静脉给药后,85%以上的病人ALT可恢复正常。甘草酸二铵药物活性更强,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作用,对多种肝毒剂致肝脏损伤有防治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实践表明,甘草酸二铵能明显阻止半乳糖胺、四氯化碳等引起的血清ALT增高,肝组织损害也相应改善。对复合致病因子引起的小鼠慢性肝损害,能明显提高成活率及改善肝功能。宋星宏作了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表明甘草甜素在降低ALT、乙肝病毒等指标有明显的疗效。
据有关 研究 证实,甘草酸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及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纤维增生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且该药副作用少,是一种治疗乙型肝炎值得重视与推广的药物。
对艾滋病(AIDS)病毒的作用80年代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甘草甜素抗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曾引起轰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病毒增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实验证明GL可明显抑制HIV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1.23μg/ml的GL对HIV增殖抑制率达50%,但GL抑制HIV感染的有效浓度高,范围狭窄,若要维持其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须持续大量给药。Watanhe等给小鼠感染HIV病毒制成艾滋病模型后,观察SNMC治疗效果,发现SNMC治疗后的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并且这些小鼠脾、淋巴结肿大被明显抑制,对肝细胞、脾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后,发现他们的增殖能力增强。SNMC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也收到一定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抗癌作用
甘草酸类药物除具有防治病毒性肝类、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外,还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在应用甘草酸防治黄曲霉素B和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实验中证实甘草酸对癌前病变的发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病变过程中DNA损伤修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DNA修复功能接近正常水平,从而降低了DNA的致癌性。
对SNMC防治慢性丙肝患者肝细胞癌变的长期效果进行 研究 。453名患者共服用SNMC2-16年,结果发生癌变者为7%;而对照组109名患者仅短期使用SNMC或改用干扰素治疗,发生癌变者占12%,而未使用SNMC者为25%,表明SNMC可明显降低慢性丙肝患者长期治疗的癌变率。
甘草次酸能抑制巴豆油(其成分TDA为强促癌剂)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和马氨酸脱按酶活性,对强致癌剂苯丙芘诱发的DNA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
甘草酸类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增强Mψ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ψ的抑制活性,还可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
近年来有 研究 发现,甘草酸能诱导小鼠肝微粒体氧化酶,使其含量及活性增加。刁亚英等 研究 小鼠对甘草酸的代谢自诱导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不同给药途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确能诱导其自身代谢,但该作用与甘草酸的给药途径有关,甘草酸灌胃能产生自诱导作用,腹腔注射无效。甘草酸口服给药时在消化道经细菌及消化酶作用,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然后吸收入门静脉。因此,口服甘草酸与注射给药不同,最终进入血液的是甘草次酸,提示可能甘草次酸才是P-450诱导剂。
5、对小鼠肝细胞调亡作用
经 研究 表明,许多肝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肝细胞调亡有密切关系。所以从肝细胞调亡的角度考察保肝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李平等应用在体模型 研究 了地塞米松(DM)及GL对小鼠肝细胞调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常用量DM能阻断撤除苯巴比妥销(PB)后引起的小鼠肝体重比及肝脏DNA含量回落,而在同条件下,非中毒剂量的GL对其无阻断作用。表明DM能抑制小鼠肝细胞凋亡,GL对其无影响。李东鸿等采用PB为模型,探讨了柴胡(RP)及甘草酸注射液对小鼠肝细胞调亡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腹腔注射RB,能阻断撤除PB后引起的小鼠肝体重比及肝脏DNA含量回落化,TUND反应阳性;而PB组及对照组极少见到小鼠肝细胞组织上的变化,说明RB能抑制小鼠肝细胞凋亡,CL对其无影响。
6、其它作用
甘草酸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近年药理实验发现,甘草次酸对家兔或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极显著的降低血中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且其强度超过抗动脉硬化药。通过动物模型证实,甘草酸灌胃对实验性小鼠、大鼠血脂增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家鸽血清胆固醇升高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另有实验表明,甘草酸可明显提高缺血性犬脑ATP醇和LDH的活性,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
研究 小鼠对不同剂量甘草酸的代谢能力,以及甘草酸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甘草酸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5%以上,最大结合分子数为9.64,说明血浆中甘草酸绝大部分呈结合状态存在,游离药物浓度很低,所以肝脏疾病,尤其是伴低蛋白血症的病人,长期大量使用甘草酸或合并使用其它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时,应注意甘草酸游离药量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
将甘草铵霜用于湿疹、等麻疹、皮炎等皮肤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2%。经药理实验表明,甘草酸铵霜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无毒及无致敏副作用,外用安全有效、低毒,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
综上所述,甘草酸类的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其应用已向抗病毒、抗艾滋病毒、抗癌、防癌、增强免疫力等领域拓展。因此,深入进行该类药物的 研究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药理作用及应用
甘草酸、甘草次酸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能减少尿量及钠排出,增加钾排出,血钠上升,血钙降低。可用于解毒,抗炎,镇咳,抗肿瘤,抗溃疡,抗菌等。近年来的药理 研究 发现,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类药物尚具有防止病毒性肝炎、高血脂症和癌症等疾病。主要是Na,K-ATP等激素的分泌而直接引起水、盐化谢和能量代谢的变化,这些变化作为一种轻度刺激反馈促进ACTH,AID,AVP等激素的分泌而加强糖和水、盐代谢,同时产生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方面的效果,是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日本学者对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的抗病毒、抗癌活性进行筛选,表明甘草甜素对爱滋病病毒具有抑制增殖作用,甘草次酸对骨髓瘤及腹水肝癌均有抑制作用。
甘草酸锌通过诱导MT降低顺铂毒性,对顺铂引起的肾脏、血兴高采烈、生殖系统损害及致死毒性均有一定保护作用,有望成为抗癌药物减毒剂应用于临床。甘草酸的铵盐、钠盐、铁盐、铝盐、铋盐用作抗溃疡药物,锌盐还可作用抗溃疡及补锌药物。铁盐、铝盐已获得了荷兰、西德等多国专利,据称其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甘草酸单钾盐有某些抗凝作用,可用于乙肝治疗的免疫增强剂。甘草酸钙盐(静脉注射)可增加茶碱的利尿作用,防止膀胱结石形成。甘草次酸钠用于消炎抗过敏。甘草次酸及盐类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
甘草酸与抗生素、纤维素、生物碱类都可生成复盐,复合后有的可使药理作用加强或互补,有的可使活性提高,毒副作用降低;还有的产生新的药理作用。如我国研制生产的甘氯喘系甘草酸单铵盐与氯喘碱的复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良药。某些生物碱类调抗癌药,临床常发生严重的胃肠道变态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而单铵盐对此类抗癌药物有解毒作用;我国试制成的甘草酸链霉素盐可显著减免硫酸链霉素的毒副反应,而抗结核疗效不变,甘草酸与泛醇络盐可作氯化汞、组胺、烟碱及毒嘧啶等的解毒剂。
甘草酸、甘草次酸可与一些氯基酸或多肽生成酰胺类衍生物。甘草酸赖氨酸盐系抗动脉硬化药,疗效显著;甘草酸与精氨酸、鸟氨酸、组氨酸等能生成具消炎作用的水溶液复盐;甘草次酸可制备如N-甘草次酰-L-蛋氨酸、L组氯酸、L-色氨酸等酰胺物,为良好的治疗肝病抗溃疡药。
甘草次酸脂肪酸酯、多元醇酯、肉桂酯等,易为皮肤粘膜吸收,尤其适于制血含消炎药物化妆品;甘珀酸钠为常用抗溃疡药;甘马酸钠、3-单环已二甲酰-18-β-甘草次酸、3-乙酰氧-18-β-甘草次酸等均可作为抗溃疡、消炎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甘草酸硫酸酯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是甘草酸的4倍,因而有望开发并可用于爱滋病、肿瘤等疾病的高效免疫增强剂。
日本的紫田承二等突破了甘草次酸结构中11-酮基活性中心不可变论,研制成功11-脱氧甘草萜醇及其酯化物,产生了比甘草次酸抗溃疡疗效好而无其它副作用的药物。
甘草素、异甘草素具有抗溃疡和解痉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形成的溃疡有抑制作用,对动物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并能解除乙酰胆碱、氧化钡和组织按所致的肠痉挛。甘草甙也具有抗溃疡作用并对大鼠腹水肝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能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化,临床用作抗炎剂。异甘草素可抑制糖醛还原酶,减少山梨醇聚集于红细胞中,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日本的 研究 表明: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是抗爱滋病(HIV)的有效成分。HIV实验表明,甘草中的这4种黄酮化合物的HIV活性高于甘草酸15-25倍。甘草葡聚糖具有抗爱滋病病毒、抗真菌和免疫促进作用。
欧甘草素A、欧甘草素B、3-羟基光甘草酚、甘草苯并呋喃、3-甲氧基光甘草定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刺芒柄花素有雌激素作用,能增加小鼠等动物子宫的重量,对FritonWR-1339引起的雄性白化病大鼠高摁脂有降血脂作用,临床用作利尿剂。
后幕比檀素有抗肿瘤和抗真菌作用,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美迪紫檀素体外有抗细菌、真菌及结核菌活性,其中对结核杆菌H37RV和须发癣菌的抑菌性相对较高。
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功效,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具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甘草西定,甘草利酮、甘草新木脂素具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
甘草黄酮类尚具有抗氧和抑菌作用,日本的Sae-hioemizu等报道甘草香豆酮对根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氧性;甘草光果烯、光果利定、甘草查尔酮B具有抗氧活性,其中光果利定对毛霉、黑曲霉的抗酶活性最强,同时具有抗氧活性。国内吴仲礼等 研究 表明,异甘草素为既有抗氧活性又有抗黑曲霉活性的有效成分。
甘草类黄酮还可减轻CCL4所致的肝坏死,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甘草类黄酮(GF)通过O2及OH,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挂号信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β-甘草香豆素和甘草查尔酮A有抗菌和抗HIV的作用,胀果香豆素A有很好的清除O2的作用,其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 研究 。
第三节 畜牧业中的应用
1、营养成分及与其它豆科牧草的比较
甘草内所含的营养物质与其它几种主要豆科牧草相比,它的粗蛋白含量为14.08%,与紫花苜蓿和旱生豆科牧草柠条锦鸡儿相近,比红豆草少2.10%;可它的粗脂肪含量均比紫花苜蓿、红豆草和柠条锦鸡儿分别高3.45%,4.49%和3.55%,粗纤维含量相应减少1.65%,6.88%和11.58%。
2、饲喂效果
用等量的甘草草粉和紫花苜蓿草粉配合基础日粮饲喂4月龄的滩羔羊,其增重和屠宰效果相近,而用甘草作为饲料,其产出报酬略高于紫花苜蓿(表3)。这是由于苜蓿对水肥条件要求高,不适合半荒漠地区生长,主要靠产区外购买,加工成草粉后成本加大所致,故经济效益较低。
甘草的粗蛋白含量可达14%左右,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饲喂营养物质能得到互补,适口性改善。与紫花苜蓿混合饲喂效果更佳,增重和屠宰效果以及饲料报酬均高于前两组。经测试羊只采食同等比例混合的甘草和紫花苜蓿所花费的时间仅是采食甘草所需时间的60%-80%。这说明甘草与紫花苜蓿混合后改善了适口性,增加了采食速度和采食量,提高了增重效果。可见,甘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优良豆科牧草。
第四节 甘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甘草及其提取物添加于啤酒、饮料、糖果、冰淇淋、烤点心、大豆蛋白仿肉制品、酱没等食品中,也用作香烟中增强风味品质。口捍糖和果脯密饯使用甘草,能增加回味余香,有杀菌、洁齿、消炎润喉等功能;巧克力糖中加入甘草甜素既能强化可可粉的特有香味,还可减少可可粉用量近25%,酱油、腌制品等加入甘草甜素具有掩盖盐味引出鲜味的盐熟效果,在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中的应用,有疏松增泡,增加筹划味和柔软化等效果,生啤酒加入甘草发酵,成品泡沫多芳香持儿,香烟内拌入甘草能降低缓解烟毒,吐物清香;从甘草中提取的天然抗氧物质,用作油脂和含油脂食品的抗氧剂,总之,甘草集甜味与保健于一体,是十分有前途的天然保健食品添加剂。
第五节 甘草在日用化工中的应用
甘草皂甙可活化皮质甾类化合物(抑制代谢酶),间接的增强皮质甾类化合物的作用。与皮质甾类化合物相比,甘草提取物的抗炎症作用比较缓和,长期使用不会产生副作用。日本化妆品制造业利用甘草的抗炎和助溶特性,创制多种爽感、透明、粘着性及生理效应均极佳的化妆品,取得了世界专利。甘草提取物可以使用于膏、霜、水、露、乳液、奶类和蜜类等所有化妆品,它可以中和或解除或减低化妆品的有毒物质,也可以防止有的化半品的过敏反应,更适用于高级发用或肤用化妆品中。甘草还是淋浴液的最佳中草药原料。欧美有的国家利用甘草的抗炎、解毒作用,制造牙膏、洗漱液,是较理想的口腔呼吸道天然缓和清洁剂。
第六节 其它方面的应用
生产甘草浸膏或甘草酸铵后的废渣,经处理后可制造灭火器用的泡沫稳定剂,配制杀虫药用的可湿、扩散、粘着剂。废渣还可做蘑菇培养基和压制纤维板。
甘草种子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中东及欧洲一些地区将其烘焙后,作咖啡代用品;民间用刺果甘草的种子与皂刺相配,制成煎汤具有催乳功效,用于治疗奶汁缺少等症。经对五种甘草地上部分成分的生化 分析 ,其中刺果甘草纤维素含量高达45%,因此,作者认为其地上部分有望作为造纸原料而被利用,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 研究 。
综上所述,甘草的用途广泛,其根可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领域,茎叶可作为优质牧草应用于畜牧业中。同时,甘草了是荒漠、半荒漠地区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我国甘草资源丰富,除了野生资源外,目前还有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因此,开展甘草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使甘草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前景十分可观。
甘草黄酮的美容作用
甘草属中药的补益药类,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及茎,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主要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等作用。现代药理 研究 表明: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贰、甘草甙元及天冬酞胺、甘露醇等。而从甘草中提取的化合物——甘草黄酮在美容化妆品中有多种功效。
第一,其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这主要来自于甘草酸铱——甘草酸及甘草次酸盐,还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
第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甘草具有盐皮质甾醇样作用和糖皮质类甾醇样作用。其激素样作用的原理,有人认为是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相似之点,是一种直接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是间接作用,即甘草次酸抑制了肾上腺皮质甾醇类在体内的破坏,因而血中含量相应增加。
同时,甘草黄酮还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清除氧目由基,其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比较接近。
鉴于甘草为补益中药,补益药类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指类、多糖类、果酸、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等,其中蛋白质及其水解后的氨基酸用于化妆品,对皮肤、毛发有营养保湿作用,并对损伤的皮肤、毛发有修复作用,所以在此中医的理论下,通常将甘草黄酮加入复方美白褪斑液中,临床治疗下列皮肤问题:
1."黎黑斑";
2.使用各种化学制剂化妆品导致的接触性皮炎;
3.由身体血热偏盛,加之饮食不节、外邪侵袭、血郁痰结所导致的寻常性座疮;
4.日光性及药物性皮炎;
5.由肾水不足外搏而致的雀斑;
6.皮肤损害自愈后遗留下之疤痕性或非疤痕性的色素沉着。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