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美国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2005年美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一)各家公司命运不同,促销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2005年,美国3大本土车表现不理想,但日本品牌表现抢眼。截至2005年4月底,美国汽车市场销售量为533.4万辆,较2004年同期的517.5万辆上升3.1%,其中美国3大厂的销售量上扬1.3%,日本品牌比2004年同期则大幅上涨9.1%。
2005年第一季美国汽车市场销售情况
单位:辆,%
2005年,促销仍在美国的汽车零售市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现在,美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近乎残酷。美国“三大”的价格战日益激烈,特别是针对新车提供的促销费用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相比之下,欧洲和亚洲品牌并没有被促销套得那么牢。虽然美国制造商表示要“推动钢铁生产、保证工厂运转”,但在严格的商业环境中,这样做难免会遭到怀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促销对于“三大”日益萎缩的市场份额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挽救”作用。但这只能是一个暂时的缓解行为,只要销量下降,就要增加促销费用,何时是尽头?
(二)通用、福特继续承受来自日本品牌的巨大压力
通用、福特已经宣布,减少2005年第一季度的产量。美国消费者越来越宠爱外国汽车品牌,特别是日本品牌。如果通用、福特不提供高额的促销费用,他们的市场份额很快就会减少。相反,日本四大汽车公司提高了2005年在美国的产量。而且,这些制造商宁愿多做广告以增加产品的曝光度,也不愿采用提供促销费用这种应急的手段。通用和福特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此外,丰田多次荣登美国“汽车质量评比排行榜”的榜首,这也为日本汽车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三)大众被汇率变化和车型所扰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很大,近几年来,美元对欧元贬值却给他们带来了重创。然而,奔驰和保时捷被许多人看做是成功的典范,起码在短期内是这样的,他们不需要为了保证利润而调节车价。
另一方面,大众由于在套汇方面没有灵活性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众公司也不愿意在美国提供那些蚕食利润的无息贷款或现金折扣,这样不但要在每辆车上多花上千美元,还会影响到汽车的残值。但如果不提供高额促销费用,从竞争力的角度看,它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就会减少。弱势美元已经令大众的利润大大减少,份额下降更加雪上加霜。
一般来讲,如果汽车制造商认为最近两年的汇率变动将会长期持续下去,那么他们就会增加在北美的投资,增加产量,以避免强势欧元带来的损失。宝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每年生产约15万辆的Z4跑车和X5SUV,占宝马公司全球产量的15%。该公司表示还要将那里的产量翻番。大众也已经重新 规划 了其全球的排产计划,将增加巴西和墨西哥工厂的产量。目前,大众出口到美国的约60%的汽车都是来自那两个国家的工厂。
此外,大众在美国市场还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其竞争力并改换其老化车型的生产线。帕萨特正在美国市场上“挣扎”,它已经到了该换代的时候了,但有消息显示,可能到2006年也不会变;第五代高尔夫于2003年末在欧洲市场销售,但到2005年了,还没有投放到美国市场。相比之下,宝马的前景似乎要好一些,全新的5系轿车继续在美国畅销,而新3系也将于今年在美国上市。
二、2006年美国汽车市场情况预测
目前,美国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今后几年美国市场的汽车销售量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就市场分配来说,美国品牌的份额将会从目前的60%缩小到54%或者更少,外国品牌将基本保持现有的份额或略有增长;亚洲将保持大体35%,欧洲品牌会从目前的8%增加到10%。
其中,混合动力车2005年的销量大约为20万辆,只占全部新车销量的大约1.2%。但是美国汽车 市场 研究 公司Edmunds预测,2006年美国混合动力车的市场份额将会翻番;而另一家 市场 研究 公司J.D.Power则预测,到2012年,美国市场混合动力车的份额将会达到4%。
第二节 欧洲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欧洲汽车市场促销之风日盛
2000年到2004年,欧洲汽车市场一直处在相对萧条的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从2005年起不少欧洲消费者开始有更换汽车的需求。美国市场一直流行的“促销风”也刮到欧洲。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2005年欧洲车市有些起色。同时,2005年欧洲经济还在复苏阶段,货币贬值的压力正在减弱,利率也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些综合经济因素对欧洲汽车市场也是利好消息。
二、2006年欧洲汽车 市场发展 预测
日内瓦国际车展举办前,德国汽车专家关于2006年欧洲汽车 市场发展 情况预测如下:尽管市场景气可望小幅回升,但是由于各车厂生产过剩,是将采取低价促销策略以出清存货,因此市场竞争依旧非常激烈;另外受油价攀高影响,耗油量低的柴油引擎车与小型车将继续主导 市场发展 。
汽车专家认为,2006年西欧汽车市场销售量将微幅上升。其中,受2007年加值营业税即将调高到19%的影响,德国市场2006年第4季销售量可望明显增加。汽车经济学家Dudenhöffer教授予侧,欧洲汽车市场景气将缓慢回升,2006年西欧市场销售量约1465万辆,将比2005年成长1%左右。
由于油价居高不下,欧洲汽车市场景气虽难回升,但仍将迅速发展。另外,受油价影响,消费者未来将趋向选择省油车型,因此,柴油车与小型车需求量将大幅增加。不过,由于生产小型车利润不高,加上小型车市场竞争激烈,因此车厂从中获利有限。另有专家指出,美国汽车市场盛行多年的折扣战术已传入欧洲市场,因此2006年欧洲市场价格竞争将比较激烈。此外,由于车商纷纷利用折扣优惠价吸引顾客,消费者已逐渐习惯商场策略,学会讨价还价,因此不愿再以原厂定价购买新车。
根据汽车专家 分析 ,目前许多欧洲国家拟修改私人退休保险制度,许多消费者将更改消费习惯,宁可多存钱养老,而不愿再花费巨资购买新车,未来连十分讲究汽车的德国消费者也将受西欧其他国家影响,逐渐降低汽车方面的消费预算。因此,长期看来,未来欧洲汽车 市场发展 不容乐观。
第三节 亚洲汽车市场供需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日本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2005年日本汽车市场需求也少有成长
日本汽车市场在2004年稍有复苏的迹象,全年销售量共上涨了0.4%,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去年国内有利的经济环境。整体看来,日本汽车市场在2005年复苏步伐将依旧缓慢,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通货紧缩对2004年日本车市的影响不会完全消除,延续到了2005年。同时车市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日本政府统计,人口总数在未来几年将减少。同时日本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18.5%,在2005年,这个比率将上升到26%。到2020年,将有更多的人年龄超过75岁。
2005年,这样的需求环境对于日本汽车市场来说非常不利。即使经济更进一步增长,日本人的悲观情绪以及为降低成本而将业务外包的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日本本国市场的购买力。
在2005年,日本汽车制造商推出的一些新产品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提高销售量——丰田可以通过新威姿车型,本田可以通过新飞度车型获利。同时,当雷克萨斯在日本市场推出其新车型时,也意味着日本的豪华车市场将会有一番激烈的竞争。最近日本市场新推出的豪华车型有很多,这其中包括日产Fuga、丰田MarkX和本田“传奇”(Legend)。
(二)日本汽车业的技术发展战略
步入新世纪以后,汽车 行业 发展的客观环境正经历着巨大变化,地球环境与能源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日本的国内形势也不乐观。最近几年,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生对自然科学和制造业的兴趣越来越冷淡。这些因素正威胁着日本劳动力水平和汽车 行业 竞争力的提高。
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起步较晚的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得也很快,相比之下,一向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日本汽车工业在上个世纪末陷入了发展的低潮。为在全球汽车业中保持竞争力,技术领先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发展战略小组认为:未来燃料电池车是发展重点,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水平务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性能柴油机催化转化器,提高柴油机的环保性能。在电子技术方面,汽车导航定位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日本的初等教育应更多的强调对自然科学的重视,要从小培养学生对制造业的兴趣。要培养俱有国际眼光的工程师以带头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项目,另外,还建议产、研、学领域汽车专家们互相补换岗位,增加沟通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争取营造一个高素质城市公民共同参与生产和研发的社会环境。
到2025年,日本汽车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有四大目标。
环保和节能是当今全球汽车 行业 无法回避的两大主题。针对节能和环保的双重目的,报告从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 规划 ,即开发推广2升(百公里耗油2升)车,缓解全球变暖;2025年将空气污染程度减少到2000年的十分之一;2025年,争取使报废车的回收利用率达到100%;汽车噪声污染程度减少到2000年的一半。
首先,百公里耗油2升的轿车是未来轿车发展的趋势,毕竟,2升轿车是提高燃油经济的根本解决办法。现在,欧洲某些汽车公司已经研制出综合性能比较好的3升柴油轿车(百公里消耗燃料或代用燃料3升),并且这些轿车已经被推向市场,但是,要想开发应用2升车,即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需要改进发动机的空气动力设计和减轻车体重量。减少车重需要开发质量小、结实、成本低的超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新一代塑料)以及铸模技术。车体在减重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其安全性。
代替汽油和柴油机的主要能源是燃料电池,应用性强的燃料电池应该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输出效率高和密度比较高的特点。同时,还必须开发高密度氢气制造、储存和供应技术。争取在2005年,生产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样车,2010年实现大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车;并在2010年建成可供应氢燃料的基础设施。
另外,有关部门,尤其是政府应该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和清洁能源的更广泛的应用,提高其市场份额;改进天燃气混合型汽车的有关技术。尽管混合型清洁汽车已经被应用,但人们还需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简化控制系统,以及进一步缩减成本。
其次,要在2025年将废气排放量降低到2000年的十分之一。要充分利用高校和国家实验的力量,继续提高发动机燃烧控制技术,改进发动机相关设计;开发不易燃烧氮氧化合物催化剂,另外,为了保证催化剂的的耐久性,石油 行业 的专家也应积极参与,减少燃料中铅和硫的含量。
柴油仍然是未来能源家族的主要成员。柴油机由于无法应用三元催化剂而排出更多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因此要研发柴油机用催化剂和过滤器,过滤出对人体有害的颗粒,同时,还要开发低温启动酶。要实现到2005年柴油发动机催化剂有较大突破;到2010年,催化剂启动时间减少一半。
再次,2025年,要实现报废车的回收利用率达到100%。日本国际贸工部工业结构委员会要求2015年回收率达到95%。实现这个目标,有三方面工作需要同时着手,即,开发更加简便的回收技术,提高橡胶和玻璃的分离技术以及金属提纯技术;与之相配合开发的是产品寿命检测系统;开发具有自我诊断功能的比较耐用的零件和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零件。在这方面,政府应大力支持回收技术的发展并依靠政府力量建立社会回收系统而不是仅靠汽车 行业 的努力。
最后,2025年,汽车噪声污染程度要降低到2000年一半。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是,在大型机动车上配备发动机封裹装置。今后,人们将通过雷射静音技术减少发动机的噪声。轮胎静音要靠改进胎面样式和轮胎结构。大幅度减少噪声要通过路况控制,如使用双层厌水性铺面,道路两侧设置噪声吸收墙。
2025年,交通事故发生率将为2000年的一半。
1999年,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24小时内平均为9005人,过去几年中,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交通部的目标是2010年以后单月内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平均降到1200人。
要实现这个目标,日本汽车工程学会建议做好3方面工作。
第一,2010年以前,开发出精细三维人体模型,模拟人体运动,开发事故再现模拟技术,建立交通事故 分析 解释系统;成立国家安全专家小组,主要由汽车工程专家,交通安全专家,驾驶心理学,道路工程和统计学专家组成监管安全工作;另外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开发老年人驾乘跟踪和决策系统。
第二,大力开发智能汽车以减少交通事故。开发路况识别系统和行驶状况检测技术,以使汽车能够自我检查路障,辨别路况和检测驾驶状态(如嗑睡,精力不集中等);另外要开发智能摄像技术以提高机车与环境的协调性。
第三,采取附加安全措施,增加路面安全设施和安全信号灯数量,设置更多的交通事故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安全教育,如学习灵活运用紧急救援直开机。
为未来汽车建立高速信息传播环境。
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以保证人、车、路之间通畅的信息传播,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环境破坏,级解交通阻赛。过去,已经有大量,多媒体装置(如CD、MD、DVD)和便携式半导体被应用于汽车;人们还可以用IC卡代替实物车钥匙。但是,未来人们要实现的是与信息的无限接近。
重点技术是人机之间的大量数据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以指定形式进行的无限传输。这需要在外部环境与汽车之间建立高速传输平台。然而,随着信息通过多模式终端而实现的进一步集中和交错,网络安全成为棘手问题。因此,人们要建立一个可靠的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和开发其他的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二、韩国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韩国扩大出口应对国内需求疲软
从2005年1月份开始,韩国的五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新车型,扩大海外出口计划,试图以此来应对2004年延续下来的萧条的国内市场。
2004年,韩国市场的销售量下降了17%,出口量则上升了42%。现代汽车公司现代品牌车型销售大约占国内销售总量的一半,预计2005年该公司的销售总量将会上涨9.8%,达到60.5万辆。现代汽车公司将会借助5款新车型来达到此目标。
(二)韩国汽车业发展前景
1、出口市场 发展 分析
韩国汽车产量中的80%用于出口,只有20%提供给国内市场,这意味着韩国的汽车产业时代正在拉开出口战略型的序幕。
据韩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韩国的汽车出口金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的规模,达3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5%,全年出口量为232万辆。此外,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量也比去年增长40%多,达到59亿美元。虽然韩国的汽车总产量始终停留在全球汽车生产大国排名榜的第五至第六位,近年来甚至落后于中国,但是更能代表一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出口额上韩国已经远远把中国甩在身后。
2004年以来,韩国汽车出口以20%的速度增长。现代汽车、起亚汽车、通用大宇汽车、雷诺三星和双龙等五家韩国汽车厂商,2005年1-11月的销售量达到468万辆,其中出口总量达到367万辆。
如今,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韩国出口第一、贸易额第一、提供就业职位第一的产业。作为韩国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工业占韩国总出口额的12.8%;占韩国生产制造业的11.1%;为韩国8%的人口提供了就业职位,如果加上汽车相关产业,提供的就业职位则占韩国人口的10.4%。同时,汽车产业还带动了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韩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
2、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
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韩国不仅涌现出现代、起亚、双龙这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也出现与通用、雷诺等国际巨头合作而迅速扩大了知名度的通用大宇和雷诺三星等合资品牌。
三、印度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印度市场:销售“更上一层楼”
印度不断改善的经济环境带来了汽车市场的繁荣——汽车销售额不断增长,2004年的销售额扩大了1/5。在2005年,印度的经济得到更长足的发展。随着收入的增长,特别是社会中产阶层人数的不断增加,印度汽车市场的销量也不断上涨。
政府在信贷和利率方面的政策,在刺激消费者购车方面功不可没。在印度经济开放12年之后,印度的汽车市场出现了多款新车型和品牌——尽管只有少数汽车公司挣钱。过去很多汽车制造商曾错误地估算了这个市场,以至于今天还有因为生产过剩而压库的汽车。2005年,将会有许多非常重要的新车型进入印度汽车市场,其中包括雪佛兰Aveo、雪佛兰Spark、铃木APV、福特福克斯、铃木Swift、斯柯达Fabia和丰田Innova,这些车型将为印度汽车市场带来进一步繁荣。
(二)印度汽车工业发展前景
目前,印度的汽车市场比中国小得多,但是印度的汽车企业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却比中国大很多。
从1993年开始,印度政府调整了 产业政策 ,有条件地向国际汽车工业巨头打开国门。同时,印度长期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了大批制造业所需的工程师队伍。
短时期内,十数家汽车界巨头先后以合资合作、投资建厂等方式涌入印度市场。目前,除了德国大众公司外,福特、通用、丰田、三菱、铃木等世界跨国汽车企业均在印度设厂。
近些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关闭了在本国的汽车制造厂,纷纷将基地转移到印度这样一些新近崛起的、成本低且市场容量大的国家。得益于外来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以及妇孺皆知的品牌,印度自己的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印度轿车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高速增长态势,形成年产120万辆的生产能力。2004年,印度年产汽车产量超过200万辆,已经成为全球的微型车制造基地。
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塔塔汽车公司年营业额高达20亿美元,其生产的汽车90%是自主研发、设计与制造的。汽车几个核心部分,比如底盘、发动机都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绝大部分自主研发,掌握着核心技术,因而印度的汽车企业在竞争力不比欧美国家的汽车企业差多少。
从20世纪60年代起,塔塔已出口汽车到欧洲、非洲、亚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小型车印迪卡以其外型优雅、时尚,内部宽敞、价格低廉,在上市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接到超过11万辆的订单,产品供不应求,曾经创造了印度汽车销售的最高记录。2005年,塔塔汽车公司开始向英国大量出口印迪卡轿车,这对于印度汽车制造业尤其是塔塔汽车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此次,塔塔公司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生产出新款的小轿车,而且还将大批出口英国,这极大增强了印度汽车制造业的信心。
第四节 中国汽车市场情况 分析 与预测
一、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降温
尽管为了抵制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状况,中国车市已经引发了价格大战,但是在政府限制消费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中国的汽车市场2005年继续降温。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利润将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公司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进口量的增加和其他制造商在中国增加产能的计划,在2005年中期,中国市场面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市场2005年的发展前景是:中国政府控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还将继续。汽车价格依然会很低,这有助于刺激销售。在我们看来,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后3年里价格战将会愈演愈烈。
二、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情况预测
(一)汽车产销量将继续保持适度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慢
预计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要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GDP依然保持较高增速,国家统计局预计增长8.8%;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国内二、二三级汽车市场开始启动;2006年是十一五” 规划 规划 的第一年,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展,以及国内汽车出口等因素。因此,预测2006年中国市场上的汽车总销量将保持适度的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有所下降,预计全年汽车总产量有望达640万辆左右,比2005年增长11%左右,其中,国产车的总销量约为630万辆。其中乘用车的总销量预计为360万辆,增幅为16%左右;微型客车的总销量预计为89万辆,增幅约为7%;商用车总销量为180万辆左右,增长率约为3.7%。这是继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分别跨上了400万辆、500万辆和600万辆的台阶后,我国汽车工业的又一次大发展。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将可能稳定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彻底超过德国,与日本并驱齐驾。
(二)我国汽车出口将创辉煌,但道路依然曲折
2005年我国汽车出口成为我国汽车 行业 发展的一个闪亮点,无论汽车出口金额,还是整车数量都达历史最高。预计2006年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将呈现快速、良性的发展势头,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我国汽车出口数量(含成套散件)则有可能达到40万辆,汽车产品出口金额将超过200亿美元,自主品牌依然成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但是,在取得成功的同时,我国汽车出口的道路依然困难重重,在国际市场上受打压的程度将更严重,在产品出口成长的道路上还将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何“走出去”,依然是国内生产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依然需要努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