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汽车零配件进口情况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进口数量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进口情况
2000年-2004年我国汽车零配件进口值
上半年汽车工业零配件分国别进口金额
单位:美元
(二)汽车零配件进口数量变化因素 分析
问题之一在于整车市场,短期产量过剩将会导致整车市场增速放缓。整车市场高速增长是预料之中的,但没有预料到增长来临的时间这么快,增长幅度会这样大。但是这样的增长难以维继。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上,暂时的生产能力过剩是不可避免的,轿车厂商应该注意平衡这种过剩和潜在销售损失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零部件市场结构继续分化、分散。在中国地图上,将中国汽车市场划分为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几个产业集群。在中国市场,许多零部件厂商只能为一到两家整车厂商供货,而且并非独家供货。这样的分散意味着,如果你给上海大众供货,你就不能给东风集团供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干预,市场不够完全开放等原因造成的。
而国外零部件厂商如果选择合资整车厂作为合作伙伴,会在利益方面有所分歧。中方厂商处于当地政府以及当地经济压力之下,决策中,要考虑当地GDP增长、财政收入、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因素,同时,整车厂商不仅是汽车制造商,也是当地和集团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增长的动力。而且,大多数零配件供货商由中方伙伴全部或部分投资,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中方首选集团成员,其次选择靠近装配线的企业,最后才选择其他企业。而国外厂商则有着完全商业化的背景,期望整车厂商能根据最优惠的报价采购配件。事实上,尽管市场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地方和集团保护主义政策,导致质量低、价格高的企业被选用。
二、进口汽车零配件产品结构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进口产品结构
汽车零配件进口值远大于出口。相比较而言,目前零配件进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整车进口的增长速度,而市场对于整车需求迫切乃不争的事实。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政策有意向进口零配件倾斜,大幅度增加零配件进口配额,抑制整车进口。
2005上半年汽车工业零配件进口金额情况
单位:美元
(二)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因素 分析
现代化汽车零部件生产与管理都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工具装配、检测仪表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控、加工中心和机器人,保证物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应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做到成本最低,质量最高的优化目标。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为首的整车制造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
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各大汽车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实行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我国汽车产业现行主要政策规定:对进口汽车有数量限制,整车进口平均关税为55%,其中轿车、轻型车整车进口征收80%-100%的进口关税,零部件进口平均关税为35%。我国现行零部件国产化政策是:零部件100%进口、国产化率为0时,关税为50%;国产化率达到40%,关税为30%;国产率达到60%,关税为24%;国产化率达到80%,关税为20%。WTO的主要条款与我国现行汽车 产业政策 差距较大,这将会给我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工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价格竞争中我国汽车零部件 行业 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整体配套能力难以满足技术竞争的要求;汽车服务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将会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加入WTO对汽车零部件工业带来的后果是:零部件国产化率降低,市场占有率下降,零部件产品结构调整将受到影响,许多零部件企业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难以生存,部分零部件企业将会被淘汰。
第二节 汽车零配件出口情况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出口数量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出口情况
2004年,由于国内汽车整车市场的“理性回归”,仿佛车市在瞬时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行情的低迷,一方面减少了整车企业对零部件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整车价格不断下调,使占整车成本70%-80%的零部件采购成本成为整车企业压缩成本的主要对象,零部件企业成为价格下调的转嫁对象,另外,近年来,钢铁、能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零部件企业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挤压,利润开始下降,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 行业 利润同比下滑约100亿,下滑近6成,其中,汽车零部件 行业 出现10年来首次利润下降。
国内市场形势的严峻,促使零部件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2005年1-6月份,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4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8%,其中行使系统零部件增长最为迅速,达74.5%,其次为车身及其附件零部件产品和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也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1-6月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增值状况
单位:万元
(二)汽车零配件出口数量变化因素 分析
中国汽车零配件工业已有一定基础,零配件先于整车打入国际市场,在我国整个机电 行业 产品的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出口格局上,我国零配件产业采取“全方位、多元化”和“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目前已出口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商品逐年增多。出口企业已形成了国有外贸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生产企业“三位一体”的体系结构,出口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
海关相关人士日前在 分析 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形势时指出,尽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但有四方面的不利因素仍值得关注。
据海关有关人士 分析 ,这四个不利因素包括:一是人民币升值造成汽车零配件出口利润萎缩;二是贸易壁垒将制约汽车零配件出口;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制约了汽车零配件出口;四是出口企业规模较小,实力有待发展。
二、出口汽车零配件产品结构 分析
(一)汽车零配件出口产品结构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我们以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行驶系统零部件产品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比重中一直占有较大份额,机动车车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其中重要的出口产品。据有关资料显示,入世后,我国出口轮胎货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4年出口货值超过15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超过20亿美元。
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产品结构
2005年1-6月份,行驶系统零部件的出口额比重继续占有最大份额,与同期相比,比重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达47.8%。而汽车电子电器及以仪表产品的出口额比重则略有下降。
我国近年来滤清器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速达近70%,而蓄电池和其他汽车电器企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则只保持24%-26%的增长速度,低于零部件产品出口交货值平均增长水平。
(二)出口产品结构的特点 分析
在出口产品结构上,我国汽车零配件产品的出口具有两大特点:
1、出口仍然以传统商品为主
目前,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的传统商品随着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品种的不断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还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一些产品由于以前质量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技术标准,因而得不到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许可,但是随着我国企业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的提高,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意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规则和方法,积极申请进入欧洲CE标准以及美国SAE或DOT标准等各种质量认证体系。这样,我国汽车零配件出口的传统产品不但可以继续占领传统市场,同时也开辟和进入了新的市场和地区。
在众多的零配件企业都已逐步得到国际上要求的各种质量体系认证的同时,我国零配件企业还在产品外观以及包装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发达国家商家的要求。这样,即使产品的功能没有增加,仍能取得很好的销路。
就产品而言,技术含量中等的部分关键零配件已经做到成本低、质量好、产品水平中上,并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如等速万向节、手动变速器、汽车音响、电线束、空调器等,能为国内车型大批量配套,并且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有些技术含量属于一般,但是成本很低的产品,如减振垫、无石棉缸垫、活塞、活塞环、轴瓦、气门、三滤、散热器、机油泵、火花塞、消音器总成、内外后视镜、汽车座椅等,也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但是也有一些产品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因素而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如减震器等。
2、出口一部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我国汽车零配件的出口经过十几年的扶持和引导,已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转移,出口的商品结构正逐步向合理方向调整。
有一部分汽车零配件产品,以前我国企业根本无力生产,主要依赖于进口。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目前不仅能够完成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而且还实现了出口。这部分产品主要是一些对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产品,例如,汽车的传动件和制动件等。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