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 市场发展 现状
1980-1990年,中小型航天器用户主要以军事用户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商用中小型航天器发展迅速,商业用户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在中小型航天器市场中的份额也稍有增长。按国家或地区来说,在1993-2002年发射的455个航天器(1000kg以下)中,美国、俄罗斯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共占总数的76.9%。而在2000-2009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中小型航天器的研制和应用,各国或地区发射中小型航天器的数量相对趋于均衡。在发射的353个1 ZO0kg以下的航天器中,美国虽仍占最大份额,但比例显著下降,为32.0%。
第二节 国际市场动向及发展趋势 分析
航天飞机未来发展主要是低成本和高效费比这两个关键方向。高效费比是发挥航天飞机相对常规火箭载荷的灵活性优势,而低成本则必须依靠航天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来实现。
运载火箭的技术门槛现在已经降低到了一个新的程度,以前只有航天技术大国才能够发展大载荷运载火箭,但本月4日美国民营航天企业就发射成功的 “猎鹰”9号火箭。低轨道载荷12吨的“猎鹰”9号有条件支持X-37B这个等级航天飞机的发射,单次发射成本0.5亿美元也比现有同类火箭低50%。美国民间航天热代表低成本航天发射的大门已被打开。航天飞机材料和结构设计与运载火箭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每次技术进步都意味着成本的大幅降低,而纠结于成本的航天飞机也最容易得到低成本效应的直接助益。
各国共同发展小型航天飞机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不足,但小型航天飞机低成本的同时也意味着低载荷,而高载荷大型航天飞机在功能上的优势是难以忽视的。使用火箭和小型航天飞机发射大型的空间站,因为载荷重量和尺寸限制,必须采用多次发射后对接组合的方式,空间对接所需要占用航天器的尺寸和重量对空间站是个负担。大型航天飞机可以实现大型载荷的整体升空和返回,目前限制大型航天飞机的主要是技术不足导致的成本和安全问题,如果通过技术进步和小型航天飞机应用的实践积累,能够在保证载荷尺寸、重量指标的同时,将航天飞机的单位载荷成本降低到“挑战者”的1/5~10,大型航天飞机将会重新得到各国的重视,将与小型航天飞机共同构成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系统平台。
各国发展小型航天飞机就是为了获得高效率的空间运载器,小型航天飞机的体积和载荷标准与成本平衡效果更好,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也保证了无人驾驶航天飞机的可靠性,低成本航天飞机也可以增加生产规模来提高可用飞行器的数量。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所开发的小型航天飞机,在技术途径、结构尺寸和外形方面有趋同的明显技术特征,美国的X-37B更是在军事用途上有特殊的目标。小型航天飞机的技术难度相对并不算大,在X-37B升空后的技术与应用潜力形成的刺激下,有能力并已经开始发展航天飞机的各个国家也会随之跟进。中国在这个趋势的推动下,国产航天飞机发射很有可能将很快成为现实,当挂载在轰-6机腹的“神龙”与“长征”火箭结合到一起时,中国将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技术竞争中占据应有的地位。美国和苏联第一代航天飞机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冷战技术对抗色彩,但后冷战时代轻型航天飞机显然无法全面满足航天运载的需要,大型航天飞机的发展目前只是停顿却并没有终止,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下将会出现由小到大的发展趋势,成熟的航天飞机将最终确立航天运载器构成的真正地位,已经站在起跑线上的中国也将在突破技术尖端的竞争中得到收获。
第三节 国内 市场发展 现状
201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航空航天器制造 行业 企业数量为225家,航空航天器制造 行业 资产合计264304406千元,同比增加10.93%;实现销售收入117393186千元,同比增加12.55%;完成利润总额594528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29427千元,同比增加28.80%; 行业 整体从业人数310361人,同比减少1.01%。
2010年航空航天器制造
行业
主要经济指标
分析
第四节 国内市场最新动向
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天津进入全国四强
根据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天津市航空航天器制造业2009年完成产值112.25亿元,跃居全国第四位,较2008年提升位次13位,一举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基地。产值同比增长14倍,增幅居全国第一位。
统计显示,天津市2009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值较2008年提升13个位次,仅次于陕西、辽宁和四川,全年空客A320项目交付飞机11架、完成产值38.5亿元,中航直升机项目完成产值60亿元,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项目民用产品项目投产,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实现了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到2011年,天津市将实施总投资额近300亿元的一批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形成年产空客A320飞机48架、直升机70架的生产能力,建成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航天器制造及应用产业基地。
2、山东“十二五”打造航空制造业 预计年产飞机900架
山东“十二五”发展 规划 中,加快发展航空制造业被提上议事日程,预计形成年产轻小型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总计900架的能力。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本月14日印发《关于深化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山东航空制造业无疑是利好消息。2009年5月,该省首架直升机下线试飞成功,并于不久前获得首批订单,使得航空制造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山东目前已有3家轻小型飞机制造企业,参与航空工业的参研单位超过40家。该省官方称,预计2010年航空工业实现总产值37亿元人民币,增加值12亿元,5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5%以上。
“十一五”期间,在航空配套能力方面,山东的飞机雷达罩进入国家大飞机生产体系,碳纤维千吨线建成投产,航空地面装备、飞机刹车盘、航电及芳纶、铝合金、钛合金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航空维修业务范围涉及民机检修和改装、雷达罩维修、航空仪表维修、飞机轮胎翻修、飞机刹车盘翻修等领域,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十二五”期间,山东将依托青岛、济南、烟台、滨州、威海五地,建设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航空产业园,同时加快发展航空配套产品、航空地面装备以及航空维修服务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100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