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水中油紫外荧光检测器产业发展环境
一、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1、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初步核算,2010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2006-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2006-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2006-201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2010-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情况 分析
2010年是金融危机后最复杂的一年,中国经济在宽松环境下实现了坚实的复苏。而2011年承载的历史意义重大,因为2011年是“十二五” 规划 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首启之年,所以政策将做出新的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3、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美银美林:预测亚太区GDP增长短期内可能放缓,但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中国2011年实质GDP增长率预测值为9.0%,2012年预测值为8.7%;香港2011年实质GDP增长率预测值为4.8%,2012年则稍回落至4.3%。
海关总署:2011年全年我国外贸总值将超过35000亿美元,增长19%左右,全年贸易顺差大约是1700亿美元左右。
二、政策、法规、标准
1、政策
1)《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颁布实施)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设置入河排污口,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对其所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2)《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排污者使用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排污者安装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应当依法定期进行校验。
3)《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环境保护局重点控制的排放污染物单位应安装自动连续监测设备,所安装的监测设备必须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质量检测机构的考核认可。
4)“关于加强自动环境监测仪器管理及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为了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公正,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加强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管理。为环境执法管理服务和向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自动环境监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监测规范和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经检测合格、通过认定并列入合格产品准入名录后,方可使用。
5)《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规范的排污口,按照下列规定安装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仪器,并使其按规范要求正常运转。
被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单位或者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TOC、COD、pH等主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仪、污水流量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
6)“关于印发《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通知”要求:废水排放量≥5000t/d的污染源,安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连续自动监测,随时监控。电厂锅炉必须安装连续烟气测试装置,随时监控。监测项目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黑度。
7)《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于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重点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必须遵守本办法。
自动监控系统经环境保护部门检查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8)《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的第二条指出: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是指环保部门对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进行监督考核,确定其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即为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责任环保部门依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对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每季度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通知国控企业。
对国控企业污染源新安装验收合格的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一个季度后,必须进行监督考核。
2、标准
1)水质执行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基本控制项目:石油类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
2、水质监测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U/T92-2002》
第二节 水中油紫外荧光检测器技术发展现状
一、技术 发展 分析
荧光法在手工和自动监测中应用日益广泛。早在“九五”攻关中,我们就使用了排水中油类的直接荧光法自动监测。水利部也正在制定用正己烷萃取荧光法测定水中油的标准方法。
目前用荧光法测定水中溶解态有机污染物,用320nm 激发波长,在430nm测定荧光强度可获得有机污染物的信息。与260nm测定DOC 的UV 信息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灵敏度和精度都比UV 法好。这一方法在自动监测系统中应用前景很好。
二、工艺流程或特点
1、检测原理:紫外荧光法
水体中石油类的芳香烃成分,在紫外区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经激发后发射出波长更长的荧光强度,该荧光强度与石油类组分含量成正比。
通过荧光性测量油类样本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荧光性在一分子(在该情况下为碳氢化合物分子)在被电子激发后驰豫至其基态时产生。荧光碳氢化合物会吸收光-激发-在某一波长下并发光-驰豫-在更长的波长(能量更低)下。发出的光线会被过滤并转化为与样本中的荧光碳氢化合物浓度相当的电位反应。
2、适用油类:
苯系物、苯酚、苯乙烯、氨基二甲苯、电控液压式液体、汽油;
柴油、润滑油、液压油、燃油、原油、气体凝析油。
3、检测限:
下限:柴油在蒸馏水中不萃取时的近似探测极限值(10ppb),视具体油类而定。
上限:部分油类可高达1000ppm,视具体油类而定。
4、应用领域:
1)冷却水、蒸汽冷凝水、金属加工液体浓度控制;
2)饮用水入口、脱盐装置、河流、湖泊;
3)工业、电力、水力发电废水;雨水径流;
4)油田采出水。
5)特点:
(1)可探测最低极限的紫外荧光技术;
(2)灵敏度高;
(3)高选择性;
(4)响应速度快,连续在线监测;
(5)极少的硬件,有助于降低成本;
(6)轻松的校准,且具备长期的稳定性;
(7)少量维护保养;
(8)坚固耐用,防雨水、抗腐蚀、防冻防爆,能用于恶劣环境、国际认证的危险区域。
第三节 水中油紫外荧光检测器产业发展特征
一、周期性 分析
水中油紫外荧光检测器
行业
生命周期曲线图
二、区域性 分析
环境水质监测主要分为废水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地表水质在线监测。其中废水污染源监测的主要是对按排污量核定的国控、省控、市控污染源企业(如重点污染 行业 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排放的污染物中的监测因子进行测定,主要管理部门为环境保护部;地表水监测主要针对河流断面、饮用水源地、湖泊、水库等的水质进行监测,主要管理部门有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另外,涉及城市水资源利用和监测的还有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近海海域水质监测的则主要由海洋部管理。因此,水中油紫外荧光检测器应用极为广泛,地区分布广阔。
三、上下游产业发展
1、上游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电子元器件 行业 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无处不在,不论是日常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是工业用电子设备,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电子元器件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产品,介于电子整机 行业 和原材料 行业 之间,其特点是所生产的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参与多个价值链的形成。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发展的快慢、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发展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现代化装备水平,促进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子元器件 行业 近年来发展稳定,产品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左右,位居世界前列。在国内市场上,中国IT市场以15.7%的年复合增长率(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保持快速增长,汽车电子、PDA、互联网应用产品、机顶盒等产品的迅速启动及飞速发展,将极大地带动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发展。在通讯类产品中,不仅仅是蜂窝电话,还有更多的产品如移动通信、光通信网络,普通电话等都需要大量的元器件。另外,计算机及相关产品、消费电子产品虽然没有以前发展那么快,但需求依然强劲,这些都将成为中国电子元器件 市场发展 的动力。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将为电子元器件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未来我国新兴产业将得到重大的政策倾斜,电子器件产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子元器件总产量将达到5万亿只,销售收入达到5万亿元,阻容感片式化率达到90%。电子元器件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预计2015年车用元器件价值到将增加一倍。
未来电子 行业 的增长将由基于新增用户的普及率提升转向基于保有量的升级换代需求。从电子终端产品来看,其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即智能化、高清、薄型小型化、可触控。并且在经过数年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培育后,每个方向上涌现出的新产品和技术开始逐步进入到大规模替代和普及的阶段。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新产品和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加快。总体来看,伴随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潮的出现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市场的快速启动,电子 行业 电子元器件经过危机洗礼后将进入新的一轮增长周期。这一方面从基本面为电子企业的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子 行业 电子元器件涌现出更多的投资主题和热点。
2、下游
石油化工 行业 既是产能大户同时又是耗能大户。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世界石油石化 行业 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1)石油石化 行业 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石油石化 行业 的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等。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是世界石油 行业 全球化的最主要力量。国家石油公司为了分享国际资源和市场,在积极加快本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海外业务拓展,逐步实现从纯粹的国家石油公司向市场化的跨国公司转型,国家石油公司正在成为石油石化 行业 国际化的新兴力量。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石油石化 行业 的全球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2)技术进步是世界石油石化 行业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伴随着三次重要的石油技术革命,世界石油产量出现了三次大的跨越。20世纪初世界石油年产量从约7亿桶增长到约15亿桶;20世纪60到70年代,石油产量从约70亿桶提高到约150亿桶;8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迅猛发展,海洋石油开始大规模开采,世界石油年产量突破200亿桶。高科技与石油石化 行业 的相互结合和渗透促进了石油石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石油石化产品的更新换代,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环保产品不断出现。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使得石油勘探开发向更多的新领域拓展,采收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使非常规石油投入开发的进程明显加快。炼油化工领域也将加快开发生产工序少、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原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环保的技术和工艺,顺应市场对轻质油品的需求增长加快和清洁燃料生产需求提高的趋势,炼油装置结构进一步调整,深加工能力及装置适应能力提高。
3) 行业 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技术进步和 行业 竞争的不断加剧,世界石油石化 行业 的集中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石油 行业 在1998年后出现了以巨型石油公司整体合并为主要特点的兼并、重组和联合浪潮,油气资源集中度不断提高。炼油和石化 行业 则表现出资金和技术集中度不断提高的特点,企业规模和装置规模不断扩大,炼厂和化工厂的规模与装置规模进一步增大,炼化一体化、基地建设已成大势。
4)世界天然气发展将成为石油 行业 发展的亮点,非常规油气在全球石油产能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迄今为止,世界天然气利用主要集中在发电、工业和民用三大领域。随着对环保需求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天然气消费量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石油,天然气将成为世界石油 行业 发展的新亮点。由于老油田开发程度已处于较高水平,且新发现常规油气资源的难度日益加大,随着未来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技术逐步成熟,油砂、重油等非常规油气在全球石油产能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5)世界石化产业向中东和亚太转移。北美、欧洲和亚洲一直是世界石化市场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石化产业结构一直在发生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在高新技术化工领域的发展,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逐步从西欧、北美向亚太和中东地区转移,北美和西欧地区占世界石化市场的比重也因此逐渐下降;近年来,由于市场、贸易、油价等影响,特别是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而转向在资源国家或拥有广大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和合资办厂。世界乙烯生产将出现北美、亚太、西欧、中东四分天下的局面,其中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最大乙烯产区。中东地区由于拥有丰富且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石化项目的建设。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