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
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源于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脆弱的金融系统、主权债务压力,以及主要国际货币兑换汇率的大幅波动。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纷纷削减预算,全球总需求低迷、金融部门仍然脆弱、公共债务问题、美欧宏观政策空间缩小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并不乐观。
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主要理由是:新兴经济体受危机冲击较小,家庭、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加上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内需增长,有效减缓了外部冲击,复苏力度远比发达国家强劲,两者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2011年仍然非常突出。
制约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受到限制。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各部门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比如家庭和企业要提高储蓄水平,银行要降低不良资产率,所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为银行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但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和需求依然比较低迷。二是各国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仍将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加息,引发投机者借入低成本的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再投资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加大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对全球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新兴经济体宏观政策也都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新兴市场仍未能彻底与发达经济体脱钩。对过去30年世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 分析 ,把不同经济体的增长分为“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周期性增长”两部分,发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兴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经基本与发达国家脱钩,前者明显高于后者3~4个百分点,但“周期性增长”之间的相关程度更加增强。因此,主要发达国家在2011年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下降。
第二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一、GDP增长 分析
初步核算,2010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2011年,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与2010年增长速度基本持平,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
当前,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内增长的基本动力、世界经济环境以及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内生驱动增长的模式正逐步形成,短期内仍将维持投资主导、消费支撑的动力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主要来自外部冲击以及宏观调控的力度。
二、投资、消费、进出口 分析
1、消费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2、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城镇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农村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东部地区投资[6]1159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中部地区投资62894亿元,增长26.2%;西部地区投资61875亿元,增长24.5%;东北地区投资30726亿元,增长29.5%。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单位:%
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分
行业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101048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136401亿元,增长25.6%。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办公楼投资1807亿元,增长31.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599亿元,增长33.9%。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
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3、进出口
2010年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
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美元
2010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406家,比上年增长16.9%。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7亿美元,增长17.4%。
2010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5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三、 行业 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 分析
石膏与水泥、白灰一起并列为传统的三大无机胶凝材料。由于石膏自身特有的诸多优良性能以及公认的生态建材、健康建材的特性,使其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 行业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石膏进行系统的开发 研究 ,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 研究 、生产、应用体系,产品生产也由传统的小规模生产向环保型、节能型的规模化生产过度,趋于种类系列化、性能标准化、应用多样化,应用领域得到大幅度拓展,应用市场快速膨胀。
我国天然石膏资源储量颇丰,但优质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随着市场的急剧拓展,资源消耗急剧增加,浪费也极为严重。同时,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工业付产石膏被作为废弃物排放数量急剧增加,排放费用随之增长,环境污染状况随之加剧,治理难度随着增加。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基本国策,粘土砖等传统建材被强制淘汰,石膏产制品由于自身绿色、环保、节能、轻质等特性,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了节约能源、优化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绿色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石膏制品的发展与工业副产石膏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
第三节 产业政策 分析
《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将由2009年的20%提高到40%;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由2009年的56%提高到80%。工信部节能司专家指出,提高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需要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成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综合利用产品标准体系,引导综合利用企业向多途径、大规模、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家将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大掺量利用工业副产石膏技术产业化,大力推进其用作水泥缓凝剂的工艺,加快工业副产石膏生产胶凝材料技术产业化,加速磷石膏制硫酸铵技术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克低能耗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制硫酸钾副产氯化铵等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环保型磷石膏净化技术,加快研发磷石膏转化法生产硫酸钾 技术工艺 ,以及利用工业副产石膏改良土壤的关键技术。
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先进产能建设,重点鼓励全部使用工业副产石膏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采用经济适用的化学法处理磷石膏并生产其他产品的建设项目、采用磷石膏作为主要填充材料的井下采空区充填项目等。另外,我国还将根据工业副产石膏分布和堆存情况,培育一批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形成集约化生产模式。
为了确保实现目标,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加快综合利用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对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提升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我国还将选择在工业副产石膏集中的区域,建设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支持一批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重点工程项目。
第四节 产品所属 行业 概况
一、 行业 相关定义及分类
1、定义
通常为白色、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有时因含杂质而成灰、浅黄、浅褐等色。条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解理极完全,和中等,解理片裂成面夹角为66和114的菱形体。性脆。硬度1.5~2。不同方向稍有变化。相对密度2.3。
石膏粉是五大凝胶材料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建筑、建材、工业模具和艺术模型、化学工业及农业、食品加工和医药美容等众多应用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2、分类
石膏粉根据物理成份的不同可分为:磷石膏粉、脱硫石膏粉、柠檬酸石膏粉和氟石膏粉等。
石膏粉根据颜色的不同可分为:红石膏粉、黄石膏粉、绿石膏粉、青石膏粉、白石膏粉、蓝石膏粉、彩色石膏粉等。
石膏粉根据物理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白云质石膏粉、粘土质石膏粉、绿泥石石膏粉、雪花石膏粉、滑石石膏粉、含砂质石膏粉和纤维石膏粉等。
石膏粉根据用途可分为:建材用石膏粉、化工用石膏粉、模具用石膏粉、食品用石膏粉和铸造用石膏粉等。
二、 行业 基本属性
精密铸造石膏粉属于石灰和石膏制造 行业 ,广泛用于各种铸件的铸造,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易清洁等多种优点。
三、 行业 发展历程
石膏制粉业和石膏开采业与生俱来。
明末清初,应城就有石膏制粉,《康熙通志》曾记载,膏粉以“湖北应城所出为最”。当时的膏粉只是用于打豆腐时点浆或入中药,后来当田里的秧苗翻黄时,农民偶尔将膏粉撒进田里,几天之后秧苗返青,于是才广泛用于农业。和采膏业一样,原始制粉是用锤子将膏块锤碎,再用地臼舂,用碾槽碾,直至成细粉。清末民初已能制生、熟粉,用箩筛箩(剔出膏块,箩出细粉)即成生粉,多用于农业;用自制小土窑将石膏煅烧即成熟粉,多用于打豆腐。
1949年到1957年为萌发起步阶段。1958年到1978年应城石膏制粉业克服了“一平二调”、“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等负面影响,在调整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1979年到现在是应城制粉业形成体系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开始引导发展制粉业。通过给企业松绑、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展内引外联、发展民营企业、全面推行改制、强化科技改造,石膏制粉业得到高速发展,并逐步形成适应市场和市情的工业体系。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石膏粉的用途也越来越广,甚至带来了某些产业的“革命”。
1、促进了建筑业“革命”。
在建筑业中,用石膏粉制成的各种板材块材已成为代替“秦砖汉瓦”的重要的新型建筑材料。以石膏粉为原料的石膏制品主要包括各种板材、砌块、隔热筒瓦及建筑装饰材料等,石膏建筑制品具有防火、隔热、吸音、收缩率小、可钉、可锯、可粘结及不受鼠害等特点。
2、为轻工业和化学工业提供丰富的资源。
造纸业生产致密的上等纸,尤其是高级书写纸,优质的应城膏粉在其颜色白度上超过其它一切填料如高岭土、白垩、滑石等;陶瓷器模型、特殊合金铸件模型等都需用膏粉制作,南昌飞机制造厂等国内著名厂家都是从应城购进膏粉。
3、为农业扩大肥源、增产增收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膏粉用于农业历史悠久,我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以及北方诸省碱土地带农村有施用膏粉以作肥料的,有以改良土壤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江苏、湖北等省的农业科学 研究 所和山东德州土壤肥料 研究 所对膏粉在农业上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系统的 研究 ,在区别了施用膏粉的品种不同、施用的时间和方法不同、作物的不同、土壤的性质差异、每亩用量不同后对作物增产增收都有显著的成效。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膏粉的生产与应用出现了更广阔的前景。除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外,全世界对石膏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年需求量超过8000万吨。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