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及其战略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步骤:
1、 分析 市场竞争环境,识别市场机会,
2、 分析 顾客价值,
3、确定竞争战略,
4、 分析 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评估、选择合作伙伴
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资利用的核心竞争力。
2、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
3、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管理的优化策略
供应商与制造商关系中,存在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争关系和合作性关系,或者叫双赢关系(Win-Win)。两种关系模式的采购特征有所不同。
1、竞争关系模式
是价格驱动。这种关系的采购策略表现为:
(1)买方同时向若干供应商购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价格好处,同时也保证供应的连续性;
(2)买方通过在供应商之间分配采购数量对供应商加以控制;
(3)买方与供应商保持的是一种短期合同关系。
2、双赢关系模式
是一供应商管理
种合作的关系,这种供需关系最先是在日本企业中采用。它强调在合作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共同分享信息,通过合作和协商协调相互的行为。
(1)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
(2)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管理成本;
(3)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
(4)比较多的信息交流。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演进与成本信息供需模式 分析
在企业内、外部关系重构趋势下,企业和市场间关系日趋复杂化,市场与企业组织经济性逐步融合,出现了所谓E型结构的商业生态系统。E型组织是由客户、供应商、生产厂家、资金渠道、标准制定机构和管制机构等各方面组成的协作群体,类似一个“共同进化”生物群落。E型结构反映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复杂变化。企业模块化组织结构是指以专业的模块化队伍为基础各个功能模块,围绕模块产品形成的相互关系。模块化结构的企业被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通过市场竞争选出,各功能模块遵守与模块产品相联系界面规则,每个功能模块拥有较高的独立性;企业作为一个模块整体,其内部功能模块之间可以共享隐含类信息,相互之间协调工作;企业拥有专业的模块化队伍,即“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具有较高的技术、富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他们通过界面和专业化的语言与其他团队之间沟通协调。模块化组织结构下,实现了企业内部功能模块间的分工与市场上企业间分工的完美对接;协调方式转变为专业化的市场协调,使组织效率趋于最大化;功能模块的规模经济,实现了分工收益的最大化。在模块组织中,市场化管理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节点具有灵活的反应性,为此,供应链中的节点不仅希望能够及时了解前后相邻节点的生产情况,还希望能够了解链中非相邻节点的生产情况。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Internet网络的普及和基于Internet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使节点间可以方便地建立起信息通道。此时,供应链中的成本信息供需模式演变成一种网络状模式。这种网状模式克服了直链模式的缺点,每个结点都可以与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换信息,这将使得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发生全新的变化。但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每个节点要面对如此多的成本信息通道,信息处理成本明显增加。同时信息交流还是以两个节点为基本单位,整体协调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第四节 控制供需战略规避经营风险的策略 研究
针对经营管理风险,公司应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并且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公司还应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特点,通过内部组织管理培训和送出培训的方式并引进外部管理人员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持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具有较强活力,以抵抗经营管理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