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概述
当今国外产品的更新周期大约在2—3年。新技术的储备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国企业往往通过引进外国技术来实现一代产品的更新,引进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原创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产品,在我国还处于空白状态。科研院所在跟踪新技术方面虽然有成果,但与企业结合产业化相当艰难,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的周期长。
此外,国内石油仪器缺乏针对使用对象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国外近年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仪器仪表与应用对象紧密结合的软件产品,最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6×10‘kW火电机组的机组性能计算软件、炼油工艺的优化软件、专门用于医疗仪器仪表的图形处理软件等,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产业。
第二节 主要国家发展概述
1、美国
在国外,斯伦贝谢公司推出了新一代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多相流测井系统FloScan成像(FSI)仪。该测井系统的额定温度为300°F,额定压力为15000lb/in2(1054605g/cm2),FSI测井仪的主要应用包括识别三相流井中的吸水层位、气井中识别液体、识别流体的重复循环和独立进行三相流解释;哈里伯顿公司研发制造的Log-IQ成像测井系统具有超强的工作站测后资料处理功能;贝克-休斯INTEQ公司推出了随钻方位伽马和密度成像测井仪器,该仪器记录了8个扇区的数据,用于事后成像进行构造和地质解释,可以选择2个或4个扇区进行实时井眼导向;贝克-阿特拉斯公司的EARTH Imager测井仪可以不导电泥浆条件下实现微电阻率成像测量,该测井仪能探测0.1in(2.54mm)厚的层,在厚度不小于0.7in(17.78mm)的地层中准确读出地层的厚度和电阻率(沿井轴方向测量)。2004年,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井间电磁成像测井技术成功地完成了现场测试。测井时,将发射器下到一口井中,接收器串置于相邻的另一口井中,当发射器垂直移动时发射器向地层中发射电流,接收器测量岩石中流体(油与水)和气体的变化。新测井仪器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在相距2000~3000ft(610~914m)的井中透视岩石。这意味着,用更少的井即可获得油藏的三维图像,节省了时间,改善了环境效益,降低了成本。此外,最新的仪器可以通过钢套管测量。
生产和工程测井技术 井下系列化集成化组合测井仪器的研发成为测井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生产和工程测井方面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例如斯伦贝谢公司推出了新的生产测井平台PS Platform。该生产测井平台组合仪长4.11m。PS Platform能与该公司的Flow View仪、Ghost仪、小井眼胶结绘图(SCMT)仪和储层饱和度(RST)等4种生产测井仪器组合,提供实时测量。
以开发生产测井仪器为主的美国Sondex公司研制了一种测量套管厚度的新仪器。这种仪器克服了常规套管检测技术的一些限制条件。仪器在一个弓形弹簧上镶嵌12个小型换能器,弓形弹簧使这些换能器紧贴套管。弓形弹簧收紧时仪器最大外径只有111/16in(43mm),能通过大多数油管,仪器使用1个旋转传感器来校正仪器的转动,测量结果可记录为12道的一组曲线或测井后处理成三维图像,这种新技术在油田试验中取得成功。
2、日本
日本的Tohoku大学开发了利用井眼雷达的直接耦合进行电磁波测井,新仪器可以获得雷达图像、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仪器分辨率为1m,理想情况下探测深度为10m。Proneta开发了可以透过原油对目标进行高分辨率光成像的成像技术,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专利。目前电缆测井占主要地位,随钻测井发展比较迅速,由于数据传输等技术不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以电缆测井为主,套管钻井测井是未来测井发展的方向,套管钻井测井是在套管钻井技术诞生后出现的新的测井模式,用套管作为钻杆,井眼钻成功时,一口井的钻井和下套管同时完成。套管钻井测井有钻后测井模式或随钻测井模式,钻后测井模式是在完成套管钻井作业后,用电缆将测井仪器在套管内下到要测量的目的层段,进行测井。随钻测井模式是测井仪器安装在与最下面一根套管连接的底部钻具组合内,在套管钻井进行的过程中,在需要测井的层段一边钻井,一边测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