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业 SWOT模型 分析
一、优势 分析
1、葡萄酒特有的产品功能及溢出效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葡萄酒是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过发酵获得的高档饮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和无机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矿质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在适量饮用的条件下,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是世界通畅型酒种之一。而且其特有的色泽、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得饮用葡萄酒超出了葡萄酒本身的理化和感官功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感、艺术、文化与品位的溢出效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这种集营养性、功能性、文化品位一体的饮料会使人们所乐于接受和消费,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2.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 ,国家鼓励发展
我国是一个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白酒生产耗粮过重,每年耗粮2000多万吨,与我国人多粮少相矛盾。为此,国家酒类 产业政策 体现在“四个转变“方针上,即“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2002年国家经贸委又提出: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葡萄酒兼具发酵酒和果酒两大特征,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3、葡萄酒产业具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关联效应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轻工产品,葡萄根系发达、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不仅能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盘活贫瘠土地资源和闲置的土地资源,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关联效应。同时,发展葡萄种植业,使公司、基地、农户成为葡萄酒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产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而且还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人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葡萄酒产业关联度高,它将农业、轻工业等产业以产品深加工的方式链接起来,具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色。首先是推动了酿酒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工业的大发展。其次还带动了葡萄酒原辅料、制药、机械设备、制瓶业、印刷业、包装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劣势 分析
葡萄酒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而是一种自然产品,它的质量和风格首先决定于葡萄产区的光、热、水、气、土壤营养元素等自然生态因素,其次才是决定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栽培、酿造等人为因素。葡萄酒生产的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的酿造工艺、设备将葡萄中有用成分尽量经济完美地在葡萄酒的质量和风格中体现出来,这就使葡萄酒产业资源配置受到了生态约束。
1、葡萄原料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决定了葡萄酒产业的区域格局
葡萄酒是与生态关联性极强的产品,其质量、特征、特色又与一定的地域环境资源密切关联,只有具备良好的适合葡萄生长并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的生态条件,才能酿出品质独特的葡萄酒。如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波尔多酿酒葡萄优势产区。为此,葡萄酒原料的生态资源决定了我国葡萄酒生产的配置格局。在我国北纬45°—25°广阔的地域里,分布着各具特色的葡萄、葡萄酒产地。我国葡萄酒 行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十个具有典型产地特征葡萄酒产区,即银川产地、武威产地、吐鲁番产地、渭北地区、黄河故道产地、东北产地、渤海湾产地、沙城产地、清徐产地、云南高原产地。这些产区是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优生区,具有较明显的生态集聚效应。
2、葡萄品种及生态适应性
葡萄质量主要决定于葡萄品种及相适应的生态条件,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具备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特殊潜在质量。不同葡萄品种或同一葡萄品种在不同栽培区域表现出不同个性,酿造的葡萄酒质量与风格差异很大。葡萄发展应本着适地适种原则,根据生产方向、生态条件和土壤特性确定相应的品种结构,充分考虑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栽培适应性及酿酒特异性,实现葡萄品种与气候、土壤的协调统一,以满足生产高档葡萄酒对原料要求。
3、年份气候
生态条件是某个地区的特点,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使葡萄质量良莠不齐,即使同一区域同一品种的葡萄在不同年份也有品质的区分,因此,年份的生态条件也影响着酒质量,有的年份该产区的葡萄酿酒质量好,有的年份该产区的葡萄酿酒质量就不典型。为此,葡萄酒标注规定可以标注年份,以表明某年份酒的质量,但葡萄酒的年份只能说明它的原料来源于哪一年的葡萄,不能作为评定葡萄酒质量好坏的绝对标准,单纯的年份长短并不决定葡萄酒的品质。当前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葡萄酒的“年份”就是高档的代名词,认为葡萄酒标注的年份越早,品质就越好,这是误区。
4、基地建设具有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特点,投资成本高
葡萄生产基地是葡萄酒工业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充足的葡萄基地,才能使葡萄酒生产有长期稳定的发展。但葡萄基地建设成本高,基地建设是以土地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特征,以1万吨葡萄酒为例,需要7000余亩土地和700余种植者,企业自建基地成本无异高,为此,一般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或土地反租倒包的形式,这种方式管理成本高。目前国内大多数葡萄酒生产企业所需葡萄由农民分散种植。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不按标准要求种植,很难把握产品质量,且价格随行就市,农民的收益也得不到保障,容易丧失种植积极性。这也是未建基地企业的主要难题之一。由于有些葡萄酒生产企业没有基地或基地不稳定,许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只能跨地区、远距离收购葡萄,达不到现采现酿的理想要求,又由于抢购葡萄原料使大量低糖高酸的葡萄进入了葡萄酒原料行列,葡萄酒质量稳定受到影响。
5、原料滞后性和葡萄酒陈酿工艺设定延长了产品入市时间,投资回收期长
葡萄酒投资回收期长,主要是由原料滞后性和葡萄酒需要一定的存储期客观因素造成。由于葡萄进入盛果期需要3年以上,且酿酒存贮期也需要1年以上,高档酒需要更长时间。这意味着待葡萄酒进入市场达到盈亏平衡点需要5年以上。
三、机会 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亚洲葡萄酒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国内市场已经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国内各大知名品牌纷纷抢占市场,张裕、长城、王朝、威龙四大品牌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而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也已出现在市场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品牌、不同葡萄品种、不同档次的葡萄酒产品共同构成多样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葡萄酒在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中国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空间极大的消费市场,有很多的市场机会。
中国经济发展,使得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快速上升,市场需求巨大。“温饱喝白酒,小康喝啤酒,富裕喝葡萄酒”。葡萄酒是唯一一个随着收入增长的酒类,这和消费群体的高收入水平以及葡萄酒高雅品味、文化气息以及本身低酒精度、保健作用密切相关的。
市场开放为 行业 带来巨大增长空间。随着市场开放,葡萄酒的消费习惯被逐步培养并传播, 行业 的发展空间被打开。 行业 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快速增长,近五年产量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2%;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0.72升,远低于主要葡萄酒消费国,和中国有相似生活习惯的近邻日本人均消费量已达10升, 行业 增长空间巨大。
上游资源与供应链整合提升盈利空间。 行业 十分注重国内外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和掌控,大型葡萄酒企业纷纷抢占和建设优质葡萄酒基地,酝酿海外葡萄园并购。目前 行业 集中度较高,张裕、长城和王朝一直稳坐前三名,三者收入份额占比35%,利润占比约60%,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葡萄酒品牌;上游资源和供应链整合、产品结构调整使 行业 毛利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 行业 平均毛利率和利润率分别为69.2%和12.5%,与白酒 行业 接近。
行业 进口激增短期无虞。宏观经济景气度增加使葡萄酒进口激增,长期的关税下降也使进口量高速增长。由于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标准不够了解,且真正懂得品鉴的消费者人群较少,导致产品价值难以体现;同时,营销渠道建设上缺乏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策略,也致使国际品牌得不到推广。
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升级加速 行业 发展。随着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深入,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开始对健康、时尚与品味提出更高要求,葡萄酒作为一种时尚优雅、健康的酒精饮品,将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 行业 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四、威胁 分析
1、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标准有待完善
国家质检总局对葡萄酒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新疆、甘肃、宁夏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家企业生产的120种葡萄酒产品。抽查的品种基本涵盖了我国市场上现有的葡萄酒产品品种。抽查发现有6家企业生产的6种产品不合格。抽查结果显示,部分产品的酒精度、干浸出物、菌落总数、苯甲酸/苯甲酸钠、糖精钠、甜蜜素、苋菜红等项目不合格。
由于葡萄酒在我国的兴起比较晚,消费者对葡萄酒质量的鉴别尚存在诸多误区,加之国家的质量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导致一些不法商贩乘虚而入,唯利是图,置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葡萄酒产品的质量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企业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太低,执法部门因缺乏判别依据而无法对其执法。未建立葡萄酒等级制标准;仅对终端产品的质量有要求,而对中间过程没有约束;仅规定了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而没有感官品尝特征。
2、葡萄酒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尚不完善,许多技术标准存在空缺,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各个部门的职能责权分工存在交叉,各职能部门间的衔接合作也存在漏洞,造成葡萄酒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葡萄酒文化营销力度需加大
我国多数消费者对葡萄酒一无商品知识,二无充分的消费经验,只能跟着媒体造势走,造成葡萄酒消费类型较单一。干红热使消费者享受不到各种各样的白葡萄酒的愉悦。
第二节 葡萄酒 行业 投资价值 分析
一、 行业 盈利能力
行业
盈利能力 单位:千元、%
二、 行业 偿债能力
行业
偿债能力 单位:千元、%
三、 行业 发展能力
行业
发展能力 单位:千元、%
第三节 2011-2015年国产品牌葡萄酒投资风险预警
一、政策风险预警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政策变更、政策执行偏离或政策界限模糊而造成的风险。
为了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各地政府对来华投资的外商普遍持欢迎态度,这无疑将利于国外葡萄酒企业入驻中国市场。中国加入WTO后,葡萄酒进口关税持续下降,不仅降低了进口葡萄酒商的营运成本,也减小了他们的财务风险。总体来看,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仍持开放态度,这加大了国外企业在国内的 行业 竞争力度,对我国红酒 行业 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 行业 竞争风险预警
目前,国内葡萄酒 行业 产品质量整体提高,低价竞争的现象减少, 行业 进入品牌资产争夺时期。张裕、长城、王朝作为一线品牌领舞全国葡萄酒市场,部分区域强势品牌各自划地为营,应该说,葡萄业的品牌壁垒已经形成,这将大大挑战品牌认知度较小的进口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国内几大企业最近几年凭借雄厚的基础与实力,通过不断的扩产与并购,不仅成功地巩固企业在 行业 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了 行业 的品牌集中度,使得市场份额急速向 行业 领导者与强势竞争者手中靠拢,从而压缩了其他市场跟随者的生存空间。
三、技术风险预警
葡萄酒的质量潜在于葡萄原料之中,葡萄产量与质量又决定于产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和葡萄栽培管理水平。因此,当某一年的天气情况不利于葡萄生长或正常成熟时,葡萄原料的采购成本将会增加,葡萄酒的产品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国内葡萄酒的消费尚处于发展阶段,饮酒习惯上,由于受到几千年酒文化的熏陶,人们对酒的消费较多的偏向于白酒。另外,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半汁甜型葡萄酒或用酒精、色素、香精、糖精和水勾兑的葡萄酒对消费者的影响,人们已形成了一种“葡萄酒就是甜酒”的错误观念,对于真正用葡萄为原料发酵酿制的略带苦涩味的干型或半干葡萄酒在口味上不能立即适应。
四、经营管理风险预警
1、财务风险
葡萄酒价格的确定主要决定于葡萄酒的生产成本、目标利润和税金,此外,还受到 行业 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物品价格、 行业 竞争情况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国内葡萄酒 行业 整体价格水平趋于稳定,但价格仍偏高,使得葡萄酒在同类品比较中失去了价格优势。
资金积压的风险资金回笼不畅是葡萄酒经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会提高企业资金成本,降低企业利润。
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公司财务控制的有力保障。但是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落实和监督。一旦出现公司相关人员在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时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规定而导致的财务制度不能有效贯彻执行,公司将会面临财务的内部控制风险。
2、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管理经验是否充足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坏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今后整个 行业 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尽管公司都会十分注重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优化,但是制度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不排除完善的速度滞后于发展速度的可能。
第四节 葡萄酒 行业 投资策略 分析
一、重点投资品种 分析
打仗要有武器。想打胜仗不光需要策略,还必须有“秘密武器”。对品牌来说,拳头产品就是你的核心武器。首先,尽可能开发创新型产品,这种创新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功能创新、属性创新、包装创新、概念创新等。如果不能创新,也必须在品牌价值主张上独特而又能吸引目标消费人群,这些都没有就很危险了。长城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研制中国第一瓶干型酒息息相关,张裕的金奖白兰地卖到今天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华夏长城葡萄酒的92年份酒曾一度成为长城的代表,也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张裕的解百纳干红也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
之所以是拳头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份量。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推广力度上,都必须是重点。但要记住一个问题:利润产品、销量产品、形象产品之间的相互保护、上下延伸问题。拳头产品不是孤立的,必须是在一种比较优化的产品组合中才能发挥最大化的功能。而且拳头产品也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拳头产品应该有所调整,也就是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要注意拳头产品成为真正的拳头的时候,要想方设法使其变成“组合拳”,这样打出来效果才更有力,也能活得更长久。
二、重点投资地区 分析
全国葡萄酒销售仍然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瓶装销售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原材料成本上涨,进口冲击,迫使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力拓营销渠道改革,先行一步的 行业 老大张裕上半年收入增幅近五成,显示出强撼的发展之势。
目前,全国葡萄酒产量主要来自23个省市,多分布在葡萄的十大主产区。山东省作为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龙头老大的地位明显。1-6月份,山东省葡萄酒产量为19.6万千升,占总产量的39.1%,工业总产值89.34亿元,占总产值的59.8%;销售产值89.3亿元,占总销售产值的61.5%。除山东之外,吉林、河南两省的产量分别以10.2万千升、8.3万千升排在第二、三位,三省产量占全国的75.9%,由此看出,全国葡萄酒产量分布不均,品牌企业多集中在东部,西部产区瓶装的销售仍然较弱。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