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复合材料 行业 发展态势综述
2005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了9.9%,而且2006年并无放缓迹象。2006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2%,略快于预期。
市场发展 也很快速。预计2008年中国对玻璃纤维增强材料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将达到15%。
截至2005,中国复合材料 行业 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5%,2005年的增长率为10%(主要是原料价格增长所致)。2005年中国大陆玻璃纤维产量为90万吨,其中65万吨用于玻璃钢(FRP)工业中;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产量为85万吨,其中433500吨(51%)用于玻璃钢领域。2005年UPR进口量下降,同时出口增长强劲。2005年乙烯基树脂的产量达9558吨,比2004年高出35%,同时胶衣产量也增加到12000吨。
虽然手糊工艺所占的比例稍有下降,已从2004年的40.5%下降到2005年的39.5%,但其仍是中国最广泛采用的生产工艺。拉挤产品的产量正迅速增长,大多数产品用于出口。船舶和游艇 行业 对树脂和胶衣也有大量需求,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正被引入该 行业 中。
市场:
建筑是中国最大的复合材料市场,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北京2008奥运会的举办发展更快了。欧文斯科宁观察到,主要的建筑应用如水槽、冷却塔和透明板材均采用手糊工艺制造。据中国玻璃钢协会介绍,冷却塔 行业 的年增长率为15~20%。
GRP市政管道市场也正迅速发展着,中国大约有300家FRP管道和储罐生产商,2004年总产量为30万吨。其它重要 行业 、消费品市场和电子电器市场中主要是家用电器和电子 行业 设备等热塑性塑料制品。2005年中国增强型热塑性塑料的产量为40万吨,比2004年增长33%。
车和风能市场中复合材料的使用在未来几年预计也会迅速增长。最近的中国汽车市场年增长率超过了30%,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同时受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能源需求正超出国内的供应能力。风能市场也已经受到2006年1月生效的《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因此,2005年,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将近500MW,超出2004年的两倍。新法案规定风能装备的70%必须是本地化生产的。
中国的玻纤增强塑料应用领域
2006年及之后,中国增强塑料市场的几大增长领域包括:风机叶片、汽车和列车制品、船舶和环保设备。
第二节 影响复合材料 行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
产能由于近几年产能迅猛扩张,国内PVC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据预测,2007年全国PVC产能仍将继续增长,估计将达1502万吨,因为国内几家规模较大的新装置将投入生产,届时将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产能增长令乙烯法PVC市场压力仍然较重。乙烯法PVC在上游乙烯价格居高不下、电石法PVC产能不断扩增的双重打击下,2006年销售十分吃力。目前,国内电石法PVC产量占全部PVC产量的70%以上,因为产能扩张迅速,市场供过于求,轻易无法提价,这迫使乙烯法PVC价格只能在低位盘桓。同时,由于原油、乙烯价格高扬,开工率一直较低的国内乙烯法PVC厂家,经营压力将难以缓解。
宏观调控2006年,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房地产 行业 受到影响较大,造成建材 行业 对PVC需求出现萎缩。估计这一影响会延续到2007年。同时,涉及循环经济、环保和能源等方面的宏观政策,将继续影响PVC市场走向。
出口2006年1~10月份,国内PVC进口总量为122万吨,同比下降15.8%;同期出口45万吨,同比增长近10倍。由于PVC出口大幅增长,2006年6月2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接受印度4家PVC生产企业申请,对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台湾)、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的悬浮法PVC进行反倾销初始调查。8月15日,土耳其发布公告,从即日起200天内对产自中国的PVC(所有未到港货)每吨征收320美元的保证金。可见,随着国内PVC产能过剩,转向出口,也同时遭遇了反倾销困扰。如果不能顺利扩大出口,过快增长的产能将无法及时消化,必然对国内PVC市场产生影响。
下游2006年国内PVC下游需求虽然仍保持了一定增速,约10%,但与高达32%的产能增速相比,需求增长显然无法消化过快增长的产能。如果产能继续过度扩张,2007年国内PVC市场供应过剩的趋势将会继续加剧。
第三节 2007—2010年复合材料 行业 发展态势展望
1、世界复合材料 行业 发展
北美是目前世界木塑复合材料市场最大的地区,产量节节攀升,2005年产量达到180万吨。其中铺板(包括平台、路板、站强台、垫板)用量就占总用量的60%以上。因其不开裂、翘曲,维修容易,外观好,耐用。除铺板外,还有护墙板、天花板、装饰板、踏脚板、壁板、高速公路噪音隔板、海边铺地板、建筑模板、防潮板;还可做装饰边框、栅栏和庭园扶手、包装用垫板和组合托盘;家俱包括室外露天桌椅,船舶坐舱隔板、办公室隔板、贮存箱、花箱、活动架;开发中的制品有披叠板、百页窗等。其它的被应用于工业、汽车和基本建设领域。
由于WPC是环境友好材料,尽管目前欧洲用量不大,但因为加工厂担心欧洲反对用PVC会由欧共体以法规形式有效地限用PVC,所以木塑窗框替代PVC窗框是个巨大市场和机会,因此有人认为木塑制品替代PVC和其他塑料制品会象以前塑料替代木制品一样,增长会相当快。在欧洲,WPC除了广泛应用于建材之外,突出的特点是应用于汽车工业。欧洲的汽车公司,包括大众、沃尔沃、奥迪、宝马等,在其生产的汽车里均采用了WPC。2005年,欧洲汽车工业消费的WPC达到7万吨,预计2010年将达到10万吨。由于汽车报废新法规的颁布,汽车厂家普遍对WPC良好的回收性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欧洲,汽车的年产量在1600万辆左右,如果全部采用WPC,其需求量将达到8万~16万吨/年。
日本拥有WPC产业化的成套生产技术和设备,其制品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设施和运输业,特别是住宅建材领域。2004年,日本全国的WPC生产量已经超过20万吨。
近两年来,国内WPC产能方面的增长速度很快,年增长率高达50%以上。2004年,全国WPC产量在8万吨左右。专家们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WPC产量仍将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并发展成为一个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年产值达70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产业。
总之,塑木复合材料是一种前景看好的环保型材料,加工技术将日趋成熟和多样化。
2、中国复合材料发展
针对当前中国PVC工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落后的现状,要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优化结构上。主要是:实现品种质量的高级化,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工艺设备技术,改造重点企业,实现PVC制造设备的国产化。整体要求是:赶上世界技术创新潮流。为此在未来的10—15年内还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继续优化PVC原料路线,降低电石法带来的污染,发展石油法路线,这需要认真 研究 今后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走势,由于加入WTO,中国的市场也是世界市场中的一部分,电石法的生存现阶段取决于石油的价格,一旦石油的价格跌至一个合理的界限下,石油法占据成本优势,势必要对中国电石法PVC形成强烈的冲击。要和国际接轨,需要和国际一样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2)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3%以上;
3)国际上成熟的先进技术、设备,包括部分新的关键设备立足与国内,基本实现国产化,并能输出;
4)21世纪初期,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需要高品质的PVC,中国的PVC应首先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5)对世界PVC工业的前沿技术和原料技术的开发,中国基本上具有自主的开发能力,并力争在国际PVC科技界占有一席之地。
6)加强营销策略,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开拓市场。
第四节 2007—2010年我国复合材料 行业 发展的影响展望
1、受油价影响PVC价格上涨
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国内电石、电力价格上涨影响,国内聚氯乙烯价格2006年第三季度以来大幅上涨。2006年7月中旬至8月末的一个多月内,齐鲁石化S-700型号PVC出厂价格由6900元/吨上调至7800元/吨;华东市场电石法PVC均价由6600元/吨上涨至7700元/吨,涨幅达到16%。但由于电石价格三季度以来也由2000元/吨大幅上涨到2500元/吨(内蒙古乌海出厂价),PVC价格上涨对各类型企业的影响差异较大。
短期来看,06年三季度聚氯乙烯均价将明显高于二季度和上半年平均水平,氯碱 行业 上市公司单季度业绩将环比明显增长。自2003年以来,受PVC价格上涨、盈利能力提高、国内供给缺口较大的吸引,国内新建产能大量上马,2005年实际新增产能超过200万吨,2006年仍然有大量在建产能将具备投产条件。但2005年国内900万吨的产能已经超过当年792万吨的表观消费量,产能过剩状况在2006年进一步加剧。因此中长期来看,国内聚氯乙烯价格除受到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影响外,大量新建产能的释放将使PVC价格难以维持第三季度的高位, 行业 盈利能力将在短暂反弹后继续下行。
06年9月末,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跌到60美元/桶的半年低点,电石法PVC价格已经明显回落到7300元/吨左右。预计国内聚氯乙烯 行业 未来将不得不开始以成本竞争为主的 行业 整合,中长期价格继续下滑的概率较大。
2、竹木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1)竹木复合材料品种多样化
随着对竹材及木材 研究 的深入,竹材加工设备的改进,竹木复合机理 研究 的深入,竹木复合材料的品种会越来越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2)加强竹木复合材料胶合机理的 研究
竹材与木材的材质不同,复合界面状况,不同竹龄之间材质的差别,将影响竹木复合材料的性能,需要深入细致地 研究 。重点在 研究 竹材与木材的复合机理,界面现象,选择一种适合竹材与木材胶合的胶粘剂,保证产品的质量。
3)加强竹木复合材料性能的 研究
一般竹木复合材料除制造家具外,主要用作工程材料、建筑材料及运输包装材料,因此,除 研究 基本强度指标与材料的制造工艺外,系统地 研究 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耐久性、防虫防霉性、蠕变性、抗冲击性及振动性等与材质、胶粘剂及加工工艺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扩大产品用途和产业化推广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4)深化对竹材性质的 研究
虽然竹材的性质与木材具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点,并且用于结构复合材的特种竹材需要对其性能及复合效应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只有充分了解竹材的性质,生产性能、价格优于木材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具有市场竞争力。
5)提高竹材的加工技术
受竹材形态的限制,竹材加工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竹木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所以要深入 研究 竹材的材质,改善原竹锯、剖等工艺及竹条的制作技术,确保组成单元厚度和宽度的精度。
6)提高加工配套设备的能力
我国竹材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仍处于手工及半机械化状态,并且加工精度较低,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必须研制配套设备来满足所开发产品的工艺要求。
7)建造综合竹产品生产企业
竹木复合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低,建造综合竹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增加产品种类,促进竹材的综合利用,推动竹材加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提高科技含量及技术水平
以科技求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竹木复合材料的质量、性能及使用寿命。
9)发展环保型竹木复合材料
我国已经颁布“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的限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等国家标准,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绿色环保竹木复合材料的 研究 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尽量减少甲醛系脂的使用,发展无游离甲醛的环保产品,具有广阔的 市场发展 前景。
根据我国资源状况,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竹木复合人造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但这主要是指大径级的优质木材,而人工速生林发展较快,极待开发,这是做竹木复合胶合板芯层的好材料。另一方面,我国竹材资源虽然丰富,产品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但相对于木材来说,竹材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高。因此,我们应该适时地开发竹木复合板代替单一的竹材和木材板材,这样不仅可以为竹材胶合板寻找一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新途径,而且还为我国大面积人工间伐林找到一条工业化的新途径。这有利于原材料的组织、加工效率的提高和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时还使竹材和木材的强度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八章 2007—2010年风电 行业 影响展望
第一节 风电 行业 发展态势综述
1、 行业 总体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达到1292台,总装机容量76.4万kw,全国共有48个风电场,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东南沿海20多个省市,此外,台湾累计风电机组23台,装机容量1.9万kw,共有5个风电场。
目前,虽然我国的风能利用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2004年全国在建项目的装机容量约150万kW。其中正在施工的约42万kW,可研批复的68万kW,项目建议书批复的45万kW,包括5个lO万kw特许权项目。
2006年是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第一年,风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100万千瓦风电建设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已建成约80个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到约230万千瓦,比2005年新增装机100多万千瓦,增长率超过80%。风电是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对于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风电的发展,“十一五” 规划 纲要提出了建成5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开展全国风电资源评价等风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并采取风电特许权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加大建设规模,以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设备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上海已在东海大桥两侧开展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关工作,建设单位已通过招标确定,海上风电建设工作开始起步。2006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对风能资源详查、风电研发体系、检测认证体系和风电设备国产化给予政策支持。随着国家有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风电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工作的加强,我国风电产业将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
2、 行业 进出口 分析
1)进出口概况
截至2005年底,进口风机设备占据中国风机市场的77%的市场份额,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表示,中国风电企业要着重做好风机设备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工作。
2005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量为50.3万千瓦,比2004年增长250%,使得全国现有总装机容量达到126.6万千瓦,而截至2005年底,进口风机设备占据中国风机市场的77%的市场份额。
中国国产风机占市场总份额的22.7%,虽然2005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当年的新增机组国产化份额依然不足三分之一。
随着2006年年初颁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十一五’ 规划 的实施,中国的风能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因此国外很多企业都很看好中国市场。预测,2010年我国风机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2015年将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则会达到3000万千瓦。
国外风力设备企业纷纷抢滩中国风机市场,关键在于国内装备制造业很难在短时间与国外技术相抗衡。因此国内企业不仅要引进、消化和吸收好国外技术,国内企业更要做好风机设备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工作。
2)2007年1-7月份天津口岸风力发电机组进口激增
据天津海关统计,2007年1-7月天津口岸进口风力发电机组315套,价值5950.9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倍和2.04倍。
07年1-7月,天津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风力发电机组248套,增长3.6倍,占天津口岸同期风力发电机组进口总量的78.7%。主要进口自欧盟地区。1-7月天津口岸自欧盟进口风力发电机组302套,增长4.4倍,占天津口岸同期风力发电机组进口总量的95.9%。
近期风力发电机组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扶持直接拓展了风能发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其迅速发展和良好的市场预期带动了风力发电机组大量进口。
此外,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企业制造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导致进口量激增。
第二节 影响风电 行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
1、市场很大,前景诱人
按 规划 至2010年达到500万千瓦,未来两年将有1600台1.5MW的市场,产值150亿元。到2020年3000万千瓦,17000台,产值1500亿元。
2、挑战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环境非常恶劣,技术要求非常高,技术难度很大,需要实践经历的积累,一次性投资大,风险大,一般企业难以承受。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能否给国内企业成长和发展留下一定的市场空间,国家出台鼓励国产化政策。世界上五大电力名牌企业全部在中国建厂,竞争非常激烈。
3、风能储量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
4、风力发电成本逐步降低
随着风电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发展,通过引进技术,加速风电机组本地化进程以及加强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我国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逐步降低,初始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00元/kW降低到目前的约9000元/kW。同时风电的上网电价也从超过1.0元/kW•h降低到约0.6元/kW•h。
第三节 2007—2010年风电 行业 发展态势展望
1、装机容量增长预测
数据显示,2006年电力电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火电比例进一步下降,清洁能源比例上升。截止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2857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67%,同比增长9.5%;火电达到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82%,同比增长23.7%;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别下降了2.03和上升了2.15个百分点。
预计2007年中国将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500万千瓦左右,而2006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中国计划于2007年投资人民币1,668亿元用于扩大电网建设,投资额较上年增长33%以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预计,到201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600亿瓦,而到2020年将进一步达到12,500亿瓦。以资产计,国家电网是中国最大的电力分销商。
国家电网负责中国约80%的电力输送,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数百亿美元,建设电力基础设施。这一计划正等待政府的批准。中国电力需求巨大且在不断增长,而能源原材料丰富的内陆地区与沿海大型消费者之间距离遥远,这可能会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输电新技术市场。中国目前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8000万千瓦,大约相当于英国装机容量的总和。预测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为8.18亿千瓦,“十一五”年均增长9.8%。
2、风机地区增长预测
2006年到2010年。“十一五 规划 ”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80万千瓦,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400~500万千瓦。提供这样的市场空间主要目的是培育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5年7月下发文件,要求所有风电项目采用的机组本地化率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此后又下发文件支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与电源建设企业合作,提供5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市场保障,加快制造业发展。
目前国家 规划 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沿海和近海示范项目31万千瓦;福建省沿海及岛屿22万千瓦;上海市12万千瓦;江苏省45万千瓦;山东省21万千瓦;吉林省33万千瓦;内蒙古50万千瓦;河北省32万千瓦;甘肃省26万千瓦;宁夏19万千瓦;新疆22万千瓦等。目前各省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均要求增加本省的风电 规划 容量。
第四节 2007—2010年风能利用发展的影响展望
1、成本和上网电价比较高
基本条件设定:根据目前国内风电场平均水平,设定基本条件为:风电场装机容量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10000元,折旧年限12.5年,其他成本条件按经验选取。
财务条件:工程总投资分别取4亿元(8000元/千瓦)、4.5亿元(9000元/千瓦)和5亿元(10000元/千瓦),流动资金150万元。项目资本金占20%,其余采用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贷款期15年,年利率6.12%。增值税税率为8.5%,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0%。
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水平测算:按以上条件及现行的风电场上网电价制度,以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为标准,当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
10000元时,风电平均成本分别为0.373~0.461元/千瓦时,较为合理的上网电价范围是0.566~0.703元/千瓦时(含增值税)。成本在投产初期较高,主要是受还本付息的影响。当贷款还清后,平均度电成本降至很低。
风电场造价对上网电价有明显的影响,当造价增加时,同等收益率下的上网电价大致按相同比率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电场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甚至同一风电场址内资源分布也有较大差别。
如果全国风电的平均水平是每千瓦投资9000元,以及资源状况按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算,则风电的上网电价约每千瓦时0.63元,比于全国火电平均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1元高一倍。
2、电网制约
风电场接入电网后,在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装机在某个地区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就可能成为风电并网的制约因素。
风力发电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影响电网的电压调整;影响电网的潮流分布;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等。
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网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也可能增加。为了克服风电给电网带来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还会使电网公司增加必要的 研究 费用和设备投资。在大力发展风电的过程中,必须 研究 和解决风电并网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