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6年铜 行业 供给能力 分析
一、2005年我国铜产量约为250万吨,同比增长15.7%
2005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铜冶炼 行业 调查报告指出:近年来铜冶炼投资大幅增长,铜冶炼业盲目扩张严重。报告指出2005年我国铜产量将达到250万吨,同比增长15.7%;国内铜消费量将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6.1%。2004年全年投资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0.6%。初步调查,目前全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2004年底能力的1.3倍。其中在建项目11个,建设总规模约115万吨,投资总额约100亿元左右。按目前发展态势,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届时全国铜精矿资源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
二、供应瓶颈已经从矿产环节转移到冶炼环节
最近几十年里,很少有新的铜矿资源被发现,很少有开矿。所有地区的基本金属的储量都在下降,尽管全球精炼铜供需平衡价格预测都倾向于市场走向平衡,但仍然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存在,2006年的供需预测是基于对宏观环境正确预测和生产状况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之下的,我们看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给铜冶炼市场的狂热投资降温,TC/RC初炼/冶炼费用的大幅上涨而同时精炼铜的供应依然紧张,这表明了 行业 的供应瓶颈从矿产环节转移到冶炼环节的状况仍然存在。同时2006年大规模减库后明年消费增幅在一二季度不可避免会高于预期,也就是说如果2006年全年真的如各大机构预测的能够达到平衡,价格的反映也顶多会体现在2006年的后半年中。
三、铜精矿加工费大幅提高
由于铜冶炼产能的限制,2005年全球铜精矿供应没能继续呈现过剩局面,铜精矿加工费随之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现货市场的铜精矿加工费(粗炼/精炼)最高达到每吨干矿220美元/每磅铜22.0美分。
铜价高企,刺激了铜矿山的生产积极性,但过去数年铜精矿加工费长时间停留在历史低水平,限制了冶炼产能的扩张,使得铜精矿加工费在2005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四、精炼铜产量快速提高
2005年中国铜需求将增长9%,增至350-360万吨,低于2004年的12%。国内市场精炼铜产量提高到220-230万吨后,2005年大部分铜需求可以自给自足。
总体看,2005年铜需求仍会上升,但更大一部分将由国内生产商来满足。2004年第四季度进口开始下跌以来,2005年2月份进口量估计也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2004年中国铜总产量达204万吨,精炼铜净进口量为108万吨。因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200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较2004年的9.5%有所放缓。
但考虑到中国仍需扩建电网来缓解电力供给紧张的压力,铜需求将不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根据调查,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商将2005年精炼铜产量提高11%,这些炼厂的合计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2004年产量是138万吨。2005年1月份,中国精炼铜进口量比2004年同期减少1.8%,跌至113434吨。
五、2006年铜原料供需平衡统计与预测
铜原料供需平衡统计与预测
第二节 2006年分 行业 用铜预测
二、汽车 行业 用铜 分析
汽车中用铜的部件主要有制造热交换器水箱、电路系统及导线、油管及压铸件。
国内轿车、轻型和微型客车多数制造热交换器水箱一般用铝制造,大型货车一般用铜水箱。铜做水箱的性能除了比重大外,其它性能几乎都比铝好。汽车水箱用散热管材料,国外多采用高锌黄铜,而我国仍主要采用低锌黄铜,不仅机械性能差,而且成本高。在散热片方面,国外已大量使用厚度为0.025~0.038mm 的超薄高精度铜带材,厚度公差在0.2%以内,而我国使用的薄铜带的厚度为0.06mm,厚度公差高达8%。目前我国水箱铜带总生产能力市场缺口较大,特别是高性能的超薄水箱铜带材每年都有大量进口。
“十五”期间,中国汽车产量以年均10.5%的速度增长,2005年汽车产量615.3 万辆,比增21.35%,其中轿车产量约295.84 万辆。2006年汽车产量728万辆,比2005年增长27.6%,其中轿车387万辆,增长39.7%。
汽车产量及增长率走势图
根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汽车产量保持10%-15%的速度增长。据预测2010 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1000 万辆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全球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轿车每辆用铜大约7 千克,大型货车用铜为15 千克。则按加权平均,2010 汽车耗铜量将达11.6 万吨。
三、家电 行业 (主要是空调、电冰箱)铜消费现状
家用空调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2005 年开始增速明显下降,2006 年延续2005 年增速下降的趋势,2006年上半年空调产量十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下半年这种趋势不会改变,主要是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国内1-2 级市场销量下降。洗衣机产量增长情况略好于家用空调,上半年国内洗衣机增速下降到一位数,低增长趋势已经形成。
家电 行业 各产品产业增长
目前出口仍然是家电 行业 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在家用空调器、洗衣机子 行业 上表现尤为明显。事实上家用空调器、洗衣机出口量的增长抵消了国内销售量的家电 行业 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家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家电产能过剩,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家电业对铜材的需求增长率在放缓,从家电业协会的公布数据来看,未来五年对铜材需求增长率将放缓到5%之内;未来5年大小家电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也将放缓。
家电 行业 铜材消费及预测走势图
四、建筑 行业 用铜 分析
房地产投资增长走势图
在建筑 行业 铜消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铜水管的运用以及装修市场。房地产产业发展的进度直接影响了未来铜消费的潜力。2005 年开始我国逐步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2006-2007 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仍然会适度偏紧。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出台新宏观调控措施的可能性很大。但政府不太可能实施全面的紧缩政策,预计将继续实施结构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宏观经济的运行背景来看,2006 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15-20%的增长速度,GDP 增长率预计能够达到9%左右。因此,2006-2007 年建筑 行业 的产值仍然有望保持增长,我们估计建筑 行业 总产值和增加值仍然能够保持15-20%的增长水平。在偏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建筑业的 行业 结构调整仍将延续。因此2006-2007 年建筑 行业 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宏观调控对房地产 行业 的影响相对有限。
第三节 2006年我国铜市场波动 分析
一、价格走势
价格方面,近两年原料自给率的逐年下降、需求支撑导致铜价格大幅上涨,2006年前11月各地生产资料市场平均价格62498元/吨,上海现货价格60695元/吨,LME现货价格平均6725美元/吨,综合来看2006年国内外铜价格比2005年平均价上涨80%左右,2005年平均涨幅在27%左右。另外,价格因素也令国内铜冶炼 行业 盈利水平与投资大幅度提高。
未来铜 行业 产能扩张、需求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的同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将逐步显现,需要企业及投资机构有清醒的认识:如产业结构失衡,重要原料供不应求;盲目投资引发的供求失衡及原料问题;国内铜 行业 集中度低,企业规模不够大,技术与环境因素的制约等。另外,从政策层面 分析 ,中国已经禁止进口用于可以免税的加工贸易的精炼铜,这将令进口精铜成本大幅提高,国内铜外价差将重新定位,铜冶炼企业利润将有机会得到提高。
二、库存变化
在供需环节中,库存是影响精铜需求的节奏的主要因素,对铜价的影响更为直接。库存变动引起采购节奏和生产转移,从而影响精铜需求的节奏。2005年需求增长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商及下游产品制造商的库存缩减。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尽管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市场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支撑铜价高高在上,而历史在今日再次重演,中国因素及供应中断事件再次使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2005年,LME库存在6月份跌到了2.9万吨的低点,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在3月份跌到了1.6 万吨,Comex库存在10月份跌到了3000吨。库存消费比一直在1.6—1.7周之间,低库存维持着现货高升水,市场仍然处于极度紧张的状况。
在极低的库存环境下,铜价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忽略其他因素,走出非理性的异常行情, 市场呈现多头挤仓性质的状况,因空头无货可交。且在这种低库存情况下,任何新的供应缺口出现都可能刺激价格剧烈的上涨。因而,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对于空头来是个致命伤,价格易涨难跌。
三、升贴水变化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良好,铜需求日益加大,2004年和2005年铜市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据国际铜业 研究 组织(ICSG)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精铜产量缺口为88.7万吨,2005年全年精铜产量超过消费量0.2万吨,基本是平衡状态。2006年由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减速,特别是房地产、制造业的放缓使得精铜需求大大减弱,从而缓解了供应紧张的局面。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2006年1至10月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30.6万吨,这较11月预期增长1/3。 1-10月全球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6%至1449万吨,1-10月消费量同比增长1.6%至1419万吨。中国消费量减少4.7%至292万吨;欧洲消费量增长10.5%。此外,从LME铜库存变化和三个月期铜的升贴水值变化图表上也可以看出。2006年铜需求逐步减少的迹象。
升贴水值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世界精铜需求的放缓,交易所铜库存2006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现货市场并未出现紧张局势,LME三个月期铜的升贴水值并不紧张,相反,进入2006年11月份反而出现多年未见的贴水。库存的持续增加与贴水值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铜价上涨的空间与能量。
2006年铜市供应紧张大大缓解的局面已经为2007年全球精铜市场的供求状况定下了基调,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温和下降,铜消费将会有所减弱,2007年精铜供给面将逐步由平衡转向供过于求。据显示,其已将2007年铜过剩量从原先预测的15万吨调升至24.1万吨。
第四节 2006年铜供求形势预测
一、2005年铜价攀升促使许多冶炼厂计划增加产量
铜价攀升,加上对国际铜价的良好预期,促使许多冶炼厂计划增加产量。从2004年起,国内掀起了新一轮产能扩张浪潮。正在建设和准备上马的铜冶炼项目产能高达300万吨以上,相当于国内现有产能的1.5倍。其中,扩建产能147万吨以上,占49%;新建产能155万吨以上,占51%。在2005年头4个月里,中国精铜产量几乎上升了21%。国内主要国有冶炼企业纷纷准备扩大现有产能。与此同时,一些原来没有做过铜冶炼的企业如山东阳谷、内蒙古包头、福建厦门等地企业,在利益驱动之下,亦准备涉足铜冶炼业。
二、目前世界商品交易所的精铜库存处于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LME铜库存水平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22日,LME铜库存水平创下了25,550吨的30多年低点纪录,慢慢回升至8.1万吨左右的水平,但前景仍较紧张。库存水平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仅供全球3-4周的消费。即使2006年出现过剩,交易所库存回升也不会太多,库存水平要到2007年才能上升至关键水平以上。
2006年全球经济和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西欧地区的经济增长良好,需求前景仍然强劲。短期来看,铜的需求受到了价格高企的抑制。但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力部门投资增长,中国对铜的长期需求仍然强劲。
三、冶炼产出局面逐渐改善,供需加速朝着平衡或过剩方向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2005年对于精炼铜市场将是一个从缺口到平衡转变的年份,2005年内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过剩,除非需求出现崩溃;而进入2006年以后精铜市场将进入过剩。
四、2006年我国铜粉用量将达5000吨
近年来,我国铜粉用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铜粉是仅次于铁粉的重要粉末材料,从国内 市场发展 前景看,铜粉广泛用于铁基、铜基粉末冶金零件,其中铜基粉末冶金零件用量最大。粉末冶金零件平均含铜量按5%计算,2006年我国铜粉用量将达到5000吨。
在摩擦材料 行业 中,铜粉用量为每年1300吨以上。在金刚石工具 行业 中,铜粉和铜基粉末年用量在20吨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因而初步测算金刚石工具 行业 铜粉年用量在2000-3000吨。在电工合金 行业 中,电解铜粉的用量在200吨左右。
此外,在电碳 行业 方面以及金属颜料、涂料,导电橡胶和铜浆料方面,铜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2002年,我国铜粉进口量为2.327万吨,比上年增加22.78%。
从国外市场需求情况看,有色金属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铜及铜合金粉末的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其中东南亚各国铜粉主要用于材料加工,需求量逐年扩大,但均无铜粉生产企业。
五、2006年铜精市场将出现30万吨的过剩
2006年全球精铜市场供给过剩将达到30万吨,2006年供给短缺估计为12万吨。精铜产量增速将超过需求增速。初步预估,供给温和过剩将持续至2007年。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