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定义
废机油是指从各种机械、车辆、船舶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其产生过程是由于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污染产生大量胶质、氧化物从而降低乃至失去了其控制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温、密封隔离、减轻振动等功效而不得不更换。
2、发展历程
实际上产生废油的领域相当广泛。按来源主要由两大类组成:交通运输废油和工业废油,它们在废油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5%和45%。在交通运输方面主要包括汽车、机车、船舶、航空器等等;而工业废油主要来源于大型工矿企业,包括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加工、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2008年全国润滑油消费量达600万吨,到2020年润滑油消费量将翻一番,届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润滑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世界头号产废油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连续多年以2位数递增,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2010年也以10.3%的速度进入全球之首。由于整体经济形势的上升势头,有效带动了工业项目的飞速发展,因此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也同步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公路、铁路、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8月底中国仅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亿辆,到2010年年底几近2亿辆。至去年年底全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不仅市民购置家庭用小汽车增多,而且由于政府出台汽车下乡优惠政策,农民购买农用车、农机具也大幅提高。可见,随着用油量的增加,废油产生量也必将有很大的增长。
仅以北京为例,到去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近400万辆。以最保守的估计,假设均为小轿车,每台每年行驶10000公里,换2次油,每次更换4升,每年将产生废油近3.2万吨。而北京目前仅有2家企业有环保部门颁发的废油经营许可证,而且处理工艺并不完善,实际年处理能力不足5000吨。这就意味着仅在北京市,每年就有2.7万多吨的废油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另外我们从网上看到,在全国目前324家有证(HW08)处置单位中,竟然没有特大型城市上海,那么他们产的废油是怎么处置的?
据估算,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已排放的废弃润滑油达7000多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00亿元左右。主要的江河湖海都受到废油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染的土地面积达数万公顷。同时,因非法提炼废油,向大气层排放有害气体也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环境,这是一个摆在我国面前的非常严峻而又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分析
废旧机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的发动机、变速器、齿轮和涡轮传动装置淬火、润滑,水箱及冷却系统,自动波箱,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曲轴箱,电力系统的变压器和各种机械的传动部位等等,使用范围十分之广。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机动车发动机用过的机油被称为“废机油”,这些再生还原成品机油,应用汽车、船舶等发动机以及大型机械,废旧机油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游。
二、相关 行业 简述
1、发动机 行业 发展情况
2011年3月,我国发动机产销分别完成163.97万台和171.31万台,2011年1-3月,累计完成产销451.79万台和470.19万台,比上年累计分别增长3.39%和5.62%。
2011年3月,全国汽车生产182.73万辆,环比增长44.99%,同比增长5.34%;销售182.85万辆,环比增长44.32%,同比增长5.36%;2011年1-3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489.58万辆和498.38万辆,同比增长7.48%和8.08%。
2011年3月,我国发动机产销分别完成163.97万台和171.31万台,2011年1-3月,累计完成产销451.79万台和470.19万台,比上年累计分别增长3.39%和5.62%。
1)车用柴油机企业
2011年3月,我国柴油机产销分别完成38.74万台和42.32万台,2011年1-3月,累计完成108.8万台和115.16万台,比上年累计分别增长0.69%和6.30%。
产量
从2011年3月份的柴油机产量来看:玉柴、一汽集团、潍柴、全柴、东风汽车、江西江铃、东风朝柴、重汽、云内动力和山东华源莱动名列柴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57243台、47989台、47374台、45562台、24501台、21820台、21128台、19819台、19230台和17432台,分别占柴油机总产量份额为14.78%、12.39%、12.23%、11.76%、6.32%、5.63%、5.45%、5.12%、4.96%和4.50%。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柴油机32.21万台,占柴油机生产总量的83.15%。
从2011年1-3月的柴油机产量来看:玉柴、一汽集团、潍柴、全柴、东风汽车、云内动力、东风朝柴、山东华源莱动、江西江铃和重汽柴油机名列柴油机累计生产前十位,产量分别为159747台、148332台、135365台、116960台、73348台、68059台、58145台、54570台、53570台和53012台,分别占柴油机累计总产量份额为14.68%、13.63%、12.44%、10.75%、6.74%、6.26%、5.34%、5.02%、4.92%和4.87%。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92.11万台,占柴油机累计生产总量的84.66%。2011年1-3月,柴油机生产前十家企业柴油机累计产量较上年同期处于下降趋势的企业有六家,四家产量累计处于增长趋势的企业超过 行业 平均水平(0.69%)。其中,累计增幅较大的企业情况:山东莱动累计增幅最大,为56.09%,其次是江西江铃,累计增幅为33.07%,其他两家企业的产量累计增长情况,东风汽车为29.64%和潍柴为25.91%。处于下降趋势的企中,降幅较大的企业情况:玉柴降幅为29.96%,全柴降幅为11.98%,其他企业降幅均在10%以内。
销量
从2011年3月份的柴油机销量来看:玉柴、一汽集团、潍柴、全柴、云内动力、东风汽车、重汽、江西江铃、东风朝柴和山东华源莱动分别位居柴油机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77181台、51024台、49095台、44243台、26591台、23900台、22502台、21809台、19278台和17763台,分别占柴油机总销量份额为18.24%、12.06%、11.60%、10.45%、6.28%、5.65%、5.32%、5.15%、4.55%和4.20%。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柴油机35.34万台,占柴油机总销量的83.50%。
从2011年1-3月的柴油机销量来看:玉柴、一汽集团、潍柴、全柴、东风汽车、云内动力、东风朝柴、山东华源莱动、重汽和江西江铃柴油机分别位居累计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210944台、152974台、136709台、115752台、70407台、68132台、58063台、56723台、55744台和53678台,分别占柴油机累计总销量份额为18.32%、13.28%、11.87%、10.05%、6.11%、5.92%、5.04%、4.93%、4.84%和4.66%。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柴油机97.91万台,占柴油机累计销售总量的85.02%。2011年1-3月,柴油机生产前十家企业柴油机累计销量较上年同期累计形势好于生产市场,六家企业销量累计处于增长趋势,五家企业超过 行业 平均水平(6.30%)。其中,累计增幅较大的企业情况:山东华源莱动累计增幅最大,为75.03%,其次是江西江铃和东风汽车,累计增幅分别为34.21%和23.75%。处于下降趋势的企业情况:玉柴降幅为14.39%,全柴降幅为12.45%,东风朝柴和云内动力降幅分别为5.36%和4.20%。
2)车用汽油机企业
2011年3月,汽油机产销分别完成125.17万台和128.94万台,2011年1-3月,累计完成产销342.84万台和354.88万台,比上年累计分别增长4.26%和5.39%。
产量
从2011年3月份的汽油机产量来看:重庆长安、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动力、奇瑞汽车、五菱柳机、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和神龙汽车名列汽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120378台、83152台、83031台、67922台、60663台、60371台、60221台、52106台、50893台和45409台,分别占汽油机总产量份额为9.62%、6.64%、6.63%、5.43%、4.85%、4.82%、4.81%、4.16%、4.07%和3.63%。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汽油机68.41万台,占汽油机总产量的54.66%。
从2011年1-3月的汽油机产量来看:重庆长安、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动力、奇瑞汽车、东风日产、五菱柳机、北京现代、上海大众和神龙汽车名列汽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305793台、228559台、200833台、191218台、182586台、175442台、168294台、148262台、146591台和119994台,分别占汽油机总产量份额为8.92%、6.67%、5.86%、5.58%、5.33%、5.12%、4.91%、4.32%、4.28%和3.50%。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汽油机186.76万台,占汽油机生产累计总量的54.47%。与上年同期累计比较,前十家企业生产累计增幅最大的是上海大众,增幅为27.73%,其次是东风日产,增幅为21.12%,累计增幅最小的是五菱柳机,增幅为0.81%。前十家企业生产累计处于下降趋势的企业仍然是重庆长安,降幅为3.03%。
销量
从2011年3月的汽油机销量来看:重庆长安、五菱柳机、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动力、东风日产、奇瑞汽车、北京现代、上海大众和神龙汽车分别位居汽油机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125690台、94585台、86556台、82024台、64592台、60221台、60196台、49875台、48765台和45278台,分别占汽油机总销量份额为9.75%、7.34%、6.71%、6.36%、5.01%、4.67%、4.67%、3.87%、3.78%和3.51%。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油机71.78万台,占汽油机总销量的55.67%。
从2011年1-3月的汽油机销量来看:重庆长安、五菱柳机、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动力、奇瑞汽车、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上海大众和神龙汽车分别位居汽油机累计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304612台、235031台、232582台、225193台、188875台、181423台、176384台、147188台、140461台和119924台,分别占汽油机累计销量份额为8.58%、6.62%、6.55%、6.35%、5.32%、5.11%、4.97%、4.15%、3.96%和3.38。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95.17万台,占汽油机累计销售总量的55%。与上年同期累计比较,前十家企业销售累计增长处于前列的为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日产,增幅分别为27.11%、21.50%和20.62%,累计增幅最小的是神龙汽车,增幅为5.40%,微超 行业 平均水平(5.39%)。重庆长安汽油机销售累计处于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4.05%。
3)其它燃料发动机产销情况
2011年3月,其它燃料发动机产销分别完成701台和506台,2011年1-3月,累计产销完成1511台和1438台,比上年累计分别增长24.88%和12.52%。
2、机械工业发展情况
1)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产品价格缓慢回升
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4.38万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4.06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33.93%、34.26%。部分产品产量再上新台阶。其中,累计生产大中型拖拉机超过38万台;发电设备累计生产1.3亿千瓦,仅次于2008年1.39亿千瓦的水平,已连续五年产量越过亿千瓦;数控机床年产量为22.39万台,同比增长66.71%;汽车全年产销分别为1826万和1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12月产量分别为186万和166万辆,均创历年12月产销纪录,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2)利润增幅高位回落
2010年1~11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983.93亿元,同比增长52.74%,占同期全国工业的比重为23.13%,增幅高出全国工业3.34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4234.16亿元,同比增长31.03%,对全国工业的增长做出贡献。
从全年看,利润增幅呈现逐步回落趋势,1~5月比1~2月回落54.22个百分点,1~8月比1~5月回落22.54个百分点,1~11月比1~8月回落10.85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进一步减缓。
2010年,机械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增长低于全国工业。12月当月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低于全国工业5.9%的水平,环比上涨0.2%,也低于全国工业0.7%的水平。累计机械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3%,低于全国工业5.5%的水平。
从趋势看,机械工业与全国工业一致,机械工业持续四个月累计价格指数在100.2%的水平,12月微弱提高,在100.3%。尽管近期各种原材料、人力、物力等成本上升预期的压力比较大,但机械工业价格指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回落
从投资增幅变化趋势看,2010年年初以来,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各月明显回落,1~12月累计增速为30.35%,机械全 行业 投资仍低于往年40%左右的增幅。但电工电器 行业 、汽车 行业 投资额分列前两位,分别为4727亿和4587亿元,合计占全 行业 投资额的48.83%。
4)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化成果显著
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新产品研发比以往更加活跃。机械工业1~12月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27215亿元,同比增长33.07%,快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
企业新产品推出速度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2010年新产品开发已从点向面全面铺开,不断有新产品推向市场。例如,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空冷发电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中国大唐集团、保定天威集团共同出资建设,我国首座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开工;我国板材折弯成型装备获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装备领域的空白,可广泛满足汽车、造船、能源、电力、工程机械等 行业 对大型、高档数控折弯机的迫切需求;武桥重工1000吨起重机试吊成功,标志着我国内河最大吊高船用起重机问世,该起重机是目前我国惟一能满足内河24米通航的吊重能力最强的千吨级重型变幅式船用起重机,等等。可见,机械工业的发展正在积聚力量,从量的增长向质的转变发展。
5)进出口再创新高出口地区有所转移
2010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138亿美元。其中,出口2585亿美元,进口2553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贸易差额波动较大,12月出现了2010年以来的第五个月的逆差,12月持续了11月的逆差,并从11月的6.26亿美元扩大到9.44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幅均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累计已达274.36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累计达495亿美元。
从进出口特征看,机械工业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出口地区分布开始发生变化,向发达经济体出口的比重开始下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上升。在出口总额中,欧盟、日本、美国的比重由2008年占43.5%下降到2010年的41.6%,说明金融危机对发达经济体影响很大,其需求相对减少。
机械工业与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双边贸易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有8个。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合计贸易额占机械工业贸易总额的比重达60.96%。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