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石墨矿 行业 政策 分析
一、《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3年日发表《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将主要依靠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来保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将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外开放与合作。
这是中国首次就矿产资源政策发表白皮书。白皮书全文共12500多字,分为前言、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现状、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目标与原则、提高国内矿产资源的供应能力、扩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等七个部分。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巨大成就,探明一大批矿产资源,建成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
中国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
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源总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优劣矿并存;查明资源储量中地质控制程度较低的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大;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一大批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逐步提高;矿产品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
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面中国仍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快速增长与部分矿产资源大量消耗之间存在矛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和环境污染仍较突出;区域之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不平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扩大。中国本世纪初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矿产资源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能力,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中国政府鼓励勘查开发有市场需求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优势矿产资源,以提高国内矿产品的供应能力。同时,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开发中国矿产资源,利用国外市场与国外矿产资源,推动中国矿山企业和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战略,把保护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内容。
二、石墨矿 行业 标准 分析
石墨矿一般工业指标
三、相关 行业 标准 分析
非金属矿物相关
行业
标准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经济环境 分析
一、中国GDP 分析
1、2006-2010年GDP 分析
初步核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2006-2010年我国GDP增长变化情况
2、2011年GDP 分析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二、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2006-2010年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2、2011上半年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207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7%。
三、恩格尔系数
2010年由于食品消费类价格大幅上涨,中国恩格尔系数在波动式下降了30年后,正在重新上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应该说,中国恩格尔系数整体下降的格局目前正在改变。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也就是达到了富裕水平。
2002年至2009年7年间,下降幅度开始减少,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进入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幸福指数大幅降低。有关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恩格尔系数突破40%。
四、工业发展形势 分析
2011年7月,工信部、中国社科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中国产业发展和 产业政策 报告(2011)》。《报告》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主题将由“调整和振兴”向“转型与升级”转变。
《报告》是工信部成立以来针对中国工业发展和 产业政策 发布的第一份最系统、最权威的报告。首次从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和工业增长五个维度构建了工业发展指数,并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各个 行业 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报告》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将呈现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显著特征。 产业政策 的重点要注重统一政策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实施相结合、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协同推进、推动兼并重组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举、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要注重统筹协调好政府和市场、外需与内需、工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石墨矿 行业 发展社会环境 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