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国在CT设备市场中地位
我国早已成为CT应用大国,目前我国无论是CT、MRJ还是伽玛刀的装备数量均居世界前列,CT拥有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CT机全是进口设备。1997年,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可以投入临床应用的全身CT扫描机,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4个能够生产CT机的国家。
第二节 我国市场CT主要企业竞争 分析
2008年我国CT招标情况来看,四大品牌竞争趋于白热化,GE、飞利浦、西门子和东芝把持着CT国际招标市场超过97%的份额。从产品中标数量上来看,GE、飞利浦、西门子和东芝的竞争极为激烈,数量分布在75-100台之间,数量占比在21%-28%的区间内相差无几;日立和东软在四大制造商的夹击下,分别仅有2.31%和0.58%的中标数量占比。
2008年CT设备招标项目品牌分布
第三节 2008年我国CT招标采购状况
1、2008年CT中标数量再创新高
来自中国国际招标网《中国CT设备国际招标报告》的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CT设备国际招标市场产生中标结果超过300项,较2006年和2007年分别增长80.23%和30.74%;产品中标数量近350台/套,相比2006年和2007年依次增长81.15%和33.08%。2008年我国CT设备国际招标项目中标数量和产品中标数量双双刷新历史最高记录。
2006-2008年中国CT设备中标数量 单位:项、台/套
2、项目分布29个地区
2008年CT设备的中标项目分布在全国29个省级地区。其中,广东、河北、浙江CT中标数量位列前三甲。
2008年CT设备的中标项目分布地区
3、16层、64层占据市场近七成份额
2008年有关CT设备的国际招标项目共产生中标结果300余项,这些项目共吸引了超过240家代理商参与角逐,产品涉及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日立、岛津、东软、万东、安科、贝斯达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16层CT和64层CT的需求明显较大,中标数量之和占据了同期我国CT国际招标总中标数量的近七成份额。
2008年CT设备招标项目按层数中标分布
第四节 我国PET/CT 市场发展 状况
一、我国PET/CT市场增长快速
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公报统计,截止2007年末,全国卫生机构总数29.9万个,比06年减少1.0万个。到2007年末,我国只有58家医疗机构配置了PET,占我国全部医疗机构总数的0.0194%,不到2%,这主要由于我国卫生部对PET有严格 规划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价格过高,因此限制了医疗机构的需求,但是PET独特的优势无法取代,因此需求仍然巨大。
卫生部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PET-CT,制止医疗机构盲目装备,在2004~2007年度配置 规划 的基础上,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制定了《2008~2010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 规划 》, 规划 要求至2010年年底全国总体控制在96台以内。
二、我国医用回旋加速器 市场发展 状况
据悉,目前每百万人口医用加速器拥有量,我国仅有0.38台,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台水平,医用加速器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
2008年12月6日,我国首个医用高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山东省海阳市破土动工。该医用质子加速器由海阳艾玛加速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从法国引进核心技术,旨在推动我国非动力核技术的应用,填补我国在民用核能、核医学、核药学、放射性同位素诊断与治疗等诸多领域的空白。
《2008-2010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 规划 》要求:按照1台回旋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至少可满足2-3台PET-CT的工作需要,确定回旋加速器配置数量,促进资源共享。原则上除配置空白地区外,不再新增回旋加速器配置数量。
三、我国PET/CT地域情况 分析
我国PET/CT已在20个省市自治区投入临床使用,它们在临床诊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表列出了拥有4台或4台以上PET/CT的省市地区。数据表明,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占有全国PET/CT总数的26%左右;再加上北京、广东,5个省市PET/CT总和占全国PET/CT总量的50%左右。这一比例结构与这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有直接关系,除了与国民经济产值有关之外,还与这些地区的科技、医疗、交通等综合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虽然五省市PET/CT的50%占有率与它们人口比率(约占全国人口的17.8%)并不相称,但是这些地区在我国领先的医疗水平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全国各地和海外患者。由此可见PET/CT最大的市场是在国内的沿海城市及经济、科技、医疗和交通发达的地区。
四、我国医院PET/CT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分析
1、PET保有量 分析
2006-2010年我国PET保有量统计及预测 单位:台
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58家医疗机构配置了PET及PET-CT设备,2008年共有我国16家医疗机构配置了PET及PET-CT设备,2009年将有9家医疗机构配置PET,2010年仅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家医疗机构配置PET,我国对PET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消费状况受市场影响较小。
第五节 我国PET/CT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PET/CT的临床价值已经被公认,但是用X线进行图像衰减校正、以及同机图像融合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1、衰减校正
用X线进行g射线衰减校正,对于2D采集的图像已经被确认,但是对于3D采集的图像因为存在较多的散射线,校正尚不尽人意,所以3D衰减校正仍然采用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以致得到的图象比较平滑。采用2D采集方法是目前获得高分辨率脑图象的唯一方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PET/CT在腹部图象扫描时常常使用口服造影剂。由于使用的造影剂类型和计量不同,所以对衰减校正图象精确度有一定的影像。
2、图像融合
目前PET/CT中的PET和CT用各自的探测器,采集的图像不在同一个平面,所以需要定期对两种图像的匹配进行调整。这在临床上对于保证图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PET/CT采集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10-25分钟),对于重症患者无法保证在较长采集时间内保持不动,但是采用3D采集方式用非常断的时间采集又很难保证图象分辨率,所以在临床上如何平衡采集方式、采集时间和图象质量对于PET/CT临床医生来讲是一个新的挑战。
3、心脏和呼吸门控技术
PET/CT中由于PET采集的速度较慢、而CT采集的速度非常快。所以采用快速采集的CT图像对相对采集速度慢得多的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时必然存在时相误差。对于肺功能好的患者影响更明显,对于这类患者,肺脏呼吸门控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肺脏呼吸门控对于提高PET图像中小病灶分辨率,为放射计划治疗提供精确位置也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心脏PET/CT图像来讲,如果没有心脏门控根本无法进行满足临床要求的心脏影像采集。PET/CT图像和常规的ECT或正电子符合图像最大的区别是PET/CT能够进行心脏门控图像的精确衰减校正,这样能够真正完成心脏功能定量计算和冠状动脉成像。这两项技术的完善,必将使定量功能检测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PET/CT产品的系列化措施将推动PET/CT的发展,使PET/CT产品在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应用,将成为在肿瘤疾病诊断后重要的应用领域。
第六节 我国CT设备市场未来预测
1、消费预测
从客户群体看,医用CT机在大中型医院普及程度比小医院好,城镇医院普及程度比乡村好,可见经济富裕,人民生活水准高的地区,大规模医院的数量多,因而购置医用CT产品机会较多,此外医院财务状况佳的医院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这种情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大医院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造成了购买设备的攀比意识;各地方政府制定CT检查的收费标准也会导向医院购置设备的标准,有的医院向上级申请到一次资金不容易,所以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购买最高档的设备。众多原因造成一部分医院购置的设备超出了医院的实际需要,致使有些先进的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这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的现象,随着国家的体制改革和人们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会有所改善。
2、CT市场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展望2009年,我国CT仍将保持增长。医药产品属于非弹性消费类产品,一般来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相对较小,金融危机影响相对滞后。即使由于整体经济形式的影响,某些需求被延缓了,但最终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医疗市场的需求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市场几年前从国外购置二手仪器更新换代,以及不断增长地对16位CT设备生产的需求,CT市场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在未来几年,高层CT设备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但是,就在供应商努力提升CT层数、减少扫描时间的过程中,覆盖范围已经达到了某些极限值,超过这个数,球管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照射到全部覆盖范围。而且,在处理非运动器官上,256层和320层CT比64层CT多做不了多少事。因此供应商们也在寻求增加层数之外的诸多方法,比如寻找新的检测材料或改进旋转时间等。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