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家具生产企业规模小,管理滞后
家具制造业基本都是在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大部份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硬件设施比较落后,配套设备也不完善.很多木质家具生产厂没有配备烘干房,原材料堆放随意,无独立分离的打包车间和成品仓库,不注重改善生产环境,远远达不到现代化生产标准要求.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取得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为数不多,企业工作人员对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世贸规则掌握不足.
2、知名品牌少,设计能力弱.
目前,大部分企业出口家具是由国外订货商提供设计样本,按样加工制造,打着人家的品牌出口,为他人作"嫁衣",赚取廉价的加工费.既使有"自创",也多为参照市场样式,自已再照样画葫芦,极少有真正自已设计和自我独创风格.
3、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现象严重
木质家具生产中,必须使用油漆,涂料,金属材料等,这些配套辅助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苯,甲苯,苯酚等有害物质.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去年7月,国家总局颁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木家具,人造板及其制品等有害污染物含量作出了严格规定.标准实施后,国家人造板质检中心对2000多家企业产品进行检测,结果约有40%不达标.广东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省木质家具产品抽查检测,抽检顺德板式家具企业114家,结果有53家产品不合格,占46.5%,主要是甲醛释放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4、检疫监管尚需加强
由于大部份家具企业规模小,没有进出口权,出口产品需通过进出口公司或外代单位办理,因而给检疫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1)不能严格执行产地检疫政策.
进出口公司购货后,出于自身利益等多方因素考虑,往往不从产地口岸出境.仅从顺德出口家具情况看,目前在顺德检验检疫局注册登记的家具出口企业有70家,而从顺德局报检出境的只有37家,有为数近半的企业选择在深圳,南海等附近地区出境;
(2)非产地检疫的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因为出境口岸查验时只能核查单证,检查包装运输物及家具表面情况,这种方式对诸如皮沙发一类的内含木质材料的家具则难以查出是否携带病虫害。
5、尚未对出口木质家具作必要的品质检验
根据目录表规定,木质家具进出口只需实施动植物产品检疫,无需进行品质检验,因而对木质家具中使用的板材,油漆,涂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没有作出必要的检测,而如前所述目前存在的木质家具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严重的现象,很有可能成为国外反倾销的理由。
第二节 应对策略
1、家具 行业 要创品牌,上规模,走现代家具产业专业生产协作道路.
中国家具制造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化,成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超出OEM(来样加工和模仿制造)的初级阶段,真正走向ODM(自己设计制造)和OPM(自创品牌)的道路,零关税后,这将成为与国外家具 行业 竟争的主要方式.创品牌的同时,还应上规模,建立一种以品牌企业为龙头,由一批配件工厂为网络的分级生产体系,建立从原辅材料--家具制造--家具销售--家具汇展,以及木工机械,涂料生产的强有力的家具产业链.同时,充分发挥家具 行业 协会作用,积极宣讲世贸知识,帮助企业洞悉市场,把握先机,培养家具企业注重创新,注重品牌,走向国际的意识。
2、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在家具 行业 中积极倡导"绿色"概念,尽量少用或不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材料.有必要对家具生产及相关 行业 进行全面规范整顿,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企业,家具生产企业乃至装修业,并尽快出台相应的 行业 环保规范。
(2)严格执行十项强制性标准,注重出口木质家具产品中使用的板材,金属,涂料,油漆和粘合剂的环保要求.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要真正按标准严格要求,还有相当的难度,因而,在过渡期内需要环保,质监和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加强监管,注重引导,扩大宣传,建立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加强监管.
(3)为确保进出口家具质量,防止国外市场反倾销,建议国家总局是否考虑加施品质检验或产品质量认证,通过有效手段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这将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改革监管模式,严格产地检疫
检验检疫局根据木质家具出口量大,批次多,产品疫情携带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为加快口岸通关速度,从去年6月起试行了超前把关,监管前移的监管模式,把检疫工作前移到生产过程,重点放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包装物的检疫监管方面,实行企业考核+过程监管+抽批查验制度.该模式的实施,减轻了企业费用,加快了通关速度,受到企业普遍欢迎,达到既把关又服务目的,可以说是比较科学和适用的监管模式.如果全国质检系统统一采取这种模式,可避免非产地检疫带来的隐患,为此建议予以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
第三节 结论
前我国家具出口形势,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而成绩面前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应充分把握机遇,乘胜追击,正确认清形势,主动寻找差距,未雨绸缪,不断提升竟争能力,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