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冷冻修边机项目界定
冷冻修边机,是一种通过液氮冷冻的原理使塑料、橡胶、聚氨酯、铝镁金属制品的飞边迅速发生脆化,并在此状态下,通过高速喷射出的塑料弹丸去撞击制品的飞边,从而达到既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去除橡塑制品飞边的同时又能保持制品本身性质特点不发生改变的一种修边设备。它可大幅度地提高橡塑制品的去边效率和修边精度且集约化程度高。
第二节 冷冻修边机应用领域 分析
冷冻修边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它适用于橡胶制品、塑胶制品、锌镁铝合金压铸件的毛边处理等。
第三节 冷冻修边机产业发展历程
冷冻修边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冷冻修边:冷冻转鼓修边
以转鼓为工作容器,最初选择干冰作致冷剂。把待修件装入转鼓,或者再添加一些能起到摩擦作用的工作介质。桶内温度控制在溢边已发脆而制品本体未脆的范围。为了恰到好处地达到这一目的,溢边厚度应≤0.15mm。转鼓是设备的主要部件,呈八角形。其关键点是能控制好喷射介质的落点,以使翻滚周而复始地进行。
转鼓以反时针方向转动,而物料受重力的作用沿1-2线掉落,然后依序循环,达到翻匀。一段时间后,溢边脆化,最终均匀完成修边。第一代技术的不足之处是不彻底,特别在分型面两侧容易出现残余溢边。原因是模具设计欠妥,或分型面处的胶层太厚(大于0.2mm)所致。
2、第二代冷冻修边机
其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做了三方面的改进。
1)致冷剂改用液氮;
因为于冰的气化点为-78.5℃,对某些脆性温度低的胶种(如硅橡胶)就不适用。而液氮的沸点仅-195.8℃,能囊括所有胶种。
2)盛放待修制品容器的改进;
由转鼓改为以槽形输送带作运载体。这样,由于待修产品能在带槽中周而复始地翻滚,大大减少了死角的出现几率。不仅提高了工效,也改善了修边的精密度。
3)不再单纯地依靠待修件相互之间的摩擦来除边,而是引入细粒状的喷射介质助威。
使用粒径0.5~2mm的粒状金属或硬质塑料弹丸,以线速25~55m/s射向待修品的表面,造成很大的冲击力,从而大大缩短了周期。
3、第三代冷冻修边机
其是在第二代基础上改进而产生的,待修件的容器改为四壁带孔结构的吊篮。这些孔布满吊篮四壁,孔径为5mm左右(大于弹丸直径,以允许弹丸顺利通过孔眼而落下),经回收到设备顶部后供第二次使用。这样安排既能扩大容器的有效容量,又可减少冲击介质(弹丸)的储存量。
设计重点包括:吊篮并非垂直安置,而是带一定的倾斜度(40º~60º)。其优点是在冲修过程中。由于两种力的叠加而翻动剧烈。第一种力是由吊篮底盘提供的旋转力;第二种力则是随弹丸冲击带来的离心力。当这两股力汇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360º的全方位运动,导致均匀、彻底地翻动,从而缩短加工周期。
4、第四代冷冻修边机
第三代冷冻修边机虽有翻动均匀、加工快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两个缺点。
第一,受吊蓝容积的限制,不适用于直径≥200mm的大型制品;
第二,正因为受吊蓝容积之限,只能进行分批作业,而每次换批、启动,又得重复耗用液氮,使成本增加。为此出现了可进行流水作业的连续生产线。待修件进入工作区后,借助于环形输送带向前运行,先后经过液氨冷冻区降温、冲击区接受弹丸喷射,完成冲击去边,然后已修边成品可以下线。如果大、小规格混杂的话,可以分拣。冲击介质回收后,经外循环重新回归到储库。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