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钴盐的上游 行业 可以界定为钴矿。
地球上的钴绝大部分赋存在含镍的红土矿床中,其余赋存在铜镍硫化矿床和铜钴矿床中。由于红土矿开采成本较高,目前世界主要钴的供应以铜镍硫化矿床和铜钴矿床开发为主。
世界陆地钴储量静态可采年限在百年以上,在正常情况下可保证长期稳定供应。但因一般矿石中钴品位较低,单独开采成本昂贵,故大绝大部份钴为开采铜镍时所产生的副产品,单独增产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近年随着钴用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钴的供应无法相应增长,造成价格上涨较快。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截止2006年的勘探显示,世界钴的储量700万t,基础储量1300万吨,储量高度集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澳大利亚和古巴。
中国钴矿资源不多,累计探明钴储量70多万吨,主要伴生在铜、镍、铁矿中,独立成矿的钴矿物仅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70%。中国已知钴矿产地150处,分布于24个省(区),但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占全国总储量的29.80%)。矿区钴金属储量超过2万吨的只有甘肃金川和青海德尔尼,矿区储量大于1万吨的有河北、四川、海南、新疆四省区。但中国伴生钴矿的品位较低,据对钴储量大于1000吨的58个矿床统计,钴的平均品位仅为0.02%。中国每年自产原生钴不足1000吨,远远满足不了国内接近20000吨的产量和14000吨的国内需求量。中国钴 行业 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度是90%以上。全球钴消费量约55000吨/年,中国占1/3强。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在中国,钴主要用于电池材料、超级/硬质合金、磁性材料)、催化剂、粘合剂、轮胎等。
1、电池 行业
目前,全球电池产量中约有四成为锂电。2006年以来,我国锂电池产量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飞快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锂电产品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40%。作为锂电主产区,深圳则是我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出口基地,锂电池产量占据全国60%的份额,比亚迪、比克、邦凯等锂电池制造商已位居国内锂电池十强。
2010年1-8月,我国电池 行业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同比增长45.84%。1-8月,铅酸蓄电池累计完成产量9084.2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18.9%;碱性蓄电池累计完成产量52582.4万只,同比增长24.6%;锂离子电池累计完成产量163929.3万只,同比增长27.2%;太阳能电池累计完成产量296.2万千瓦,同比增长200.4%;原电池累计完成产量201.6亿只,同比增长16.9%。
2、钴合金
以钴为基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形成的合金。常见的有钴基高温合金和稀土钴硬磁合金。这类合金在900~11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热疲劳性能,适用于制作喷气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负荷的耐热部件。
稀土钴硬磁合金有1-5型合金[Sm-Co5]、2-17型合金[Sm2(Co,Cu,Pe,Zr)17]。其中2-17型合金的成分为50%Co 26%Sm 其他,合金的磁能积为224~248kJ/m3。稀土钴硬磁合金适用于要求磁体体积小、磁场强度大的场合,如精密直流电机、家用电器、磁轴承、电子计算机中的打印机和医疗器械等。
3、粘合剂
中国胶粘剂产业规模扩大、技术提升、出口增长,近年来获得了快速进步。胶粘剂 行业 已经成为中国精细化工 行业 的一支发展迅速、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总的发展特点表现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销售额高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胶粘剂与密封剂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电子电器、建筑建材、汽车与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疗卫生、航空航天、轻工和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中国已跨入世界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和消费大国。
20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胶粘剂 行业 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销售额高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胶粘剂与密封剂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电子电器、建筑建材、汽车与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疗卫生、航空航天、轻工和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中国已跨入世界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和消费大国。1987年国内胶粘剂生产厂家仅有400余家,当时中国胶粘剂工业机构会员也只有100多家,大多数为国营和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胶粘剂与密封剂的总产量约为16万吨,年产值15亿元。到2006年全国胶粘剂生产厂家已发展到近3000家,机构会员300余家,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民营和国有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并且三资和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企业数量都已大大超过了国有企业,许多当年的国有企业都已关停并转。
2006年全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的总产量约为280.2万吨(不含脲醛胶、酚醛胶和三聚氰胺甲醛胶),为1987年的17.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6.26%;销售额340亿元,为1987年的22.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7.86%,大大高于同期中国GDP增长率。目前中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量已跃居世界前三位,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0余家,达到1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00家。中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生产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01~2006年全国胶粘剂与密封剂产量分别为:149万吨、172.5万吨、199万吨、 227.5万吨、256.2万吨、280.2,销售额分别为:130.1亿元、152.1亿元、183.8亿元、223.8亿元、257.4亿元、340 亿元;2006年各类胶粘剂产量、增长率、所占比例分别为:水基型179.2万吨、9.87%、63.95%,溶剂型31.2万吨、4.00%、11.14%,热熔型19.0万吨、21.02%、6.78%,反应型35.8万吨、19.57%、12.78%,其他类型15.0万吨、14.62%、5.35%,共计产量280.2万吨,增长率11.32%。
据预测,“十一五”我国各类粘合剂及密封剂的需求量每年将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产量将达到730万吨,总价值达570亿元。届时我国粘合剂及密封剂产量将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额居世界第三位。
4、轮胎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对轮胎的巨大需求,从而拉动了整个轮胎 行业 的迅速发展。
预计2010年我国轮胎总产量将达到为8.3亿条,子午胎的总产量将达到7.3亿条,子午化率达到85%。
轮胎可以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和子午线轮胎两大类,子午胎相比斜交胎具有较多的优势,子午胎取代斜交胎将成为一种趋势。在我国,目前的子午化率接近70%,但与发达国家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将给国内子午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替代空间。
中国道路状况比较差、载重车载重时有超载的习惯,再加上跨国企业对只占全球市场约15%份额的全钢载重子午胎市场并不重视,导致了中国轮胎厂商在全钢子午胎的 研究 及生产比较超前,目前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跨国企业即使要生产出适应中国市场的全钢子午胎产品也需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才行,而这种改造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另外,由于中国的人力资源及水电气等能源价格较低,轮胎的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可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中国全钢载重子午胎的价格性能比优势更为突出。国内企业利用自身的全钢子午胎优势,把握产品结构调整机会,将从中产生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兼备的 行业 龙头。
由于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成本增加,世界各大轮胎公司都计划提高轮胎产品价格,我们预计全球轮胎厂商提价能力日益提高,国内企业也将跟随着提高轮胎产品价格,特别是供不应求的载重全钢子午胎价格。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