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品定义及发展历程
1、定义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25千伏及以下电力电缆属于中低压电力电缆。
2、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我国电缆 行业 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1939年7月1日中央电工器材厂昆明第一厂(中国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昆明电线厂的前身)建成投产,并正式成立生产“电工牌”电线。昆明电线厂的诞生为中国奠定电线电缆 行业 的基础,并培养了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电线厂只有:中央电工器材厂昆明分厂、上海分厂、天津分厂、沈阳分厂以及上海、天津、北平、成都、广州的民族资本企业共30家,全 行业 职工约2000人,年最大用铜量6500吨,产品为民用电线和纱包线。
2)曲折发展阶段
建国后,由于初期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线缆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因美国采取封锁政策,中国自行设计制造了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和纸绝缘市话电缆,并对民族资本企业采取扶植发展方针。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形成了制造、 研究 、设备三结合的完整的电线电缆 行业 体系。是电线电缆 行业 稳步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个阶段一方面重点发展已有一定规模的上海电缆厂,另一方面在苏联的帮助下,扩建了沈阳电缆厂,集中了全国重要科技力量参与建设,使沈阳电缆厂于1956年9月顺利投产。在此期间,开始组织电缆 行业 的“三结合”,既有电缆的骨干企业厂,又创建了“电缆 研究 设计室”和“新业电工机械厂”(专门制造电线电缆专用设备)。同时对私营电线厂进行改造,使其逐步转向专业化。
(3)“大跃进”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线缆 行业 大起大落,生产能力受到破坏。
由于随意制定高指标方针,导致电缆 行业 基建规模增长过猛,如郑州电缆厂、西安电缆厂等大中型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无法承受的条件下,不得不使基建工程一再调整;生产大起大落,规章制度被破坏,产品质量下降。这期间又增加了大约30个电线厂。邮电部、铁道部、电子工业部等也自行建立了电线电缆厂。
3)稳步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电线电缆 行业 随之出现了新的生产建设高潮。经过近10年的努力奋斗,截止198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电线电缆厂1700多家(包括专用设备和电缆附件厂等),其中部定点厂125个,还有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部署上海电缆 研究 所。 在125个主要电线电缆厂中,职工总数达11万余人,生产总值47亿元,年导体用量62万余吨,分别是1949年的65.3倍、21.26倍和95.8倍。
到1983年底,中国电线电缆产品已发展至8个小类,112个系列,888个品种,60947个规格。质量均能满足国家和部颁标准要求,有20%的产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同时,发展了500kV充油电力电缆,6-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500kV大跨越用钢芯铝包钢导线和地线,泡沫聚乙烯绝缘铁道用高低频综合对称通信电缆,防潮综合护层管道用光缆,乙丙橡胶船用电缆,8000米超深井承荷探测电缆,三(2羟基)异氰酸脲酯改性的聚酰亚胺漆和漆包线等高技术水平产品。
此外,电线电缆 行业 在人才培养、援外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出口创汇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4)高速发展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缆业的制造发展迅猛。至2005年,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人类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内容从深度到广度的全面提升,信息化产业的蓬勃兴起和高速发展,我国对于电线电缆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各种规格型号的电线电缆产品纷纷应用于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新兴高科技 行业 。
第二节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分析
1、产品特点
电力电缆主要特征是: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如架空绝缘电缆,或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芯以上架空绝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
2、应用领域
电力电缆主要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此外,也可以作为各种电气设备间大连接线。
第三节 产业链概述
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产业链的上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 行业 。而25千伏及以下电力电缆作为一种输配电的装置,其属于电力 行业 的中下游产业。
二、相关 行业 简述
1、上游 行业
1)铜
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共3.5亿万吨,其中智利占24%,美国占16.9%,独联体占10.15%,扎伊尔占7.39%,赞比亚占4.55%,秘鲁占3.41%,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在产量方面,智利是全球最大铜产国,2006年其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7%。在消费方面,2000年前在铜消费市场唱主角的是西方欧美国家,但在2000年后铜消费市场的主角换成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2)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铝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世界铝工业大国,形成了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研发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2006年,中国铝业从2005年的全 行业 亏损迅速转为全 行业 实现利润324亿元、利税500多亿元。国内产能的迅速集中扩张使氧化铝进口量10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氧化铝对外依存度较上年的45%明显降低。近年来,国内氧化铝生产中强化烧结、管道化溶出、选矿拜尔法等技术得到广泛使用;电解铝落后的自焙槽生产能力被淘汰,2006年,电解铝1200万吨产能中160kA及以上产能占83%,已经全部淘汰落后的自焙槽生产能力,部分小型预焙槽生产能力得到改造。
2、下游 行业
2009年,电力投资和新增能力的结构继续优化,供应能力充足。据统计,全国电力建设完成投资7558亿元,同比增长19.93%。其中,电源投资3711亿元,占全部电力投资的49.10%,同比增长8.92%,增速比上年提高3.31个百分点;电网投资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2.89%,占全部电力投资的50.90%。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呈现继续加快结构调整的态势,水电、核电、风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2.33%、74.91%和43.90%,火电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11.11%。
200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6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增速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分月用电量逐月加速回升,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自2008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正增长;2009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810亿千瓦时、8716亿千瓦时、10110亿千瓦时、979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02%、-0.59%、7.97%和20.72%,用电增速连续四个季度回升。
2009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8970万千瓦,其中,水电1989万千瓦,火电6083万千瓦,风电897万千瓦,太阳能1.87万千瓦。新增结构继续优化,可再生能源投产规模逐步扩大,风电新增翻倍增长;新投产百万千瓦火电机组10台,新投产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比重高达55.03%,30万千瓦以下机组(占新增火电机组的7.8%)基本都是热电联产机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核电新开工规模850万千瓦,在建规模2180万千瓦,位居世界首位。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