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投资环境(PEST) 分析
一、政策环境
1.资源税政策
1993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有色金属矿原矿资源税为0.4~30元/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8月30日发出《关于钒矿石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第120号)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开采钒矿石(含石煤钒)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缴纳资源税。钒矿石(含石煤钒)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为每吨12元。
2、进出口贸易政策
财政部公布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2008年1月1日起,钒品出口关税暂定为:五氧化二钒5%;其他钒铁20%。
《2007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08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均将未锻轧钒氮合金、其他钒氮合金、未锻轧的钒、钒废碎料、钒粉末、其他钒及其制品、钒铁、五氧化二钒、其他钒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等列入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
可以看出,钒作为稀有资源,国家政策对产业控制力度逐渐加强,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钒品出口量大,且大多以低端初级产品出口,使得资源流失,国家因此逐渐加强对产业的调控。
二、经济环境
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三、社会环境
中国钒产业已经成为钢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性原材料,但是我国钒工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钒产业的发展。同时,资源的日益减少,对生产环境产生的污染等危害,都成为产业发展的限制。加上世界范围内钒产品的供需不足和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使得 行业 面临严峻的考验。
四、技术环境
我国钒产品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技术及设备先进的企业数量极小。目前 行业 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及工艺的限制,我国钒产品出品率低,产品品位低,同时小型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开发混乱,造成了我国钒工业资源浪费及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改进 技术工艺 ,通过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来有效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尤为关键。
五、投资环境综合结论(CMRN)
钒投资环境综述
第二节 投资风险 分析
1、政策风险
对于资源性产品,政策的变动对 行业 的影响非常大,而对于我国钒工业而言,由于污染,资源流失等方面的问题,国家已逐渐加大对 行业 的调整及限制,因此投资该 行业 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
2、技术风险
我国的钒技术近两年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国外企业从业时间较长,从技术角度来定论就较优于国内大部分同行,面对市场竞争日益的激烈,公司面临着一定的技术风险。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上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波动将直接导致公司上述产业生产成本的相应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效益。而商品价格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决定的,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改变,或者有其他企业的更好的产品而导致产品的消费量下降,企业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时,企业的利润会出现下滑。
4、财务风险
公司经营资金主要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公司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由于融资能力的限制出现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经营的可能。
2008年国家贷款利率政策的变化,将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随着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浮,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不断增加,从而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效益。
5、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管理经验是否充足以及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好坏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今后整个 行业 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尽管公司都会十分注重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优化,但是制度的完善和优化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不排除完善的速度滞后于发展速度的可能。
第三节 投资行为 分析
一、进入/退出壁垒 分析
1、进入壁垒 分析
1)由资源壁垒形成的进入壁垒
矿产资源成为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而钒矿属于稀有金属矿产,一般小型企业对资源的获得难度较大。国家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管制力度大,审批程序难度较大。因此新进入者在资源方面不具备优势。
2)由生产技术形成的进入壁垒
由于钒钛磁铁矿冶炼技术难度高, 技术工艺 复杂,技术研发成本较高,企业对产品技术的掌握较为困难。一般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及技术引进才能具备产品生产技术。这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的技术壁垒较高。
2、退出壁垒 分析
所谓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退出壁垒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1)政策法规形成的退出壁垒
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订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内退出。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我国的钒 行业 也存在着一定的政策法规的退出壁垒。
2)固定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
它主要包括:如果企业准备退出,撕毁原本订立的购买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的长期合同会被罚款,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企业的退出会影响职工的情绪,生产能力下降,财务状况容易恶化;退出表明企业没有发展前景,增加了企业转移出去后的融资困难,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提高了融资成本,等等。
二、投资前景 分析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钒产业的发展,中国含钒钢的应用得到了稳步的增长,自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10%。国内每年消费各种钒原料中约90%用于钢铁工业,其余10%用于催化剂、钛钒金属、颜料等领域。
国际上通常用钒消耗强度表示钢铁业钒的应用水平,钒消耗强度按每生产1000t钢所消耗钒的公斤数表示。从80年代以来,世界钒消耗强度已从30kg/1000t升至1998年的50kg/1000t,增加了67%。今后,随着对强度高、质量轻的钢材需求的增加,钒消耗强度还会进一步增加。而中国目前钒消耗强度仅20~25kg/1000t,钒的应用范围、规模和水平并不先进,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也显示了发展钒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国际市场钒的生产需求总的趋势是供不应求,每年至少有5000~8000t的缺口,且随着高质量钒钢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钒的需求将以每年8%的速度迅速增加。世界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某些地区并不太平。
无论从军品、民品的发展来看,都需要大量的五氧化二钒,只有适时地发展钒的产业,才能适应广大市场的需求,也会获得最大的效益。
预计未来我国将成世界最具潜力的钒产品市场,即使仅满足钢铁生产消耗钒产品一项,钒产品每年就须增产30%以上。
可见,我国钒未来产业需求前景好,加上我国拥有世界钒资源排名第三,未来产业发掘空间还比较大。
三、新项目推荐地域
推荐新项目投资区域为四川、河北等地。由于这些地方该 行业 资源集中,配套设施完善, 行业 人才比较充裕,并且下游 行业 也大多集中在此地。公司落户这些地方,有利于利用该地区形成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从而使新公司较快的发展壮大。
第四节 投资发展建议(CMRN)
1、通过创新不断提竞争力
我国钒 行业 从整体技术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还比较大,在自行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方面有所滞后,还需做更多的努力。
从另一方面看,我国钒 行业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在钒本身制造的领域内,几乎已全部消化。今后随着钒市场的快速成长,低成本、高技术含量产品将成为产品市场主要竞争方式。
总之,钒 行业 的创新空间还相当大,因此企业一定要进一步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才能有真正的竞争优势。
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我国市场目前国产产品往往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高端产品生产技术及生产能力有限。而未来国内产业的发展,必将要求钒生产技术的改进,加大对高品质产品的生产,这对于国内生产企业而言,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企业应当加紧新 技术工艺 的研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适度增加高端产品生产线。
3、提升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发展必定要有合格的人才。企业整个管理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值、利用,再开发、再增值、再利用,把完成任务过程和岗位优化,团结合作等融为一体。因此,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从目前钒企业的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到低成本,高效益,必须通过培训、激励、考核,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素质和忠诚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为提升企业整体运作能力,钒 行业 已有部分企业采用了先进的ERP管理软件实施企业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开始引进用友ERP软件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为转变观念,优化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已有企业与安达信、SAP签署了EPR/ERP项目合作协议。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