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问题
肝苏胶囊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原材料的供应问题。此外,肝素胶囊属于中成药。而我国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问题:
第一,医药主管部门管理多头,协调和沟通机制缺乏。据统计,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现有的国务院部委局中,仍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社保部、农业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5个部门与中医药管理有直接联系。这种多头管理的方式存在着两个明显难以解决的矛盾:一是各部门对中药产业认识理解不可能从管理理念和方法上达到高度一致,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从自己部门的管理职能出发,去制定 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规;在缺少严格的沟通和约束机制的前提下,相互之间因职能的条块分割,各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平衡协调难度相当大。二是产业责任主体不明确,某一部门不可能去独立承担这样的责任。因部委多头管理,政策制定、实施责任主体不明确,实施、监管也各自为政,出现的问题很难追究责任,造成了许多管理政策上的重叠和管理成本的浪费,也容易产生管理和政策盲区。
第二,产业定位不准,过多过早承担社会责任。在我国,医药产业不仅是经济产业,更是公益事业。在医药消费群体中,低收入人群居多,但只占有20%的医药市场份额。而我国国情和医药产业的现状也决定了我国不能效仿欧美式的医疗保障体系。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土地沙化、物种灭绝等问题使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第三,基础投入不足,投资方向严重偏离。近几年,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对医药产业投资不少,但在中医药基础理论 研究 上投入不够,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界定、中药材有效部位筛选、毒理 研究 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尤为突出。加之中药新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企业顾虑较多,投资动力不足,致使在基础 研究 方面能力十分薄弱。2001~2003年我国中药的生产总值、销售收入的增长都有放缓的迹象。据《2002年医药 行业 研究 报告》,中药 行业 2002年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6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8%;同期,全部医药工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32%。可以看出,2002年中药工业的新产品产值增幅比全国医药工业平均增幅低了16.14个百分点;中药在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大大低于化学药,中成药进口量超过出口量的怪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四,政策制定者、执行者素质有待提高,管理模式需要调整。中医药从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临床实践等各个主要方面均与西医药有很大差别,中医药行政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应明显不同于西医药行政管理。目前从事中医药管理的政府部门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西医药专业或者是非医药专业背景,对中医理论和中药 行业 缺乏必要、基本的了解;加之中医药专家参与政策制定、实施的机制还不健全,有可能用管理西药的方式和理念来管理中药,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管理高层在 产业政策 导向和政策决策上容易忽视中医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一般工作人员可能会产生领悟偏差,政策下达实施不到位,从而丧失 行业 的指导权威性。
第二节 应对策略
针对原材料的发展限制,应合理布局,继续加大扯根菜种植地面积。加快建设扯根菜种植示范乡镇,为龙头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原材料。同时,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功能作用,为扯根菜种植培育、施肥、灭虫、保鲜等提供技术指导。
此外,针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问题,需要:
1、在医药产业现有基础上,要使所有中药企业都能准确地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企业自身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层级企业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培育一大批以中药生产或销售龙头企业为“旗舰”的企业群,以“龙头企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带动一批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新品研发、市场流通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构建中药种植规范化、生产现代化、流通科学化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条。
2、品种是制约和影响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要素。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投入周期短应成为我国中药企业对中药新品种选择的目标。企业定位可以以仿制品种为主,如江西汇仁集团以改剂型品种为主,天津天士力以复方品种为主,扬子江药业以有效部位和注射剂品种为主,成都地奥和浙江康恩贝以一类新药为主等。在品种关注方面,有四个参考因素:市场容量-适应症(目标人群数量);疗效-项目来源及疗效评价体系;成本-对生产条件的要求;与同类品种的竞争。他还建议,中药企业在选择创新品种时要考虑创新药物品种面对的环境,包括入口环境,即国家科技部门的投入;出口环境,即国家社保有关规定。
3、企业增加投入可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相关基金支持包括:国家新药基金,由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由科技部创新基金中心负责;创新药物(863项),由科技部农社司及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负责;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司负责;火炬计划,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负责;新产品计划,由科技部计划司负责。同时企业还可以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基金支持,以北京为例,地方基金支持包括北京市科委攻关计划———248工程、成果转化计划、园区创新基金等。
第三节 市场供需预测
一、生产规模预测
2011-2015年肝苏胶囊生产规模预测 单位:吨
二、市场需求预测
2011-2015年肝苏胶囊市场需求预测 单位:吨
第四节 发展趋势预测
从供需变化看,未来五年我国肝苏胶囊的需求只有缓慢增长,而产量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呈现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一些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其他替代药品也将陆续上市,为肝苏胶囊形成一定威胁,总之,未来竞争更加激烈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