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5-2009年白水泥制造 行业 新政策出台情况
1、《水泥工业发展专项 规划 》和《水泥工业 产业政策 》
2006年《水泥工业发展专项 规划 》和《水泥工业发展政策》相继出台。发布《水泥工业发展专项 规划 》和《水泥工业发展政策》是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指导我国水泥工业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水泥工业发展专项 规划 》和《水泥工业发展政策》,充分征求了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税务总局、环保总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中国建材工业协会、有关地方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连续21年位居世界产量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达48%左右。但我国水泥工业仍存在着整体发展粗放,工艺水平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制定的水泥 规划 和 产业政策 旨在解决水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 规划 》的主要内容包括6个部分:1、水泥工业基本情况;2、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发展环境及需求预测;4、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5、地区布局;6、保障措施。
《专项 规划 》提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水泥产量从1978年的652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6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达到45%。据测算,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水泥消费仍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预计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将达到12亿吨,2020年将维持在13亿吨左右。
此外,《专项 规划 》还明确了水泥工业的地区布局、保障措施等。
《水泥工业发展政策》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1、 产业政策 目标;2、产业发展重点;3、产业技术政策;4、产业组织政策;5、投资管理政策;6、发展保障政策。
2、出口退税政策
2006年8月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2007年7月,取消出口退税;二、鼓励走循环经济的道路:自2001年1月1日起,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
第二节 白水泥制造 行业 重点标准、法规
1、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新修改的《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
新细则将产品单元通用水泥中产品品种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合并为通用硅酸盐水泥,去掉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增加了镁渣硅酸盐水泥。
新细则在企业提交的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内容上进行了修改,特别是涉及 产业政策 方面的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细则明确了限制新建项目:水泥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新建日产1500吨及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窑径2.2米及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无复膜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线;窑径2.5米及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特种水泥除外);直径1.83米以下水泥粉磨设备;水泥土(蛋)窑、普通立窑。并对水泥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作了规定,要求新上项目(包括熟料基地、水泥厂、粉磨站)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交通运输条件,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泥发展 规划 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并作为水泥项目的核准依据。
新细则还特别强调严禁立窑等落后生产工艺新建、扩建和单纯以扩大产能为目的的技术改造项目。新细则对新建水泥项目作了规定,一是限制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此类项目,必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二是新建水泥粉磨站规模至少为年产60万吨。
新细则还明确要求水泥项目,除禁止类项目外,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且水泥 行业 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论证和核准。2012年底前,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土(蛋)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
从这些修改可以看出,国家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 产业政策 在逐步严格,从宏观上调控和引导水泥 行业 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2、GB/T2015-2005白色硅酸盐水泥
本标准规定了白色硅酸盐水泥的术语与定义、材料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与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白色和彩色灰浆、砂浆及混凝土用白色硅酸盐水泥。
第三节 白水泥制造 行业 针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实施与政策效果 分析
1、国十条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十条”)。会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为2008~2010年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府工作奠定了基调。出手快: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出拳重: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十项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相当于2007年全社会FAI总额(13.7万亿元)的29.2%。
国十条对水泥 行业 的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投资拉动水泥需求;2)继续促进节能减排、结构调整;3)减轻税负在2008年第四季度1000亿元新增中央投资的分配领域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基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三个领域共分得690亿元,占比69%。我们据此判断政府本轮扩大投资的重点将是基建、保障性住房等有效拉动水泥需求的领域。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4万亿投资的安排领域中将灾后重建单列,总体看基建和住房建设将是本次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
2、四万亿投资计划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以及各地基础建设项目启动,水泥 行业 被视为有望迎来最早的一缕阳光的 行业 之一。有专家乐观地预计,2009年全国水泥消费量将达到15.41亿吨,同比增长6.3%,增量为9170万吨。
但是,在 行业 前景看好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水泥 行业 尚未真正走出困境,整个 行业 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需要各方理性对待。
理性看待产量激增
由于受国内水泥需求增长趋弱的影响,2009年1月,我国水泥产量增速几乎为零。1月份我国水泥产量为8200万吨,与2008年1月持平。进入2月份之后,情况似乎发生了逆转,据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水泥产量同比激增42.5%;1月~2月累计产量也增长17.0%.
有专家指出,虽然数据显示2月份水泥产量大幅增长,但并不表明目前国内水泥需求回暖。2008年2月我国广大地区都受到雪灾影响,各项工程建设都被迫停工,水泥需求下降,当月我国水泥产量仅为5958.3万吨,环比下降6.2%;而2009年2月我国水泥产量达8290万吨,同比劲增42.5%,但环比却仅增长1.10%.此外,政府4万亿元扩大基础建设投资对水泥企业扩大生产也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另外两项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状。一是,2009年1月,我国出口水泥仅97.2万吨,比2008年同期下降59.8%%,月度出口量4年来首次降至100万吨以下,创2005年3月以来水泥月度出口量最低。二是,2009年1月水泥价格全国各地区无一上涨,环比下降0.5%.即使后来短期内上海、广东等地水泥价格环比略涨,但是今年3月上旬,东南部地区一直笼罩着同比量增价跌的阴影。据网络监测的城市价格显示,3月水泥价格同比下降的8个城市中7个在东部地区,其中广州3月水泥价格同比去年下降30%,南京同比下降13.33%,上海同比下降7.81%,南昌同比下降6.45%.另据监测,其他22个城市价格同比却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西北地区涨幅远远超过去年。其中,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水泥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1.38%、77.78%、60.78%.
行业 发展受阻结构性矛盾
纵观水泥 行业 的发展可以看出, 行业 的整体发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大,单产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水泥 行业 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布局不合理、恶性竞争激烈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产品质量档次低。截至2008年,我国落后装备生产的熟料比例仍占全国熟料生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就是集中度问题。2007年数据显示,其他国家水泥 行业 集中度已经达到了80%%,而我国的集中度仅为30%左右。
现在的水泥 行业 ,企业数量已经足够多、产量足够大,但大而不强,企业过分分散、恶性竞争不断加剧。要改变这一现状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滚动发展,必须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进行。
严格控制产业布局
2003年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全国水泥工业产能已连续7年年平均增长超过1亿吨,预计今年全国可生产水泥将超过15亿吨,总量已基本满足经济建设的市场需求。因此,控制水泥总量,谨慎适度投资,维护未来 行业 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
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已从技术结构调整步入重组联合、提高生产集中度的组织结构调整阶段。仅2008年内我国就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0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433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量比重已接近70%.水泥需求大省结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西北、西南欠发达地区在建项目今年投产后也将达到70%以上。这说明以新建为主调整水泥工业技术结构的任务已在许多省份基本完成,只需少量项目对不完善的地区填平补齐。
水泥 行业 前景看好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水泥需求能否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中短期水泥供过于求将成为严重影响公司未来产能投放后的经济效益最为不利的因素。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但未来3年内固定投资下降引起下游需求不足,加之水泥工业投资在2006年~2008年加速,打破供需的弱平衡,将对水泥企业业绩增长构成较大威胁。
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水泥 行业 产能利用率为84.3%和81.4%.但2008年水泥工业投资完成1051.46亿元,同比增长60.76%.2008年全国已开工建设的新水泥熟料生产线初步统计有208条,如投产将新增熟料产能24177万吨,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全国水泥 行业 整体不景气的情况,给大型水泥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落后,当地水泥产能不足,加之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刺激水泥需求,西部地区的水泥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尤其值得看好。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