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全球钢铁 行业 发展 分析
一、2010年全球钢铁的产量
世界钢铁协会日前发表了2010年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5.0%,为14亿1360万吨,三年来首次实现增长,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的2007年(13亿4610万吨),创历史新高。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钢产量大幅下滑后恢复所致,中国等新兴国家也保持增长强势。
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中国同比增长了9.3%,为6亿2670万吨。约占世界44%。发达国家中,美国大幅增长38.5%,为8060万吨,时隔4年首次增长,韩国增长20.3%,日本增长25.2%,时隔3年首次增长,且再次超过1亿吨
二、2010年全球钢铁价格走势 分析
1、第一阶段:需求萎缩、紧缩信贷及央行调高准备金率引发钢价回调
2010年1月份沪钢迎来了一波阶段性的回调行情,而引发此次回调的最主要导火索是货币政策面的变化:从中国央票发行收益率四月来的首次上升,到央行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再到美国建议限制银行冒险,这一系列的变化引发了商品市场对于政策面的担忧;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对钢铁业本身的信贷紧缩措施,对钢价产生了巨大利空;而此时因季节性原因,建材需求的萎缩及库存的持续高企亦对钢价形成了压制。伴随本轮回调而来的持仓量一度缩减至100万手附近,资金观望情绪较浓。
2、第二阶段:对需求旺季及铁矿石季度定价模式的炒作使钢价反弹
2月份,钢价在股市、商品市场及外部市场整体走高的带动下,自底部反弹展开一轮阶段性上涨,行情持续到4月中旬。此番上涨更多的是受到了钢材自身基本面的支撑:首先,铁矿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且三大矿商纷纷强调要把铁矿石定价机制从年度改成更为灵活的季度模式,刺激钢价的进一步走高;其次,随着春季的到来,建材终端需求面逐渐好转,市场资金开始炒作消费旺季的题材;最后,在成本推动下各个钢厂频频提高出厂价格,建材的现货价格更是出现了大幅飙升,对钢价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此影响下,沪钢走势强劲且持仓量稳步提升,最高达到了160~170万手,反映了市场资金关注度的增强。
3、第三阶段:房地产调控及系统性风险引发钢价深幅回调
经过前期的反弹,从4月中旬开始钢价展开了深幅的回调,主要源于3方面原因的:首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虽然实际上对建材需求的影响远没有预期那么大,但却对市场的信心形成了打压;其次,外围市场利空持续不断,美国证交会指控高盛欺诈的风波刚刚平息,欧洲区的债务危机就席卷而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许多国家的债务问题令市场忧虑不断,引发了资金的恐慌性抛售,对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打压;最后,4月份国内很大一部分钢企均与三大矿商达成了临时定价协议,二季度的协议矿涨至130美元,但相比180多美元的现货矿仍便宜了许多,钢市前期成本炒作行情宣告结束,此时市场难以在系统性风险中找到利多的理由。本轮下跌沪螺纹指数最低跌至3950~4050区间,回调幅度接近20%,持仓量最低亦回到了110万手附近的相对低位。
4、第四阶段:成本上涨、需求转暖及限产限电刺激钢价企稳回升
7月的前半个月沪钢维持震荡寻底的过程,沪螺纹指数连续十几个交易日在3950~4050区间窄幅波动,随后在7月下旬受到股市上涨的带动钢价企稳回升,进入了震荡上升的通道。特别是从8月底开始限产限电风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9月初,唐山地区大力度的限产限电令出台,使得钢价出现了一波急速的飙升,短期炒作后钢价迅速回落,但由于2010年是“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最后一年,为了完成目标限产措施一直持续到了年底,且建材的需求也出现了回暖,因此对钢价的上涨形成了较强的支撑;另外,2010年的下半年,在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下,铁矿石价格及焦炭价格均稳步的攀升,亦明显支撑钢价。
尽管在钢价的上行阶段,遭遇了央行先后四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两次加息的紧缩性政策打压,但在基本面较强的支撑下,沪螺纹的上行趋势并没有改变,至2010年年底,沪螺纹指数已经接近4900点,于年内高点下方保持区间震荡,但在交易所提高保证金的影响下,沪螺纹的持仓量却萎缩至60~70万手的年内低水平上。
三、2010年全球钢铁需求情况 分析
2010年三季度,世界钢材需求量将重新回升至2008年二季度曾达到过的最高峰值水平,其中中国是主要贡献者,其他发展中国家则是另外一个推动钢材需求增长的因素,发达国家到2012年初之后才能达到钢材需求量最高峰值水平。2008年,世界粗钢产量下降1.4%,钢材需求量上升2%。2009年,世界粗钢产量再度下降7.3%,降至12.3亿t;钢材需求量下降7.1%,降至12.5亿t。
国际钢协预计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14.74亿吨,同比增长5.5%。同时预计2011年全球钢材需求量为13.34亿吨,较2010年增长5.3%,增长速率下降7.8个百分点。认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钢铁市场,2010年需求增长为6.7%至5.79亿吨,2011年增速显著放缓至3.5%。
第二节 我国钢铁 行业 发展 分析
一、2010年钢铁 行业 运行 分析
2010年钢铁业运行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1、铁矿石指数定价大势确立
2010年 行业 的最大变数来自与铁矿石价格机制由传统的以年度为限长期协议价格向以指数为参考的贴近现货市场的季度定价机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市场多年来博弈的结果。季度定价模式实行之后,二季度的铁矿石价格较一季度几乎翻倍,而下半年协议价也都保持了高位运行。对于铁矿石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中国钢铁,协议矿价的上涨大大提高了 行业 成本, 行业 的利润虽然较去年有所恢复,但却大量的向上游和海外转移。国产矿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但国产矿的产量5月以来已经一直维持在9000万吨以上的水平,短时间内进一步取代外矿的空间有限。另一项降低外矿依赖度的手段—海外投资,也在今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的钢企都争相出海以寻求对铁矿石的控制。但这两项措施短期内都难以扭转我国对外矿高度依赖的局面,目前我们也没有看到季度定价机制发生改变的信号,不仅如此,指数定价已经有了可持续的市场基础,钢铁企业不得不正视现实,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加强 市场 研究 ,努力降低这种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2、节能减排政策突然发力
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为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同时配合钢铁 行业 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9月各个钢铁大省都纷纷出台了限电限产的调控措施。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出人意料,“十一五”GDP的单位能耗下降指标完成基本无忧;粗钢产量连续回落的同时也推动了二次去库存顺利进行,年底钢材社会库存的总量回落到了1300万吨的水平,全年笼罩在钢铁 行业 上空的高库存压力得以缓解。当然,这次调控的行政色彩略显严重,怎样更多的用市场手段来引导钢铁 行业 发展,也是我们在2011年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限电限产仅仅是2010年钢铁政策调控的一个侧面,针对钢铁 行业 效率低、能耗高的落后产能,国家也出台了密集的政策进行调控。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和20万吨及以下的转炉、电炉都将在2010年9月30日以前遭到淘汰,而2011年这一指标将提升到400立方米和30万吨。同时,《钢铁 行业 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和《 行业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也相继出台,过去五年国家没有审批的钢铁项目和2009年粗钢产量100万吨以下的普钢企业以及产量30万吨以下的特钢企业都将面临调整。尽管,本年淘汰落后产能的效果曾遭到质疑,但是,从执行力度、名单式管理制度和问责制考核方式上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十二五”期间的淘汰落后将不会再是雷声大雨点小。
3、结构调整呈现加速迹象
2010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革是 行业 龙头引领的并购整合浪潮。首钢入主通钢、天津钢企内部合并、鞍钢并购攀钢、河北钢铁先后对12家民营钢企的渐进式整合、太钢对美锦的委托管理……加之已经箭在弦上山东钢铁对日钢的整合,2010年的钢铁产业地图已经发生了剧变。这些 行业 的并购整合有政府联姻因素、有政策调控因素、也有在高成本下中小企业经营难度加大的因素。同时,今年企业整合的模式也更加灵活,委托管理和渐进式整合等都为中国民营钢企的整合开辟了新思路。河北钢铁的渐进式整合无疑是下半年 行业 整合的最大亮点,继11月收编5家民营钢企以后,在12月底又通过这一方式整合进了7家民营钢企,进一步提高了河北钢铁在采购上的话语权。渐进式整合模式操作上相对简单,有利于最高效率对中国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批量整合,但另一方面,其需要后继进一步进行实质性整合的推动,也是在整合12家民营钢企之后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不过无论这种整合方式在2011年怎样演变,都将对我国的民营钢企整合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中国钢企的整合也可以放眼海外,去开拓一些钢铁的新兴市场,一方面可以转移部分国内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占领当地市场。
4、钢材需求期待政策刺激
2010年钢材的需求总体比较旺盛,虽然房地产的调控曾带来建材需求回落的预期,但持续高位的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部分消化了2010年建材需求减弱的预期,下半年钢材市场还在建材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波缓慢攀升的行情。2011年国家提出了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指标,倘若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无疑将会很大带动明年的钢材消费。其他 行业 需求的增长同样需要政策的积极配合,家电下乡效果的持续强化以及对节能汽车的补贴,都将带动这些 行业 对钢材的需求。
二、2010年我国钢铁产品的产量情况
2010年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统计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同期增长% |
粗钢 | 62665.4 | 9.3 |
生铁 | 59021.8 | 7.4 |
钢材 | 79627.4 | 14.7 |
铁矿石原矿量 | 107155.5 | 21.6 |
铁道用钢材 | 550.3 | 0.5 |
重轨 | 433.2 | 3.2 |
轻轨 | 97.2 | -4.0 |
大型型钢 | 946.6 | 0.1 |
中小型型钢 | 4252.0 | 8.6 |
棒材 | 6892.6 | 24.4 |
钢筋 | 13096.4 | 7.8 |
盘条(线材) | 10552.8 | 9.1 |
特厚板 | 481.7 | 7.5 |
厚钢板 | 2223.6 | 23.2 |
中板 | 4241.7 | 16.7 |
热轧薄板 | 619.7 | 8.3 |
冷轧薄板 | 2244.2 | 23.3 |
中厚宽钢带 | 10289.2 | 19.9 |
热轧薄宽钢带 | 3760.9 | 20.1 |
冷轧薄宽钢带 | 2933.6 | 34.4 |
热轧窄钢带 | 4521.2 | -0.6 |
冷轧窄钢带 | 824.5 | 25.5 |
镀层板(带) | 2846.6 | 37.6 |
涂层板(带) | 553.8 | 19.9 |
电工钢板(带) | 571.7 | 24.3 |
无缝钢管 | 2528.1 | 14.7 |
焊接钢管 | 3237.0 | 6.5 |
其他钢材 | 1459.5 | 40.4 |
钢材生产中消耗的外购国内钢材 | 4682.0 | 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