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一、2005-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 发展 分析
初步核算,2010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2006-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2006-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2006-201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测
现状:通胀压力明显和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
2011年,自2008年以来的通胀预期终于变为现实,公众切实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5.1%,已创28个月来的新高。预计全年均值将超过年初预期的3%。说明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轮通胀的形成因素异常复杂,既有来自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又有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农产品(17.61,0.69,4.08%)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
另一方面,整个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减缓,这主要是因欧洲债务危机所致,“中国制造”的国际需求将进一步减弱。其次是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导致美元贬值,从而使中国的出口更加困难。再次是我国农业的增产问题。农业是基础,农业不稳,全盘皆输。截至今年,我国农业已连续7年大丰收,实现了“七连增”。但2011年,是否还会保持这样的大好局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积极稳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稳健”是要控制通胀。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就必须“稳健”。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具体政策是互相对应的,体现出中央政府的深思熟虑和综合考量。
就财政政策而言,从2008年11月起,我国已实施了两年多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的财政支出,将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建设,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明年中央政府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可能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如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样在结构性减税的安排上,可能会更加注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通过一系列带有总体减税倾向的安排,实现低收入群体减税增收的目的。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二字意味悠长。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要化解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相冲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要回收巨量的货币流动性,控制物价;另一方面,要阻击国际热钱的流入。但前者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信贷投放惯性较强、外汇占款规模上升、历史存量较高等因素而困难重重;后者则由于美国可能会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深化等因素而难以控制。后者的不可控性,完全可能使我们回收流动性的所有努力被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所抵消。因此,不排除在2011年的适当时机,货币政策由“稳健”重新走向“从紧”的可能。
展望:较快运行的经济和较高的通胀压力并存
2011年,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从而最难以驾驭的一年:宏观经济的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互相角力、同时存在。
下行力量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对待GDP的淡定、出口的减少、内需的不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等。尤其是当今年4月份我国GDP总量领先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之后,中央政府对待GDP的态度变得优雅而从容。这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地方政府的“GDP崇拜症”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遏制。
但宏观经济的上行力量仍是主要的。第一,2011年是“十二五” 规划 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可以理解,新 规划 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 规划 ”、“民生工程”、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可能出现的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都将有效地对冲各种下行力量,起到极强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第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持续成为支撑经济较快运行的基本力量。第三,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这是经济规律。因此,出于现实的政治考量,也应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
两种力量角力的结果可能会使2011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8%—9.5%之间。当然,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呈先慢后快的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即2011年政府将应对通胀压力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为此将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此考虑,恐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过剩的流动性是否能够按照央行的意愿进行大规模回收是一个难题。第二,由食品类商品开始的涨价潮可能会在明年继续蔓延,导致物价的全线上涨。第三,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对地区GDP增幅大幅滑落的担忧,不愿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如果房地产市场坚挺,则钢材、水泥、煤炭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不会降下来。第四,欧美国家为刺激经济,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毫无悬念。如此,大量热钱必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大大增加了我们控制和回收流动性的难度。
所以,较高的通胀压力可能是2011年我们不得不继续面对的一个梦魇。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2011年,中国经济一方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又面临较高的通胀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分别对应的正是这两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是为了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这反映了中国政府的两难,也在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 分析
一、产业基本政策方向 分析
空压机冷却器属于制造装备业。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通过了装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 规划 ,促进了我国石化工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
1、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主要措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 行业 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 规划 中要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2、石化业:控制总量布局产业
主要措施: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 规划 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 行业 将得到有力扶持。
二、2005-2010年产业重点政策、法规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实施,极大地推进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重要的文件知道下,国家紧锣密鼓制定出台若干配套的政策措施,如《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调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禁止和限制进口重大装备管理办法和目录》,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资金支持力度措施等,加快了我国装备国产化的发展。
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在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后,又通过了包括装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 规划 ,将促进石化工业及其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装备 行业 将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三、产业相关标准
空压机冷却器产业相关标准
标准编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部门 | 实施日期 |
CB/T1036-2008 | 船用板式冷却器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 | 2008-10-1 |
CB1380-2005 | 舰船用滑油、淡水冷却器规范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 | 2006-5-1 |
CB1384-2005 | 舰船用柴油机空气冷却器规范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 | 2006-5-1 |
GB/T14296-2008 |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 2009-6-1 |
GB19577-2004 |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 2005-3-1 |
GB/T23338-2009 | 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 2009-11-1 |
GB/T24351-2009 | 立式逆流颗粒冷却器通用技术规范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 2010-1-1 |
GB/T2497-2008 | 船用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器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 2008-12-15 |
JB/T10506-2005 | 内燃机增压空气冷却器技术条件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5-8-1 |
JB/T27281-2008 |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1部分:一般规定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12-1 |
JB/T27282-2008 |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2部分:穿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12-1 |
JB/T27283-2008 |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3部分:挤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12-1 |
JB/T27284-2008 |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4部分:绕片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12-1 |
JB/T27285-2008 | 电机用气体冷却器第5部分:绕簧式气体冷却器技术要求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12-1 |
JB/T5085-2010 | 柴油机水冷却器技术条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0-7-1 |
JB/T5921-2006 | 液压系统用冷却器基本参数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7-5-1 |
JB/T6003-2004 | 内燃机板翅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4-11-1 |
JB/T60032-2010 | 内燃机机油冷却器第2部分:管壳式机油冷却器技术条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2010-7-1 |
JB/T60033-2008 | 内燃机机油冷却器第3部分: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8-7-1 |
JB/T7356-2005 | 列管式油冷却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06-1-1 |
JG/T21-1999 |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性能试验方法 | 建设部 | 1999-6-4 |
SHS01010-2004 | 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规程 | 200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