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国外食用较多的是白砂糖,绵白糖主要在中国饮食文化圈内的国家或地区食用较多。2008/09年度印度食糖产量因国内种植面积下滑和不利天气的双重打压而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泰国、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家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由于印度产糖量将会回升和巴西的增产,2009/10榨季全球糖市缺口将从2008/09榨季的780万吨缩小至450-500万吨。如果全球产量持续在2008/09榨季水平的话,缺口将可能会扩大至1,100万吨。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1、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糖国,是全球糖市供求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因素,2008/09榨季印度的产糖量仅为1,660万吨,比2007/08榨季大幅减产1,190万吨。为弥补国内的供给缺口,2009年印度需要进口300万吨食糖。目前印度已取消了原糖和白糖的进口关税。
2、泰国
作为亚洲最大的食糖出口国,泰国在4月下旬结束的2008/09榨季共生产了714万吨食糖,较2007/08榨季产量782万吨下降8.7%。
第三节 欧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欧盟曾长期实施对糖类生产和出口高补贴政策,造成欧盟境内糖价高昂,同时糖类生产严重过剩,大量廉价欧盟糖冲击国际市场,引发外部强烈不满,欧盟为此屡受世界贸易组织警告。2005年4月,欧盟在与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的糖业诉讼案中败诉,必须对其已持续了40年的高度保护的糖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内部市场上高于国际市场3倍的食糖价格和甜菜收购价格将被大幅削减,享受出口补贴的白糖出口量也将被大幅削减,糖产量会因此受到影响。
降低食糖支持价格会使许多欧盟成员国的制糖产业走向消亡,希腊、爱尔兰和意大利的食糖产业受打击最重,其次是西班牙、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欧盟27国的糖产量约占全球糖产量约14%,由于政策的变化,欧洲的食糖市场从先前的供大于求转向供求趋紧,由传统的净出口国转向了净进口。
第四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1、巴西
巴西糖业生产是以政府津贴为基础,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以来,巴西政府鼓励甘蔗糖厂部分甘蔗生产酒精,代替石油,刺激了甘蔗产量的持续增长。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产糖国和食糖出口国,产量约占世界的25%。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用甘蔗生产原糖的国家,也成为了世界上原糖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原糖生产成本约合6.5美分/磅,原糖价格为10~15美分/磅。
预计2009/10制糖年巴西中南部甘蔗压榨量料增至5.5亿吨,料较2008/09年度增加4,500万吨。巴西咨询机构Datagro近期称,巴西2009/10年度的甘蔗压榨量料达5.35亿吨,高于2008/09年度的5.011亿吨。糖产量料增加16.6%至3,120万吨,因糖价走高,糖厂将增加产量。
2、美国
美国的糖产量约占全球糖产量的约5%,主要的制糖原料是甜菜和甘蔗。2000/01榨季以后,美国的糖料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2005/06榨季,美国生产食糖671万吨,消费932万吨,进口312万吨,出口18.4万吨,进口大于出口,库存为154万吨。2006/07榨季,美国生产食糖为765万吨,消费908万吨,进口189万吨,出口38.3万吨,库存增加到162万吨,库存消费比上升。美国的食糖市场部分依赖国际市场,每年净进口约150万吨。
3、墨西哥
2008/09榨季墨西哥的产糖量将较2007/08榨季的552.1万吨下降4%,仅能达到530万吨。上榨季的产量仅次于2004/05榨季580万吨的历史纪录。
4、危地马拉
2008/09年度糖产量为222万吨,较2008年增加4.6%。危地马拉2007/08作物年度糖产量为212万吨。
第五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1、糖厂数量多且规模小,以及环境污染状况严重等原因,中国政府把食糖工业列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中国政府制订了制糖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压减落后生产能力,优化结构和合理布局;原料缺乏、不宜种植糖料的一些地区分期分批退出制糖 行业 ;对主产糖区资产负债率高、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的糖厂实施关闭破产。
2、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冲击国内食糖市场
白糖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而我国长期依赖进口来填补国内需求的缺口。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蔗糖业虽然在短期内尚未受到进口糖大量涌入的影响,但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内容,糖和植物油等均为高敏感性商品,从长远来看,降低和取消高敏感性商品的关税是必然趋势,大量廉价的进口糖有朝一日还是会进入中国市场,这将使大而不强的我国糖业面临较大的压力。
3、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据中国糖业工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我国甘蔗平均蔗糖分13.1%、平均产糖率10.5%、吨糖蔗耗量9.4吨,而澳大利亚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为15.4%、13.6%和7吨,两者差距明显。
第六节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 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国内整体经济复苏是整个糖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为了保经济增长,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受到预期的效果,经济企稳回升。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2010年国家会继续实行既定的经济方针,延续今年的经济政策,促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全国经济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同时也会给糖业发展带来雨露阳光,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2、消费将稳定增长
2009年由于多起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使得食品 行业 受到影响,白糖的销量也被影响。但是食品消费具有很强的刚性,在饮食习惯发生根本性转变前,各种食品原料的消费仍将延续原有的趋势。白糖作为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其工业替代品(如糖精钠、安赛蜜等)在中国被严格的管制,因此若中国可以平稳的度过2009年的食品危机,2010年白糖消费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3、国际市场。国际市场食糖供求及价格的变化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09年国际市场糖价高企对国内糖市回暖、市场信心增加及抑制进口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国际糖业组织近期 分析 ,2010年世界食糖产量1.59亿吨,供求缺口840万吨左右,连续第二年出现缺口,世界库存数量是进一步减少的趋势,这对糖价会做出积极反映。再有印度减产,库存大幅度下降,需大量进口,再加上基金吵架,预计2010年国际糖价会继续保持09年的态势处于较高水平。这对我国抑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起到良好的防火墙作用。
第七节 行业 投资前景 分析
2009年以来,我国食糖就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国内食糖量减价增;一方面进口食糖量增价减,对国内食糖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食糖需求旺季的到来,食糖企业的盈利前景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09年以来,我国食糖消费需求已经呈现季节性回暖。数据显示,在糖果、软饮料等消费增长带动下,食糖工业需求1-4月增长8.07%,相较前2个月2.12%增速大大提升。
随着食糖需求旺季的到来,食糖工业需求将继续攀升。目前,我国食糖的工业消费占到了3/4,受经济波动影响相对较大。但是,糖果、软饮料等 行业 的产销目前都保持着好的发展态势,这对食糖工业需求的景气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由于我国食糖价格偏高,食糖的产销率出现下滑。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的本榨季,全国共制糖1230万吨,同比减少205万吨,累计销糖量670万吨,产销率为55%。尽管自09年一月份以来,产销率持续回升,但是仍然低于往年同期的均值水平。
不断入侵的进口食糖是导致食糖产销率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食糖价格大幅度高于国际食糖价格,食糖进口数量呈现大幅增长的状态。据悉,国内食糖价格与国际食糖价格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糖料生产和压榨成本大幅度高于国外,食糖进口增长的态势还将持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食糖 行业 正面临内忧外患,目前,食糖 行业 存在供过于求的局面,而国外食糖的大量进口将给国内食糖企业带来压力,加剧国内食糖 行业 供给过剩局面。目前的局面对国内食糖企业的发展前景不利,这也导致了未来食糖 行业 前景的不明朗。
第八节 政策风险
国家调控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食糖供需平衡,维护价格稳定。2009年12与月国储分两次投放50万吨食糖,希望借此缓解销区食糖供应偏紧的状况,“二次抛储”让白糖的价格博弈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一方面,拍卖反应不及首次抛储热烈,成交均价大幅下降,显示市场买入欲望有限,对现货价格后市将有牵制;另一方面,期货价格却一度逆势翻红,盘中增仓量曾达到12万手,显示短线游资认为利空出尽,“介入抄底”的意味很浓。后续抛储或不可避免,白糖急涨后追多需谨慎,白糖属于交易非常活跃的品种,目前白糖期货各合约间的价差变化比较剧烈,部分投资者进行套利操作,赢取低风险甚至无风险收益。套利也有一定的风险。政策风险包括国家法律或 行业 管理政策在投资者的套利交易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化。
第九节 技术风险
由于白砂糖是工业产品,随着加工技术条件的改善和质量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国白砂糖的出厂质量大都能达到国标(GB317-2006)一级标准。按照国标GB317-2006生产的一级及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
我国白糖加工技术的成熟度较高,白糖 行业 面临的技术风险不大。
第十节 市场风险
生产食糖的原料甘蔗和甜菜都是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就会受到天气和种植周期的影响。甘蔗在生长期具有喜高温、光照强、需水量大、吸肥多等特点,因此对构成气候资源的热、光、水等条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干旱、洪涝、大风、冰雹、低温霜冻等天气对生长期中的甘蔗具有灾害性的影响,灾害天气不仅会影响甘蔗产量、还会影响甘蔗的糖分含量、以及出苗率等,这都会对产糖量构成影响。
食糖的原材料是农产品,产成品是工业品,食糖的下游消费企业众多,消费产业链条较长,价格波动从终端消费品向食糖价格过渡的时间较长,而食糖价格的波动在后续产业链中随着下游产业层次的不同而日益被化解,这就是下游产业一般对食糖原料价格的波动并不敏感,同时也造成下游消费层面向食糖的传导过程变得十分缓慢,而糖厂的生产过程一般是连续的。这样就会造成食糖市场局部短期的供需矛盾。
第十一节 财务风险
制度及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有力保障。但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落实,检查和监督,也存在公司有关人员在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时由于未能正确理解,把握和执行相关规定而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贯彻的可能,因此公司面临财务内部控制风险。
由于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公司汇兑损益也随之上升。目前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的走势有利于公司进口业务,但一旦汇率反向波动,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是出口公司,汇率的上升将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及生产经营活动。对于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债务融资、信用证项下的融资和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等的企业来说,公司原料集中采购、集中付款且单次采购付款金额较大的特点,造成公司在原料集中采购付款时点上相对的资金压力,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第十二节 经营管理风险
1、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短缺的风险
随着国内产品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公司生产组织、内部管理、研发力量、技术支持、售后服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中高级人才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如果不能持续引进高级人才,势必对公司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经营模式调整风险
随着经营模式的调整,公司的资金、产能将向自主品牌营销模式不断倾斜。在这一过渡时期,由于自主营销网络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第十三节 防范措施
企业要密切注意国家宏观经济情况及有关政策、法规,增强决策层对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的预测和判断能力,提高管理层的应变能力,根据政策的调整,及时制定企业对策,以避免和减少因政策变动而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
针对技术风险,公司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和管理,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建立完善公司内部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保持和增强人才、技术和研发优势;由此规避技术风险。
针对市场风险,低成本、低废品率是抗御原材料涨价和市场竞争的重点。原材料的涨价主要是市场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企业的意志而转移的,能不能抗得住这次涨价,就得看各个企业的“内功”,能否消化一部分原材料涨价引起的成本上涨因素,是企业“内功”强弱的反映。另外,公司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来稳定原材料的价格。
针对融资能力风险,公司同时进行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对公司的存量资产的变现周期较长的部分,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按比例实行转让贷款,保持公司较强的支付能力和业务运作能力;公司还将开展资本运营,进行低成本扩张,建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或者以委托加工形式,减少资金的支出数额,资本运营还可扩大公司规模,增强融资能力,保持资金的灵活运转。
针对经营管理风险,公司应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并且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公司还应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针对公司管理人员的特点,通过内部组织管理培训和送出培训的方式并引进外部管理人员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持公司经营管理机制具有较强活力,以抵抗经营管理风险。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