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船用起重机国外市场及投资分析(可行性市场分析)

    可研报告2018-09-25 09:37:03来源:

    第一节 概述

    2003年以来,国际船市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新船订造高峰期,这为世界船舶配套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欧洲、日本和韩国船用设备企业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试图在容量不断扩大的全球船用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据测算,目前世界仅民船船用设备的市场总值就超过了200亿美元。

    目前世界船用设备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亚和欧洲,东亚的船用设备生产国主要有日本、韩国和中国,欧洲的国家有德国、丹麦、芬兰、法国、英国、挪威、瑞典、荷兰、波兰、意大利、西班牙等。美国则在导航、通信、自动化船用设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船舶工业正迅速发展、船用设备制造却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发展配套业不仅是提高船舶工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审视欧洲、日本、韩国船舶配业的优势,对中国未来缩短与其差距,快速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总体来看,欧洲与日本、韩国的船舶配套业各有特色。从技术层面看,欧洲的船用设备研发历史悠久,欧洲企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用设备研制上占主导和垄断地位;日本通过早年引进和消化、吸引欧洲的先进技术,已具备了很强的船用设备研发实力,大部分种类的船用设备研制可与欧洲抗衡;韩国船用设备技术实力仍大大低于欧洲和日本,多数设备产品是通过从欧洲、日本引进技术或设立合资企业方式生产,但随着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其船用设备技术能力迅速提升。从制造层面看,随着世界造船中心的东移,东亚地区正在成为世界船用设备的制造中心,该地区装船的主机、辅机、舾装设备等多数由本地区制造,日、韩、中三国的船用主机产量(按马力计)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但是,该地区重量轻、附加值高的导航、通信、自动化类船用设备制造仍多数由欧洲船用设备厂商控制,因而从产值看,欧洲船用设备制造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1、日本:规模大、品种全、体系完整

    日本的船舶配套业的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船舶配套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35%~40%。日本船用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强、技术先进、产品种类齐全并配套成龙、质量上乘、售后服务完善,在高、精、尖船用设备研制领域能够与欧洲竞争。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的船用设备还未获得国际认可,日本建造的出口船多配备船东指定的进口设备。70年代,日本船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交货期大大缩短,被作为优良产品广泛采用。80年代,日本的船用设备自给率达到100%,并使其对韩国、西欧和中国的设备出口额进一步扩大;此后,其船用设备制造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船舶配套业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于日本政府长期不懈地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植政策措施,及其对从欧美大量引进的先进技术所进行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2003年,日本有631家船舶配套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88家,中小企业443家,从业人员3.1万人,共实现产值8011.97亿日元(约合80.12亿美元);直接出口2508.42亿日元,进口583.98亿日元。在出口产品中,船用内燃机所在地占比例最大,达1589.80亿日元,占出口总额的63.4%;其余分别是航海设备、船用辅机等。在进口产品中,舾装件所占比重最大,为42.3%,其余分别是船用辅机和船用内燃机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船舶配套业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产业,多数企业是多元化经营,约80%的企业兼营陆用机械产品制造。

    在导航、通信、自动化设备、蒸汽轮机、船用锅炉、船用辅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用设备研制上,日本也可与欧洲竞争,蒸汽轮机、船用锅炉、船用辅机、船用泵、电气设备、操船装置、操舵装置等都是其优势产品。近几年,日本船用空调设备、热交换器等产品产量呈上升趋势,油处理装置、液压设备、舾装件等产品产量呈上升趋势,油处理装置、液压设备、舾装件等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舾装件等低附加值船用设备的生产出现向海外转移趋势。

    2、韩国:船机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韩国船舶配套业起步晚、基础薄。从上世纪80年代起,韩国政府把发展船舶配套业作为整个造船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予以扶持,积极推进主机、辅机等船用设备国产化,使韩国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建立起了一个除导航、自动化等设备以外的、较为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把国产设备装船率提高到80%以上。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韩国船舶配套业与造船业保持了同步发展的势头,为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70年代,韩国船舶配套所需的配套产品大多数从日本、西欧进口。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和扶持措施,韩国船舶配套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虽然韩国建造的部分出口船由于船东指定,仍然配备进口的主机、辅机、导航设备、甲板机械等,但主机、辅机、锚链、阀等船用品的国产化取得进展。上世纪90年代,韩国生产的众多船用设备得到国际认可并装船使用,韩国生产的众多船用设备得到国际认可并装船使用,其配套产品自给率得以提高,而曲轴、油船货油泵、燃气轮机、发电机、液压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仍需从日、欧进口,LPG、LNG 船的设备几乎全部进口。这一时期,由于韩国设备的价格具有竞争力,锚、锚链、阀门等低附加值产品也向日本出口。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韩国船舶配套业与造船业同步高速发展,配套产品产量年增幅由10%以上提高到20%以上。在此期间,除某些高精度的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大型油船用货油泵、液压控制设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用设备需要进口外,韩国生产的主机、辅机、甲板机械、舱室机械、轴系、螺旋桨等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基本自给自足并且出口。目前,韩国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已在80%以上。

    第三节 欧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作为世界重要的船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欧洲在船用设备各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动力推进装置、航海与通信设备系统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尖端船用设备产品的研制上更是占主导地位。由于船用设备制造属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且利润丰厚,长期以来欧洲在该领域投资巨大,技术遥遥领先;特别是面对中国、日本、韩国配套业的竞争,欧洲企业更是集中精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目前世界船舶配套的一流产品、品牌大多集中在欧洲。

    欧洲船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许可证技术转让,售前售后技术服务以及船用电子设备等高端产品的直接出口。日本80%~90%的船用设备技术,韩国部分、中国大部分船用设备制造技术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近年来,船用设备制造业出现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但欧洲厂商始终没放弃产品设计、研发及售后服务的核心部分,掌控着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供应、试验试制的能力,并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保持技术上领先的优势。

    目前整个欧盟15国有船舶设备制造企业近9000家。欧洲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产值(包括民船、军船、船舶修理、海洋工程用设备产值以及钢板、管子产值)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设备销售额一半来自于欧盟以外的市场。2003年欧洲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的产值约260亿欧元,直接雇员为 27.8万人,间接提供的工作岗位达42.6万个。欧洲船用设备理事会(EMEC)预计,未来几年欧洲船舶配套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2.5%,附加值增长率约为1.5%,从业人数将增加1%。从营业额和从业人员数来看,欧洲船舶配套业不仅超过了欧洲的造船业,也高于其他两个船用设备制造大国——日本和韩国。

    第四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北美市场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像其它各 行业 一样,美国市场永远呈需求量巨大,价格竞争激烈,客户忠诚度偏低的市场。美国本土的船用起重机巨头占据了市场主角,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当然,近几年,随着亚洲船用起重机产品的进入,价格竞争得越来越厉害,导致所有大的品牌都拉低价格。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大的公司采取横向收购以高速扩大销售渠道。

    第二部分 船用起重机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 分析

    第一节 当前 行业 存在的问题

    加入WTO后,国外市场对我国开放给予我国企业更多的合资合作、出口和对外投资机会,为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市场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样,由于我国船用起重机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发展速度不快,只是近几年才有较大发展,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品种少、产量低

    我国船用起重机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种较少。中小吨位重复较多,至今尚未形成大、中、小完整的系列,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厂家的生产能力。

    2、起重力矩小,技术水平低

    我国船用起重机以直臂卷扬为主,技术还不够先进,起重力矩小,其他性能指标也一般低于国外先进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对船用起重机的 研究 开发投入很少,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3、安全装置不齐全,操作不方便

    我国船用起重机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全部为手动操作。而国外早已将电子技术广泛运用到随车起重机上,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等,并且已实现了有线与无线遥控。

    4、配套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配套件问题是目前制约我国起重机 行业 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已成为我国起重机企业生产大型起重机和扩大产品出口的瓶颈。起重机配套所需的液压泵、阀、马达、高端传动部件、发动机、高强度钢材等基本上依靠进口,不但价格高,而且供货时间长,制约了大型起重机的研发和生产,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

    5、企业竞争力偏低

    企业普遍缺乏核心能力,如现代化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等。与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相比,我国多数定船用起重机企业极其缺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进行全球范围内营销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第二节 行业 未来发展预测 分析

    中国船用起重机工业已是我国船舶 行业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船舶及配套 行业 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将会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装备,加速中国船用起重机全 行业 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工技术将不断向短流程、连续化方向发展,以达到节能、环保、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加工产品将进一步向高精尖、多品种方向发展,以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将近一步推进名牌战略,以增加船用起重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据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船用起重机产业将以1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可以预测:

    1、主导产品向 行业 大企业进一步集中

    由于船用起重机产品向液压系统、遥控控制方向发展,配套 行业 也正向技术密集性产业发展,高精设备的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所占比重加大,这对投资少、技术力量不足的小企业是个严峻考验。再加上船用起重机所必须的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认证程序,都将促使船用起重机产品向 行业 大企业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法解决的生产布点分散的局面将有可能彻底解决。而民营小企业会进一步占据那些技术含量略低的产品生产。

    2、专、特产品发展短期优势明显。专业研发生产的产品如果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在市场将处于领先地位,对企业提升知名度、占领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国内部分特殊用途产品还存在较大的欠缺,未来几年内特种产品的市场必然是一个热点。但随着 行业 变化,几年后,市场将逐步趋于饱和,明显优势保持时间不会太长。

    3、价格竞争不会缓和。国内生产企业众多,又面临产能过剩,在面临同类产品市场上各个企业的争夺下,竞价不可避免。在竞价的压力下,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因素将逐步被优化。

    4、国产与进口产品摩擦加剧。随着国内各种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被国外产品雄霸的部分高档产品和特种产品市场将纷纷有国产产品进入,国产与进口产品的市场争夺必然将逐步激烈。

    5、中外合资合作将更加多,带来的大量资金和技术将促进国内船用起重机 行业 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国内市场的格局。

    总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船用起重机需求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增加,这就要求我国船用起重机制造厂共同努力,研制生产出具有竞争能力的高质量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节 行业 投资前景 分析

    国内市场船用起重机的市场需求量相当大,但是船用起重机的生产厂仍然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我国 行业 的发展,对船用起重机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 行业 建设的稳步发展,船用起重机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船用起重机产品投资机会主要依赖于国家对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而目前产业正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2008年年底国务院出台的4万亿投资使船用起重机产品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本次出台的政策中力度最大的即是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预计在共约4万亿的投资规模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计投资额将超3万亿,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力拉动船用起重机产品生产 行业 的内部需求,从而有效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制造业大幅下滑等不利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渐成熟以及我国对外贸易交往的加强,“十一五”期间出口量将有所提高,出口产品的品种也将由现在的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档次产品转化。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的船用起重机 行业 企业应视自身情况采取具体行动,如与国外企业搞联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创知名品牌,扩大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抢占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达到加大出口力度的目的。

    虽然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面临着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风险不断增大、人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的问题,但是在国际制造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趋势下,我国船用起重机制造业仍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未来船用起重机 行业 发展前景良好。

    第三部分 船用起重机 行业 投资风险及防范措施

    第一节 政策风险

    我国虽然对于船用起重机 行业 的快速发展采取政策性鼓励措施,但是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标准水平发展迟后于经济发展,针对船用起重机 行业 标准存在许多空白点,没有形成像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全球性的权威规范,故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容易受到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的政策性技术壁垒制约。

    另外国内近年来大力提倡技能减排政策,限制产能落后、资源占用严重的企业,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也起到了限制作用。

    第二节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风险。对于船用起重机 行业 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由于技术要求提高,企业在短时期内不能提高生产技术,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更高要求而产生的风险。提高我国的船用起重机制造技术,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船用起重机技术,加快船用起重机制造相关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的研发,打破国外企业的制约,已成为我国船用起重机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三节 市场风险

    由于船用起重机 行业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很多企业纷纷将眼光放在了这块市场蛋糕上,未来投资船用起重机产业的企业必将逐渐增多,争夺目前市场份额的竞争也将越演越烈;这里还没有 分析 国际上同业的产能增长带来的竞争压力。随着 行业 内其它公司船用起重机项目的投产、供给的增加,长期看来供需必将趋于平衡,而供给的增大可能会伴随价格的下跌。

    加上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自身的生产工点,特别是原料市场为卖方市场,原料短缺的现状难以解决,决定了企业必须随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原料和在产品储备,这就造成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原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加大了企业原料供给的风险。另外,煤、电、油等能源和运输的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第四节 财务风险

    2005年7月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施汇率制度改革至2007年12月31日,人民币累积升值达到13.31%。人民币升值对船用起重机出口企业的经营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兑损益,公司自接受订单,生产,发货,至货款回笼,整个业务周期内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导致公司汇兑损失。二是对船用起重机出口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产生影响,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将可能调高以外币计价的产品价格,这将给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带来一定压力;当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大时,企业将保持以外币计价的产品价格不变,这将使企业以人民币计价的销售额受到影响。

    另外2008年我国实行货币从紧政策,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缺乏,融资难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被进一步边缘化已是即成事实。

    第五节 经营管理风险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经营系统,也缺乏具有国际化市场能力的管理人员,单纯以订单式生产,管理部门在业务过程中缺乏关键点的监控,信息分解慢,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向相关部门传递,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技术手段来支持当前的管理要求。车间生产作业计划不规范,难免产生缺陷和不周全的情况。

    第六节 防范措施

    认真 分析 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 分析 研究 ,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制定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建立可依靠的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船用起重机产业的核心技术。尽量减少不计成本的引进和仿制,打破 行业 垄断。注重自身技术力量的储备,加大对于国内外船用起重机最新动态的调研力度,掌握 行业 进展,依托强大的研发力量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需求。同时加强对于下游应用领域的 研究 ,引领发展方向,把研发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填补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扬长避短,避免无谓的竞争与浪费,推动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企业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风险。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企业要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不仅无法占到相应的市场分额,也无法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因此,只要选准投资项目,就应考虑形成产业规模,这样才有实力在市场叫响,才有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产业规模,不光是看国内,而且要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来确定。

    走技术创新之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行为,也是目前我国工业化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工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应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近年来,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船用起重机的快速发展, 行业 根据生产实际需求,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工成品率,实现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目前针对原材料产品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形势, 研究 采用包括使用新型材料,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进一步减小宏观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促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以开发共性、关键前瞻性技术为重点,加快产业技术升级;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用用;以企业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 研究 院所联合,提高技术创新的起点和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开发,建立起高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吸引各方面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显然,政府、企业、 研究 部门多方的协调参与是我国船用起重机 行业 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和取得成效的关键。

    中国的船用起重机产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应对挑战,扬长补短,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大力开发改性新产品,严格质量管理,强化技术服务,争创知名品牌;同时积极配合下游企业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下,中国的船用起重机产业只要自强不息,并加强上下游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通力合作,必将在蓬勃发展而又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