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安全阀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研报告2018-09-25 17:00:02来源:

    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安全阀生产用到的主要材料于钢铁、铜合金,因此,上游 行业 主要有钢铁 行业 和铜合金生产 行业 。

    1、2008年上半年钢铁 行业 运行 分析

    2008年上半年的中国钢铁 行业 与整个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产量稳步增长,增幅急剧下降。2008年1—5月份,全国产粗钢21611.28万吨,同比增加1863.42万吨,增长9.4%,增幅同比回落10.57个百分点;产生铁20299.81万吨,同比增加1522.55万吨,增长8.10%,增幅同比回落9.43个百分点;产钢材21867.60万吨,增加2737.93万吨,增长12.50%,增幅同比回落11.41个百分点。


    2008年1—5月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统计   单位:万吨

    2008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长回落,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钢铁企业受到雨雪冰冻天气、强烈地震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迅猛上涨,导致许多中小钢铁企业资金紧张,被迫减产或停产。

    2008年前5个月产量增幅较大的几个品种是:铁道用钢材,增长25.20%,其中重轨增长24.70%,轻轨增长35.50%;中小型钢,增长17.50%;厚钢板,增长27.40%;中板,增长22.80%;中厚宽钢带,增长35.30%;热轧薄宽钢带增长21.30%。产量增幅较小的几个品种是:大型型钢,增长4.70%;热轧窄钢带,增长4.10%;热轧薄板,增长2.50%。另外,还有几个品种产量出现负增长:钢筋减少1.20%,镀层板减少0.90%。

    2008年1—5月中国平均每月粗钢产量为4322.25万吨,照此产量计算,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应为5.1867亿吨。但上半年的粗钢产量是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奥运停产、限产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实现的;预计下半年除首都周边地区钢铁企业受奥运因素影响外,其它钢铁企业均能实现正常生产,全国的粗钢产量将略高于上半年,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在5.4亿吨左右。

    2)钢材出口数量减少,出口金额增加。受年初出口税收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钢材出口量明显下降。2008年1—6月,全国共出口钢材2694万吨,较2007年下降20.2%;但由于受到钢材价格普遍上涨的影响,1—6月全国钢材出口金额达到253亿美元,较2007年同比增长12.9%。

    从数量上看,2008年1—6月钢材出口量分别为413.06万吨、310.75万吨、415.02万吨、477.34万吨、555.47万吨和522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钢材6264.63万吨,今年5、6月份钢材出口量已超过去年钢材出口月平均水平。按照1—6月全国平均每月出口钢材449万吨计算,2008年全年钢材出口量将达到5388万吨。中国钢协提出的2008年钢材出口量比2007年减少2000万吨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政府再次提高钢材出口关税的可能性。

    3)成本推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中国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的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是上涨65%—71%,而与力拓和必和必拓达成的价格则是上涨79.88%—96.5%,这使大量依靠协议矿的中国钢铁企业吨钢成本至少上涨120元。6月16日,印度政府对出口的铁矿石加征15%的关税,使印度矿每吨价格提高15美元左右,由此也推动了外矿现货价的上涨。

    据中国钢铁产业网炉料频道提供的数据,2008年1月初唐山丰南一带66%铁精粉干基含税承兑到厂价为1570元/吨;2008年7月15日达到1700元/吨,涨幅为8.2%。焦炭价格的上涨更为猛烈,2008年1月初,唐山地区的山西一级尾二级头焦炭火运到站价是1860元/吨;而7月中旬已经达到3060元/吨,涨幅达到64.5%。

    2008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将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这又使钢铁企业吨钢成本增加80元以上。

    在成本大幅上涨的推动下,钢材价格不断上涨。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国内钢价同比平均上涨30.9%,其中长材上涨51.4%,板材上涨24.7%。唐山地区钢铁企业主导的华北带钢会议确定的带钢协议价也体现了这种趋势,半年来带钢协议价上涨了25%以上。


    2008年北方主导厂家热轧带钢协议户结算价  单位:元/吨

    由于受下半年国内钢材供应量将略有上升和铁矿石、焦炭、成品油等原燃料不再具有大幅度提价可能性的影响,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已不具备上涨的动力;但由于受国际钢材供应偏紧的影响,国内的钢材价格也不太可能出现大的下跌。预计下半年国内钢价以平稳为主。

    4)盈利保持较高水平,投资继续反弹。由于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钢铁 行业 的利润也实现较快增长。7月14日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显示,2008年1—5月,全国冶金 行业 实现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0.8%,增幅比1—2月提高12.2个百分点。

    一些上市公司预先披露的年度中报也反应了这种状况。比如,重庆钢铁预计2008年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60%以上;济南钢铁预计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八一钢铁预计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更是比上年同期增长200%以上。

    我国钢铁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5年(2001~2005年)保持高速增长后,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2006年投资出现了负增长,但2007年开始出现反弹,增速为12.2%。今年1-5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965.5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长幅度同比提高17.5个百分点。

    5)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布局趋于合理。2008年以来,钢铁 行业 兼并重组力度明显加大。3月份,由济钢和莱钢合并组成的山东钢铁集团挂牌成立;6月份,河北省在2006年合并唐钢、宣钢、承钢成立新唐钢集团基础上,又进一步整合邯钢成立河北钢铁集团,新集团产能超过3175万吨,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同样是在6月份,宝钢和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共同出资组建了广东钢铁集团,宝钢将利用湛江钢铁项目整合广东省的钢铁企业;此外,武钢对柳钢的整合也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但目前进行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多局限于一省范围之内,存在着过于注重把本地区的钢铁企业做大做强的倾向,但难于做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目前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多是地方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并没有使企业居于主导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 行业 集中度依然过低,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随着下半年鞍钢营口鲅鱼圈项目和首钢曹妃甸项目的投产,以及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的获批,中国钢铁工业向沿海布局的趋向更加明显。另外,鞍钢和邯钢还都打算在沿海地区建设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河北省的产业 规划 中决定将钢铁产能逐步向曹妃甸、京唐港和黄骅港转移,也顺应了这种向沿海布局的趋向。

    6)奥运因素影响明显。为兑现奥运承诺,2008年1月5日,首钢停产了四号高炉,及两台烧结机、两座转炉;3月末,关闭了二号高炉和另两台烧结机;6月末,暂停了三号高炉和两台烧结机生产。进入7月,首钢每月的钢产量只有20万吨,仅为2007年同期的29%,而这一状态将持续至9月下旬残奥会结束。

    奥运期间可能会关停部分钢铁企业的说法在5月份就传得沸沸扬扬,造成钢铁生产厂家及上下游 行业 恐慌情绪严重。6月26日,唐山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对全市267家企业实施停产整治、86家企业限期治理的通知》显示,为保障北京2008奥运环境安全,唐山市将有66家中小钢厂、4家球团厂、12家焦化厂面临停产整治。

    自7月1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实施交通限行措施;天津、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协办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实行交通管控,对周边钢铁企业物资运输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京、津、冀地区高速禁止重车运行,运输车辆只得绕行其它国道,堵车现象非常严重。交通部门规定的货车载重不得超过55吨,使部分地区出现运力紧张和运价上涨。据中国钢铁产业网的调查显示,由于山西至唐山的汽运紧张,部分厂家已经停止高价汽运焦炭。

    2、2007年铜 行业 运行 分析

    1)产量和消费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产品产量


    2007年铜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2)产品消费量

    2007年我国全口径铜消费量达632.8万吨,调整后仍高达59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精炼铜表观消费量487万吨,调整后精炼铜消费量450万吨,比上年增长18.4%);但由于国内产量的快速增长和进口量的激增,使得国内供应十分充足。

    2)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精炼铜产量超过10万吨的省区有10个,其中超过20万吨的省区有7个。十个省精炼铜产量318.63万吨,占全国精炼铜产量的91.1%。

    精炼铜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东营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公司、烟台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产量合计为254.8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2.9%,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

    铜加工材产量排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以上10个省市铜材产量达到586.5万吨,占全国铜材总产量的93.27%。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20万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量超过100万吨,两省占全国铜材产量的45%。

    铜加工材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6家,依次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台一江铜(广州)有限公司、天津大无缝铜材有限公司。这6家企业的铜材产量小计109.28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的比例为17.38%。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安全阀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造船工业、发电站等。

    1、2007年石油天然气工业运行 分析

    2007年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的累计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小幅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度的下降。整体上2007年的原油价格的上升幅度相对低于上年,使得 行业 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

    2007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工业总产值实现8292.41亿元,同比增长7.95%,与上年同期相比, 行业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16.79个百分点。

    2007年,累计天然原油产量达到18665.67万吨,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原油产量增长速度稳定。全国天然气产量完成6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97个百分点。

    1)石油

    (1)原油产量有所增长

    中国主要石油资源可以划分为东北石油区、西部石油区、东部石油区和海上石油区。东北石油区包括大庆、辽河、吉林油田,2020年原油产量可能保持在6000万吨左右。西部石油区包括克拉玛依、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一哈地区。如果加强 规划 ,加大投资力度,2020年原油产量也可能达到600(万吨)左右。东部油田区包括胜利、大港、中原、河南、江汉、江苏等所有其他陆上油田,通过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持续应用和其他技术进步,2020年原油产量也有可能保持在5000万吨一6000万吨。海上石油区包括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通过鼓励各大国有石油公司、外国石油公司都积极投人力量,2020年海上油区的原油产量有可能达到500(万吨)一600(万吨)。如果这些目标实现了,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就有可能达到2.2亿吨一2.4亿吨。

    “十一五”时期中国原油供应和原油加工将继续增长,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即2006-2007年,由于受世界高油价惯性的影响和刺激,国内原油产量在这2年仍将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估计月均原油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以上,国内原油供应量将持续增长。

    (2)石油进口趋于稳定

    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达3.28亿吨,已跻身于世界石油消费大国行列。中国将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今后5一10年间,中国原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左右,2010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一3.8亿吨,而到2020年中国成品油需求量将为2000年的2.3倍(约5亿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燃煤占2/3,石油天然气正在迅速填补燃煤消耗相对下降的市场。由此看来,“十一五”时期中国石油供应格局将由以国内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国外为主,进口量将会增加。但由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石油战略储备工作,加上节能政策的贯彻执行,预计中国石油进口将趋于稳定,并在未来三年内呈下降趋势。

    (3)石油需求稳步增长带动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交通运输业、石化和农业等。这些产业在“十一五”时期将会继续得到发展和关注。未来20年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目标,决定了中国石油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将保持继续增长势头。

    预计到2010年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5.2%,天然气占5.3%,能源消费总量为25.44亿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6.41亿吨标准煤、1.35亿吨标准煤。

    预计到2020年,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27%,天然气占9.8%,能源消费总量为29.21亿吨标准煤,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7.89亿吨标准煤、2.86亿吨标准煤。

    (4)油价稳中略降

    预计未来国际石油价格整体将呈稳中略降的态势。原因是,保持较低经济增长速度会对油价产生向下的压力。在石油需求增长趋缓的同时,全球各大石油公司仍在努力寻找新的石油资源,石油供应将逐步增加,因此,今后石油供应形势将进一步缓和,油价也会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仍会对油价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伊朗在其核能利用问题上态度坚决,短期内很难与美国达成一致,这将成为未来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最突出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不时发生在尼日利亚的绑架外国石油工人事件也在不断搅动着国际油价,并使这个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在提高产量和出口量上受到很多阻力。因此,国际石油市场投机基金也仍然会利用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炒作,油价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波动。

    由于高油价使节油和替代品加快发展,以及发电用油需求下降等原因,中国石油需求增速相对平稳,而资源在生产稳定和进口量增加的保障下有所增加,使持续发展的成品油资源偏紧局势趋向缓和。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涨幅小于国际成品油,成品油进口收益较低甚至赔本,成品油进口同比仍将下降。虽然国家会上调成品油价格,但显然跟不上攀升的国际成品油价格。加上炼油厂盈利水平相对不高、原油加工能力增长有限以及“十五”期间的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速仍不会太高,估计月均原油加工量将会在2400万吨以上。而原油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仍将较高,月均原油进口量在1000万吨以上,同比有所增长。预计近期国家下调成品油价格的可能性仍不大,汽、柴、煤等国家定价的油品价格走势以小幅回调为主。

    2)天然气

    (1)发展前景良好

    从国家天然气发展总体 规划 看,在现有的60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2010年发展到270个城市,21世纪中期,全国65%的城市都将通上天然气。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城市燃气方面也非常积极。由此可见,无论是下游的市场空间还是上游的资源储备,天然气都具备大发展的条件。

    (2)需求大幅增长

    预计未来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平均增速达11%一13%,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产量约800亿立方米,缺口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左右,而产量仅有1000亿立方米,另外的50%将依赖进口。

    (3)与国际接轨,天然气价格上调到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ION〕亿立方米。而2005年同期国内可销售的液化天然气只有500亿立方米。巨大的缺口给了供气方涨价的底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企业的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天然气价格一直未能很好地随市场供求和相关替代能源价格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导致国内天然气价格与国外天然气价格及相关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偏低,价格偏离了市场价值,进而影响到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中国肯定要加快资源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使天然气价格与其他能源价格具有可比性。

    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实现价格市场化,使之真实反映国内油品需求状况。

    当前最重要的是,使能源定价的决策过程透明化。

    (4)国际合作前景乐观

    出口愿望强烈的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将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重要来源。向中国市场放量输出天然气,俄罗斯“预谋”已久。俄远东地区天然气管网 规划 已有眉目,该 规划 最早于2006年12月,最迟2007年年初将获得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批准。而来自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已经捷足先登。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第一条天然气管道已于2005年10月全线贯通并正式投入运营。俄罗斯可能销往中国的天然气将来自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哈萨林。这三地供给中国的天然气有望分别达到300亿立方米、200亿立方米和100亿立方米,而中亚可能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是300亿立方米。

    因此,乐观的估计是,中国最终在全球范围内陆上可供引进的天然气将达到700亿立方米,而通过液化天然气形式输人中国的天然气可望达到670亿立方米-800亿立方米。这样算下来,1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引进规模可以预期,它远远超出1000亿立方米的缺口量。从陆上和海上引进天然气的比例应在1:1一2:1,陆上通道的安全性显然优于海上。

    另外,中国周边国家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中国已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多年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可行性 研究 工作。

    2、2007年船舶工业运行 分析

    1)总体运行情况

    2007年,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随着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扩大,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1)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随着海外定单的不断增长,我国船舶制造业的生产任务日益饱满,全 行业 生产景气度提高,现有产能基本上得到有效发挥。从工业总产值看,伴随着运价指数的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基本上呈逐月上升态势,并于年底达到增速的顶峰。2007年,船舶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562.5亿元,同比增长53.11%,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2.3个百分点。

    (2)产量 分析

    2007年,全国民用船舶造船完工量突破180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25%,我国正在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阔步迈进。从民用钢质船舶看,2007年,我国民用钢质船舶产量达到1602.7万吨,同比增长29.35%,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我国船舶工业的产量增长明显慢于工业总产值增速,主要是由于2007年以来造船价格有所上涨,单位船舶价格提高。

    2)销售增长情况

    (1)工业销售产值 分析

    我国经济的增长及其格局都十分有利于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国际大宗物资的进口以及外贸进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对海运的需求明显增长,而沿海、沿江发展战略的推进,也为内河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2007年,我国新接订单超过70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超过1.3亿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70%和90%;其中新接订单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位。从工业销售产值看,2007年月,船舶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495.97亿元,同比增长54.12%,增速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各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对石油、铁矿石等大宗物资进口增加,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内在要求,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好的市场机遇。

    (2)进出口情况 分析

    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需求的增长。而中国船舶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也为我国船舶业的出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我国船舶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350.14亿元,同比增长64.62%,增速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从出口数量来看,2007年12月份,我国出口船舶176440艘,全年累计,我国共出口各类船舶1063881艘,同比增长527.5%,出口数量比上年同期增加883075艘。

    从进口情况看,虽然我国目前进口总量明显小于出口总量,但由于部分高附加值的船舶的生产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仍结构性进口需求仍然较大。2007年12月份,我国进口船舶65艘,进口数量明显减少。而从全年增长水平看,船舶进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2007年全年累计,我国共进口船舶2575艘,同比增长49.5%。

    3、2007年电力 行业 生产状况 分析

    1)电力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稳步提高

    由于前几年电源建设投资的迅猛增长,2006年开始大量发电机组集中投产,这一趋势2007年仍在持续,且发电容量增速逐月提升。2007年全年,全国电源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0009万千瓦,其中,11月、12月份分别新增达到1281.42万千瓦和1458.5万千瓦,明显比前几个月加快。截止200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同比增长14.36%。

    从装机结构上看,新投产的水电机组比重有所下降,造成水电机组在总容量中比重下降,火电上升。2007年新投产的装机容量中,水电1306.5万千瓦,占新增装机总量的13.05%,火电8158.35万千瓦,占新增装机总量的81.51%。全部71329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中,水电达到14526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36%,同比增长11.49%;火电达到55442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73%,同比增长14.59%;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同比分别下降0.53和上升0.1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发电装机同比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广西(48.6%)、安徽(39.8%)、内蒙古(38.9%)。

    随着大批电源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缓和,全国供需总体基本平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继续大幅回落。2007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累计平均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011小时,同比降低187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532小时,同比增长139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316小时,同比降低296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737小时,同比降低69小时。

    机组利用率平稳下降的同时,受益于电力 行业 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的政策引导,以及电煤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的推动,电力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生产效率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2007年全年电力 行业 共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全国供电煤耗为357克/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10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去年减少0.19个百分点,降为6.85%。。

    2)发电量环比有所上升,火电上升水电下降

    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带动电力生产快速增长,累计发电量增速处于高位。从电力生产情况看,全国全口径发电量达到32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4%。其中,水电发电量48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95%,同比增长17.61%;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2.86%,同比增长13.82%;核电发电量626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2%,同比增长14.05%。分地区看,发电量同比超过20%的省份依次为:广西(29.4%)、内蒙古(28.6%)、福建(26.7%)、云南(22.2%)、重庆(21.0%)、湖南(20.3%)。

    从发电量结构看,我国现有的电力装机结构决定了火电发电量占绝对地位。12月份的当月火电发电增速有所上升,全国共完成火电发电量2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增速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比前11月提升2.45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全国共完成火电发电量269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2%,增速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水电生产方面,由于11月份以后水电逐步进入冬季枯水期,因此12当月发电量环比继续减少,但无论从发电量还是增速方面都远高于去年同期。12月全国共完成水电发电量272亿千瓦时,比前几个月持续减少,同比增长19.21%,增速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全国共完成水电发电量4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增速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同时高于2007年前11个月1.5个百分点。

    3)供电及远距离输电能力增强

    根据“十一五”时期能源和电力 行业 发展 规划 的要求,2006年以来全国电网建设投资不断增加,电网输电、配电能力持续增强。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共完成电力基本建设投资5492.9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2451.4亿元,全年全国共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848万千伏安。截止200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32.71万公里,同比增长14.20%,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114445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8.71%。

    电网建设的加速增强了区域间的电力电量平衡能力,受局部地区电力供需不平衡的影响,全国跨区送电量继续增长。从输电方向上来看,华北和华中电网由于区域内电力生产能力增长迅速,外送电量同比增长明显,受电量相应下降;华东电网区域内电力需求不平衡,与其它区域电网间电量交换最为频繁,外送电量和受电量均有所增长;由于两广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且季节性用电高峰持续时间较长,南方电网内西电东送电量继续较快增长。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峡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通过国家验收;贵广二回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使西电东送南线输送能力新增150万千伏。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