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 产业政策 分析
1、中国相关 产业政策
进入2008年下半年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急剧下降, 行业 受到较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3G市场启动以及家电下乡政策,频频的政策暖风对 行业 尽快复苏具有显著的作用。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细则,今后三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等九个重点领域展开。政府将从七个方面出台配套措施,以争取三年内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计划三年内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 》也将在2010年进一步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此外,2010年是金融、保险、交通、电力等服务 行业 建设的重要一年,2009年我国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今年,产业投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这些都将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2、国外相关 产业政策
美国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1、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
支持科技创新是美国政府应对危机战略举措的核心内容。美国奥巴马政府科技新政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美国从危机中复苏。
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刺激方案中,加大了对科研和创新的投入,在总额7870亿美元的投入中,约有1200亿美元投向科技领域用于支持高新产业发展。
2、重视信息技术,强化深度应用。
奥巴马政府不仅将信息技术视为21世纪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力图通过实施经济刺激方案等给予力度较大的政府支持。美国设立了国家级的CIO(首席信息官),将政府的决策层级向上提升,来强化国家IT政策推动的执行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值得关注的是,强化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已成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例如总投资72亿美元的宽带刺激计划提出,将创建覆盖全美且资费合理的高速互联网。再如总投资110亿美元的智能电网项目,将建设可安装各种控制设备的新一代智能电网。奥巴马政府将智能电网项目作为其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支柱之一。
英国打造世界“数字之都”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之都。
英国政府2009年6月推出“数字英国”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该计划将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更好的数字保护。据统计,2012年英国所有地区都将享受到互联网高速宽带服务。
英国政府将耗资3亿英镑来实施“数字入户”计划,以保证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能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到2015年,全英国的广播电台都要实现数字化。
2、制定战略提升制造业,布局全球高端产业价值链。
英国于2009年7月公布了新的制造业战略。英国政府明确强调必须重新定位制造业,未来的制造业发展将坚持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交通、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水平和布局全球高端产业价值链,加快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增加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帮助企业增加对人和技能的投资,抢得低碳经济发展先机。
日本ICT产业成支柱
1、着重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为了先于其他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实现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日本ICT新政》、《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环保积分制度》、《i-Japan战略2015》等政策,把ICT产业置于全国所有产业新增长战略的支柱地位,着重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i-Japan战略2015》战略描述了2015年将实现的日本数字化社会蓝图,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从根本上提升效率,产生新的附加值。《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着重挖掘产业潜力,创造新的数字化产业。《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的目的是在数万亿日元的ICT 行业 创造新的市场,并在未来3年增加30万至40万个就业机会,通过鼓励基于新增长策略的ICT投资行为,向ICT产业投入资金。
2、开发和实施绿色信息技术,提高能源使用率。
日本政府在《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中提出支持节能网络的发展,发展绿色云数据中心,利用开放的传感器网络实现环保,量化家庭二氧化碳排放,支持远程办公等,提倡开发和应用绿色信息技术。
《环保积分制度》是日本政府的一项补充性经济对策,对购买节能空调、冰箱和数字电视的消费者予以环保积分奖励。
韩国实施绿色IT战略
1、实施绿色IT战略,实现低碳和绿色增长。
韩国政府公布实施了绿色IT战略,确定了10个重要的绿色IT项目,其中包括创建节约能源的产品和高速互联网等。
绿色IT战略着重实现IT部门的绿化和利用IT实现绿色化。该计划包括:建立使用网络书本的教育环境,使用数字化的课本,用电子屏幕替代黑板粉笔;将IPTV与远程医院系统结合,将百姓到医疗机构就医的比例减少15%;建立智能交通和分流系统,创建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应用IT技术减少制造业的能源消耗等。
2、发布《IT韩国未来战略》,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
2009年9月,韩国政府发布了《IT韩国未来战略》,决定未来5年内投资189.3万亿韩元发展信息核心战略产业。
根据计划,韩国确立了5个信息产业的核心战略领域:发展十大信息复合产业,实现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全球化标准的软件业,培育软件 行业 全球百强企业;实现并保持在半导体、显示器和手机领域市场占有率居世界首位,加强下一代存储器的研发;推广无线宽带、交互式网络电视、立体电视应用,提高自主技术开发的无线宽带、网络电视和3D电视的商业化水平;构建超高速宽带网络,建设“G速互联网”。
印度提出广域宽带网络计划
1、实施国家广域宽带网络计划,完善信息产业基础建设。
为完善国家信息产业基础建设,印度政府出台了包括国家广域宽带网络计划、建立信息技术投资园区、电子元件和电子材料发展计划等多项措施。国家广域宽带网络计划提出,将投入333.4亿卢比为全国29个州铺设宽带网络。
2、建立信息技术投资园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
印度政府于2008年5月29日发布了建立信息技术投资园区的决议。该项政策将有助于加大对信息技术(IT)、科技化服务(ITES)、电子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
2009年,印度出台了电子元件及电子材料发展计划,重点资助领先机构在材料科学新兴领域的研发计划,计划涉及的材料包括光电、磷、信息存储材料、片式元件、传感器材料等。
(二)国内外环保规定
1、中国相关环保规定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和片式电阻在元件中占有很大比重,当前,全球主要的片式陶瓷电容(MLCC)和片式电阻供应商已经完成向无铅生产的转变,70%的MLCC企业已经实现了无铅化,我国大部分厂商已采取相应措施,大型MLCC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的无铅化与无毒化生产。如我国风华科技公司已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实行了无铅化,针对生产MLCC的主要原材料瓷粉和浆料,已有自己的研发和配套,瓷粉和浆料等原材料的配套能力达到70%左右。西安创联公司在电位器及连接器等产品的生产实现无铅化。在此基础上,正在加快解决延迟线、电阻浆料等产品的无铅化问题。
2、国外相关环保规定
环保标准全面推行,电容器企业应充分重视。2002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RoHS指令(关于在电器和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WEEE指令(报废电子设备指令)。我国的《电子信息产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标准已于2006年11月6日起正式发布实施。
SA8000是继上述标准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又一个国际性标准,它关注的不是产品质量和环保体系,而是员工的基本权利和劳动条件。美国等一些国家强制推行SA8000,实行订单与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挂钩。目前SA8000标准的推行正波及我国的部分产业领域,应予充分重视。
由于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电容器产业面临能源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的全面上涨,而产品销售价格却一再下降,整个 行业 的经营受到双重压力。重重的经济压力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求生动力,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将使 行业 在新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电容器 行业 产品技术指标采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目前绿色环保ISO14000认证和无铅化工作基本完成,长城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UL(保险商试验所)、CSA(加拿大标准协会)、VDE(德国国家产品标志)等八国安全认定普遍实施。
(三)贸易预警
1、可能涉及的倾销及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
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
在电子元件 行业 ,外销的企业可能经常会遇到这一问题,企业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注意:
1)重视反倾销
反倾销对企业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当一个企业的产品被欧盟征收最终反倾销税后,这一税率将持续5年有效。由于最终反倾销税按规定将由进口商来承担,因此进口商往往会转往其他市场寻找新的供货商。5年后反倾销税到期时,欧盟起诉方往往会寻求再次延续征税,一旦得逞则反倾销再延长5年,从而导致该企业产品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无法进入欧盟市场。反倾销往往具有一个连锁反应,即一个产品在欧盟遭阻,大家即纷纷另外开拓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进口大增,当地生产商抱怨,结果是在美国市场也被反倾销。即使在东南亚或是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印度等也日益重视反倾销手段的使用,甚至将此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因此,"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思路已经走不通了。
2)杜绝低价竞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多年来,我出口中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无序竞争现象,对欧盟出口也不例外。往往是一个产品在欧盟畅销,很多企业就一拥而上,彼此之竞相削价,导致出口数量激增的同时出口价格却大幅下滑。
欧委会在决定是否立案及征税时十分注重某项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数量与出口价格之间"剪刀差",即出口数量剧增的同时出口价格持续下降,这是欧委会决定是否立案以及被初步判定倾销的一个重要依据。
3)了解国外反倾销法的基石程序
了解国外反倾销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程序等内容,可以帮助中国出口商制定更为妥善的国外盟反倾销的打击。另外,一旦国外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企业也可利用自己的反倾销知识积极配合律师应诉,而不是一味地听从律师的安排。
2、可能遭遇的贸易壁垒及技术壁垒
目前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贸易壁垒主要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区别于传统贸易壁垒指的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高关税、配额、许可证、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新贸易壁垒的根本特征是:新贸易壁垒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随着世界各国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片式电容器企业较可能会遭遇相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环境保护壁垒等。因此作为生产企业而言,节能环保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从产品设计到生产环节,要做好污染控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按照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做好监管工作;要抓紧研制和生产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换代产品。
(四)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直接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大小主要由进出口价格弹性决定。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发展的定量 分析 显示,我国出口价格弹性为1,即我国出口价格相对世界出口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4,即我国进口价格相对世界进口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提高0.4个百分点。
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进出口价格变动引起的初始影响外,还要考虑汇率变动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回波效应(间接影响)。对进口而言,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导致进口增加,但升值造成出口需求下降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却会减少对进口的需求。定量 分析 表明,我国GDP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实际进口增长率减少1.33个百分点,因而进口的回波效应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出口而言,作为经济贸易大国,不仅汇率升值的初始影响会抑制出口;同时,由于本国经济贸易减速将导致世界经济贸易趋缓,又会进一步减少本国的出口需求。定量 分析 表明,世界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实际出口增长率减少2.7个百分点,因而出口的回波效应对减少出口表现为叠加效应。
由此可见,货币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进口的刺激作用,国内国际经济减缓对进出口的影响,强于价格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五)我国与主要市场贸易关系稳定性 分析
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同)下降13.9%,略高于2007年的贸易总值。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经历了自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到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进口和出口同比双双出现强劲增长,环比也呈现大幅增长,月度进口值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月度出口值也列历史第四高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同时,进口的大幅增长,说明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显现,内需比较强劲,这也有利于拉动世界经济的恢复。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2009年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640.9亿美元,下降14.5%。同期,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982.6亿美元,下降10.6%。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的位置,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288.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