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可行性报告模板)

    可研报告2018-09-26 10:21:43来源:

    第一节 2007年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发展现状 分析

    2007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三大主流船型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形成系列化和批量化建造。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优化、规模扩大、效益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转变的良好发展态势。

    1、造船三大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据船舶工业统计快报数据,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比2006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比2006年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比2006年增长131%。

    以载重吨计,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分别约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比2006年分别提高了4个、12个和9个百分点。

    2、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1,059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比2006年增长53%;工业增加值683亿元,比2006年增长7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60%以上。通过贯彻实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 规划 》,船舶 行业 总资产规模不断壮大,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40家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中央企业中分别名列第5、第7位。

    3、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007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78.5亿元,同比增长136%。分 行业 来看,船舶制造企业实现利润112.5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41亿元,占全 行业 利润的61%;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利润62.6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30亿元,占全 行业 利润的34%;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利润9.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7亿元,占全 行业 利润的5%。据测算,2007年全 行业 利润总额在2006年96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增长,一举突破200亿元。

    4、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2007年,全国船舶工业主要造船集团、主要船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的生产周期明显缩短,外高桥造船公司的17.5万吨散货船船坞周期平均50天,上海船厂3500TEU集装箱船船台周期49天,大连船舶重工的30万吨原油船水下周期62天,4250TEU集装箱船总建造周期314天,接近日韩同型船的建造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本增效成绩显著,成本费用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钢材利用率、万元产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达到年度制定的目标;1至11月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13,比2006年提高55点,首次超过同期全国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其中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比2006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拉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点、14点和3点。

    5、船舶出口迅猛增长
    2007年,中国船舶出口1,490万载重吨,比2006年增长25.6%,占完工总量的79%。据海关统计,船舶产品出口金额122.4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1.1%;船舶产品出口到151个国家和地区,比2006年增加19个。排名前5位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新加坡、德国、香港、利比里亚和日本,总计占比达到55%。

    二、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市场特点 分析

    1、两大集团成绩突出、地方造船蓬勃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生产、经营成绩突出,2007年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比2006年分别增长41%、78.5%和104%。其中,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实现利润140亿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实现利润50亿元,均实现翻番增长。

    2、地方造船蓬勃发展,产能快速释放,成为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另一股强劲动力

    2007年,地方企业造船完工量达833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40%,新承接船舶订单5,846万载重吨、手持新船订单8,249万载重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和54%。地方船舶工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等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订单排名进入或部分进入全国前10名之列。

    3、散货船成交量跃居世界第一,海洋工程成为新亮点

    2007年,散货船引领国际造船市场,成为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主要因素。据英国业界统计,2007年中国承接新船订单中,散货船成交量为8,15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8%;韩国承接3,730万载重吨,占25.5%;日本承接1,640万载重吨,占11.2%;欧洲承接480万载重吨,占3.3%。中国散货船成交量跃居世界第一。其中,17万至20万载重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承接130艘/2,307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0%;20万吨以上矿砂船20艘/55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4%。

    4、海洋工程市场取得突破,成为新的亮点

    2007年,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GM4000半潜式可移动海洋平台,手持海洋工程订单24亿美元;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交付了国内第一艘自主设计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承接了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进平台,进一步拓展了高端海洋工程建造市场新领域。

    5、经济总量持续上升、造修配实现同步发展

    2007年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2,563亿元和68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53%和70%。上述两个指标,船舶制造企业完成1,795亿元、445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48%和71%;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完成533亿元、177亿元,分别增长69%和73%;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完成228亿元、59亿元,分别增长59%和65%。造船、修船和船舶配套业实现全面增长。

    6、关键设备研制成功、部分船用设备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中国船舶配套企业研制并批量生产了大功率、大缸径及智能型低速柴油机,顺利实现了为VLCC配套的7S80MC低速柴油机等三型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的本土化制造。据海关统计数据测算,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整体水平较2006年有了稳定提高,反映出中国部分船用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船舶配套园区、船用钢材配送中心等开始发挥作用,完善了造船和船舶配套产业链,有力的支持了船舶工业快速发展。

    7、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高技术船舶建造取得新进展

    中国三大主流船型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形成系列化和批量化建造。17.5万吨、18万吨新型好望角型散货船,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等船舶实现批量建造和批量接单,世界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高技术船舶建造取得新进展,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13,500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等成功交付;自主开发设计的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首制船开始建造;5条14.7万立方米LNG船已全部开工,首制船不断突破各项技术难关,将于2008年初实现交船。

    8、价格呈上涨态势,成本影响较大

    1997-2007年船舶制造价格变化图

    但是,目前船舶工业经济运行中仍存在配套 行业 发展滞后、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部分船厂延期交船等问题。此外,钢材价格持续攀升,加大了造船企业成本。受铁矿石涨价及运输成本上升的影响,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船用钢材价格重回升势,截至2007年12月底,6毫米、10毫米、20毫米船板价格分别由年初的4,543元/吨、4,077元/吨、4,300/吨上涨到6,100元/吨、5,800元/吨和5,600元/吨,涨幅分别为35%、42%、30%。2008年,大量新船订单需要交付,船用钢材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受供求关系、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船用钢材价格仍会继续上扬。钢材作为造船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对造船成本影响很大。

    三、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技术发展状况

    船舶工业是一种体现当代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综合性产品,集中反映了生产技术的各种成果。由于造船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产过程,涉及面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均可影响全局,因此,怎样实现对这个生产过程的最佳把握和控制(即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合理、高效、柔性化、系统化管理),是船舶制造技术 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现代造船技术创新中,应把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作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软件基础,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目前出现的成组技术(GT)、精益生产(JIT)、船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灵便制造(A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商务(EC)、精益管理(LM)、工业工程(IE)等一系列现代生产方式既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又是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设计、生产、管理的一体化。

    第二节 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存在问题及发展限制

    1、船舶配套 行业 发展滞后,关键设备供应能力不足

    与高速发展的造船业相比,船用配套设备供应不足,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低。船用主机、辅机、发电设备、中低速柴油机曲轴等都出现了短缺,船用仪器仪表则长期依赖进口。据海关统计,2007年船舶配套产品进口金额达到2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4%;其中船用柴油机进口10.7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6%,船用推进器及桨叶进口3.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6.5倍,船舶用传动轴进口1.6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4%,船舶用舵机及陀螺稳定器进口0.6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59%。

    2、人力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

    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提高和新兴造船企业的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船舶设计、制造、管理、检验等关键人才均出现短缺,各企业争夺激烈;关键岗位、工种技术工人紧缺,外包劳务队伍不能长久稳定,已一定程度影响了船厂的生产进度和按期交船。据测算,近三年造船企业年均工资增幅超过15%。

    3、延期交船的问题出现

    据初步统计,按目前手持合同计算,2007年约有近百万载重吨的船舶订单未能按期交付。问题主要集中在个别船厂尤其是新建民营船厂,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准备不足、技术贮备不够、造船基础设施建设延期、主要船舶设备采购困难以及部分船舶融资出现困难,船东要求船厂延期交船等。

    4、钢材价格持续攀升,加大造船企业成本

    受铁矿石涨价及运输成本上升的影响,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船用钢材价格重回升势,截至12月底,6、10、20毫米船板价格分别由年初的4,543元/吨、4,077元/吨和4,300元/吨上涨到6,100元/吨、5,800元/吨和5,600元/吨,涨幅分别为35%、42%、30%。2008年,大量新船订单需要交付,船用钢材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船用钢材价格仍会继续上扬。钢材作为造船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走势对造船成本影响很大。

    第三节 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上、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2007年钢铁制造 行业 发展状况

    2007年,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的良好市场环境下,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新成果,钢铁产品出口上半年高增长,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双下降,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取得新成绩,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取得新进展,钢铁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在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成本费用增长较快;全 行业 产能扩张的势头还没有改变,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呈回升的趋势;资源、能源、环境对全 行业 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钢铁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 市场发展 的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资金压力加大。

    1、总体生产情况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提速,国内外需求均呈现旺盛增长格局,由此拉动了国内钢铁产能的大量释放。2007年累计,钢铁 行业 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4128.8亿元,同比增长35.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7529.59亿元,同比增长32.31%。

    2006年—2007年钢材产量走势图

    2、各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2007年生产钢材56460.81万吨(含重复材,下同),比上年增加10442.84万吨,增长22.69%。2007年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2007年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万吨,占钢材生产总量的10.26%,比2006年提高0.67个百分点。

    2007年全年生产合金钢1660.77万吨,比上年增加296.39万吨,增长21.72%;全年不锈钢粗钢产量预计72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3、各主要产品价格走势

    2007年12月份,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稳定,钢铁生产增速继续放缓,钢材出口环比增加,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在原燃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的推动下,国内钢材市场呈现淡季不淡、价格继续上涨的局面。国际钢材市场价格高位攀升,并创历史新高。

    1)国内钢材价格

    2007年12月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稳定、价格明显上涨。1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5.12点,月环比上升6.13点,升幅为5.15%;同比升高19.97点,涨幅约19%。

    从品种 分析 :12月份,长、板材价格同时上涨,长材价格上半月强劲攀升,下半月出现小幅回落。12月末长材指数为131.89点,月环比上升9.33点,升幅为7.61%;同比升高40.12点,升幅43.72%。12月末板材指数为125.48点,月环比上升5.54点,升幅为4.62%;同比升高13.99点,升幅12.55%。

    2007年12月与11月相比,八个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呈现全面上涨走势。其中:普线和螺纹钢指数分别上升9.23点和7.87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318元和277元,达到4528元/吨和4619元/吨,为历史较高水平。板材产品中热轧板卷价格上涨明显,其指数上升7.4点,价格每吨上涨284元,达到4910元/吨。中厚板、热薄板、冷薄板价格和镀锌板都呈上涨态势,指数分别上升6.73点、5.43点5.95点和3.63点,价格每吨上涨246元、224元290元和188元。由于原料供应紧张和年终部分钢厂集中停产检修,致使11月份全国冷、热轧板带产量环比出现回落,使国内板材资源供给增长相对减缓。无缝管价格稳中有升,其指数上涨4.61点,价格每吨上升213元。

    从地区价格水平看:中南、西南地区价格较高,线材、螺纹钢价格在4600—4900元/吨,2.75mm热卷在4900-5000元/吨,1mm冷板5600元/吨左右,中厚板价格5100—5200元/吨。由于北方已进入消费淡季,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价格相对较低,线材、螺纹钢价格在4300—4400元/吨,2.75mm热卷为4700-4750元/吨,1mm冷板价格5350-5500元/吨;华东地区价格处于全国的中间水平。目前钢材市场“南高北低”的格局明显,地域间价差达到500-600元/吨,由于“春运”来临,交通运输紧张,北方资源南下的难度加大。

    2007年国内钢材价格指数走势


     

    (2)国际市场钢材价格

    2007年12月份,全球粗钢产量环比呈下降趋势,而钢材需求依然旺盛,部分市场出现供应偏紧局面。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拉动下,全球各大生产厂商纷纷提高出厂价格,致使国际钢材价格再度高位攀升。12月末,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为176.2点,比11月末上升3.8点,升幅2.2%。

    从品种上看:长材价格涨幅高于板材,长材价格再创新高。由于需求趋紧和成本上升,12月北美和亚洲长材价格回升,使国际长材价格继续上升。12月末国际长材价格指数为203.8点,比11月末上升6.5点,涨幅3.3%。

    板材市场坚挺,价格小幅上扬。随着钢材服务中心库存量降至两年的最低,为增加库存美国板材价格上涨;欧洲板材价格稳定;亚州市场消费依然较旺,韩国、中国热轧卷带价格稳步上扬。12月末国际板材价格指数为162.4点,比11月末上升2.4点,涨幅1.5%。

    从地区来看:北美钢材市场启动,价格明显上涨。12月末北美价格指数为152.8点,比11月末上升5.3点。目前美国中西部市场热轧板卷、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分别在612美元/吨、711美元/吨和794美元/吨,比11月上涨30-33美元。美国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钢厂提高出厂价格;二是废钢、钢坯价格攀升,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三是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库存降至近年来的新低。由于上述因素近期内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因此,一季度北美钢材价格将继续稳中上涨趋势。

    欧洲市场价格持续平稳。12月末欧洲价格指数为168.8点,与上月基本持平。螺纹钢、线材需求坚挺,价格稳定;小型材因产量过剩,价格有所下降;薄板市场由于进口下降,库存降至低位,价格保持平稳;中厚板需求旺盛,价格小幅上涨。随着欧洲市场进口钢材的持续下降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钢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亦逐渐显现,土耳其、独联体国家螺纹钢、板坯的进口价格已明显提高,涨幅在50-100美元/吨。欧洲市场对2008年一季度的价格持乐观态度。

    亚洲市场需求强劲,价格涨势明显,再创历史新高。12月末亚洲地区钢材价格指数为194点,上升5.1点,再创历史高位。由于海运价格高位、废钢价格攀升以及预期矿石合同价上涨,使亚洲钢厂上调了钢材价格。12月东南亚地区的螺纹钢价格上涨了30-50美元/吨;12月下旬新加坡螺纹钢的交货价格已经达到730美元/吨,较12月初上涨30美元/吨。越南螺纹钢的进口价格已经达到740-750美元/吨,上涨了40-50美元/吨。

    二、2007年集装箱港口 行业 发展状况

    1、外贸增速放缓降低集装箱增长预期

    外贸增速放缓的趋势和集装箱货物价值量的增加,使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低于预期。同时,未来港口吞吐能力的投放速度将显著高于集装箱的增速,这将导致整个集装箱装卸 行业 利润率下降。

    2、集装箱吞吐能力投放加快减低 行业 利润率

    在世界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06年运力过剩可能难以避免,我们判断航运业在05年达到景气周期顶部。随着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航运业的燃油成本已经从当初的占总成本25%左右上升到了目前的35%左右,这大大增加了航运业的成本;外贸增速放缓的趋势和集装箱货物价值量的增加,使港口吞吐量的增长低于预期。同时未来港口能力投放速度显著高于集装箱增速将导致整个集装箱装卸 行业 利润率出现下降。

    3、集装箱运力供需 分析

    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中国内地及香港所占比重达70%;亚欧西行航线,中国内地及香港所占比重超过60%。鉴于中国出口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认为,本次出口退税导致的出口增长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集装箱班轮运输供需平衡。

    2007年全球集装箱新船交付量为141万TEU,截至2007年6月1日,全球集装箱新船投放量仅为40.5万TEU,剩余100.5万TEU将在余下的7个月投放市场,其中8000万TEU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占据了32.1%的比例,这些大型船舶在欧美航线上的投放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下半年集装箱班轮运输业 行业 景气度将在中国出口增长下降和运力大量投放的双重夹击下下滑。

    为了尽可能减少出口退税的影响,出口企业将在7月1日前集中出货,从而掀起中国出口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在6月底7月初的一轮短暂运输高潮。实际上,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至欧洲、中国至北美航线频频爆舱,市场运价也是一路上涨。

    如果本次大规模出口退税下调是政府逐步引导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型的开端的话,那么接下来政府可能会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将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从2002年开始由中国出口主导的国际集装箱班轮业将会重新面临结构型调整。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