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游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1、钢铁 行业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
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不仅全球第一,且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2006年这一比例为33.8%,2005年为31%,2004年为26.2%,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开始减缓,全球7.5%的增速低于2006年的8.8%,其中,我国增速15.7%也低于2006年的18.8%以及2005年的26.8%,但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仍是健康的。
2007年,中国出口钢坯643万吨,同比降28.9%,出口焦炭97万吨,同比增5.8%;出口钢材6265万吨,同比增45.8%;进口钢材1687万吨,同比降8.8%;进口钢坯24万吨,同比降34.6%;进口铁矿石3.83亿吨,同比增17.4%。
2007年规模以上累计工业总产值增长
单位:亿元
年月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炼铁 | 炼钢 | 钢压延加工 | ||||
实际值 | 同期比 | 实际值 | 同期比 | 实际值 | 同期比 | 实际值 | 同期比 | |
2006-12 | 25473.37 | 20.12 | 1666.44 | 21.22 | 4922.44 | 20.56 | 17641.65 | 19.54 |
2007-02 | 4419.42 | 41.95 | 329.59 | 46.71 | 878.31 | 41.28 | 3021.06 | 40.95 |
2007-03 | 7073.34 | 41.45 | 518.34 | 44.05 | 1384.04 | 45.31 | 4853.83 | 39.45 |
2007-04 | 9793.18 | 41.04 | 703.89 | 42.42 | 1914.92 | 44.68 | 6736.21 | 39.35 |
2007-05 | 12685.95 | 39.90 | 926.34 | 40.48 | 2443.90 | 42.30 | 8716.97 | 38.36 |
2007-06 | 15864.93 | 38.49 | 1162.17 | 39.46 | 3007.19 | 39.14 | 10901.75 | 37.17 |
2007-07 | 18726.08 | 37.39 | 1381.50 | 37.61 | 3481.25 | 36.91 | 12915.09 | 36.45 |
2007-08 | 21586.53 | 36.40 | 1597.01 | 35.78 | 4082.74 | 35.43 | 14799.99 | 35.70 |
2007-09 | 24632.69 | 36.55 | 1826.46 | 38.01 | 4591.05 | 36.38 | 16943.69 | 35.52 |
2007-10 | 27737.51 | 36.27 | 2065.89 | 34.85 | 5167.77 | 36.82 | 19059.07 | 35.39 |
2007-11 | 30853.87 | 35.85 | 2315.82 | 35.1 | 5831.07 | 36.55 | 21084.26 | 34.85 |
2007-12 | 34128.81 | 35.74 | 2584.78 | 36.35 | 6425.01 | 37.84 | 23330.39 | 34.31 |
2007年12月末国内钢材市场综合价格指数变化表
品种 | 钢材综合 | 长材 | 板材 |
07年12月末指数 | 125.12 | 131.89 | 125.48 |
11月末指数 | 118.99 | 122.56 | 119.94 |
06年12月末指数 | 105.15 | 91.77 | 111.49 |
环比升跌 | 6.13 | 9.33 | 5.54 |
同比升跌 | 19.97 | 40.12 | 13.99 |
2007年12月末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表
产品区域市场 | 12月末指数 | 11月末指数 | 指数升跌 |
钢材综合 | 176.2 | 172.4 | 3.8 |
长材 | 203.8 | 197.3 | 6.5 |
板材 | 162.4 | 160 | 2.4 |
北美市场 | 152.8 | 147.5 | 5.3 |
欧洲市场 | 168.8 | 168.9 | -0.1 |
亚洲市场 | 194 | 188.9 | 5.1 |
2、传感器 行业
目前,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在由传统的结构化生产设计向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模拟式工程化设计转变,从而使设计者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系统,这种设计手段的巨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传感器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能够满足科技发展需求的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从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微型传感器已经对大量不同应用领域,如航空、远距离探测、医疗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信号探测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开发并进入实用阶段的微型传感器已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应力、应变、声、光、电、磁、热、PH值、离子浓度及生物分子浓度等。
3、计算机 行业
2007年,软件 行业 收入增长平稳,业务模式变化日趋明显,软件 行业 收入同比增速为20.8%,比06年收入增速略有放缓,软件技术与服务子 行业 与软件产品子 行业 的同比增速均高于整个软件 行业 ,一同成为拉动软件 行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系统集成子 行业 继续快速下降, 行业 内部结构调整趋势更加明显。
2007年,我国计算机及零部件出口金额121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计算机及零部件出口金额为1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0.6%。进口方面,我国计算机及零部件进口金额为3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计算机及零部件进口金额33.79亿美元,同比减少10.1%。
计算机设备制造 行业 ,新一代的操作系统Vista和Mac OSX的推出拉动了用户对硬件设备升级的需求。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备,价格的不断下降,笔记本电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07年笔记本电脑产量占整机产量的比重保持63%,成为拉动计算机整机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节 下游产业发展情况 分析
1、汽车 行业
在汽车 行业 处于成长期时,生产厂商为降低成本、追求规模经济而进行日趋激烈的竞争,最终经过破产、倒闭、联合、兼并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行业 发展步入成熟期。
中国的汽车市场2006年新车销量达721万辆,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25%。轿车的增长幅度尤为明显,同比增长37%,达到380万辆,三年间增加了近一倍。2007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904万辆,增加了22.9%,其中轿车生产495万辆,增加了25%。预计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将突破1000万辆大关,轿车产量将超过500万辆。
2007年,全国汽车及零部件累计进出口总值达到486.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191.3亿美元,出口总值295.5亿美元,净出口达104亿美元。汽车商品进出口实现同步增长,而且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近1倍。这表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成长,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2、船舶 行业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新接船舶订单4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占世界市场份额42%。与此同时,全 行业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9点,同比提高37点。目前中国已有3家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入围世界造船前十强。
2007年,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额为8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出口总额。我国船舶产品共出口到了142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德国和中国香港仍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同期,我国船舶进口额为9.4亿元,同比增长125.8%,比出口增长高出63.9个百分点。
面对世界造船业发展大势和竞争,中国船舶工业今后将实施战略转型。发展的重心从主要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数量扩张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率转变,努力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