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墙体保温材料市场现状 分析 及预测
1、发展现状
墙体保温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可大量节约墙体材料,提高墙体保温性能,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建筑节能将是21 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当前的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与我国当前的发展目标方向不符。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用能消耗是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 倍左右,建筑能耗已超过全国总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位列国家能源消费比例第一。为此国家制定了“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为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2000年,国家建设部对国内170个城市进行最后通谍,我国许多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条例。在“九五”期间,新型墙体保温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已呈规模化发展;2001年,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淘汰传统材料、推广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力度,推广范围向小城市、城镇延伸,向农村延伸,向工业建筑延伸。
我国墙体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料工业起步较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我国墙体保温材料技术水平低,低档产品多。近年来,墙体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
2、发展预测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是节能工作的重点。为了加强节能与绿色环保,国家对建筑节能采取了强制性的政策和法规。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墙体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正是由于节能材料的不断革新,墙体保温技术的优越性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总目标,到2010年建筑节能达到50%的节能标准。这给国内墙体保温材料 行业 的发展树立了信心。随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墙体节能保温材料的发展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泡沫塑料将完全替代膨胀性珍珠岩。矿棉的使用有所下降,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墙体保温材料的比例也将发生改变。PUR泡沫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其比例将达到55%;XPS和EPS的比例轻微下降;矿棉的比例将为5%左右;另外5%是出现的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的比例。泡沫塑料由于其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必将取代膨胀珍珠岩等传统的保温材料,作为保温材料的主体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
第二节 墙体保温材料产品产值 分析 及预测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墙体保温材料 行业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国内形成了以广东、江苏、附件、浙江、山东为基地的墙体保温材料生产集中地域。保温材料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国内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加上 行业 近几年来技术的快速完善,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 行业 产品产量自2006年起年增长速度就超过了20%。
近年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结构也发生有明显的变化,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已由2001年的21%上升到2007年的38%;矿物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增长较快,但其所占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并且保温涂料在近几年中也有了较大的增长。
目前国内墙体保温材料产业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随着未来 行业 建筑节能中对保温材料需求的增加,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国外厂商的加入也将使该 行业 产值在未来几年中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产值 分析 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年份 | 产品产值 | 增幅 |
2003年 | 256.65 | - |
2004年 | 303.56 | 18.28% |
2005年 | 353.16 | 16.34% |
2006年 | 431.14 | 22.08% |
2007年 | 523.06 | 21.32% |
2008年1-8月 | 482.35 | - |
2008年e | 602.93 | 15.27% |
2009年e | 720.56 | 19.51% |
2010年e | 874.62 | 21.38% |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产值 分析 及预测图
单位:亿元
第三节 墙体保温材料市场需求 分析 及预测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据建设部预测,未来10年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仍会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中住宅建设也将处于增长型发展时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将达到90亿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将达到60亿平方米以上。
而且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住房的舒适度要求将越来越高。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如此巨大的建筑工程量,将带动建筑保温材料市场的蓬勃发展。
由于房屋住宅的能量损失大致为墙体约占50%;屋面约占10%;门窗约占25%;地下室和地面约占15%。因此墙体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我国建筑要在2010年实现节能率50%,需对建筑外墙进行全面改造,墙体保温材料的市场将会大幅度增加。仅以北京市场为例,截至到2003年底,北京市累计建筑面积为3.8亿平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为1.6亿平米,住宅面积为2.2亿平米,在住宅建筑中累计建成节能住宅1.2亿平米,占其既有建筑面积的一半,其中节能率为50%的住宅达到了6000万平米,又占节能建筑的一半。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起步较晚,目前几乎没有进行节能改造。以节能率为50%计算,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市需要节能改造的建筑建筑面积为3.2亿平米。另外,每年北京市新建建筑面积将达1亿平米。到2010年北京市的建筑面积将达到近9亿平米。由此可见,我国墙体保温材料市场广阔,相应的建筑节能政策和标准给墙体保温材料在建筑节能中应用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机遇,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市场需求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年份 | 市场需求 | 增幅 |
2003年 | 320.82 | - |
2004年 | 381.36 | 18.87% |
2005年 | 477.35 | 25.17% |
2006年 | 591.58 | 23.93% |
2007年 | 751.36 | 27.01% |
2008年1-8月 | 715.11 | - |
2008年e | 893.89 | 18.97% |
2009年e | 1114.77 | 24.71% |
2010年e | 1416.77 | 27.09% |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市场需求及预测图
单位:亿元
第四节 墙体保温材料消费状况 分析 及预测
我国墙体保温材料产品总体上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经过多年的发展,保温材料的消费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产品的使用情况来看,泡沫保温材料消费增加,矿棉和珍珠岩消费逐渐下降。
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总目标和各种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性能以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材料现状,到2010年我国的各种建筑保温材料的消费量比例将有所改变。2010年在墙体保温产品中,泡沫塑料的比重将达到85%,其中PUR保温材料的发展最快,总量达30%左右;EPS和XPS也会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用量分别为20%和25%;矿棉和膨胀性珍珠岩的使用明显减少,其用量分别为15%和10%。在未来墙体保温材料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化的过程中,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的消费比例也将大幅度提高。
2010年国内各种保温材料消费比例分布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消费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年份 | 市场需求 | 增幅 |
2003年 | 320.82 | - |
2004年 | 381.36 | 18.87% |
2005年 | 477.35 | 25.17% |
2006年 | 591.58 | 23.93% |
2007年 | 751.36 | 27.01% |
2008年1-8月 | 715.11 | - |
2008年e | 893.89 | 18.97% |
2009年e | 1114.77 | 24.71% |
2010年e | 1416.77 | 27.09% |
2003—2010年墙体保温材料产品消费及预测图
单位:亿元
第五节 墙体保温材料价格趋势 分析
国内墙体保温材料价格整体上处于较快的价格增长态势。其主要原因是近些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保温材料中占据比例较大额泡沫类产品的生产成本上涨较快。同时国家推进的建筑节能政策,使得国内市场对墙体保温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从而引起了刚性的价格上涨。另外一个原因是随着建筑材料对防火、耐用性要求的提高,价格较为便宜的珍珠岩的需求比例下降较大,这样便使得墙体保温材料整体价格水平的上涨。
随着国内对建筑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上墙体保温材料在未来几年中还将处于较快的态势,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墙体保温材料价格还将处于较高的水平。
第六节 墙体保温材料进出口量值 分析
我国墙体保温材料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些年 行业 增长迅速。我国墙体保温材料逐渐扩大对国外的出口,从近几年的出口增长情况上看,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0%。这表明我国墙体保温材料已逐渐得到国际认可。而在进口方面,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企业更多愿意选择本土产品。自2005年开始,我国墙体保温材料的进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
2003—2007年墙体保温材料进出口统计
单位:亿美元
年份 | 进口量 | 增幅 | 出口量 | 增幅 |
2003年 | 3.09 | - | 9.50 | - |
2004年 | 3.56 | 15.21% | 10.54 | 10.89% |
2005年 | 3.88 | 9.03% | 11.46 | 8.71% |
2006年 | 4.39 | 7.52% | 13.67 | 13.36% |
2007年 | 4.74 | 8.01% | 15.33 | 12.17% |
2008年1-8月 | 3.95 | - | 13.40 | - |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