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未来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发展趋势 分析
一、未来 行业 发展 分析
1、造船总量与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将有五家以上造船企业入围世界造船前十强。
2、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一。
3、船舶工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造船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4、管理水平和本土化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能耗物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未来 行业 技术开发方向
现代造船技术正朝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重点 研究 开发的技术有:高效焊接技术(自动平角焊、立角焊、垂直焊、横向自动对接焊);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壳舾涂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技术。重点 研究 开发的装备包括:焊接机器人、数控机床、大型门吊等。
从船舶需求看,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工程装备将成为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焦点,其中主要涉及20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10万吨以上的大型成品油轮、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5吨方以上的全冷式LPG船和LNG船、5000箱以上的集装箱船、大型汽车滚装船、工程船、冷藏船和豪华油轮、钻井船等。
船用设备已成为现代化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约占船价的60~70%。船用设备的开发的重点产品有:中、高速柴油驱动装置;船用附机(发电机组泵、锚机、舵机、污水消毒和净化装置等);航行自动化系统(微机控制中心、自动操舵仪、自动定位仪等);机舱自动化系统(遥控、监测报警装置、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等)和装卸自动化系统。
三、总体 行业 “十一五”整体 规划 及预测
1、中国船舶工业“十一五” 规划
1)"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强化一个体系,提升两个能力,突破三大瓶颈,构筑四大平台。即:强化军民结合型的产业体系,提升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突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配套发展滞后、科研生产基础设施不足三大瓶颈,构建基础支撑平台、产品研发平台、先进制造平台和信息集成平台。
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达到6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接近或超过日本,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
到2015年,形成开发建造高新技术船舶的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以上,接近或超过韩国,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大国。
到2020年前后,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2)"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推出基于共同结构规范的油船、散货船新船型,在三大主流船型上形成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争取主流船型的综合竞争力超过日本。油船、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达到世界第二,散货船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突破LNG船、豪华的客滚船等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2)发展先进造船能力
加快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 规划 内造船和配套基地的建设,引导其他地区造船企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船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控制 规划 外建设项目,引导我国造船能力健康、有序发展。
(3)深入推进造船模式
变革骨干船厂要在"十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基础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造船技术,不断创新适应先进造船模式的体制机制,争取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工作再上一个大台阶。
(4)切实加快船舶配套业发展
利用国债投入、军工技改等投资渠道,重点依托现有骨干配套企业,形成若干船用设备制造基地;集中改造或新建一批重点生产线,扩大船舶动力和船舶辅机两大类产品的生产能力;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重点建设船舶动力研发平台和船用设备研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满足造船快速发展的需要。
(5)加强 行业 管理工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 行业 中介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协会在 行业 自律、沟通信息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支持协会开展服务于企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与 行业 中介组织协调配合的 行业 管理体系。
3、未来市场预测
世界经贸快速发展、中国因素积极作用、航运市场高度繁荣是推动2007年国际船市继续兴旺并再创新高的内在因素,行情不存在过多的泡沫成分。展望2008年国际造船市场,可能出现适度回落,但是兴旺并未终结,“卖方市场”格局仍将延续。表现在:
1)新船成交量将会有所下降,不仅达不到2007年2.4亿载重吨水平,也很难突破2亿载重吨大关,大体可以保持前5年的平均水平。
2)全年全球造船产量预计约为1亿载重吨,还将显著低于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仍可保持增长势头,但是增速将大大放缓。
3)考虑到美元贬值、钢材涨价、新规范新标准实施导致造船成本上升以及继续保持卖方市场的格局,新船合同价基本上将保持在2007年后期高位,不会出现重大调整,个别船型新船价格则有可能上涨。
4)三大主流船型成交量将出现明显的变化。继2006年油轮订货、2007年散货船承接量出现了异乎寻常的高峰后,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手持订单中散货船的比例已高达44.4%,预计2008年散货船的订造量将会有所下降。海洋工程装备和汽车滚装船的订造将继续活跃,大型液化气船(LNG船、LPG船)不大可能出现明显回升。
第二节 2008-2010年中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运行状况预测
一、2008-2010年 行业 工业总产值预测
2008-2010年中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工业总产值预测
单位:千元
二、2008-2010年 行业 销售收入预测
2008-2010年中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销售收入预测
单位:千元
三、2008-2010年 行业 利润总额预测
2008-2010年中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利润总额预测
单位:千元
四、2008-2010年 行业 总资产预测
2008-2010年中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 行业 总资产预测
单位:千元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