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影响及水泥行业存在的问题(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研报告2018-09-28 09:34:32来源:

    第一节 新标准对水泥 行业 的影响

    一、水泥新标准推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

    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完成《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的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已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新标准对于控制水泥工业污染排放,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标准将进一步削减水泥工业污染排放。水泥 行业 是重点污染 行业 ,其粉尘排放占全国粉尘排放量的50~70%,SO2排放占全国SO2排放量的5~6%,NOx排放占全国NOx排放量的12~15%,有些立窑生产中加入萤石以降低烧成热耗,还造成周边地区的氟污染。新标准全面实施后,现有立窑以及一些落后的回转窑必须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全国现有水泥企业的颗粒物总排放量将由2000年的780万吨,削减到200万吨左右,环境效益十分突出。

    2、新标准将进一步促进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水泥工业淘汰落后立窑,大力发展新型干法,结构调整成果显著。但也应注意到,由于水泥工业的迅猛发展,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投资等现象,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整顿水泥 行业 经济过热、盲目投资的过程中,环保排放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专项整治,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严格实施限期治理、停产治理、限产限排,严格环保监督管理,有力地保障了国家 产业政策 的执行。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发挥环保法规在控制水泥 行业 市场准入、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新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重大调整:一是统一了现有生产线排放标准,并设置达标过渡期;进一步加严新建生产线的排放标准。现行GB4915-1996标准中,水泥窑粉尘排放从100mg/m3到600mg/m3都可能是合法的,彼此相差6倍,限值很不合理。根据目前的整体污染治理水平,以及对污染严重企业加速淘汰的需要,对现有生产线,标准限值一律统一到1997年后新建厂回转窑二级标准(100mg/m3)上,并留出18个月的达标过渡期。对2005年1月1日后建设(新、改、扩建)的生产线一律要求采用新型干法,并达到与国外标准大致相同的排放水平(颗粒物50mg/m3)。二是统一了回转窑、立窑排放限值。立窑污染严重,特别是使用萤石等矿化剂造成高氟排放,对农作物以及蚕桑生产影响很大,今后将不鼓励企业为自身节能而污染环境,加快落后生产工艺的淘汰。三是新标准扩大标准适用范围至水泥工业生产全过程,排放限值不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挂钩,增加对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的排放要求,增加环保相关管理规定,规定水泥窑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

    目前,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水泥工业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压缩了落后立窑的生存空间,使水泥生产向着大型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新型干法正逐步成为主导工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泥生产线已在我国建设。以新型干法为代表的现代水泥企业生产效益好,控制污染的规模效益佳,为新标准的执行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水泥工业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的进步,为执行新标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目前我国水泥工业的电除尘器用量约占全国的30%,而目前布袋的使用正日益增多,并出现了“电改袋”的动向(国外亦然)。从目前国内水泥工业的布袋除尘和静电除尘技术装备看,发展已相当成熟,无论是处理废气的能力、净化效果、还是运行的稳定性,都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执行新标准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二、水泥包装在新国标下 发展 分析

    GB9774—2002新国标规定了水泥包装袋为纸袋,复膜塑编袋,复合袋。目前,国内使用的复膜塑编袋,复合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塑编筒料复膜袋及加纸的复合袋(简称塑编筒料二复合袋,三复合袋)更是水泥包装的主流袋型。

    (一)2004年水泥包装总结 分析

    1、我国水泥包装业面对2003、2004年水泥投资过热的情况,以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率和水泥工业需求的增长速度而增长,盲目大于快上,给本来就供大于求的水泥包装市场雪上加霜,再也不能说是“暖冬”了。

    2、不符合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的劣质包装袋,尤其是无复膜加再生料的塑编袋充斥市场,国家标准明令禁用的缝底纸袋和再生纸袋仍占据纸袋包装的半壁江山。水泥袋市场不规范使水泥袋的无序竞争不断升级,许多本来比较正规的企业屈从于市场也被迫参与制劣,形成恶性循环。其根本的原因是相当多的水泥企业为追求利润,对水泥包装国家标准熟视无睹,使用低价劣质袋,给非标水泥袋提供了市场,使其到处泛滥。

    3、水泥包装业受到原材料涨价、能源短缺和运费上涨的影响,2004年下半年约有1/3以上的企业亏损、减产、停产甚至倒闭,这一情况在塑编包装界更为突出。制袋企业各行其是,竞相杀价,“价格战”愈演愈烈,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值、产量严重回落,本来就属微利的 行业 ,销售利润跌至极限,亏损面在不断扩大,甚至危及到大中型制袋厂,整个 行业 陷入困境。

    4、一些业界人士对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的态度是:水泥用什么包装不是听标准的,而是听市场的,水泥厂要什么袋子,我就卖什么袋子,标准袋子再好,没人买,我怎么活下去。而且对水泥袋质量的监管除了有力度问题以外,还有监管水平问题,还存在对标准条款的理解和标准条文自身的问题。

    5、由于水泥包装市场的无序竞争,使得一些在环保大潮中诞生并初步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没有健康茁壮的发展起来,如环保型的夹筋纸和埋纱纸包装袋、国际公认并大力推广的糊底水泥包装袋、水溶纱水泥包装袋等,使投身于这些事业的企业,得不到回报。

    6、推广散装也会影响水泥包装的供需变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2004年水泥散装率达到水泥总产量的34.47%,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比上一年度散装量净增7662万吨,减少使用水泥包装袋145240万条,相当于70多家年产2000万条制袋企业的产量。

    (二)2005年水泥包装市场 分析

    1、随着水泥企业的整合而整合。新的一年水泥企业将步入良性扩展机制,专家认为,自2005年始,经过10年左右的整合,应该有几十家至多几百家合计占总产量80%以上的水泥集团公司,依托庞大的市场需求,最终成为市场的幸存者和获利者。水泥企业整合大潮会给水泥包装 行业 带来什么,整个 行业 重新洗牌将是必然的。

    2、水泥 行业 改变“三低”(产业集中度低、新型PC窑水泥比重低、散装水泥比重低)状况,将给水泥包装市场的规范化带来好处,也势必对非标劣质袋形成冲击。

    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逐步深入开展,非标劣质袋充斥市场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政府依靠 行业 协会和广大正规企业的合力,加大监管力度,从劣质袋泛滥的源头抓起,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在2005年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4、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水泥包装将得到市场的认识和认可。明智的企业家将退出低档低附加值包装市场的无序竞争,产品结构的升档升级趋势将会显现出来。

    5、随着国家对水泥等 行业 的宏观调控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控制,塑编设备和重包装制袋设备制造业再次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设备质量,不顾能源消耗,粗制滥造,拼价格的机械产品和企业将被淘汰。研制以人为本的新型四化(机械功能多元化、控制智能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结构运动高精度化)的制袋设备,将成为有创新实力的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6、2002版《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在执行中出现一些影响操作和文本不规范的问题,标准的修订可望提到议事日程,不断完善《水泥包装袋》国家标准,宣传和贯彻国标是 行业 管理的长期任务。

    7、探讨强化建材包装 行业 的管理职能,协助政府强化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协调产业链中上游企业和下游终端用户的关系,整合资源、整合行动的办法和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8、 行业 内如何取得共识,塑造 行业 群体形象,取缔不正当竞争,实现 行业 自律,保护 行业 共同利益,营造一个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市场秩序,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课题。

    9、围绕2005年新课题开展协会工作。协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向政府反映 行业 的真实情况和企业的呼声,协助政府扶优治劣,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 行业 动向,组织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深入探讨建材包装工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在为企业牵线搭桥,排忧解难,维护企业和 行业 合法权益等多方面发挥 行业 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水泥 行业 存在的问题

    当走出金顶的“围墙”从营销视角 分析 中国水泥 行业 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水泥 行业 存在整体的 行业 危机,而这种危机还没有引起水泥 行业 同仁的足够重视。

    (一)企业发展环境日益恶化

    现在的中国水泥企业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经过25年高速发展的中国水泥 行业 ,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正在孕育严重的 行业 危机。

    中国水泥 行业 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该 行业 长达20多年的高速发展。自从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水泥以来,水泥产品成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至今已经有180年历史。即使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也没有 研究 出替代品,使得水泥企业的老板长期以来不用担心出现新产品的竞争问题而高枕无忧。从 行业 的发展来看,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水泥 行业 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1980年,中国的水泥总量为7986万吨,到2003年,全国水泥产销量超过7亿吨;从1985年开始,中国水泥年产量持续居世界首位;到1999年,大小水泥企业达8000余家;国家在强制实施关闭小水泥企业的政策后,到2001年,年销售额超过500万的企业仍然有4471家。

    中国水泥 行业 危机还表现在产能与需求比出现较大的负数方面。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平稳的以追求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时期,以拉动经济指标为目的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将逐渐下降,市场对水泥的需求与水泥 行业 的客观产能相比,产能已经大大超出市场的需求。产能过剩将导致一些销售能力低下的水泥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将受到严重考验。

    中国水泥 行业 危机也表现在 行业 保护降低了水泥企业的竞争能力上。长期以来水泥 行业 流行政策保护的计划经济思维。政策保护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各级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保护市场。比如,国家通过生产许可和项目审批的方式来干预水泥企业的数量;各级政府采取指定本地水泥产品的方式保护本地企业。特别是1999年国家实施关闭小水泥的行政手段,除了小水泥具有能源浪费、污染严重、质量差等“客观”理由外,为大中型水泥让出市场空间也是重要原因。例如,安徽就关闭小水泥企业达到264家,淘汰落后产品895万吨;这个举动从客观上为海螺集团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行政干预的不断出现,使得水泥企业不从市场角度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是一旦有困难就去找政府,这种情况在过去的国有水泥企业中特别突出。虽然政府干预的状况在近两年有所减少,但呼吁政府干预水泥市场的言论并不在少数,而且还有来自于水泥 行业 高层的声音。

    中国水泥 行业 危机也来自于竞争环境的宽松。从总体上看,中国水泥企业的竞争环境与其他 行业 的竞争环境相比较,要宽松得多。尽管在25年的持续发展中因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控而出现过几次大面积的 行业 亏损。水泥 行业 竞争环境的宽松,主要表现在对手清晰,客户清晰,竞争手段单一,销售半径仅有数百公里,各个区域市场的竞争还没有白热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中国水泥 行业 面临的这一切,使得绝大多数水泥企业家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水泥 行业 的整体危机已经从几个宏观方面表现出来:拉法基等世界级品牌加快了进入中国水泥市场的步伐,他们的“亏损”实力、低成本、先进而规范的管理手段,都是本土水泥企业难以抗衡的内容;建筑质量终身制对水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品牌开始向优良品牌集中;像海螺这样极少数引入营销理念的水泥企业已经抢占了市场先机,在与本土水泥企业的竞争方阵中与第二、第三名之间拉出了巨大的差距,成功塑造出本土水泥龙头老大的品牌形象;传统的政府 行业 干预将被市场竞争取代,政府在今后干预水泥 行业 的能力将会大大降低;按照世界水泥 行业 的生存与发展的标准,中国水泥企业要集中在500家以内才是合理的,那么至少有4000家水泥企业的名称将在竞争中消失。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许多水泥企业家居然视而不见。

    (二)企业经营短视症严重

    水泥产品的销售空间因为运输成本原因被限制在数百公里以内,同时也限制了水泥企业家的思维空间,导致大多数水泥企业家形成了企业经营短视症。活动空间,制约了思维空间。或不思进取,或视野转移,成为水泥企业家经营短视症的主要表现。

    从宏观上看,中国水泥企业家的 行业 进取心并不强。在我们直接接触到的企业家中,没有一个打算把自己企业做大做强到何等具体目标的战略计划。至于那些小立窑水泥企业的老板,更是缺乏雄心壮志。这种经营短视症,给有志于打造水泥企业强势品牌的企业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不遇抵抗即可成就大业的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依托水泥起家的企业家,热衷于多元化,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金顶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把股票上市获得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矿泉水、卫生洁具等领域,全部以失败告终;四川还有家公司同样把上市获得的资金用于建设全新的玻化砖生产线。从客观结果来看,很多水泥企业的多元化道路十分艰难,主业日渐没落次业也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为何水泥企业的多元化如此艰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水泥企业人才属于一个相当封闭的系统,与社会其他 行业 的联系相对隔离,人才资源的多元化转换能力差,这是由于水泥 行业 的特殊性决定的。但是,绝大多数走多元化道路的水泥企业家,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隐患的严重性。

    水泥 行业 经营短视症还表现在忽视现代企业的竞争,必须使用最为先进的市场营销理论这个客观现实。从总体上,看中国水泥 行业 在营销问题上呈现被动性,很少有企业家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思考企业的未来;很少有营销经理从遏制竞争对手的角度思考市场布局,推销成了水泥销售的全部内容;很少有品牌促销活动,市场供不应求时就抓紧涨价,市场滞销时就垫资赊销;很少有企业从顾客满意角度考虑市场营销问题。在媒介资讯方面,看看中国水泥 行业 专业网站、水泥期刊杂志,都难见市场营销管理的踪迹。再看看 行业 专家的意见,虽然有不少关于“水泥 行业 调整”的长篇大论,但大多都集中在改进水泥生产技术、希望政府干预水泥市场、实施行政手段关闭小水泥企业等意见上,似乎中国水泥 行业 还独自生存在计划经济年代。

    (三)营销管理缺乏基本功

    观察水泥企业的营销管理,从现代营销理论的角度来看,与中国其他 行业 相比较,水泥 行业 的营销管理的确十分落伍。

    在营销战略管理方面,能够从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角度来观察市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在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企业惟有海螺集团。也有一些跟进者,开始放眼全国,但效果还没有显现。

    在品牌营销管理方面,有少数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实施了CIS战略的第一步,完成了VIS的设计和实施,可惜没有进一步的跟进手段。至于在品牌系统管理控制、品牌接触点系统建设、品牌传播系统 规划 与实施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生产技术更新方面,目前最先进的干法窑外分解技术,不仅环保而且生产成本最低,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先进技术,但还没有走上普及的道路。目前,全国的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生产线不到500条,与5000条的总数相比,比例还很悬殊,产能比例也仅在20%左右。

    在销售管理方面,不少企业还停留在“运销”——运输销售的阶段,销售管理技术粗放。在信息管理上,客户资料信息简单,不注重竞争对手信息的系统收集与 分析 ,或者销售信息保密不够被竞争对手轻易获取。在业务员管理上,很少对业务员的销售过程进行管理和支持,对业务员的营销培训也非常不力。在销售政策上,朝令夕改、玩弄经销商、产品紧缺时不按照合同约定随意涨价。在销售激励上,低工资和销售提成构成物质激励的主要内容,但是提成条件苛刻,销售人员要拿到提成十分不易,甚至成为不可能,因而导致业务员普遍出现“亏损”而无心业务工作。在常规管理上,管理的计划性不强,对销售前线的支持不力、控制不力,都是客观存在的。

    从总体上考察水泥 行业 ,缺乏营销基本功,管理粗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我在金顶工作期间,营销管理“精细化”的工作方案,也难以得到满意的执行。

    另外通过相关 行业 发展及产业环境发展,又可以看出水泥 行业 来讲的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电力短缺严重制约水泥发展

    进入2004年以来,“电荒”警报红灯频闪,不仅经济发达的苏浙沪发生“电荒”,全国大部分城市先后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电力短缺使水泥生产不能正常运行,频繁停电,对设备损害及运转率影响很大,严重制约水泥产能的发挥。

    (二)煤炭涨价,交通运输紧张使水泥成本上升

    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煤 行业 的高速发展,给煤炭供应造成极大压力,再加上铁路运输紧张,严格治理公路运输超载使煤炭供应紧张状况雪上加霜,水泥成本因煤、电、运涨价上升了50~80元/吨,煤炭、运输已成为制约水泥发展的瓶颈。

    (三)总量增速过猛影响水泥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水泥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总量增长过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增长,对抑制落后生产能力的增长,挤压小水泥市场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由于消费市场的拉动,落后生产能力退出通道不畅,使水泥在数量上产生叠加效应,落后生产能力与新型干法水泥争资源、争能源,加剧了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影响水泥产业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水泥 行业 需要持续发展

    据中国水泥协会对水泥投资项目调研结果显示,国家宏观调控对新型干法水泥投资产生了消极影响。水泥企业、设计院、机械制造业反映有的地区在建项目停下来了,有的地区对结构调整有利的新项目也不批了;设计院4月份业务高潮就结束了,5月份没有新签项目。以前签的已收了订金的合同80%延期或停止了,已开工的20%处于停滞状态;水泥机械制造 行业 4月份以来很少接到新的订单,并有退货情况,项目建设处于休克状态。业内人士担心水泥 行业 将出现大起大落,如果真是这样,对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部分地区市场出现混乱

    供需平衡被打乱,部分地区出现恶性竞争,价格战、赊款战频频发生,市场秩序出现混乱,严重损害企业利益和生产健康。

    (六)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而分散,效益低下

    近几年来,国外企业经过联合兼并已经形成大的水泥集团,在竞争中拥有规模优势,如瑞士的霍德班克公司,早在1998年就形成了83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泰国水泥公司也形成了1800万吨的生产能力等。由于大水泥集团的出现,在各自国家占据主要产量地位,如:日本的太平洋和三菱等4大公司控制了其全国的80%产量,印尼的3家大水泥公司控制了92%等。通过集团的大型化,使企业的平均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如韩国:560万吨/企业-年,日本:340万吨/企业-年,泰国:210万吨/企业-年,印尼:90万吨/企业-年等。这些国家1999年的人均生产能力都达到3000吨/人-年。

    相比之下,我国的水泥产业规模小,产量抵,效益差。不难看出,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小型企业蜂拥而出,低标号甚至劣质产品不断涌现,小型企业产量占了全国水泥产量的主要份额。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在大力整顿小型无证企业的同时,加大了大型企业的建设,但是十大水泥企业集团的产量也仅占全国产量的7.46%,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由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平均生产能力很低,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七)产品质量差

    由于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我国长期以来低质劣质水泥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据报道,真正达到国际标准水平的GB525(ISO425)水泥仅占全部产品的10%左右,而主导产品为GB425却占了60%,另外还有低标(GB325)产品占30%,特种水泥仅占1%。显然无法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