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市场竞争策略
基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企业必须从这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其主导战略。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要么在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让顾客感觉到你提供了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要么企业致力于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市场细分、某一特定的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这三种战略架构上差异很大,成功地实施它们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由于企业文化混乱、组织安排缺失、激励机制冲突,夹在中间的企业还可能因此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一)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
1、成本领先战略的类型
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 行业 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1)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
(2)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
(3)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
(4)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
(5)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
2、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与组织要求
(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2)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
(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
(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
(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
(6)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除具备上述外部条件之外,企业本身还必须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
(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
(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
(3)认真的劳动监督;
(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
(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二)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1、差异化战略的类型
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企业要突出自己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有四种基本的途径:
(1)产品差异化战略
产品差异化的主要因素有: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
(2)服务差异化战略
服务的差异化主要包括送货、安装、顾客培训、咨询服务等因素。
(3)人事差异化战略
训练有素的员工应能体现出下面的六个特征:胜任、礼貌、可信、可靠、反应敏捷、善于交流。
(4)形象差异化战略
2、差异化战略的适用条件与组织要求
(1)可以有很多途径创造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
(2)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即顾客需求是有差异的;
(3)采用类似差异化途径的竞争对手很少,即真正能够保证企业是“差异化”的;
(4)技术变革很快,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特色。
除上述外部条件之外,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还必须具备如下内部条件:
(1)具有很强的 研究 开发能力, 研究 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
(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
(3)企业在这一 行业 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
(4)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
(5) 研究 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
(6)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 研究 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
(7)各种销售渠道强有力的合作。
(三)集中化战略(Focus)
1、集中化战略的类型
集中化战略也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具体来说,集中化战略可以分为产品线集中化战略,顾客集中化战略,地区集中化战略,低占有率集中化战略。
2、集中化战略的适用条件、收益与风险
具备下列四种条件,采用集中化战略是适宜的:
(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户群,这些用户或有不同的需求,或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产品;
(2)在相同的目标细分市场中,其他竞争对手不打算实行重点集中战略;
(3)企业的资源不允许其追求广泛的细分市场;
(4) 行业 中各细分部门在规模、成长率、获利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某些细分部门比其他部门更有吸引力。
集中化战略的收益主要表现在:
(1)集中化战略便于集中使用整个企业的力量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目标;
(2)将目标集中于特定的部分市场,企业可以更好地调查 研究 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市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知彼”;
(3)战略目标集中明确,经济效果易于评价,战略管理过程也容易控制,从而带来管理上的简便。
集中化战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由于企业全部力量和资源都投入了一种产品或服务或一个特定的市场,当顾客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出现创新或有新的替代品出现时,就会发现这部分市场对产品或服务需求下降,企业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2)竞争者打入了企业选定的目标市场,并且采取了优于企业的更集中化的战略;
(3)产品销量可能变小,产品要求不断更新,造成生产费用的增加,使得采取集中化战略的企业成本优势得以削弱。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及产品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
我国大豆蛋白产品目前尚处于成长期。商品的成长期是指新产品试销取得成功以后,转入成批生产和扩大市场销售额的阶段。在商品进入成长期以后,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使用,企业的销售额直线上升,利润增加。在此情况下,竞争对手也会纷至沓来,威胁企业的市场地位。因此,在成长期,企业的营销重点应该放在保持并且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加速销售额的上升方面。另外,企业还必须注意成长速度的变化,一旦发现成长的速度有递增变为递减时,必须适时调整策略。
这一阶段可以适用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种:
1、积极筹措和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基本建设或者技术改造,以利于迅速增加或者扩大生产批量。
2、改进商品的质量,增加商品的新特色,在商标、包装、款式、规格和定价方面做出改进。
3、进一步开展市场细分,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用户,以利于扩大销售。
4、努力疏通并增加新的流通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面。
5、改变企业的促销重点。例如,在广告宣传上,从介绍产品转为建立形象,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在社会上的声誉。
6、充分利用价格手段。在成长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在适当是企业可以降低价格,以增加竞争力。当然,降价可能暂时减少企业的利润,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长期利润还可望增加。
第三节 处于不同市场地位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策略
一、市场领导者的营销竞争策略
(一)扩大市场需求量
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领先企业,其营销战略首先是扩大总市场,即增加总体产品需求数量。通常可以运用三条途径。
1、发现新的用户。通过发现新用户来扩大市场需求量,其产品必须具有能够吸引新的使用者,增加购买者数量的竞争潜力。
2、开辟产品的新用途。通过开辟产品的新用途扩大市场需求量。领先者企业往往最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动态,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和开辟新的用途。美国杜邦公司不断开辟尼龙产品的新用途就是一个公认的成功的范例。
3、增加用户的使用量。通过说服产品使用者增加使用量也是扩大市场需求量的有效途径。说服产品的使用者增加使用量的办法有许多,但最常用的是促使消费者在更多的场合使用该产品;增加使用产品的频率;增加每次消费的使用量。
(二)保持现有市场份额
领先者企业必须防备竞争对手的进攻和挑战,保护企业现有的市场阵地。最佳的战略方案是不断创新,以壮大自己的实力。还应抓住竞争对手的弱点主动出击。当市场领先者不准备或不具备条件组织或发起进攻时,至少也应使用防御力量,坚守重要的市场阵地。防御战略的目标是使市场领先者在某些事关企业领导地位的重大机会或威胁中采取最佳的战略决策。可以选择采用六种防御战略:
1、阵地防御。市场领先者在其现有的市场周围建造一些牢固的防卫工事。以各种有效战略、战术防止竞争对手侵入自己的市场阵地。这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防御,阵地防御是最基本的防御形式。
2、侧翼防御。市场领先者建立一些作为防御的辅助性基地。对挑战者的侧翼进攻要准确判断,改变营销战略战术。用以保卫自己较弱的侧翼,防止竞争对手乘虚而人。
3、先发制人防御。在竞争对手尚未动作之前,先主动攻击,并挫败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地位。具体做法是当某一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对本企业可能形成威胁的某一危险高度时,就主动出击,对它发动攻击,必要时还需采取连续不断的正面攻击。
4、反攻防御。面对竞争对手发动的降价或促销攻势,主动反攻入侵者的主要市场阵地。可实行正面回击战略,也可以向进攻者实行“侧翼包抄”或“钳形攻势“,以切断进攻者的后路。
5、运动防御。市场领先者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域中去,而这些新扩展的领域可能成为未来防御和进攻的中心。
6、收缩防御。市场领先者逐步放弃某些对企业不重要的、疲软的市场,把力量集中用于主要的、能获取较高收益的市场。
(三)提高市场占有率
市场领先者实施这一战略是设法通过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增加收益、保持自身成长和市场主导地位。需要注意提高市场占有率不一定能给企业增加利润。只有当具备以下两项条件时利润才会增加:
1、产品的单位成本能够随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下降,市场领先者常常拥有较高的生产和经营能力,能够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来获得规模经济成本,追求 行业 中的最低成本,并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产品。
2、产品价格的提高超过为提高产品质量所投入的成本。通常,具有较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并有可能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高质量并不意味过高的投入成本。美国管理学家克劳斯比指出,质量是免费的,因为质量好的产品可减少废品损失和售后服务的开支,所以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成本,而且,高质量的产品会受到顾客的欢迎.使顾客愿意付较高的价格。
二、市场挑战者的营销竞争策略
(一)确定战略目标和挑战对象
大多数市场挑战者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达到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利润率的目标。挑战者在明确战略目标时,必须确定谁是主要竞争对手。一般说来,挑战者可以选择下列几种类型的攻击目标。
1、攻击市场领先者。这是一种既有风险又具潜在价值的战略。一旦成功,挑战者企业的市场地位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颇具吸引力。企业采用这一战略时,应十分谨慎,周密策划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进攻领先者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2、攻击与自身实力相当的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向那些势均力敌的企业发动进攻,把竞争对手的顾客吸引过来,夺取它们的市场份额,壮大自己的市场。这种战略风险小,若几番出师大捷或胜多败少的话,可以对市场领先者造成威胁,甚至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市场地位。
3、攻击实力较弱的企业。当某些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夺取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壮大自身的实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选择进攻策略
1、正面进攻。市场挑战者集中优势兵力向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阵地正面发动进攻,即进攻竞争对手的强项而不是它的弱点。采用此战略需要进攻者必须在提供的品(或劳务)、广告、价格等主要方面大大超过竞争对手,才有可能成功,否则采取这种进攻战略必定失败。为了确保正面进攻的成功,进攻者需要有超过竞争对手的实力优势。
2、侧翼进攻。市场挑战者集中优势力量攻击竞争对手的弱点。此战略进攻者可采取“声东击西”的做法,佯攻正面,实际攻击侧面或背面,使竞争对手措手不及。具体可采取两种策略:
(1)地理性侧翼进攻。即在某一地理范围内针对竞争者力量薄弱的地区市场发动进攻。
(2)细分性侧翼进攻。即寻找还未被领先者企业覆盖的商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迅速填空补缺。
3、围堵进攻。市场挑战者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进攻策略。市场挑战者必须拥有优于竞争对手的资源,能向市场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质量更优、价格更廉的产品,并确信围堵计划的完成足以能成功时,可采用围堵进攻策略。例如,日本精工公司对美国手表市场的进攻就是采用围堵进攻战略成功的范例。
4、迂回进攻。市场挑战者完全避开竞争对手现有的市场阵地而迂回进攻。具体做法有三种:
(1)实行产品多角化经营,发展某些与现有产品具有不同关联度的产品;
(2)实行市场多角化经营,把现有产品打入新市场:
(3)发展新技术产品、取代技术落后的产品。
5、游击进攻。以小型的、间断性的进攻干扰对方,使竞争对手的士气衰落,不断削弱其力量。向较大竞争对手市场的某些角落发动游击式的促销或价格攻势,逐渐削弱对手的实力。游击进攻战略的特点是不能依仗每一个别战役的结果决出战局的最终胜负。
三、市场跟随者的营销竞争策略
(一)紧密跟随
战略突出“仿效”和“低调”。跟随企业在各个细分市场和市场营销组合,尽可能仿效领先者。以至于有时会使人感到这种跟随者好像是挑战者,但是它从不激进地冒犯领先者的领地,在刺激市场方面保持“低调”,避免与领先者发生直接冲突。有些甚至被看成是靠拾取主导者的残余谋生的寄生者。
(二)距离跟随
战略突出在“合适地保持距离”。跟随企业在市场的主要方面,如目标市场、产品创新与开发、价格水平和分销渠道等方面都追随领先者,但仍与领先者保持若干差异,以形成明显的距离。对领先者既不构成威胁,又因跟随者各自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而使领先者免受独占之指责。采取距离跟随策略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同 行业 中的一些小企业而发展自己的实力。
(三)选择跟随
战略突出在选择“追随和创新并举”。跟随者在某些方面紧跟领先者.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别出心裁。这类企业不是盲目跟随,而是择优跟随,在对自己有明显利益时追随领先者,在跟随的同时还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但一般不与领先者进行直接竞争。采取这类战略的跟随者之中有些可能发展成为挑战者。
四、市场补缺者的营销竞争策略
(一)市场补缺者的主要战略是专业化市场营销。
1、专门致力于为某类最终用户服务的最终用户专业化;
2、专门致力于分销渠道中的某些层面的垂直层面专业化;
3、专门为那些被大企业忽略的小客户服务的顾客规模专业化;
4、只对一个或几个主要客户服务的特定顾客专业化;
5、专为国内外某一地区或地点服务的地理区域专业化;
6、只生产一大类产品的某一种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
7、专门按客户订单生产预订的产品的客户订单专业化;
8、专门生产经营某种质量和价格的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专业化;
9、专门提供某一种或几种其他企业没有的服务项目专业化;
10、专门服务于某一类分销渠道的分销渠道专业化。
(二)创造补缺市场、扩大补缺市场、保护补缺市场。
企业不断开发适合特殊消费者的产品,这样就开辟了无数的补缺市场。每当开辟出这样的特殊市场后,针对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扩大产品组合,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扩大补缺市场的目的。最后,如果有新的竞争者参与时,应保住其在该市场的领先地位,保护补缺市场。作为补缺者选择市场补缺基点时,多重补缺基点比单一补缺基点更能增加保险系数,分散风险。因此,企业通常选择多个补缺基点,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