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面制品 行业 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况
我国是面制食品最大的生产国,也具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面制品作为主食,在人们的食品消费中占据很主要的地位,同时我国也是生产面条最早的国家。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面条产销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挂面生产厂家已超过4000家,年生产挂面200万吨以上,销售额80亿元以上。
我国挂面产品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多为传统的低档挂面为主;(2)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了日本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使我国挂面生产工艺及包括上了一个台阶,产品的质量和品种更丰富了市场需求;(3)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转型和逐步放开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功能性。营养的中高档花色品种进入市场,并以精致的包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里尤经麦香春、京都、康师傅、味都为代表。
但是,我国挂面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质量和品种上仍有不小的差距,具体反映在:(1)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2)工业化技术手段落后,市场开发滞后。
随着我国进入WTO,挂面产品进出口量的增加,品种、质量、工艺水平将进一步得到交流,对于我国挂面的发展将提供一个很好的机遇,让我们在座的各家生产企业携起手来,为提高挂面加工的发展共同努力。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面制品加工业已形成多元化、民营经济为主的 行业 。
以全国方便主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类型为例,国有企业77家,占26.37%;集体企业41家,占14.04%;外商和港澳投资企业103家,占35.27%。
2006年,中国方便面总产量460亿包,销售额298.4亿元,人均世界第五,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世界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方便面 行业 以每年转化全国小麦的1/10的容量,以占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加工食品46%的份额,凸显其“第一大板块”的优势,并对蔬菜、香辛料的种植、加工与增值,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与日本、韩国等国的发展经历相似,中国大陆方便面自1992年康师傅登陆至今,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4年后,也面临增速放缓。
从 行业 走向,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业内两种主要创新方式:
一是以大企业为主的对油炸方便面调味料的价值提升。如康师傅的西南陈泡风云、西北油泼辣子、江南美食等区域饮食系列产品,今麦郎的“辣煌尚”等15种秋季新品,统一的都市风格方便面。新品的出现,体现了大企业将方便面的价值,从面体向调味料的价值转移,以此快速拓宽了销售对象;
二是由于“五谷道场”等非油炸面的成功上市及杂粮面、馄饨面的后续推出,形成了 行业 的板块增容,并将在未来持续发展。它主要体现为对面体的结构性创新。
二、中国面制品产业的两大成功
1、面制品 行业 对黑土地的回报——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领域。
面制品 行业 不仅转化了大量农产品,同时起到了大范围带动农户作用。一个“华龙”年转化优质小麦100万吨,仅优质小麦种植一项,每年就可使全县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消化了周边20多个县的小麦余粮。一个“康师傅”,仅调味料一项,2003年就消化5000吨牛肉,3000吨辣椒;仅葱、蒜两个小产品,就需667公顷土地及上万名农民投入田间,有近98万农村劳动力加入“康师傅”方便面加工的“链条”中。“康师傅”、“华龙”两大企业,使190万农民进入面制品产业链。而这一切,都是在政府基本没有投入的条件下依靠企业实现的。它使河南、河北由小麦大省成为面制品强省,它使中国由小麦大国走向面制品强国。
2、中国方便面产业——“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四大要素方便面是从日本引入的,但20年后,在中国的成功者却大都是华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刻认同与理解,是方便面在中国发展壮大的根。
(1)面条的市场亲和力——进入市民的一日三餐,在餐桌上寻求自身稳定而长久的市场定位。
(2)口味的追踪与复原——用现代科技复原、创新传统风格的成果,东方咸味调味料得以工业化发展壮大。
(3)设备的跟踪与保证——设备国产化是 行业 发展的助推器,并在服务 行业 中提升自身、行销海外。
(4)鲜明的地域特征——提升面制品文化附加值的源泉,形成中国面制品的持久竞争力。
准确而稳定的市场定位,应用现代科技,优质的国产化设备,中国饮食文化的附加值——以上四个元素,鲜明地体现在中国面制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构成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典型特征。在经过20年的“成长期”后,预计这一 行业 将进入具“原始性创新”内容,充满活力与动感的“青春期”。
三、对 行业 发展的忧虑和思考
中国方便面产业用20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地发展壮大,具有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从这个 行业 中走出来的企业——“康师傅”、“华龙”、“正龙”及优秀企业家——魏应洲、范现国、姚中良等,现都成为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佼佼者。但是,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有喜悦,也有忧虑。
1、不少企业发展十余年来呈现“小头脑大身躯”的“恐龙特征”。
形成这一特征的有两个表象:(1)产量和产能迅速扩张,从1992年的15亿包到2003年的400多亿包,年平均增速在25%以上, 行业 发展以外延为主要方式,注重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升。(2) 行业 内的技术精英基本上是“师出同门”——“康师傅”、“统一”。产品亦在“近亲繁殖”的不断模仿与复制中退化。“红烧牛肉面”占到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11年。不少企业就像一个侏罗纪时代的恐龙,身躯虚肥而头脑极小,而且还是“豆眼”。尽管面制品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养活了“恐龙”也养育了“猴子”,但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剧变,物竞天择的规律就毫不留情地淘汰了一大批企业。巨大的恐龙消失了,而灵活的猴子活下来,适者生存!不论多少条线,不论企业大小,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的生存之道、稳健的财务政策,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2、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 行业 持续、健康发展。
从1992年~2004年的十余年中,“康师傅”、“统一”成为目前在内地活得最久的方便面企业。全 行业 企业总数急剧减少,不少外资企业“水土不服”,“三洋”撤出,“营多”消失,“美厨”倒闭,“华丰”下滑。十年前称雄山东的“龙丰集团”总裁宋学俊,也拖着他的病腿,还有他受伤的心,疲惫地离开了这个洒满他激情和汗水的舞台。中国面制品产业成就了时代的英雄,也送走了匆匆的过客。如果说,民营企业家中的第一代创业者大多是依靠过人的胆量和魄力进入市场而取得成功的,那么,当我们用着多年的原始积累去二次创业时,用科学的发展观决策企业的未来,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超前的市场意识,让企业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应该是一种必须面对的选择。
第二节 行业 市场现状 分析
一、我国面制品 行业 发展现状
面制品 行业 的发展非常符合中国国情,它在中国的成长有强大的饮食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1、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领域
面制品生产是农产品转化的很好途径,也是提供就业岗位的良好机会,它起到了带动农户的作用。以今麦郎为例,今麦郎每年转化小麦180万吨,相当于60多个县农民商品粮的总和,每年可以使农民增收一亿多元。
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今麦郎每年需购进新鲜蔬菜3万吨、脱水蔬菜3000吨、牛肉5000吨、辣椒1000吨、鸡蛋2500吨,其他原材料也有一定的量。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到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百万人融入今麦郎的产业链中,并从中受益。
2、面制品业产品度过“成长期”,进入“青春期”
在经历了20余年“成长期”后的制面品业,进入到科技与创新并进,活力与动感共存的“青春期”。
在这一时期面制品业产品出现了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其中营养方便面、杂粮面的研发与生产,体现了中国的优势和区域特征,具有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挂面、生鲜面、半生鲜面也成为本年度面制品业的一个新的亮点。
3、 行业 “寡头”产品结构发生调整
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统一等排名前五家的企业瓜分了中国方便面 行业 近70%的市场份额。这一数据表明,方便面 行业 正处于垄断竞争向寡头迈进的进程中。该杂志指出,在未来2~3年内,方便面业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将主要体现在这五家企业现有分额的重新分配。
今麦郎成功的进入到城市高端市场,将高端市场的产品品牌结构重新洗牌,而康师傅也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农村的平价面与低价面市场上。
二、杂粮方便面市场现状
玉米杂粮方便面异军突起,阔步跨入方便面主流产品之列,并带动了我国玉米杂粮加工、调味品、包装机械等 行业 的发展。其生产基地遍布北京、山东、四川、贵州、东北、河北等地,培育了圣金龙、康康、金典、大西南等玉米杂粮方便面生产企业,推出了“玉米香”五谷面、“荞麦香”方便面、“亿家堂”荞麦面、“康太太”荞麦方便面、“佳典”五谷杂粮方便面等等一批杂粮品牌方便面,推动了方便面 行业 向深层次发展。
1、玉米杂粮方便面似雨后春笋
第四届中国面制品产业大会闭幕以后,全国各地的方便面企业以及一些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商家、企业,纷纷地对玉米杂粮方便面这一新产品进行市场考察与调研。杂粮方便面市场在我国已形成“中心扎根”、“四面开花”的日趋红火的大好局面。
“中心扎根”是指最近在北京密云绿洲工业园区已建成了北京圣金龙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35000平方米,投资2750万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玉米杂粮方便面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玉米香”五谷面、“荞麦面”上市后,已经有了不俗的表现,远销河北、广东、黑龙江、辽宁等地,并迅速占领全国市场,供不应求。圣金龙公司正在快马加鞭,抓紧第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玉米杂粮方便面生产线总线将达到28条,总投资将达到亿元以上。
“四面开花”是指除了四川大西南面粉有限公司生产的“亿家堂”荞麦方便面、贵州遵义康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太太”荞麦方便面、玉米方便面外,山东蓬莱金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出了“佳典”牌五谷杂粮方便面,长寿岗矿泉水饮料公司正在安装玉米杂粮方便面生产线,近期将推出玉米杂粮方便面。
“亿家堂”由四川省大西南面粉有限公司生产,免煮即食、酸辣口味,目前已形成规模生产,具备了年产3000多吨的能力。“康太太”荞麦方便面、玉米方便面是贵州遵义康康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最近试制成功的,正准备以年产8000吨的速度,占领西南市场。
2、占天时占地利又占人和
中国的面制品业,尤其是方便面 行业 ,是最具民族特征的产业之一,是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快速成长的“朝阳产业”。面制品 行业 自1992年以来的10余年里,年产量从15亿包快速增长到300亿包,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方便面生产国与消费国。未来十年,以“康师傅”为代表的三资企业——康师傅、统一、日清、农心,以姚中良为领军的河南军团,以范现国为代表的华北新军及以锦丰为代表的南方群体,这四大板块,将构成中国方便面市场竞争的主体,并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竞争”,在“共同把市场做大”中竞合。下一轮竞争的基础将从有形资产的规模效应走向无形资产的规模效应,并从中诞生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玉米杂粮方便面将是未来十年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方便面之一。
杂粮方便面占地利是因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之一,中国玉米产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二位,去年总产量高达1.15亿吨,按农业部近期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剩余玉米,原先只作为畜牧饲料。如果及时将这剩余的800万吨玉米进行技术上的深加工,制成680亿包方便面,产值可达612亿元。目前,中国杂粮在国际市场需求大增,价格一路攀升。荞麦的价格已从360美元/吨飙升为600美元/吨,其主要进口国是日本。荞麦在日本被定义为具有美容、健身、排毒作用的功能食品,市场需求量很大,我国的面制品 行业 应充分关注这一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在“无公害原料”和“东方饮食文化特征”两方面做足文章,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杂粮及薯类方便食品上,不失时机地扩大国内市场并稳步占领海外市场。
杂粮方便面占人和是玉米杂粮方便面满足了21世纪消费者的需求。中国自古就有“药补不如食补,医疗不如食疗”的说法,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粮的需求日益增长,有85%的人偏爱“健康美容有益”的食品。玉米杂粮方便面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粗粮细做,使玉米食品规模化、高档化、方便化,将方便和营养完美地结合起来。国际卫生组织和老人协会对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做过调查,发现长寿老人中有50%常吃杂粮。据专家介绍,杂粮的营养价值比精制的面粉、大米更高,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和防癌抗癌的物质。可见注重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已成为一种共识。杂粮的粮药兼用功能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保健消费心理,使杂粮身价倍增,纷纷登上百姓餐桌,特别是玉米杂粮方便面深受消费者的厚爱,在市场上热销。这也正是玉米杂粮方便面问世以来短短一段时间就成为时尚食品的重要原因。
3、“瞄准市场空缺”加速企业发展
方便面生产 行业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除了价格的竞争,技术竞争也日趋激烈,在一种新产品上市周期逐步缩短的同时,消费者会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品,一旦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的要求,那么就会被市场自然淘汰。我国现有300多家方便面生产企业,而强强企业只有15家,其他企业在现有的情况下要想赶超强强企业很难。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只有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瞄准市场空缺”扬长避短,才是竞争的高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精明的决策者应发挥自身最大的“兵力”优势,争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瞄准市场空缺”,以己之长制他人之短,抢先控制市场的“制高点”,潜心 研究 市场需求,巧钻市场空缺,专攻市场冷门,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玉米杂粮方便面为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处于危难中的方便面企业,免除了在同行之中进行价格战的自相残杀,为其发展找到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再现风采的良好时机。
面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面制品业尤其是方便面 行业 ,是中国入世后最有可能冲出国门的优势产业。加速企业整合,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我国制品业的整体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方便面 行业 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相信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玉米杂粮方便面定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方便面 行业 驶入品牌时代的快车道,并在其发展壮大中培育一批像康师傅、统一、华龙、白象这样著名的食品企业和品牌。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