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化肥产业投资方向推荐(可行性报告模板)

    可研报告2018-09-29 10:09:41来源:

    第一节  国内化肥产业的SWOT 分析

    一、化肥产业的优势

    我国是钾缺、磷不富、天然气价格高的国家,四川大化肥用的天然气价格是每立方0.7元,俄罗斯要低得多,从储量和价格两方面来看,我国的化肥产业与化肥出口大国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相比,没有资源优势。

    我国化肥 行业 有代表性的技术是六七十年代引进的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的生产技术,后来经过改造在节能增产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落后了20年。从品种上看,磷肥是普钙当家,氮肥是碳铵和小尿素还占半壁江山,从生产工艺和品种两方面看,我国的化肥与国外比没有技术优势。

    我国生产合成氨的企业近1000家,平均生产规模2万多吨,美国生产合成氨的企业58家,平均规模30多万吨。我国没有一家100万吨级的合成氨厂,美国的AGRIUM公司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我国没有100万吨级的高效磷肥企业和钾肥企业,美国的IMC公司高效磷肥700万吨,钾肥900万吨。因此,我国的化肥产业与国外比没有规模优势。

    二、化肥产业的劣势

    从本国市场的角度看,我国化肥 行业 有本土优势、组织资源多的优势和人均费用低的优势。

    本土优势的内涵是:与国外企业比我国化肥企业产品的运输费用低。国外企业在中国不可能做到按乡按村地搞土壤的取样 分析 ,我国化肥企业可以轻易地做到这一点。国外企业在我国做不到按县按乡地搞平衡施肥示范服务,我国化肥企业也可以做到。我国上千家的地处农村的小化肥企业不少职工来自农村,家在农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与农民沟通容易,争取农民购肥的订单容易。地处农村的化肥企业能就地取材利用秸秆等副产物生产出的化肥档次高、价格低的生物肥、生化有机肥。

    组织资源多的优势是:我国乡以上的小化肥企业星罗棋布,我国的县有土肥站,乡有供销社,这些组织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要县政府出面可以轻易地融合成服务、营销、生产为一体的农化服务公司。

    我国化肥企业职工的人工费用比美国低了30倍以上,减员增效的潜力很大,只要化肥产业的定位正确,企业的结构合理,人均费用低的优势就可以转化为人工成本低、产品价格低的优势。

    三、国家政策上的机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化肥生产用电价格继续实行优惠政策,以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平抑农资价格。

    通知规定,对单系列合成氨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以下(不含30万吨)的化肥企业生产用电,一律免征农网还贷基金每千瓦时2分钱。对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生产企业,其生产用电执行与合成氨相同的优惠电价政策。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对化肥企业生产用电,应严格按规定的价格标准执行,各地不得区分基数内外执行不同的价格;已区分基数内外执行不同价格的,要作为价格违法行为处理。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征收农网还贷基金、区分基数内外执行不同价格等不落实化肥生产用电优惠价格政策的违法行为,确保有关政策执行到位。

    第二节  化肥下游产品的空白点

    磷复肥生产排放的磷石膏废渣,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磷石膏制硫酸与水泥,可消除污染, 实现硫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促进了磷复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的发展,磷石膏废渣急剧增加(每生产1吨磷酸排放5吨磷石膏)。目前,世界磷石膏年排放量达2.8亿吨,我国也将超过2000万吨。由于磷石膏含有P2O5、F及游离酸等有害物质,任意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设置堆场,不仅占地多、投资大、堆渣费用高,而且对堆场的地质条件要求高, 磷石膏长期堆积会引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硫酸是生产磷复肥的主要原料之一(生产1吨磷酸消耗2.8吨硫酸)。目前我国生产硫酸的原料结构: 硫铁矿占66.72%、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占18.54%、硫磺占10.20%、其他原料占4.54%。因我国硫铁矿后备资源不足、90%以上是含硫小于30%的中低品位矿,并且可开采品位逐年下降,天然硫磺尚未开发利用,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及炼油工业硫酸回收也有限。硫资源紧张及硫铁矿制酸排放废渣的难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硫酸工业及磷复肥工业的发展。因而,如何综合利用磷石膏废渣、保护环境、拓宽硫资源渠道,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利用石膏生产硫酸和水泥,可实现硫资源的良性循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石膏制酸和水泥技术的 研究 始于20世纪初。1916年,德国的缪勒和阔纳(Muller  Kuhne)开发天然石膏制硫酸和水泥技术,并建立了中试装置;其后英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南非等相继建成了以天然石膏、硬石膏和磷石膏为原料生产硫酸和水泥的装置,并投入生产,其平均生产能力为日产硫酸和水泥熟料各160吨。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上述工厂的生产装置均相继关闭停产。进入八十年代,由于磷肥生产过程大量排放的磷石膏受到堆放条件和环保条件的限制,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又引起人们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及磷肥生产大国又开展了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新技术的 研究 工作,但至今尚无成功的报道。

    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利用石膏制硫酸和水泥技术的 研究 工作,六十年代国家组织有关单位数百名专家联合攻关,30多年耗费大量资金,但由于某些技术问题没有有效解决,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几乎被“宣判死刑”。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22年的艰苦奋斗,历经小试、中试、产业化、 大型化,终于攻克了大窑结圈、设备堵塞这一世界技术难关,控制了弱氧化气氛,创造出半水流程工艺及高饱和比、高硅酸率配料率值,解决了水平衡、热平衡、酸平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盐石膏、磷石膏、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石膏制酸技术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特别是“年产3万吨磷铵、4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国家工业示范装置(简称“三、四、六”)的建成投产,使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有效地解决了磷铵生产废渣磷石膏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创出一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路子。经过多年的改造挖潜, “三、四、六”装置已达到并超过“6万吨磷铵、8万吨硫酸、12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实现了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高效益。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已向国外企业转让。近几年来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又取得了旋风预热器窑分解石膏制硫酸与水泥技术等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年产15万吨磷铵、2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30万吨水泥”国家放大示范工程已于1999年建成投产、并通过预验收,成为世界上技术先进、规模最大的联产装置。

    工艺技术及创新点

    (一)工艺过程

    据介绍,鲁北独创了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技术,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分解水泥熟料和二氧化硫窑气,水泥熟料与锅炉排出的煤渣和盐场的盐石膏等配置水泥,二氧化硫窑气制硫酸,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在这一过程中,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并且产生的三种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而使用的只是一种原料磷矿石。既有效解决了废渣磷石膏堆存土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难题,又开辟了硫酸和水泥生产新的原料路线。

    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新技术,将磷铵、硫酸、水泥三套生产装置有机地排列组合为一体,形成绿色环保产业链。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硫酸尾气回收制取的液体SO2作为海水提溴的原料,废水封闭循环利用,磷铵干燥采用节能型沸腾式热风炉,以锅炉排出的煤渣为原料,燃烬后成为合格的水泥混合材。 废渣吃光用净,变废为宝,硫在装置中循环利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开发,既开辟了磷铵生产原料硫酸的来源,找到了废渣磷石膏治理的有效途径,又解决了磷复肥工业“三废”污染的世界难题。磷铵、硫酸与水泥三产品联产,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形成了绿色环保产业链。与同规模厂家单独生产磷铵、采用硫铁矿生产硫酸和一般水泥厂相比,成本最低。硫酸成本约为硫铁矿制硫酸的二分之一,水泥成本为一般水泥厂的三分之二,磷铵成本每吨降低700元。从近几年“年产6万吨磷铵、副产磷石膏制8万吨硫酸联产12万吨水泥”装置生产运行情况看,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6320万元、利税6190万元,年投资利税率51.58%;采用此技术,1990-1999年鲁北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39亿元、利税6.62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全国推广该项技术,不仅每年节省磷石膏堆场建设费6000万元,而且为国家节省生产800万吨水泥的石灰石开采费21亿元,又节省生产600万吨硫酸的硫铁矿开采费30亿元,保护了矿山资源,对整个社会影响意义深远。

    第三节  化肥营销模式的策略

    一、传统营销模式的弊端

    传统模式只专注于做经销商的工作,通过“总代理(总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这样的销售链,将产品最终送到农民手中。据介绍,这种营销模式存在诸多缺陷:

    1、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营销链上的各级代理商、经销商受利益驱动,不遵守与企业签订的经销协议,跨区域销售,竞相杀价,造成价格混乱,最终使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

    2、多层结构不利于提高效率,加上农技部门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不但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浪费,也难以得到满意的销售业绩。

    3、单方面、多层次的流通使得市场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地反馈回来,在市场瞬息万变的营销环境下,经常会贻误商机。

    4、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传统的营销模式不仅瓜分了利润,而且经销商不规范的操作手段甚至影响了企业的销售和信誉。更为严重的是,巨大的市场资源被经销商控制,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二、营销渠道的反购策略

    营销专家指出,农药、化肥企业不妨采取营销渠道的反构策略,即反向构筑营销渠道。

    反构策略指企业不是采取先向总经销商推销产品,再由总经销商向二级经销商推销这样一级一级的顺向推销,而是先向零售商推销产品。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数量后,三级经销商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要求经销该产品,接着是二级经销商、总经销商。由于是生产企业首先面对基层零售商,自下而上,因而更利于控制产品价格。产品销售量的扩大和价格的稳定使经营该产品变得有利可图,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就会纷纷加入到营销渠道中来。

    营销专家进一步 分析 说,多数农药、化肥企业特别是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时,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最终消费者对商品的排斥,而是市场领先者和经销商结成的利益同盟对新进入者的排斥。对经销商而言,承接新产品必然要冒着经营失败的风险,所以他们会抬高市场准入门坎,提出赊销、降价、退货和不得供应给其他经销商等条件。如果不答应,就很难获得经销商特别是经营规模大的经销商的支持,很多新企业、新产品就败在这里。相反,消费者并不会强烈拒绝,反而容易认同新产品,因为他们总是需要更多的创新产品。此外,小批发商、零售商不是市场先入产品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他们对新产品的热情也会高一些,市场准入的条件也比较低。所以,农药、化肥企业应该最先从这些层面展开工作,最后反向构建完整的流通体系。

    第四节  国外企业的参考

    一、国际化肥企业的经验

    产品多元化战略是化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世界范围内看,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化肥需求还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化肥产业现在已进入需求增长缓慢的成熟期。1992年到1998年间,世界氮肥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权威机构对1999年到2005年世界氮肥需求年均增长率的预测仅为2.2%。

    在化肥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化肥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成长性,纷纷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进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等相关化工领域,并已在部分产品上形成规模优势。国际化肥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我国化肥企业也应当适时实行产品多元化战略。但国内化肥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普遍落后,进入高附加值化工品生产领域受到制约。

    二、结构调整时应注意的方面

    1、国内化肥工业亟须按照农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生产。据 分析 ,在我国农产品中,占种植面积70%的粮棉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入世后,我国将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所以今后用于经济作物的高浓度肥、配方肥的数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化肥的直接进口将对国内化肥工业产生影响。入世后,对我国化肥市场冲击最大的产品是俄罗斯尿素、美国的磷铵和加拿大的钾肥。与进口产品相比,我国化肥 行业 整体成本偏高,竞争力不强。专家指出,如果不抓紧调整结构,我国的化肥工业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3、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更有竞争力。入世后,国外的化肥企业将进入国内化肥销售与服务市场。因此,我国的化肥企业将面临双重压力:一是国外低价化肥产品的竞争压力,二是国外化肥企业销售和服务的压力。由于国内化肥企业在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等方面与外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国外化肥企业先进的营销服务网络再逐步占领国内市场,届时国内化肥企业将很难有竞争力。因此,专家认为国内化肥企业的联合重组是化肥 行业 的首要任务。

    第五节  氯化铵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一、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 分析

    (一)产量增加价格下跌

    我国氯化铵来自联碱生产,1t碱联产约1t氯化铵。由于氯化铵的价格约为纯碱的50%,因此,氯化铵价格对联碱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影响。氯化铵价格高,则联碱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如果氯化铵价格过低,则影响联碱企业的健康发展。

    预计未来我国联碱企业每年产量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如果氯化铵价格始终处于不合理的价位,将不利于我国联碱企业的发展。

    (二)直接施肥量少影响消费

    作复混肥原料是我国氯化铵的主要消费领域,占氯化铵总消费量的85%左右。由于我国复混肥生产工艺主要是蒸汽团粒法,因氯化铵为粉状,比其他品种如尿素作氮源,具有造粒性能好的特点。此外,部分农村市场需要中低浓度的复混肥,而氯化铵在同等氮量的情况下价格低于尿素等氮源,因此,氯化铵应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生产的氯化铵为粉状产品,比尿素呈颗粒状外观差,企业对直接施肥的宣传推广也不够,没打开市场,因此,用氯化铵直接施肥的消费量较少,仅占氯化铵总消费量的10%左右,造成近年我国市场氯化铵价格下跌。

    氯化铵作工业原料消费量很少,占氯化铵总消费量的22左右。近年来部分企业准备扩建工业氯化铵装置,由于国内市场对工业氯化铵的需求有限,消费量不可能超过我国消费总量的5%,因此,作肥料是氯化铵的主要消费领域。

    (三)开拓直接施肥 增加消费量

    虽然我国市场氮肥需求量较大,但价格较低,因而氯化铵作氮肥消费,价格不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我国在建的大型复混肥装置的生产能力约600万t/a, 但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尿基、硫基及料浆法等生产工艺,而非蒸汽团粒法,因此,预计今后蒸汽团粒法混配肥的产量增加有限。随着未来氯化铵产量增加,仅靠增加氯化铵用于混配肥的消费来稳定氯化铵的价格是困难的,出路只有开辟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

    目前我国氯化铵产量仅占氮肥总产量的3%左右,而适合施用氯化铵的需求量远高于此数量,因此,氯化铵直接施肥及作尿素和碳铵的替代品市场容量是相当大的。

    我国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没有打开的主要原因:①当前氯化铵产品为粉状,与我国主导氮肥产品尿素相比,产品外观差,农民不太接受;②市场开拓有限。

    近年来,大化集团积极开拓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辽宁地区每年的销售量达10万t左右。 水稻和玉米施用后具有抗倒伏和返苗快等优点。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价格要比出售给复混肥企业高50 ̄100元/t, 货款回笼也较迅速。但是最适宜直接施肥的南方地区,氯化铵的市场开拓却不理想,销售量很少。

    要打开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首先要改变氯化铵产品外形,即生产大颗粒氯化铵以及加大产品的销售及农化服务,使农民充分认识氯化铵对尿素及碳铵等产品的可替代性及水稻和玉米等作物施用后有较好的效果。

    二、国内氯化铵市场现状

    我国的氯化铵几乎全部来自联碱生产,1吨碱联产约1吨氯化铵。由于氯化铵的价格约为纯碱的一半左右,因此,氯化铵的价格对联碱企业的效益有较大影响。氯化铵价格高,则联碱企业的效益好;如果氯化铵价格过低,将影响我国联碱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氯化铵的出口量近年来在12万-15万吨/年左右,其中工业氯化铵约4万-5万吨/年。

    在我国,95%以上的氯化铵作为氮肥使用,少量用于工业原料。工业用氮化铵近年来价格较高,其中出口占50%-60%,部分企业有扩建工业氯化铵能力的打算。但由于国内外对工业氯化铵的总需求数量有限,不可能超过国内产量的5%。

    主要集中在氮肥领域。

    从氯化铵肥料的使用方面讲,一是直接施肥,二是作复混肥的原料。当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农用氯化铵直接施用,其余都销售给复混肥厂作原料。

    形成目前这样的消费结构,原因之一是我国复混肥的生产工艺目前主要是蒸汽团粒法,氯化铵为粉状,相比于氮肥其他,如尿素,具有造粒性能好的优点。此外,我国部分农村市场需求中低浓度的复混肥,而且氯化铵的等氮量价格低于尿素,因此,氯化铵在复混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之二是相比于尿素呈粒状,氯化铵为粉状产品,本身外观性能差,而且氯化铵生产企业没有在直接施肥领域作更多的宣传、推广工作,因此氯化铵直接施肥量比例较低。

    以上所述的消费结构,在2000年以前我国复混肥以蒸汽团粒法为主的市场状况下,基本保证了氯化铵的市场平稳。但2001年氯化铵的价格大幅度下滑,而同期尿素、碳铵等氮肥产品价格呈上涨之势,说明如此消费结构有其不合理之处。

    我国连续4年停止进口氮肥,导致国际氮肥市场价格下滑,国际上的大型氮肥企业进行了较大的结构调整,在当前中国仍没有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国际尿素价格已经高于国内价格,从而实现了2001年我国尿素的净出口。加入WTO后,我国化肥进口逐渐放开(配额放大),进口量可能有所增加。但由于国内价格较低,中国化肥消费基础大,因此,就世界氮肥总平衡而言,进口量不可能超过总消费量的15%-20%,而且我国还有30%的碳铵。总之,进口化肥对国内的市场冲击有限,但可能将迫使国内氮肥的市场价格处于较低的价位。

    氯化铵仅占国内氮肥总量的3%,只要氯化铵进行较好的市场定位和开发,充分发挥长处,是有一定发展空间的。

    近年来,我国复合肥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但是在化肥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仍较低,约为20%,距离世界平均水平(31%)及发达国家水平(50%-60%)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今后我国复混肥的需求及产量将继续增加。

    当前,在建大型复混肥企业能力约有600万吨/年以上,但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尿基、硫基及料浆法等生产工艺,而非蒸汽团粒法。因此,预计今后蒸汽团粒法复混肥的产量增加有限。如果氯化铵进一步增产,仅靠复混肥市场来稳定氯化铵的价格是困难的,必然出现氯化铵的相对过剩。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只有开辟氯化铵的直接施肥市场。

    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 分析

    从肥料的利用讲,氮肥分基肥和追肥,需要多次施肥,而磷肥和钾肥主要作基肥。基肥通常需要复合肥,而追肥主要施氮肥。此外世界氮肥总量是磷肥的2-4倍,世界上氮肥的复合化率较低,磷肥和钾肥的复合化率较高。如世界氮肥的平均复合化率只有15%左右,美国19%-20%,西欧只有16%,但磷肥复合化率美国和西欧均达到90%以上。

    以上显示,氮肥世界平均以及发达地区复合化率均不足20%,我国13%左右,即80%以上的氮肥是直接施用的。我国氯化铵复合化率达到95%,说明在直接施肥领域氯化铵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需要企业去开拓。如果氯化铵直接施用率达到30%,则其直接施用量在100万吨/年以上。

    由于氯化铵的总含氮量仅占全国氮肥总量的3%,而适合施用氯化铵的地区和作物(如南方水稻)氮肥需求量远高于此值,因此,作为直接施肥,作为尿素和碳铵的可替代品,氯化铵的市场容量可以说是广阔的。但作为复混肥的原料,由于化学料浆法复合肥生产工艺基本不使用氯化铵,只有蒸汽团粒法采用,其市场前景是有限的。直接施肥市场没有打开,导致氯化铵供应相对过剩,其结果必然导致氯化铵价格的不合理下滑。这可能是2000年、2001年氯化铵价格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国氯化铵直接施肥市场没有打开的主要原因如下:

    (1)当前氯化铵的产品为粉状,与我国主导氮肥产品尿素相比,产品外观物理性能差。

    (2)据了解,氯化铵直接施肥的市场开拓工作只有大化集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在辽宁地区每年销售10万吨左右,并且总结出氯化铵用于水稻和玉米具有抗倒伏、返苗快等优点,产品价格高于出售给复混肥企业50-100元/吨,而且贷款回笼迅速。但在最适宜直接施用氯化铵的南方地区的联碱厂,氯化铵销量却很低。这说明多数联碱企业对氯化铵的销售及市场开拓没有投入较多的精力。

    因此,要打开氯化铵的直接施肥市场,首先要改善氯化铵产品的物理性能,即生产大颗粒氯化铵,然后加大产品的销售推广力度及农化服务工作,使农民充分认识氯化铵对尿素及碳铵等产品的可替代性及在水稻等作物上的优良性能。如果氯化铵直接施肥数量增加到100万吨/年,300万吨/年作为混配肥的原料,则我国在“十五”末可以消化400万吨/年的氯化铵产量,并保证市场和价格的稳定,为联碱企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2004年支持氯化铵 市场发展 的因素

    (1)作为一种低浓度复合肥,氯化铵是其他两种氮肥-尿素和硝酸铵-的替代品。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上涨,造成国际市场尿素成本升高、海运费升高等原因,使尿素的进口速度放慢;同时国内受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升高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尿素价格居高不下;再次,尿素从2003年起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被取消,上述几个因素同时导致国内下游市场上对尿素需求的减少,而对氯化铵的需求量增加。2002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停止作为化肥使用硝酸铵,此规定又为氯化铵释放出一定的市场空间。

    (2)粮食价格缓慢上升对支撑化肥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粮食价格在2000年降到低谷后开始缓慢回升,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进而调动合理施肥的积极性。

    (3)高科技为氯化铵开辟广阔市场。氯化铵通常只能在低浓度的复合肥中使用,由于现在氯化铵用于总浓度40%-45%的复混肥已试验成功,这就为氯化铵又开辟出一块市场空间。

    四、颗粒氯化铵的优良性能

    影响化肥使用的关键因素除肥效外,还有储存、运输和装卸性能。粉状肥料有许多缺点,如离析,难以控制结块,流动性差,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等。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

    颗粒肥料物理性能好,装卸时不起尘、长期存放不结块,流动性好,施肥时易撒布,并可实现飞机播肥、减少损失等要求,同时还可起到缓释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不同但大小相近的颗粒肥料可实现直接掺混,得到低成本的混配肥(BB肥),具有和复合肥同样的肥效。因此国内外肥料造粒技术不断发展,大颗粒尿素、磷铵、复合肥、颗粒钾肥等产品发展迅速。当前在世界化肥总量中,颗粒肥料约占35%左右。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机械化施肥比较普遍,要求肥料颗粒化及复合化,如在美国,钾肥产量的40%都进一步加工成颗粒钾。颗粒肥料约占化肥总消费量的60%。

    当前,我国颗粒肥料主要有磷铵(包括DAP和MAP)、NPK复合肥、大颗粒尿素、颗粒多孔硝铵、重钙以及各种混配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20%左右。但其中约50%是以多种粉状基础肥料为原料,通过蒸汽团粒工艺形成的混配肥料。

    当前我国的氯化铵产品几乎为粉状,氯化铵比较适合南方多雨地区,进口地区东南亚气候也比较湿润,粉状肥料易吸潮、板结,颗粒肥料比粉状肥料优越,肥效也长一些。因此,颗粒氯化铵,是开拓南方直接施肥市场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内外肥料需求不断增加、肥料造粒技术不断发展,大颗粒尿素、颗粒磷胺和颗粒钾肥以及其他颗粒肥料迅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业内专家指出,颗粒氯化铵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粉状肥料有许多缺点,如易离析,易结块,流动性差,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等。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颗粒肥料物理性能好,装卸时不起尘,长期存放不结块,流动性好,施肥时易撒布,并可实现飞机播肥,施肥后还具有缓释作用,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还能与颗粒大小相近的其他颗粒肥料直接接混,配制混配肥(BB肥),具有和复合肥同样的肥效,而且生产成本要比复合肥低。

    目前在世界化肥总产量中,颗粒肥料约占35%左右。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机械化施肥程度较高,主要使用颗粒肥料。在美国,颗粒肥料的消费量约占化肥总消费量的60%。多年来我国颗粒肥料生产有较大发展,2001年产量达350万吨,尤其是我国氯化铵生产发展较快,但作肥料直接施用量较少,仅占消费总量的10%左右。目前主要有颗粒磷铵、颗粒氮磷钾复合肥、大颗粒尿素、颗粒多孔硝铵以及各种混配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20%左右。但其中约50%是以多种粉状基础肥料为原料,通过蒸汽团粒工艺加工的混配肥料。

    五、大中型联碱企业建设颗粒氯化铵的建议

    我国较大的联碱企业有大化(45万吨/年)、双环(55万吨/年)、自贡30万吨/年、天碱(20万吨/年)、金昌和昆山(分别15-20万吨/年),以上合计180-190万吨/年,占氯化铵总产量的50-60%。为实现颗粒氯化铵装置的规模化,建设大颗粒氯化铵装置应首先立足以上企业进行。

    如果“十五”末,我国能够形成100万吨/年的直接施肥市场,在现有复混肥的基础上稳定300万吨/年的复混肥市场,出口和工业氯化铵稳定20-30万吨/年,则可形成良性的氯化铵消费市场结构。即使届时大颗粒氯化铵的价格与粉状产品的价格差异不大,则类似我国的重质纯碱及出口价格,虽然出口价格不高于国内销售价格,但保证了国内总体消费市场的稳定,进而提升产品的总体平均价格。因此大中型联碱企业建设大颗粒氯化铵装置并开拓直接施肥市场将对全 行业 进而对企业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