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运行 分析
一、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发展状况
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4%、11.5%、10.6%和10.4%。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
2006年全年粮食产量超过49000万吨。棉花产量673万吨,比上年增产17.8%。畜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增长。预计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8000万吨和29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3.0%。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提高
200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12月份增长14.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增长17.9%,轻工业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增长31.0%。
3、国内消费市场活跃,增速加快
200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加快0.8个百分点(12月份7499亿元,增长14.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6%。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大类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2%,汽车类增长26.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4.0%,通讯器材类增长22.0%。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有所增加
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3亿美元。
5、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房价涨幅仍然偏高
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8%),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从构成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2.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6、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就业增加较多
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5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544亿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二、2007年我国经济走势展望 分析
1、200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
2007年上半年,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投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就业形势好转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显著上升,加之股市的财富效应,消费的增长令人瞩目。受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影响,CPI有所反弹,但下半年很可能会回落到3%以内。总体看来,中国经济正在以其自有的步伐稳健地前进。未来需要继续采取有利于增加就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措施,以刺激消费,改变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尤其是出口的格局。
1)总体情况:快速、平稳的“三驾马车”
从总需求层面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7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2月份的23.4%上升到6月份的26.7%。根据往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在7月份继续保持这种上涨态势。不过,受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难以达到2006年同期的水平。
与投资相比,消费的增速令人瞩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在2007年上半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加速增长,截至6月份,增速已经达到了15.4%,比2006年和2005年同期均高出2.1个百分点。如果这种态势保持下去,则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将超过往年。
出口同样维持着强劲的增长。按照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牌价进行折算后,2007年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0.3%,略高于2006年同期。然而,如果从趋势上看,出口增长速度正在呈现缓慢的下降态势。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贸易摩擦的加剧和下半年人民币的继续升值,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度较往年会有所下降。
总体而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虽有所恢复,但比往年已大幅度下降,预计2007年能够控制在26%左右的水平;出口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未来将有所放缓;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有所下降的过程中,消费可能会成为2007年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2)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动力: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一直是引领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个主要 行业 ,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50%左右,而且,考虑到这两个 行业 投资的带动效应,它们的变化基本决定了整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
与往年同期相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略有趋缓,但是,在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个主要 行业 的投资上升明显。2007年5月份,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为35.5%,比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近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升到31.3%;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达到了29.7%,同样高于全部投资增速,其占比上升到25.1%。
制造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受到了强有力的业绩支撑。2007年上半年,制造业累计亏损额为11.21亿元,比2006年同期(12.82亿元)有所下降。同时,制造业累计利润大幅度增长,达到了51.16亿元,而2006年同期仅为19.40亿元。在利润增长加快、亏损额下降的过程中,制造业亏损企业的绝对数量由2006年同期的345家下降到2007年5月份的307家,亏损企业占比则由25.54%下降到20.65%。在制造业中,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重化工业子 行业 的利润增长更为明显,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正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
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来自于旺盛的住宅消费和投资需求。在房地产投资中,住宅投资占比达到了70%强,因此,住宅的需求构成了最基本的支撑。我们以当年住宅销售面积与当年竣工面积的比例来衡量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发现,2007年5月份该比例达到了188%,高于2006年同期(181%),更高于2005年和2004年的水平。
总之,当前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反映的是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的新一轮工业化进程,而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很多人担心中国的房地产会出现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泡沫,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城市人口占比较低(2005年为42%),地域远较日本广阔,商品住宅市场的起步也比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快得多,因此,我们以为,中国不会出现日本式的房地产泡沫。不过,据我们预测,大约在2010年前后,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格局将会转变为供求平衡甚至供略过于求的格局。
3)消费增长的动力:收入增长和就业增加
上半年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收入出现了明显的增长。第一季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跃升到17.6%和17.5%,分别比2006年同期提高了6个和4个百分点。根据我们以往的 研究 ,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自1999年后略为上升,但变化不大,因此,刺激居民部门消费的前提条件就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除了单位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可能略有提高之外,居民部门收入增长乃至消费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就在于就业。从城镇单位就业来看,就业总人数自1999年持续下降后,从2005年底开始明显上升。在城镇单位的就业统计中,包括“国有企业”就业、“集体企业”就业和“其他企业”就业。从1999年以来,“其他企业”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但是,受“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人数下降的影响,在2003年至2005年间,城镇单位就业总人数没有显著变化。从2005年底和2006年初开始,“其他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超过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人数的下降,从而使城镇单位就业总人数逐步回升。
城镇单位就业只反映了较窄口径的就业变化,而三次产业的就业情况可以反映更为宏观、整体的状况。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依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波动,是增长型经济的波动。在这种波动中,非农就业占比的年度变化与主要经济变量(如GDP增长率、投资率等)高度同步。在本轮周期中,2003年非农就业占比出现了明显上升(当年上升0.9个百分点),此后速度逐步加快。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非农就业占比的年度变化维持在2.1%和2.2%的增长水平——这种状况与上轮周期中的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如出一辙。随着非农就业占比的上升,2003年至20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的高平台上。
进一步将非农就业的变化拆分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化,可以看到,本轮周期中非农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的上升主要归功于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就业的占比一直在以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增长。
总之,未来消费能否得到持续的刺激,本轮周期的上升段能否被拉长,其决定因素在于非农就业是否能够持续的增加。鉴于第二产业投资、就业的波动性较大,未来需要继续放松管制、加快改革,以推动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此外,劳动力的就业需要有相应资本的投入,因此,需要防止对投资的过度打压。
4)物价水平:无须过度担忧
2007年3月份至6月份,CPI已经连续四个月达到或超过了年初管理层设定的3%的目标,6月份CPI同比增长了4.4%。同时,PPI持续下降,从2月份到6月份连续五个月在3%以下。
(1)就PPI而言,在投资增速受到控制特别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难以继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其未来走势应该比较平稳。
(2)就CPI而言,近期的反弹完全归因于食品价格,而非食品价格一直保持平稳。结合2004年的情形,我们发现,完全可以用标准的农产品(21.90,0.00,0.00%)价格模型“蛛网模型”来解释CPI的变动。
也就是说,存在这样的循环:食品价格上升、农业利润上升、产量上升、价格回落……由于需求的相对刚性,农产品价格向均衡点回复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供给的弹性,因此,对这种价格变化更应该着眼于供给面,而不能以需求管理为主。
总之,尽管6月份的CPI达到了4.4%,并且,由于生猪存栏数没有恢复和猪疫的发生,猪肉价格乃至食品价格将在7月份、8月份甚至9月份维持在高位,但是,考虑到我国长期处于储蓄率大于投资率的状况,包括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供给非常充裕,物价不太可能出现持续、大幅度的上扬。当然,如果未来消费能够得到持久的刺激,将迎来一个温和的通胀局面。果真如此,徘徊多年的通货紧缩阴影将会彻底远离中国经济。
2、2007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分析
1)中国经济社会开始处于整体转型期
经济增长机制由投资和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节能环保的集约式转变,将使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力得到极大提高;而城市化率提高和新农村建设改变中国经济“二元”结构;证券化率的提高,将突破“金融抑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使中国主要竞争力转移在科技创新上来;将为中国在长期上15~20年内仍维持较高速增长提供较大空间。
2)出口和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势头很难在短期内下降
国内企业产能过剩状况短期内很难扭转,而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确实强劲,近两年来人民币对除美元以外的主要货币相对贬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口竞争力。管理层将继续转变外贸增长模式,并最终取消两类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外贸依存度;并适度扩大人民币年升值幅度至5%。
3)2007年下半年CPI将在3%以上高位
运行由于粮食价格上涨仍将持续时间、流动性过剩对CPI影响开始显现,预计。由于存款利率全面进入负利率区间,储蓄存款持续少增,央行有可能会取消利息税,并在年内加息一至两次。
第二节 我国电力 行业 发展状况 分析
一、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地位
1、电力 行业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建国以来,电力 行业 一直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电力 行业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电力消费为例,工业用电占全部裕电量的75%(其中80%为重工业,20%为轻工业),农业占6%,交通、运输、通讯业占2%,市政、商业占6%,民用占10%。
2、电力工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大部分时期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并且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弹性系统要接近或大于1,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先行产业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九五”前期,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并且低于GDP的增长,但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自1999年开始,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又开始大幅回升,并且超过了GDP的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从电力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和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20.60%上升到2000年的41.72%,同期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的4.81%上升到2000年的11.2%,电力 行业 已成为能源工业中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的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3、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消除了制约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的瓶颈
我国二十世纪70年代就开始缺电,到1975年由局部地区缺电发展成为全国性缺电,许多企业”开三停四”,甚至“以电定产”,电力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逐步推行市场化的改革取向,通过实施”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发展战略,打破了传统的独家办电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路子。引进技术、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办电也取得了实效,累计利用外资金额207.23亿美元。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在电源建设、电网建设、电源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开始步入“大电网、大电厂、高电压、高自动化”的新阶段。发电装机容量已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产增加到2001年底的33861万千瓦,增长近6倍;发电量已由1978年的2566亿千瓦时增加到2001年底的14839亿千瓦时,增加5.8倍。目前,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持续多年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基本消除,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电力已不再是制约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的瓶颈,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电力供求关系的改善,也为电力工业的下一步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
4、电力结构的调整为未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2000年底,我国水电、火电、核电、风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7934万千瓦、23753万千瓦、210万千瓦、34.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24.8%、74.4%、0.7%、0.1%。水电装机容量是1979年的4.15倍,随着三峡电站2003开始发电,将大大提高水电装机的比重。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商业化运营,结束了我国长期无核电的历史。自1979年以来,我国在开发利用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新能源从无到有。在火电机组构成上,2000年底,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313台,总容量为1099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4.4%,比“八五”末期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关停小火电机组,使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容量占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由1995年的26.6%下降到2000年的20%,机组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为未来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三次重大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电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第一次是1985年国家实行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政府办电的积极性,电力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发电领域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多元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为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了体制条件;第二次是1997年国家开始在电力 行业 实行政企分开,明确了企业经营的权利和责任,激发了电力企业的内在活力,为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创造了体制条件;第三次是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提出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至此,中国的电力工业正式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2006年我国电力 行业 市场发展 状况
1、运行情况
1)电力建设
截止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2857万千瓦,约占总容量20.7%,同比增长9.5%;火电达到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8%,增长23.7%;水、火电占总容量的比例分别下降了2.03和上升了2.15个百分点。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28.15万公里,增长10.4%,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98131万千伏安,增长15.7%。首批国产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相继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网建设方面,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分别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交、直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已拉开帷幕。全国基建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51万公里,基建新增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5531万千伏安。
2)电力生产
全国发电量达到28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其中,水电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4.7%,增长5.1%;火电发电量2357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83.2%,增长15.3%;核电发电量543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1.9%,增长2.4%。2006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21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434小时,降低23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633小时,降低233小时;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7774小时,增加19小时。
3)电力消费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8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幅比2005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832亿千瓦时,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为21354亿千瓦时,增长14.3%,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4133亿千瓦时和17021亿千瓦时,增长11.9%和15.4%,轻、重工业增幅比2005年分别上升1.87和下降0.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2822亿千瓦时,增长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240亿千瓦时,增长14.7%。
4)节能降耗
2006年,全国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节能环保经济调度,陆续关停凝汽式燃煤小机组和老小燃油机组,加大科学、精细和对标管理实施力度,电力 行业 节能降耗取得持续进展。2006年全国供电煤耗为366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4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比去年减少0.1个百分点,降为7.08%。
5)经营状况
电力 行业 完成销售收入20808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1446亿元,增长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752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1211亿元,增长43%。
2、运行特点
1)发用电量增长前抑后扬,增幅超过年初预计水平
2006年年初,有关方面大多预计全国发用电量增长11%左右。但从实际运行看,自4月份开始当月增幅逐月升高,8月份当月达到了22%,全年发电量累计完成2.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全社会用电量为2.82万亿千瓦时,增长14%。超出年初预计2-3个百分点。全国绝大部分省级电网的最高用电负荷和日最大用电量均创出历史新高。
2)电力供需形势较去年有所缓和,但仍存在区域性、时段性电力紧张
虽然用电增幅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新增发输电能力较多,今年电力供需形势总体比前三年有所缓和。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缺口大幅减少。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约为1300万千瓦,比上年减少了近一半。二是拉电条次大幅下降。全年国网系统发生拉闸限电15382条次,下降96.6%,南网系统拉闸限电5950条次,下降85.2%。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季节性、时段性的电力紧张。迎峰度夏期间,尽管加大了有序用电的力度,但仍有10多个省级电网仍出现了拉闸限电,其中重庆、四川、湖北、广东、辽宁、云南以及西藏七省市区较为严重,其它省区多为高峰时段的临时限电。
3)气温、来水、台风等不确定因素对迎峰度夏形势影响比较突出
2006年8月份以前,全国暑期气温较常年偏低、降雨偏多,空调开启率不高,电力供应形势比较平缓。进入8月份,华中、华东、南方大部分省区高温闷热,空调和抗旱两项用电负荷大幅增加,尤其是空调负荷增加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从而导致8月份当月发用电增幅创两年多来的新高。今年夏季,除华南、湖南和福建的部分河流前期出现一些汛情外,全国主要江河流域汛期无汛。特别是7月份以后,长江、黄河、松花江等来水迅速减退,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汛期枯水现象。川渝地区更是遭遇了50年一遇的高温和100年一遇的干旱,两种极端天气的重叠使得水电出力减少20%和电力需求增加50%,进而造成电力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此外,今年从5月中旬到9月中旬,我国先后共有7次强台风、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呈现登陆早、频率高、破坏力强的特点,尽管有关省区和部门制定了应急预案,但由于来势过猛,输配电设施仍遭受到严重破坏,电力供应短期内也受到较大影响。
4)全社会保障夏季高峰用电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事前各有关方面都认真预测夏季电力供需走势及缺口情况,确保有的放矢,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有关方面从大局出发,强化煤电油运和安全、水利等相关方面的统筹考虑,集中 研究 和安排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在执行中,完善沟通机制,加强对面上情况的实时把握,重点应对好突发情况,减少损失和影响;四是全力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单位的用电,对一般用户按照宏观调控的要求强化有保有限,增强电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支撑。
5)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电力企业加强发输电设备运行维护,积极做好检查和事故抢修工作,保持设备健康运行,为多发多供创造了良好条件。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发生电网事故9起,比上年同期减少2起,下降18%;发生设备事故16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0起,下降38%。南网公司发生事故49起,同比下降25起;五大发电公司共发生机组非计划停运190台次,下降19%。除台风影响外,全国基本没有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