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二氧化碳产品近年来行情走势回顾
2004—2010年二氧化碳行情走势回顾
单位:美元/吨
第二节 中国二氧化碳产品当前市场行情及 分析
普通二氧化碳纯度大约99.5%,一般是22公斤装在40升高压气瓶中,价格各地不同,北京或天津价格30元-35元/瓶,大用户价格可能在25元能买到。
高纯二氧化碳指纯度在99.995%以上,北京或天津的散户的价格是850元/瓶,但对于连续用户,价格可能在600远左右。
第三节 影响二氧化碳产品市场行情的要素
影响二氧化碳产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上游产品价格变动、产品市场供需、产品生产技术等。近期,二氧化碳上游产品盐酸、石灰石的价格都呈上涨趋势,二氧化碳的生产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另外,二氧化碳的市场供需正在达到平衡,产品价格会因此逐渐稳定;最后,产品的生产技术也会影响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越高,产品价格越高,反之则低。
第四节 价格风险规避策略 研究
导致二氧化碳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国内需求影响,主要有目前物价飞涨,各类原材料也呈上涨趋势,加大了价格上涨风险。另外,供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我国二氧化碳下游产业食品工业、饮料 行业 等的加快,使得二氧化碳需求量大。因此,要规避价格风险,就要提高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改进;尽管需求加大,但生产符合市场所需的产品是重点,保证产品质量,对市场进行合理 分析 ,可以减少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第五节 2010-2015年中国二氧化碳产品行情走势预测
2004—201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进口价格有着明显的上涨态势,而出口价格保持相对稳定,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二氧化碳需求增长较生产快,产销正在逐渐平衡,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二氧化碳市场价格还会在需求的刺激下出现较快的增长,给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
第六节 2009-2013年产品市场集中度 分析 及预测
二氧化碳市场集中度
分析
二氧化碳市场集中度不高, 行业 内生产企业较多,并且分布广,预计未来这种集中度不会有很大改变,基本维持现状。
第七节 2009-2013年产品市场SWOT 分析 及预测
一、优势(strength)
下游产业如碳酸饮料,其最大的消费领域,国外企业都瞄准中国市场,纷纷来到中国设厂,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增加;食品工业中,尽管有氮气,二氧化碳的应用仍然有很大比例,保鲜需求在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需求来说,二氧化碳的优势较为明显。
二、劣势(weakness)
国外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生产的技术都较国内要高,国外企业看准我国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对国内企业形成很大的威胁,不管是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机会(opportunity)
CO2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臭的气体。由于它在常温下加压即可液化或固化,安全无毒, 使用方便,因此用量逐年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早在19世纪30年代,国我就开始将CO2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灭火、致冷、金属保护焊接、制造充气饮料、灭菌等。其应用领域的广泛已经为二氧化碳 行业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挥机会。
四、风险(threat)
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的应用比例很大,但近年来,碳酸饮料的增长缓慢,但其他应用领域较多,其风险降低;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回收及捕集封存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因此,二氧化碳 行业 的风险较小。
第八节 2009-2013年进入退出壁垒 分析 及预测
一、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据 分析 二氧化碳产品在市场上遇到的进入壁垒有:
1、必要的资本量壁垒
企业若想进入二氧化碳 行业 时,需要首先投入一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即是必要的资本量。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2、绝对费用形成的进入壁垒
既存企业一般都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要素和资源,购买这些要素和资源所付费用是很大的,这就是绝对费用。相对于新企业,既存企业在绝对费用和资源占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对资源的占有、技术、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垄断,以及对本 行业 的专家和技术工人的拥有等各个方面,因而生产、经营和 研究 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
3、由法律、行政规制(管制)造成的进入壁垒
所谓法律、行政进入壁垒是指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采取立法形式指导和干预企业进入行为,调整企业关系的公共政策。从现象上看,无论行政性壁垒还是法规性壁垒都要使用一定的强制手段,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在某些 行业 内存在的实业许可制、认可制,使得其他企业进入的可能性变得很小。例如煤、电、水等 行业 的垄断性经营就属于此类,而关税、非关税壁垒这些由国家制度形成的贸易障碍是难以用降低成本或增加广告等促销费用的办法来克服的。
二、退出壁垒
所谓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阻挠,资源不能顺利转移出去。
1、由埋没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
二氧化碳企业投资后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变得特殊化,形成专用性资产。在很多情况下不容易将专用性很强的固定资产转卖给他人或其他企业。当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设备,这些设备的价值就不能全部收回或完全不能收回。这部分不能收回的费用叫做埋没费用或沉没成本,它是企业退出产业时的一种损失,也就构成了企业退出时的障碍。埋没费用越大,退出越难,损失也越大。
2、解雇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
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要给解雇工人支付退职金和解雇工资。有时为了让工人改行,还需要支付培训费用和行政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构成了退出壁垒。
3、固定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如果企业准备退出,撕毁原本订立的购买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的长期合同会被罚款,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企业的退出会影响职工的情绪,生产能力下降,财务状况容易恶化;退出表明企业没有发展前景,增加了企业转移出去后的融资困难,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提高了融资成本,等等。
4、结合生产形成的退出壁垒
结合生产在许多产业中存在,例如,在石油精炼产业中,从汽油到轻油、煤油、重油等多种油品都使用石油作原料进行结合生产。现在即使重油的市场需求显著下降,但降低重油的产量却有限度。这样,在结合生产的产业,即使一部分市场需求下降,但作为结合生产结果的一部分要单独退出是相当困难的。
5、政策、法规形成的退出壁垒
政府为了一定的目的,往往通过制订政策和法规来限制生产某些产品的企业从产业内退出。例如在电力、邮电、煤气等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中,各国政府都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的退出。
第九节 2009-2013年同类替代品 分析 及预测
CO2和氟里昂是两种常用的烟丝膨化剂,但后者已被列为淘汰禁用品,正逐步减少使用,最后彻底禁用。
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长期保存。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食品保鲜领域。
因此,在膨化剂中,二氧化碳是替代其他产品,被替代的可能性很小。
而在食品保鲜中,氮气的优点不容忽视,成为最有可能替代二氧化碳的保鲜气体。
第十节 2009-2013年产品生命周期 分析 及预测
我国二氧化碳产需正在逐渐达到平衡,预计未来几年将向成熟期过渡。
2009—2013年二氧化碳生产周期
分析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