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电 行业
2006年,全球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家电 行业 同步稳定增长,规模持续扩张,国际制造中心的地位继续巩固。但在增长的同时, 行业 也面临着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销售渠道快速变革、节能和环保要求提高、 行业 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挑战,这也促进了家电 行业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行业 发展因此表现得更加稳健。
1、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增长
2006年,各种家电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电冰箱产量3530万台,同比增长18.21%。冷柜(包括冷冻箱、冷藏箱、展示柜)产量818万台,同比增长4.17%。空调器产量6849万台,同比增长1.25%。洗衣机产量3492万台,同比增长13.93%。微波炉累产量5570万台,同比增长9.6%。电热水器产量839万台,同比增长23.0%。电饭锅产量8879万台,同比增长42.1%。而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对重点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冰箱压缩机产量为4600万台,同比增长18%。
2、利润水平略有上升
2006年,家电 行业 的利润水平在较低的水平上略有上升。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家用电器 行业 2006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97亿元,同比增长20.1%,产销率96.8%;主营业务收入累计4543亿元,同比增长18.8%;利税总额累计完196亿元,同比增长19.7%;利润总额累计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空调 行业 主营业务收入2130亿元,同比增长17.4%,利税总额83.4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48亿元,同比增长2.9%。
3、进出口形势 分析
2006年,中国家电 行业 对外贸易保持较稳定的增长,进出口总额达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出口2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4.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2006年,中国家电进出口增速基本保持了上年的态势,进出口总额增速19.0%与上年同期增速18.2%相比,略有上升。其中,出口增速20.5%,与上年同期19.5%相比,上升了0.97%。进口增速则稍有下降,与上年6.4%相比,下降2.2%。
大家电产品基本保持较好的出口增长势头。电冰箱出口1739万台,同比增长26.5%;洗衣机出口1140万台,同比增长20.1%;冷冻箱出口426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9.4%;微波炉出口4641万台,同比增长9.9%;空调器出口2632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5.98%。制冷压缩机是近年新增的出口热点,全年冰箱压缩机出口764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25.3%;空调器压缩机出口99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6.4%。
小家电产品的出口增势逐渐趋缓,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2006年吸尘器、电烤面包器的出口量都在8400万台左右,吸尘器出口同比只增长了1.2%,电烤面包器同比增长了4.2%;食品加工机、电熨斗、电水壶出口量分别在1亿~1.2亿台左右,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比分别增长了9.3%、6.1%和3.3%;电风扇和电吹风机出口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电风扇出口1.56亿台,电吹风机出口8433万台,同比分别下降了13.0%和3.3%;而电取暖器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6年累计出口达7411万台,同比增长了29.0%;电锅/烧烤器等则保持了5.8%的增长率。
出口地区方面,2006年中国共向2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家电产品。从对各洲的出口情况看,对亚洲的出口最高,累计出口额为81.3亿美元;对北美洲和欧洲的累计出口额分别为67.0亿美元和68.5亿美元。从份额来看,这三大出口市场分别占到同期家电出口的32.8%、27.0%和27.7%。
从出口份额看,对欧盟25国出口金额最高,累计出口金额为6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3%,占出口总额的23.5%。对欧盟出口前四名的国家是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累计出口金额分别为12.2亿美元、11.3亿美元、7.1亿美元和6.3亿美元;对美国的出口累计出口金额为63.0亿美元,居第二,同比增长18.9%,占出口总额的23.5%;对日本累计出口额为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2.7%,居第三,占出口总额的11.5%;对香港累计出口金额为15.8亿美元,同比增长9.7%,居第四,占出口总额5.9%的比重。
4、产业发展特点
(1)市场需求保持旺盛, 行业 规模持续扩大。
良好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2006年中国家用电器 行业 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年家用电器总销售收入达到4543亿元。
(2)中西部承接家电 行业 梯次转移。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国家电产业集群化的特征非常明显。主产区集中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地区。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估算,2005年中国空调器的生产能力超过9000万台,其中三个产区产能占有84%的份额;电冰箱的生产能力超过4100万台,三个产区占有71%;洗衣机生产能力超过4000万台,三个产区占有75%的份额;微波炉生产能力超过5700台,三个产区占有93%;电冰柜生产能力超过1150万台,三个产区占有76%。现在,随着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家电产业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中西部承接部分东部产业转移成为2006年产业布局调整的热点。近两年,家用电器 行业 许多新增生产能力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安徽、湖北、四川和重庆的家电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海尔在武汉和重庆、格力在重庆和合肥、美的在合肥、芜湖及武汉都增加或者新建了生产能力。
(3)节能与环保成为 行业 发展的主题。
2005年“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已在空调、冰箱产品上实施,2007年扩展到洗衣机,以后还将扩展到电热水器等产品上。废旧家用电器回收政策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可以预计中国家电 行业 必定在更加环保、节能的道路上发展。
(4) 行业 继续承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2006年年初,沪铜价格每吨尚不足3万元,到5月达到每吨8万多元,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基本在每吨6万元左右振荡,不锈钢、镀锌板的价格也快速上涨。由于钢、铜、铝、塑料等原材料成本能占到家电产品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处于高位的原材料价格,给下游的家电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材料替代、减量设计等降低成本的技术革新得到 行业 高度重视,并已经初现成果。
(5)家电连锁业重组。
国美与永乐的合并,美国百思买收购五星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家电流通渠道更加集中与扑朔迷离。相对于家电制造商,家电连锁商的强势地位更加增强,流通渠道对制造业已形成巨大的影响力。
(6)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变化,使中国家电业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家电业主要的国际竞争优势体现在低成本制造能力上,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会削弱这一优势,但也将促进中国家电业向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转变。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与账期较长的原因,家电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汇兑风险。据四川长虹和美的电器两家上市公司公报,2006年,两家公司的汇兑损失分别达到7706万元和4702万元,而两家上市公司同期的净利润分别只有3.06亿元和5.05亿元,其中长虹的汇兑损失占其当期净利润的1/4强。
二、纺织 行业
2006年,纺织 行业 保持“十五”以来快速发展势头,全 行业 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等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1、运行情况
(1)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衔接良好。
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18亿元,同比增长21.3%;销售产值24109亿元,增长21.6%;产销率达9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纱产量1722万吨,增长19.9%;化纤2025万吨,增长12.9%;布438亿米,增长14.8%;服装170亿件,增长11.9%。
(2)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88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棉纺织218亿元,增长33.3%;化纤66亿元,增长41.6%;服装251亿元,增长29.3%。
(3)外贸出口增幅不减。
尽管受贸易摩擦的滞后影响,对欧美地区出口增速放缓,但对全球出口仍然保持较高增速。2006年,全 行业 实现出口1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纺织品523亿美元,增长18.8%;服装948亿美元,增长28.9%。
2、运行主要特点
(1)棉花价格变动比较平稳。
2006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棉花价格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上半年,标准级棉花价格基本维持在14000元/吨左右,有效地促进了纺织生产的平稳运行。下半年,随着新棉大量上市,陈棉销售特别是新疆棉销售压力陡增,九月下旬,棉花价格一度跌到12600元/吨左右。国家适时采取新疆棉搭售进口棉配额、收储新疆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四季度棉价出现持续稳定回升,目前基本维持在13000元/吨左右。
(2)化纤产品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回升。
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化纤 行业 差别化率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理性回落,产量增速放缓。2006年,化纤 行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3155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销售总产值3106亿元,同比增长21.6%;产销率达到9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受油价上涨成本推动,2006年下半年,占化纤总量78%的涤纶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带动了 行业 效益的提升。同时,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化纤企业传递原料压力的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化纤 行业 实现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涤纶 行业 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62.8%。
(3)对欧美出口大幅回落,对非设限地区出口增长迅速。
受欧美纺织品出口数量限制协议的影响,2006年,我国对欧美出口出现了大幅回落。其中对欧盟出口230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回落了33.6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增幅回落了48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对非设限地区的出口出现放量增长,2006年对非设限地区出口1010亿美元,同比增长27.7%,增幅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对香港、韩国、土耳其、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区的出口增速分别达到了21.2%、28.1%、217.5%、44.9%和125%,增幅均比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增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2006年,在国家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的宏观政策引导下,纺织 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理性回落。2006年,纺织 行业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0亿元,同比增长27%,比2005年回落了10.3个百分点。其中棉纺织投资623亿元,增长19.8%,增幅回落了35.7个百分点。
三、化工 行业
2006年,化工 行业 承受了来自成本方面的压力,全年煤、电、油、气、运等成本均出现了大幅上涨。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 分析 的数据,全年化工 行业 亏损额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36.5%。
但从2006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逐步回落,部分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 行业 整体的盈利能力开始启稳回升,到2007年1季度, 行业 整体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的态势已经得以改变,产品毛利率水平提升。这符合我们在06年12月策略报告中对 行业 发展趋势的判断。
从06年4季度开始, 行业 增长呈现加快趋势。2006年四季度,化工 行业 实现主营收入6165.6亿元,同比增长21.96%;利润总额340.5亿元,同比增长22.8%;2007年1季度,化工 行业 现价工业产值同比增加32.3%,前两个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5.7%。我们认为,化工 行业 07年1季度的利润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 行业 景气阶段性回暖和上年基数较低所至,全年利润增速有望在20~30%的水平。
2006年,化工各主要子 行业 没有亏损,但分化加大。无机盐、有机化学原料、钾肥、农药、涂料、颜料、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等子 行业 均保持了30%以上的利润总额增幅。氮肥 行业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
四、机械 行业
2006年机械 行业 发展步伐加快,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出口额快速增长,首次实现了贸易顺差。
1、运行特点
(1)生产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增幅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监测的95种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85种。其中,大中型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汽车产量均超过去年。发电设备中,燃煤发电设备生产9569万千瓦,占总产量的87%;大型火电3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燃煤发电机组总产量的76%。汽车中轿车产量387万辆,同比增长36.5%,约占汽车产量的53.1%;自主品牌轿车98.3万辆,占轿车总产量的25.7%。
(2)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高。
全年累计完成主营收入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利润总额3023亿元,增长37.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8%,增加1.5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99次,增加0.17次。亏损企业数下降3.7%;亏损企业亏损额基本与上年持平,同比增长0.3%。机械 行业 效益水平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旺盛;二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改造,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三是钢材价格持续回落使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四是回款情况较好、应收帐款控制在合理水平。此外,国家相关出口政策的调整,也对机械 行业 出口有利。
(3)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
全年新产品产值1.1万亿元,同比增长34.5%,增幅提高23.7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3%。数控机床占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的比例15.2%,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重大新产品的研制成功,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项目提供了急需的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减少了设备进口,提高了我国机械 行业 为国民经济建设供应装备的能力。
(4)机械产品进出口首次出现顺差。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8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进口额1416亿美元,增长19.6%;出口额1424亿美元,增长36.3%。分贸易类型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占 行业 进出口总额比重47.8%,较上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 行业 进出口总额的35.6%,较上年上升了0.23个百分点。在出口额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之比由2003年的1:1.32变为1:1。
(6)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较2005年有较大的增加,投资额同比增长45%左右。其中,购置设备金额占总投资额的43.7%、厂房等建筑工程额占40%。投资增速较快的分 行业 是:石化通用集装箱制造业、重型矿山集装箱制造业、通用基础件 行业 。机械 行业 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因城市扩张导致工厂搬迁,择址建新厂;二是产品升级,再造流程,提高生产制造水平和能力;三是也有少部分为生产能力简单扩张。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