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核电电器市场现状 分析 及预测
1、核电设备整体 分析
从核电设备制造业 分析 ,中国核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个核电站有各种系统300余个,需要大大小小的零配件数万台/套,而中国目前的配套生产厂家非常分散,急需整合和优化配置。
秦山二期设备采购的经验表明,核级专用设备占设备总数量的25%,占设备总投资的54%;非核级的其它设备占总数量的75%,占总投资的46%。对于生产大量非核级的一般设备的企业,市场仍有很大的需求。
在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的过程中,国家先后从各个渠道为核电装备的技术公关项目提供了十几亿元的拨款资助,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制造企业初步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一批骨干试验、验证设施,完善了检测手段,锻炼了专业技术和管理队伍,国内基本具备加工、制造翻版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大部分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取得了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颁发的核安全等级设备设计和制造资格许可证。
我国的核电设备制造业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这是由核电设备的高技术壁垒所决定的。我国的核岛设备主要为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集团和一重集团四家企业分享。常规岛设备市场,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垄断了国内市场,其中东方电气占到了50%的市场份额。辅助设备市场主要由技术实力较强的机械制造企业占据。
目前,三大发电设备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气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可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成套设备,按价格计算国产化率超过80%;基本具备成套生产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能力,经过努力自主化份额可超过70%;基本具备国内加工、制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大部分核岛设备和常规岛主设备的条件。并且已初步形成核岛、常规岛、核电专用材料等产业链体系。
国内的核岛设备市场上,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占有率达45%(每年订单近30亿元),50%为东方电气所占;在常规岛设备市场上,上海电气与西门子联合体、哈电与GE联合体和东方电气基本上是三分天下。
此外,核电 行业 景气对核电细分领域有竞争优势或核电设备比重高的企业利好更大,例如生产核承压设备的海陆重工,生产变压器的天威保变,生产核电空调设备的哈空调,生产核辐射化工材料、温度仪表等零配件的沃尔核材和威尔泰等。
目前,我国核电建设配套设备制造基地的半壁江山在四川省,这其中有专门从事核燃料生产的宜宾812厂、从事核电站压力容器、锅炉制造的东锅、从事汽轮机、发电机制造的东气、东电,以及专门从事核电站输配电成套开关设备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在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上,如泵、阀门、风机、承压容器、电缆、支吊架、电缆桥架、化工材料、开关柜、仪表等需求很大。我国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可以有所作为。
我国核电设备国内供应商统计
2、核电用电线电缆
我国第三代核电站主要还是以压水堆为主,而压水堆的基本安全原理则是终身防御和单一规范准则。在这种安全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核电用电线电缆主要的发展在于使用性能更高的新材料。
我国目前已经能够生产核电用电线电缆,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在这两年轰轰烈烈的 市场发展 带动下有所进步。在全国,这种产品达到应用要求的企业又将近十家,但这其中真正有业绩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市场容量比较小,只能占到电线电缆市场总额的1%~2%。很多企业看到核电用电线电缆的市场前景光明就一拥而上,并没有意识到原始研发的重要性,使核电用电线电缆的技术开发如同无根浮萍。
有专家认为,我国核电用电线电缆市场已经呈现出一种浮躁的气氛。目前国内的安全认证体系不规范,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可进行资格认证的机构,很多鉴定会也是邀请有关部门人员以私人的身份来参加,实际属于民间行为。技术鉴定规范缺失也让我国核电用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更加不重视产品研发,加上非正规企业的低价竞争,无形中降低了电线电缆的心理定价,这又进一步影响了正规企业的研发。整个 行业 正在趋向一个恶性循环。
核电技术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多年了,但是我国对于核电用电线电缆的需求一直不明确,没有很好地总结用于核电的电线电缆和其他种类之间的区别。这样的模糊需求使得从事核电用电线电缆方面研发生产相关的企业没有办法确定未来的研发方向。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企业方面对于技术研发的不重视和用户方面对于产品需求的不明确带来了核电用电线电缆技术研发方向模糊外,国内核电设计院方面也要为该类电线电缆自主技术缺乏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国目前的核电设计院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主要以自己 研究 为主。因为是自己 研究 ,所以摸着石头过河,只能顾及关键设备的研发,要想“惠及”像电线电缆这样的外围设备,仍需时日。另一派主要以引进技术为主,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这一派。由于需要消化吸收的东西很多,对于电线电缆只能够做一些局部的修改,关键部位的电缆仍然通过使用进口产品解决。这样做的后果就在于国内企业依旧不知道国内研发产品和进口产品的区别在何处,该怎样改进。
没有技术根基的生产是国内企业一直只能生产安全壳以外的电线电缆,质量完全达到标准的也只有三四家企业。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进军安全壳内电线电缆市场仍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3、核电用控制、检测设备和仪表
核电站的仪控系统(仪表和控制系统)为核电站提供监视、控制与自动保护所需要的仪表及有关设备,包括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安全停堆系统以及保障系统等辅助系统所需的仪表和控制设备,它是核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约占整个核电站总投资的5%~8%。我国已建、在建的核电站所需的仪表和控制设备总投资约为124亿人民币,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四联、上海自仪、北京和利时等单位的产品不断进入核电领域,四联公司设计完成了国内第一套核岛三废处理系统,该公司的电动执行机构、 分析 仪器、温度仪表、电磁流量计、单回路数字仪表,架装仪表、智能开关电源、记录仪等都已向秦山、大亚湾、岭澳和援巴核电站供货。北京和利时公司已经先后完成了9项核电用数字检测控制系统:援巴恰希玛核电站计算机系统.秦山一期堆芯中子测量系统:秦山二期2*60万千瓦计算机系统(KIT-KPS),2*60万千瓦常规岛DCS(包括DAS,MCS,SCS),工程试验数据采集系统(KDO),仪表试验系统(KME);清华1万千瓦高温气冷堆过程控制系统,常规岛DCS,在线监视系统。上海自仪公司已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日,核电站用1E级电动调节阀,并已获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承压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已向秦山提供核级调节阀。
目前,这一领域所用的仪表、控制系统绝大部分都是国外产品,而很多重要的数据、信息都是靠仪表、控制系统来传递和保存,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地保护好这些数据、信息不被泄露就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是我国核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尽快提高我国国产仪表、控制系统水平,使之符合核领域要求,用国产仪表、控制系统替代国外产品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通过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设计、工艺及加工技术,新增流量标定装置、成套涂装设备、波峰焊锡机等关键制造、测试设备,实现核电用仪表及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和产业化。
在未来几年,核电市场都将是仪表市场强劲的需求拉动点,雷达液位计、电磁、质子流量计在未来都将有快速增长,现场总线通讯方式的应用也是未来仪表的发展趋势。
因为值得关注的是,核电市场成为仪表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源,因为核电市场对仪表有非常大的需求,并且所需的仪表都非常昂贵,所以对整体仪表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从2008年底核电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对仪表市场产生了明显拉动作用,2009年上半年,核电整体市场下降了5%,如果没有核电市场的需求拉动,下降幅度将会很难堪。
2008年中国流量仪表市场规模为37.3亿元(供应商端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依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各个细分产品来看:质量和电磁流量计的增长更为显著。
4、核电变压器
目前国内有能力或潜在能力提供核电变压器的企业包括特变、西变、天威等内资和ABB、东芝、西门子等外资企业。国内高端变压器技术水准已经与外资企业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如交流特高压方面有所超越,未来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按照核电2020年 规划 ,至2020年我国核电站的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但从目前的建设进度 分析 ,2020年的规模有可能被调整至7000~8000万千瓦。在《核电中长期发展 规划 》的基础上,我们预计,“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投产的核电机组分别为800、1800、4000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17.5%。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分别新增8、18、40台100万千瓦核电发电机组。由于核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过大,所以只能选用3台额定功率为40 万千瓦的单相变压器串联使用。每台变压器的价格以1800万元计算,保守估计,核电厂用主变压器每五年的市场需求分别为4.32、9.72、21.6亿元(不考虑备用主变压器)。
5、核电开关
目前全球的核电厂全都采用真空灭弧室、真空开关管、真空断路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等高压大电流控制装置。目前我国主要有振华科技、厦门华电开关、川开电气生产核电用开关。都是自行研发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第二节 核电电器产品产量 分析 及预测
2006-2011年国内核电用成套设备产品产值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2006-2011年国内核电用开关产品产值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2006-2011年国内核电用变压器产品产值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2005-2013年国内核电电器产品产量及预测表 单位:亿元
第三节 核电电器市场需求 分析 及预测
目前全球核电占电能的比重平均为17%,已有17个国家核电在本国发电量中的比重超过25%。而中国核发电量占总量却不到2%,远不到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法国、美国85%和30%的水平。长远来看,中国的核能发电潜力巨大。
通过了解全球及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建设 规划 ,以及对我国核电产业链上、中、下游的 分析 ,我们认为处于中游的核电设备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要,将进入一个快速成长阶段。
我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我国为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减排压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了应对来自美国的竞争压力,开始修订我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未来中国必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的发展。
从2010年至2020年将是世界核电的高速增长阶段,中国将成为核电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世界核能协会的统计,截止2009年9月全球 规划 在这一时期建成的核电机组有137台,装机容量共计15119万千瓦。其中中国 规划 核电机组35台,占全球 规划 容量的25%。
截至2008年底,国内的总装机容量是885万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1%左右,世界核电的装机容量平均水平是17%。
按照核电每千瓦投资1万元左右计算,假设2009年-2020年的12年间,我国新建核电7000万千瓦,则总投资为7000亿元。一般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投资比大概是6:3:1,按设备投资占总投资50%来计算,设备投资大约占3500亿元左右,其中,核岛设备按国产化率70%,常规岛按80%,辅助设备按90%来算,国内设备企业将有2500亿元的市场,而核岛设备、常规岛和辅助设备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28亿元、816亿元和306亿元。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核电建设包括了燃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辅业集团、发电企业核输配电企业等几个环节,具体主要分为:一是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二是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三是核电站建设及运营维护。
在核电电器领域,核电电器市场占整个核电设备的10%多一点。核电电器国内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大体幅度平均是15%左右。核电电器国产化率也提高最快的。
2005-2013年国内核电电器产品需求及预测 单位:亿元
第四节 核电电器消费状况 分析 及预测
我国的核电工业起步较晚,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有限。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来看,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
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东北三地,形成三国争雄之势。这三个地区不仅是我国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也是火电和水电装备的制造基地。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投巨资在临港建造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将达到成套生产核电站核岛中主要部件的能力。东北地区则以哈电为核心,辅以一重的大型铸锻件的优势,形成核电装备生产能力。西南的东方集团也具有一定生产核电装备的能力。
截至2008年底,我国核电站共6座核电站11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为885万千瓦。高速增长的市场为核电电器 行业 带来了新的生机。
但由于中国的核电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最近两年才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核电设备制造任务才开始加大,此前己建成重点核电站项目的主要设备基本由国外知名承包商为主提供,国内企业只是参与了部分设备的分包。目前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单位的供应能力还有限,特别是还没有具备系统集成的主供应商,只能提供单件设备,未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电力需求高速增长期,高效、清洁的核电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应用领域不断扩张,核电的大力提速给核电电气设备业迎来新机遇,我国核电电气设备在消费数量会逐年上升,消费领域也会逐步得到拓宽。
第五节 核电电器价格趋势 分析
核电电器产品种类很多,产品型号不同,价格一般也不一样,我国制造的核电电器产品一般较国外便宜,我国进口的核电电器产品比较昂贵,产品价格差别也很大。
未来应用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的核电电器价格将趋于合理,会保持人们的期望的价格水平。
由于近几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大,核电电器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尤其生产高端产品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考虑到以上因素,未来我国核电电器低端产品波动不大,高端产品要有上涨趋势,将是今、明两年核电电器产品市场的主基调。但企业市场的竞争价格是第一要素,从长期看核电电器未来价格会走低。
第六节 核电电器进出口量值 分析
过去核电装备上,我国基本靠进口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及合作,除少数部件需要由国外进口,目前大部分设备已具备生产能力,核电站国产化率已有很大提高。第一批大亚湾核电站国产化率不足10%,第二批秦山二期、三期国产化率达到50%,最新投产的田湾核电站国产化率已高达60%-70%。虽然一些材料和配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一些大的设备都可以由四川的东方电气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等生产。
随着我国核电电器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一般产品逐步能够满足供应,在高端产品上进口依赖大大程度降低。未来,随着我国对核电电器 行业 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和核电电器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我国生产核电电器高端产品企业将会增加很多,国产核电电器产品也将逐步扩大市。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