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建议书 乡村振兴 资金申请 立项报告 稳评报告 节能报告 产业规划 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融资 IPO上市 行业研究 文化旅游 科技成果评价 农业扶持资金 工业扶持资金
  • 首 页
  • 关于我们 资金申请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 

    全国咨询热线:400-8790-365

    麻纺织市场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分析(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2018-09-30 09:07:25来源:

    第一节 竞争格局 分析

    一、市场竞争现状

    2004-2005年麻纺织业不同性质企业状况

                                                                                                                            单位:亿元,%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29.83亿元,同比增长27.03%;实现销售收入127.72亿元,同比增长28.9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量产值35.61亿元,同比增长2.00%;销售收入34.85亿元,同比减少0.56%。

    2004年全 行业 利润总额3.52亿元,增加6308.9万元,同比增长21.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3044.6万元,同比增长-4504.4万元。

    2005年1-6月,麻纺织 行业 经济运行比较稳定,但 行业 利润水平不高。规模以上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5.83亿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销售收入73.15亿元,同比增长21.1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5.21亿元,同比下降10.18%;实现销售收入14.65亿元,同比下降10.94%,国企的利润空间在继续下降。上半年全 行业 实现利润8353.60万元,同比增长46.8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始赢利,但利润总额很少,只有1706.90万元,国企经济效益仍然不容乐观。

    二、市场集中度 分析

    我国麻纺织工业生产具有较高的集中度。2004年麻纺织 行业 共有企业255家,其中湖南、黑龙江、湖北和江苏四省合计138家,占总数的54%。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2004-2005年度中国纺织服装 行业 竞争力测评活动评出的麻纺织 行业 竞争力十强企业和销售收入前40名企业也非常集中,主要分布在湖南、黑龙江、浙江河江苏。

    2004年,全国麻纺织业销售收入前十位的地区依次是:江苏省、黑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东省、四川省、重庆市、浙江省和新疆区。其中江苏省销售收入占全 行业 销售收入的14.67%,黑龙江省占13.67%,湖北省和湖南省分别占13.57%和12.91%,前四位地区合计占总销售收入的54.82%,而前十位地区销售收入占全 行业 总销售收入的90.92%。这也说明我国麻纺织 行业 市场集中度较高。

    在我国的苎麻业中,湖南省一直居于前列。资料显示,目前,湖南苎麻种植面积占到全国总量的1/2,苎麻纺织加工能力占全国总量1/3以上,苎麻织机占全国总量2/5,苎麻纺织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的 研究 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止,湖南共有麻纺加工企业38家,其中苎麻纺织加工企业35家,亚麻纺织加工企业3家,另有麻纺原料、麻纺产品流通企业21家。苎麻纺织业一直是湖南纺织工业的优势,苎麻脱胶生产能力63960吨,苎麻长纺生产能力105216锭,占全国总量的36%;短纺生产能力394360吨,占全国总量的14.5%;麻棉气流纺3432头,占全国总量的30%;苎麻织机2703台,占全国总量的37%,苎麻织物染整生产能力达到年产4200万米。

    2004年地区市场集中度 分析

    第二节 麻纺织市场主要厂商竞争力比较

    改革开放20年多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企业的利润率很低,2004年全 行业 利润率只有1.7%。进入2005年,连续不断的贸易摩擦使中国企业愈加认识到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在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战的背后,除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之外,我国纺织业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低水平过度竞争,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2003年9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次发布2002年度纺织各 行业 销售收入前50家、纺织工业出口和销售收入前100家企业名单;此后,为引导更多的企业由做“大”向做“强”转变,协会统计中心与北京大学供应链 研究 中心合作,联合开发纺织 行业 综合竞争力指标测评体系,并运用这套模型对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化纤、针织、丝绸、印染、纺机8个 行业 的500多家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于2004年8月首次推出各 行业 竞争力前10家企业。

    2005年,面对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后配额时代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了2004-2005年度中国纺织服装 行业 竞争力测评活动。2005年8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2005中国纺织服装 行业 竞争力发布会”,大会发布了棉纺、毛纺、丝绸、麻纺、化纤、针织、印染、服装八个 行业 2004-2005年度“企业竞争力十强”名单,同时还发布了各 行业 销售收入排名。

    第三节 我国麻纺织业发展优势

    一、麻类纤维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优势是促进麻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有着悠久的麻类作物种植历史和优良的自然条件,苎麻、亚麻、大麻、黄红麻资源十分丰富,罗布麻、剑麻、竹纤维、菠萝纤维、香蕉纤维等多种麻类纤维也已被开发利用,其中苎麻纺织、亚麻纺织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水平均居世界首位。

    苎麻作为中国特有的天然纤维,产量占到世界总量的90%以上,苎麻的单纤维支数在1500-2200公支,能够满足高中低不同档次纺织品生产的需要。90年代经过调整,苎麻纤维资源与加工能力的发展趋于协调,目前,苎麻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原麻产量12万吨。

    作为麻类家族中另一重要成员,亚麻自引入我国以来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主产区集中黑龙江和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近年来亚麻纺织的发展促进了亚麻种植业的兴起,目前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年产成麻6万吨。云南、湖南等地区也已开始试种亚麻,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另外,国际上十分重视的黄红麻纤维在我国也有着良好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我国黄红麻资源主要分布于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广阔地区在种植高峰时面积达到1000万亩,居世界第三位。

    二、麻纺工业布局多样

    目前,中国麻纺织工业已具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相当的生产规模,堪称世界麻纺大国。按原料、工艺技术设备特点,麻纺织业主要分为苎麻纺织、亚麻纺织、黄麻纺织三大门类,基本工艺路线为脱胶、纺纱和织造。今天,苎麻纺织已进入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并重,发展较为稳定的时期。

    据统计,目前我国苎麻长纺29万锭、短纺26万锭、气流纺11000头、苎麻织机6000台。去年一年苎麻纺织原料耗量达9.15万吨,纯苎麻纱产量17000吨,苎麻混纺纱产量38938吨,生产纯苎麻布5593万米,苎麻混纺布1615万米,苎麻印染布3141万米。全年苎麻纺织实现销售收入42.55亿元,出口16539万美元。

    亚麻纺织作为国内麻纺织 行业 第二大门类,从建国初期引进建设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以来,发展一直较为平稳,近几年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生产能力翻了一番,生产规模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已具有亚麻纺50万锭,其中湿纺约35万锭,亚麻织机2074台。2002年亚麻原料消耗10万吨,纯亚麻纱线产量21486吨,纯亚麻布产量2064万米,亚麻印染布产量3356万米,全年亚麻纺织销售收入33.15亿元,出口33280万美元。与苎麻纺织、亚麻纺织不同的是,黄麻纺织近几年的发展出现萎缩。曾经在发展高峰时期,黄麻纺织拥有70万枚纺锭,麻袋织机4642台,具有15亿条的麻袋生产能力。90年代以来,以麻袋为主的黄麻纺织品市场需求减弱,2002年麻袋年产量不足5000万条。虽然黄麻纺织品作为生态环保型产品,在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以及综合利用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黄麻纺织业原有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技术装备落后,下一步的发展将面临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等艰巨任务。

    第四节 影响麻纺织业发展的因素

    一、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

    我国麻纺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的麻纺工厂,但也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我国企业占据的只是全球麻纺产业链的中下端。

    中国麻纺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从种植到纺纱、织布再到染整、花型设计等,整个过程都不及西方国家。世界上最先进的染整设备在欧美,不在中国,即使我国有的企业引进了较为先进的设备,但由于与之配套的软件没有真正到位,只会简单操作,没能真正掌握先进技术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目前,虽然我国亚麻纱及面料已经开发出1000多个品种,正向高支、轻薄型发展,但与西欧、日本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为花色少、技术含量不高。尽管纺织业的趋势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西欧亚麻工业一直控制着全球细号纱和高档织物市场,牢牢掌握和引领着亚麻终极市场。

    麻纺织工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目前与其它纺织业相比,差距较大,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则更有相当距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麻类纤维品种的培育种植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品种培育与种植 研究 的全面 规划 ,缺乏与麻纺织工业发展的协调机制,科技开发 研究 的资源分散,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亚麻作为优良品种,培育、繁种、扩种、亚麻纤维品质及单产水平都与欧洲国家有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亚麻原茎亩产水平不足200公斤,长麻平均出麻率不足10%;黄红麻在大部分地区种植品种工艺支数较低,产量较高但品质粗硬。黄红麻品种的培育和 研究 远远落后于印度和孟加拉国。

    二是麻纺织工业技术装备落后,设备研制能力不足。我国麻纺织工艺技术装备的起步主要依靠改造相关纺织设备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国内仅有少数几家麻纺织设备制造企业,品种少,整体配套能力弱,不能满足国内麻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据调查,我国麻纺织细纱机主要是80年代初的国产水平,无梭织机比重为15%,自动络筒机和无结头纱产品的比重均为零。

    三是麻类纤维纺织产品还是以初加工产品为主,产品设计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麻纺织主要还是以生产麻纱和麻坯布等初级产品为主,比重在80%以上,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产品设计科研开发资源分散,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偏低,难以适应纺织品市场的激烈竞争。

    四是麻类纺织品在生态清洁生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目前,麻类纤维脱胶工艺主要还是运用化学方法,脱胶技术落后,污染较为严重。如果脱胶排污治理成本提高到国家环保排放COD标准的要求,平均治理成本就要达到产品成本的10%以上,企业很难承受。

    二、原料供应

    麻纤维原料短缺特别是亚麻原料的短缺,仍然是影响中国麻纺织稳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亚麻纤维作物种植发展缓慢,2003年国内亚麻纤维原料产量约6万吨,2003年进口约10万吨,同比增长了50.15%。在总计亚麻加工市场16万吨的原料消耗中,进口数量占到六成多,自产原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黑龙江省是我国亚麻种植和加工的大省,2003年亚麻种植面积1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左右;原茎产量约为30万吨,占全国的50%。但是该省的亚麻产量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的纺织需求。全省现有纺锭15万锭,年纺纱3万吨,需要打成麻5万吨,但省内种植的亚麻原茎只能供应1万吨打成麻,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解决。

    我国发展亚麻种植的自然条件良好,适宜生长的区域较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种植潜力广阔,但亚麻原料生产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亚麻育种体系不健全,国内亚麻原茎生产长时期停留在每公顷3750公斤左右,比世界发达国家公顷均产7500公斤低了50%左右;

    二是长麻率低,国内品种只有11%-13%,与世界17%-18%的水平相差很多;

    三是国内亚麻梳成率为4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低10至15个百分点,且强度不高、断头率高,难以生产高支纱。

    我国亚麻原料不仅种植面积少、产量低,而且品质也不及法国、比利时等西欧国家,随着我国亚麻纺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料愈来愈依赖大量进口,这已成为 行业 发展的掣肘。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作为全球市场最大的买家,巨大的需求量支撑国际原料价格坚挺,价格话语权落到国外亚麻原料供应商手上。

    近年来,由于亚麻纺织对亚麻纤维原料的需求增长,调动了亚麻种植业的发展积极性,除黑龙江等传统产区种植面积继续扩大,新疆地区有较快的发展,也达到40多万亩,云南等地区试种亚麻也有一定的成效。

    中国亚麻纺织纤维原料的发展,必须坚持优良品种培育和规模扩大的发展方针,使亚麻纤维原料质量和数量均能保证高中档麻纺织品生产的需要,使亚麻作物种植和原料加工与麻纺织发展相协调。经过努力,逐步达到以国内原料为主,以进口原料为辅比较合理的亚麻纺织纤维资源结构。

    三、市场需求

    21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饰消费的新潮流;同时,由于人们对穿着舒适健康的不断追求,外在质感和内在保健功能的珠联璧合又是服饰消费中的新趋势,在这新潮流和新趋势中,有着“绿色产品”桂冠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将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亚麻、苎麻、大麻、黄麻等主要麻类作物外,还有许多宝贵的麻类资源。我国不仅麻类资源丰富,而且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麻纺 行业 的生产能力和纺织产品在国际上已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我国麻纺 行业 产值58.4亿元,实现销售产值54.8亿元,95%的销售产值是通过出口实现的,内销产品与其它织物相比,销量相差极为悬殊。据 分析 ,原因有以下三点:

    1、人们对麻类纺织产品的优良特性不了解。麻纺产品具备良好的卫生性能、超强透气、防菌抑菌、清新自然、粗犷豪放、色调柔和、防紫外线等优异性能。我国消费者习惯性的认为,麻纺产品易皱难熨,忽略了其本身特性。

    2、麻纺产品的品种开发较单一。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麻纺产品为麻纺服装(衬衫、西服、裙子、内衣、手帕等)、麻纺床上用品(凉席、枕席)、餐室用品(餐巾、桌布等),可以看出麻纺服装、床上用品有很强的季节性,同时由于生产企业将注意力瞄准国外,国内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3、目前市场上麻纺产品良莠不齐,无法区分。目前市场上的麻纺产品价格差异较大,仅以“亚麻凉席”为例,价格从人民币200元到2000元不等,且均声称为“纯麻产品”,据2003年夏北京市麻产品普查:90%的产品含麻量与商家宣传不符,更有甚者含麻量为零。

    第五节 麻纺织业发展任务

    在充分认识优势和充分估计不足的基础上,结合麻纺织 行业 实际情况,我们认为, 行业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于大力发展生态麻纺织工业这一根本。

    大力发展生态麻纺织工业意义重大,任务也十分艰巨,需要上至国家、 行业 ,下到企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无论是技改投资项目,还是从 行业 引导性政策的制定方面;从 行业 角度看,应该提高麻纺织 行业 的准入门槛,对进入这一 行业 的企业提出更高的生态环保要求;作为 行业 主体的企业,则更应该从内部改造出发,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和投入,把目光放远,将企业置身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之中磨炼自己。

    具体地讲,目前发展生态麻纺织工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麻类纤维优质作物的培育 研究 ,发展优质麻类纤维资源产业化基地,建立一个与纺织加工业相协调的 研究 发展机制。麻类纤维作物优质品种的培育 研究 是发展生态麻类纤维纺织产业的重要环节,应把提高麻类纤维品质,提高单产水平,提高抗病虫害和抗灾害的性能,以及减少使用化肥和化学药品的优质品种 研究 作为重点。要特别注意改变传统管理体制,组建农业、加工业和 研究 部门相结合的优质品种 研究 机构,吸引各种社会资本的投入。要把发展麻类纤维资源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麻类纤维资源的协调发展。

    (2)重点解决麻类纤维生态环保、清洁生产等问题,具体落实到苎麻生物脱胶、麻类纤维加工过程中废水处理、环保型麻纺织染化料和助剂、麻类纤维纺织及印染后整理清洁生产工艺等四项技术的应用推广项目上,力争通过这四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效改善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的状况。总之,发展生态麻纺织工业,从长远发展看,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 行业 调整看,能够尽快改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农业发展看,可以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可以改善纺织原料供给状况。

    (3)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思路,注重实效,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以产品推动 市场发展 ,扩大新的市场份额与空间,创造麻纺织 行业 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性环境。企业要克服低水准重复,注重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

    可行性报告 模板

    更多>>
  •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轮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轮毂,英文名称:WheelHub,WheelHubUnit,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

  •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习惯把城市铁路称为轻轨。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轻轨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轻轨的说法是按运输方

  •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废物,即工业固体废弃物,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等。如化学工业的酸碱污泥、机械工业的

  •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房地产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