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内 市场发展 现状
国产数控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年产可达70000台套,产值在20多亿元。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如广州数控、华中数控、凯恩帝等。
1、数控系统 行业 的现状
1)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近几年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联合攻关和 行业 的努力,企业加大了开发力度,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自主知识版权的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已具备4通道、16通道、9轴联动的能力,其功能达到某些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的水平,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2)高端产品自主开发实现零的突破
由于数控技术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所以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高档数控机床和高性能数控系统视为具有高利润的高技术产品,而且一直将其列为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物资,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限制和歧视的政策。
3)当前我国急需的高档数控机床,近年来已取得重大突破
虽然目前配套的数控系统绝大部分是国外产品,国产系统还处在个别产品试用阶段,远未达到用户满意的水平,但我们毕竟实现了零的突破。如由桂林机床研制的五轴联动龙门铣床采用华中数控公司的五轴控制系统,采用洛阳轴研所生产的电主轴,全部由国产零部件组。
中国的数控系统市场已经显露出依然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机床生产商们却需要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与机遇。尽管高端机床进口仍然保持着较快增长,但经济型和中档机床仍然占据着目前市场的主要份额。与此同时,国产的的经济型机床在性能与质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内的机床厂商也在坚持不懈地进行高端机床的研发与制造,不仅满足了部分国内需求,甚至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2、“十一五”数控系统发展的思考
在“十一五”期间 行业 的发展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原则、系统产业化和深化改革相结合原则、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 行业 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1)提升经济型数控系统,巩固已有市场
当前经济型数控系统技术上已基本成熟,加上成本的优势,已经占市场主流地位,可按市场规律继续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可靠性、加强服务、形成市场上的绝对优势。
2)推进普及型数控系统产业化,扩大市场占有率
普及型数控系统是我国市场需求的主体,也是数控机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目前市场上主要是国外品牌,发展普及型数控系统,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确保数控系统可靠性指标过硬,为此要开展大量的生产验证,学习广数成功的经验,在生产验证中不断进行质量改进,不断提高可靠性增长,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
数控系统生产厂要与主机厂结合,不断开发应用软件,全面地提高系统应用水平,做到适用、能用、够用、好用、耐用,重点机床生产企业密切配合,提高国产数控系统的信誉,开拓新市场、扩大新领域,争取主机厂和用户厂的信任和支持。使普及型数控系统的生产形成批量、形成效益。从系统开发、生产制造、系统配套、生产管理、用户服务全面进入产业化良性循环。
3)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加速研发自主创新发展高档数控系统
高档数控机床是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部门需求的重点,而数控系统又是数控机床核心的功能部件,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国防工业急需的五轴联动的高性能数控系统采取技术封锁、出口控制和价格垄断,严重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
目前高档数控系统的发展,建议采用技术跟踪、引进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开发的发展思路,在消化国外高档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十五”攻关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数控系统。满足高效、高速、高精、复合、多轴、智能、安全环保数控主机的发展要求。
4)形成主机厂、系统厂、用户厂战略联盟
数控机床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品,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 行业 企业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单独卖机床收款发货;第二类是机床售出后,强化服务扶上马送一程,帮助用户掌握机床使用方法;第三类是 研究 用户工艺协助开发应用软件,并固化在数控系统中满足高质量加工和生产效率的要求。实现整个交钥匙工程。
当前一些世界知名厂家,如日本的马扎克、森精机等企业他们都精心 研究 用户工艺,与系统厂共同研发具有工艺特色的数控应用软件,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普遍受到市场的欢迎。
我们离先进国家有一段距离,但在现阶段为了培育国产数控系统应用的市场,大家要共同 研究 措施和途径。实现数控系统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性的新突破,系统厂和主机厂要共同努力。国产系统市场上的突破主要依靠主机厂。如何加强主机厂、系统厂、用户厂三者间的有机结合,如何在开发、生产、验证、使用各个环节加强信息沟通,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主机厂是中心环节。只有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互动关系,才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克服各种困难帮助用户成功,让用户创造更多的效益。三者有机的战略联盟形成长效机制,国产数控系统的应用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5)市场拉动力、企业内动力、政策推动力,三力合一是促进国产系统发展的重要条件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当前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快速增长,整机在系统配置上,经济型几乎是国产系统包打天下,国外产品很难挤进来,普及型、高级型系统国外品牌占有绝对优势,国产系统很难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系统企业不能单单依靠国家的投入、依靠国家的相关政策,只有面对现实,自力更生勇往直前,才能不断夺回国外品牌占领的市场份额。
当然作为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在它幼稚发展期离不开国家的扶植政策,市场培育,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企业的积极努力,才能真正形成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控系统产业。
第二节 国内市场最新动向
1、国内最大数控产业基地落户开发区
广州开发区将建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生产、 研究 和培训基地。位于广州开发区云浦工业区的广州数控产业化基地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届时,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GSK系列数控系统的年产量将达到8.8万套,年产值达20亿元,有望跻身世界前三。
2、中档数控产业发展加速
由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支撑技术》,在合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日前通过了国家验收。专家们认为,该课题在数控技术 研究 、中档数控系统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在考核年度内,嵌入式中档数控系统配套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单元的销量达到3523套,实现销售收入7110万元,超额完成了课题年度产业化目标。该课题有效推动了国产机床数控化率和数控机床伺服化率的提高,促进了国产数控机床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了中档数控产业化的进程。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以内部培养、社会招聘、产学研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组建了一支从事数控技术、伺服技术、电机拖动、电机制造等专业的研发技术队伍,基本已发展成为中档数控系统 研究 、开发和制造的产业化基地。《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支撑技术》的持续深入 研究 和成果推广将彻底打破数控装备技术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从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制、成套系统开发到批量生产的全面突破。
3、广州数控巨资打造国产数控产业化基地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日前在广州经济开发区征地8万平方米,总投资34166万元,拟用3年时间建成GSK系列数控产业化基地。2010年,该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广州数控GSK系列数控系统的年产量将由目前的2.3万套提高到8.8万套,达到世界同行前三名的产量;机床数控系统的年产值将达20亿元;伺服电机由目前的年产2万台提高到20万台,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沈阳数控取代国际著名品牌数控机床植入中国脑
2007年6月14日,在沈阳机床集团现代化的车间里,30台套国产数控机床格外引人注目。以往这些中高档数控机床,用的都是国外数控系统,现在它们全部装备上“中国脑”——由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沈阳数控”。这是沈阳机床集团首次在中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大规模采用国产数控系统,使沈阳机床为用户提供多型号国产化高档数控机床成为可能。
第三节 主 行业 发展状况
经过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
据不完全统计,年产值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未列入统计,部分军工企业和产品未列入统计,2006年我国仪器仪表生产企业总数2232个,工业总产值970亿元,销售收入921亿元;包括医疗仪器,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突破1000亿元。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企业总数620个,工业总产值285亿元,销售收入282亿元;分别占仪器仪表全 行业 28%、28.5%和29%。科学仪器企业总数525个,工业总产值263亿元,销售收入251亿元,各项数据大约都占全 行业 25%左右。电子与电工测量仪器企业总数285个,工业总产值148亿元,销售收入147亿元,分别占全 行业 13%、14%和14.6%。其他各类仪器仪表企业总数、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占全 行业 不足34%。
1、仪器仪表 行业 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2%,2006年同比2005年增长率达到26.2%和25.4%。据对国内30余家 分析 仪器厂家统计表明,2005年销售总额约10.4亿元,2006年销售总额增长40%,预计2004年还将继续增长40%,达到20亿元。
2、一批技术先进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国产工业控制系统DCS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承接30万千瓦发电机组60套,一半投入运行良好,并在60万千瓦发电机组新建工程国际招标中标,充分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横河川仪公司生产的中高档压力/差压变送器年产量突破7万台,进入世界前10名。科学仪器中,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如微波等离子体炬光谱议、微型电动色谱系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等,正在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3、仪器仪表产品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121亿美元,出口29.5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52.6%。出口产品中已经包含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控制系统和精密科学仪器。2005年我国出口的物理和化学 分析 用仪器总值为0.32亿美圆,仅为美国出口的1%,而2006年该仪器出口总值跃升为1.25亿美圆,年增长291%,达到美国出口的3.3%。中低端数字万用表出口占据世界市场60%份额,出口国家不只限定亚洲、非洲、许多产品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4、我国仪器仪表企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很快崛起,已经成为仪器仪表产业的主体。2006年,三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 行业 40%以上,利润占全 行业 53.6%,民营企业紧随其后,而且加大了投资力度,如正泰集团投资1亿元进入工业自动化仪表 行业 ,时代集团兼并了全国最大的试验机企业济南试金集团。浙江中控技术(集团)公司、上海新华控制技术公司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3家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有实力的工业控制系统公司,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亿元,而且发展势头很好。
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 研究 、国防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我国仪器仪表产品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技术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国际水平,高端大型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06年我国仪器仪表进口总额91.5亿美元,相当于国内全 行业 总产值73%,除去出口部分,我国国产仪器仪表大约只占据国内市场51.4%的份额,缺口高达一半。当然这是就市场销售总额而言,但反映出的现状却是严峻的。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