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亚麻市场
亚麻被称为“中国草”“纤维之王”,亚麻是植物的皮层纤维,他的功能是近似人体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等天然性能。我国亚麻纺织工业从50年代起步,近10年又有较快的发展,居世界第二位。日前我国有亚麻纺织企业20多家,技术装备80%以上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产品质量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出口量已占世界第一。
一、发展概况
统计数据表明,与2003年同期相比,国内亚麻企业2004年上半年 行业 增长势头明显。
2004年上半年,亚麻 行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250437.45万元,产品销售产值217686.59万元,出口创汇7939.19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73%、15.17%、56.98%。
纯亚麻纱和纯亚麻布同时高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亚麻纱产量为40618.26吨,亚麻布产量为4469.41万米,同比增长16.71%和11%;其中,纯亚麻纱产量为29790.90吨、纯亚麻布产量为2606.47万米,同比增长24.96%和28.37。
二、市场 分析
(一)市场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绿色”的世纪,绿色产品将主导世界纺织品和服饰消费的新潮流;同时,由于人们对穿着舒适健康的不断追求,外在质感和内在保健功能的珠联璧合又是服饰消费中的新趋势,在这新潮流和新趋势中,有着“绿色产品”桂冠和天然保健功能的麻类纺织品将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亚麻、苎麻、大麻、黄麻等主要麻类作物外,还有许多宝贵的麻类资源。我国不仅麻类资源丰富,而且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麻纺 行业 的生产能力和纺织产品在国际上已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我国麻纺 行业 产值58.4亿元,实现销售产值54.8亿元,95%的销售产值是通过出口实现的,内销产品与其它织物相比,销量相差极为悬殊。究其原因有:
1、人们对麻类纺织产品的优良特性不了解。麻纺产品具备良好的卫生性能、超强透气、防菌抑菌、清新自然、粗犷豪放、色调柔和、防紫外线等优异性能。我国习惯性的认为,麻纺产品易皱难熨,忽略了其本身特性。
2、麻纺产品的品种开发较单一。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麻纺产品为麻纺服装(衬衫、西服、裙子、内衣、手帕等)、麻纺床上用品(凉席、枕席)、餐室用品(餐巾、桌布等),可以看出麻纺服装、床上用品有很强的季节性,同时由于生产企业将注意力瞄准国外,国内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3、目前市场上麻纺产品良莠不齐,无法区分。目前市场上的麻纺产品价格差异较大,仅以“亚麻凉席”为例,价格从人民币200元到2000元不等,且均声称为“纯麻产品”,据2003年夏北京市麻产品普查:90%的产品含麻量与商家宣传不符,更有甚者含麻量为零。消费者对麻纺产品的识别方法了解不够,无法很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二)产品结构 分析
目前,我国亚麻纺织企业90%的亚麻布产品为服装用布,而亚麻服装商品成品率仅为1%;出口的亚麻纺织产品也以低附加值的坯布和漂布半成品为主。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附加值低的缺陷可能给亚麻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据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介绍,2003年,全省共有大型亚麻纺织企业17户,亚麻纱锭15万锭,占全国总数的30%;亚麻纱产量3万吨,占全国总数的33%。目前黑龙江省亚麻纺织企业已开发的产品有亚麻纱、亚麻漂白布、亚麻混纺交织布、染色和印花布等十五大系列产品,共1000多个花色品种,正向高支、轻薄型发展。但与西欧国家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由于结构问题造成的附加值低这两个方面。
目前企业生产的亚麻布90%为服装用布,而服装商品成品率仅为1%。受织物后整理水平低等因素制约,多数国内企业生产不出国际市场畅销的染色布、针织产品和高档提花等产品,目前出口产品主要以坯布和漂布半成品为主,亚麻纱出口也以低支纱为主,售价偏低,也缺乏市场竞争力。
经 分析 认为,两方面原因造成了我国亚麻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附加值低的问题:
一是科研和技术水平低下,织物后整理不过关等影响 行业 发展的关键性工艺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亚麻企业长期以来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出口品种的局面得不到改观。
二是亚麻产业国内市场开发缓慢,适宜内销的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国内消费者对亚麻认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开发,甚至限制了 行业 的发展;而最近几年,亚麻织物已经逐渐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但亚麻纺织企业对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似乎认识不足,加上受生产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和产品 研究 开发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未能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开发适销产品,导致目前我国亚麻产品的内销比例仅为10%。
此外,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附加值低的问题还导致了亚麻 行业 的无序竞争加剧,原料价格过高、而产品出口价格偏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多年来,国内亚麻纺织企业60%的原料依赖进口,而企业在欧洲和埃及等亚麻原料大国采购又都是单兵作战,在目前全球亚麻原料产量不断下滑的情况下,这种采购方式直接导致了原料价格越来越高。而我国的亚麻产品销售90%依赖出口,这不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随国际市场波动较大,而且造成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竞相压价。虽然我国的亚麻产品出口额逐年攀升,但整个 行业 的效益却没有提高,一些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困难。
三、亚麻原料市场
(一)市场供求状况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亚麻纺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亚麻原料供应持续吃紧,原料依赖进口,大大降低了亚麻纺织企业的效益。原料已成为我国亚麻 行业 发展的瓶颈。
亚麻作为天然植物纤维,是高档纺织品、高档西服面料的重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正出现前所未有的麻类产品销售热。由于受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增加的拉动作用,我国亚麻纺织产量增长迅猛,生产规模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
然而随着亚麻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预计今后10年我国纤维亚麻原料市场将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
我国只有黑龙江省适宜大面积种植亚麻,2003年该省亚麻种植面积为16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左右;原茎总产量约为30万吨,占全国的50%。但是该省的亚麻产量竟还不能满足本省的亚麻纺织需求。黑龙江省现有纺锭15万锭,年纺纱3万吨,需要打成麻5万吨,而省内每年种植的亚麻原茎只能生产打成麻1万吨左右,大部分需要通过进口解决。
而因原料生产不足,国内亚麻纤维价格明显上扬,如:上等亚麻纤维由原来的8000元人民币/吨涨到24000元人民币/吨,二类粗麻纤维价由原来不足2000元人民币/吨涨到5000元人民币/吨。供需间的差额则只有通过进口来弥补,2002年我国进口亚麻原料已占总需求的60%以上,原材料主要依赖于法国、比利时等国进口,已成为影响亚麻业稳定增长的不利因素。
目前,全国亚麻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而黑龙江省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由于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可耕地资源的优势,单产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全疆平均原麻产量达343公斤,远高于黑龙江省亩产150公斤的水平,这缘于新疆昼夜温差大,利于干植物形成,长麻率高达18%,高于黑龙江省12%的水平。在新疆德隆集团天一亚麻公司、浙江金鹰公司注入资金技术的强力带动作用下,以伊犁河谷为生产地的新疆纤维亚麻产业正迅速崛起。另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全疆亚麻种植面积36.18万亩,同比增长99%,产量12.4万吨,同比增长143.7%。2003年,全疆春播亚麻面积又同比增长36.1%。预计未来几年内,新疆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亚麻生产基地,将改写中国的亚麻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历史。
目前,新疆亚麻主栽优良品种为有纤兼用类型。其中,亚麻纤维可加工成各种高档服装、装饰产品和军用、航空、消防、渔业、医用等产业用布,亚麻浆可用于生产高档卷烟纸,亚麻屑可用于造纸,亚麻油是目前已知含亚麻酸最多的食物,国外以亚麻为原料开发的麻纤维地膜正在逐渐替代化纤地膜,以亚麻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可生产轻质和易加工的新型包装材料及各种建筑机械材料,亚麻原料所拥有的市场将越来越广阔。
(二)原因 分析
我国发展亚麻种植的自然条件良好,但原料生产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亚麻种植面积严重不足,种植和加工缺少统一 规划 。以黑龙江为例,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种植亚麻比种粮的比较效益低,受自然灾害、收益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该省亚麻种植面积始终维持在130万亩左右,而实际需要种植200万亩才能满足麻纺企业的需求。
2、亚麻育种体系不健全,国内亚麻原茎生产长时期停留在每公顷3750公斤左右,比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法国、比利时的公顷均产7500公斤低了50%左右。
3、定单农业在亚麻种植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造成亚麻种植面积与亚麻原料市场脱节,影响麻农种麻积极性。黑龙江省主要采用定单农业的方式确定亚麻种植面积,即纺织厂每年与原料厂签订原料供应合同,原料厂再与麻农签订合同,麻农根据签订的合同进行种植,但在实行操作中,大部分亚麻纺织企业却没有严格执行合同。另外,曾在麻农、原料厂、纺织厂之间出现过的“三角债”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麻农的种麻积极性。
4、亚麻产量低、长麻率低。黑龙江省亚麻亩产始终徘徊在180公斤左右,长麻率只有11%-13%,与世界17%-18%的水平相差很多。四个方面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不重视提高栽培技术,选种缺少 分析 和 规划 ;品种推广和良种繁育混乱,种子繁育体系不健全,没有实行专业化生产,优良品种在扩繁过程中就已混杂和退化;先进种麻技术得不到应用,目前除化学除草技术和施肥技术得到应用外,其它种植新技术很少有人问津;农务员水平不高,且缺乏专业培训。
5、国内亚麻梳成率为45%,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0-15个百分点,而且强度不高,断头率高,难以生产高支纱。另外,国内亚麻种植机械化程度低,80%以上的麻田靠人工收获,播种过程中种子损失量高达30%,亚麻植株原茎产量低,纤维品质低质量差。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益已成为制约中国亚麻原料生产的瓶颈。面对上述现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将会促进中国亚麻业的发展和不断壮大。
(三)发展建议
针对 行业 当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强亚麻原料业:
1、尽快实施亚麻主产区“北移东扩”战略,即主产区向新麻区转移。黑龙江省的亚麻种植主要集中在老麻区和新麻区,老麻区位于省中部和南部,新麻区位于省北部和东部。新麻区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接近东欧水平,广懋的土地资源和极高的机械化水平使其发展亚麻种植的空间极大。估计按目前的种植水平原茎亩产就可达到300公斤,长麻率可达到14%以上。如果按国际先进模式种麻,多数地区可达到东欧水平,即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亩产将分别达到500公斤、70公斤和45公斤左右,平均长麻率达到17%以上,纤维号将达到18#以上。
2、迅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完善良种繁育和推广机制。首先要建立一个权威的亚麻种子公司,承担全国亚麻种子市场的组织领导、 规划 设计,技术监督,种子调配和新品种推广工作。其次要尽快建立原种基地,保障优良品种的有序繁育和推广,保障麻农用种质量的稳定。
3、抓紧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区和原料基地。建设2-3个高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并参照国际先进的种麻模式来 规划 ,把常规技术和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系统化高产栽培的样板,带动全国种麻水平的飞跃。
4、定期举办农务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农务员的技术素质,提高其指导麻农种麻的能力。培训要制度化,定期办班,以保障尽量多的农务员参加培训和实现已培训过的农务员的知识更新。
第二节 黄麻市场
一、发展概况
统计数据表明,与2003年同期相比,2004年上半年我国黄麻纺织 行业 主导产品黄麻布、黄麻袋产量下降,但 行业 总体利润水平却有所提高。
2004年上半年 行业 实现工业总产值10436.20万元,产品销售产值10252.78万元,分别只比去年同期增长0.80%、6.51%。其主导产品--黄麻布、黄麻袋产量还出现了下降,其中黄麻布产量2245.5万米,同比下降10.61%;黄麻麻袋(标准)产量7881400条、黄麻麻袋(混合)产量5974100万条,同比分别下降6.94%和16.29%。
同期,黄麻纺织企业利润水平却有较大增长。 行业 利润总额和利润分别为571.8万元、128万元,同比增长30.67%和158.59%。此外,2004年上半年黄麻纤维消耗量为21363吨,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 行业 对进口黄麻原料消耗量却达14199吨,同比增长19.02。
二、市场趋势
我国有着丰富的黄洋麻资源,是继印度和孟加拉国之后世界黄洋麻及其制品的第三大生产国。作为天然纤维资源,黄洋麻产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搞好黄洋麻纺织是发展绿色纺织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根本的出路来看,开发黄洋麻新品,深入调整黄洋麻的产品结构势在必行。
虽然近年包装物使用开始向天然纤维回归对黄洋麻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从根本的出路来看,开发黄洋麻新品,深入调整黄洋麻的产品结构势在必行。
1、在产业用领域再延伸
黄洋麻的传统产品是麻袋、麻布、麻纱线,麻袋是最主要的产品。虽然作为绿色包装,麻袋尚有一定的应用市场,但黄麻 行业 再也不能只囿于黄麻麻袋这单一的产品。如今由于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产业用纺织的发展很快。从严格意义上讲,麻袋本身就是一种产业用纺织品,黄洋麻的可降解性,使其还能大有作为。作为传统产品的延伸,像用于树干包扎、防寒冻和虫害的包树布,用于治沙保土、护坡护堤的网状土工布,用于道路建设、无土草皮的毡状席垫等土工产品,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正逐年增长,而这些产品我国的黄麻企业完全能够开发生产。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提速,国家对治沙护土绿化的更加重视,此类产品的需求必然增加,为黄洋麻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2、向装饰服饰领域挺进
在人们的观念中,黄麻制品就是粗糙的麻袋。殊不知印度等主要产麻国早已成功地将黄麻用于生产较高档的产品,如装饰品和服装等,在一些麻制品展览会上有地毯、各式服装、手提袋、鞋、帽、玩具、座垫、台布、绒毯、包装箱以及某些工艺品全是用黄麻做的,而且很精致。目前,印度的黄麻/棉混纺的夏装正大量销往美国、瑞典等欧美国家的市常就国内而言,眼前亚麻 行业 面临原料紧缺,苎麻 行业 面临麻价攀高,而黄洋麻则相对量多价低,对于一些中低档的12Nm-24Nm亚麻、苎麻等产品,黄洋麻制品完全可以起到替代作用。近年来,东华大学、辽宁和湖北的一些黄麻企业,对黄麻纤维性能、化学处理,一直到纺纱设备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和 研究 ,证实通过黄麻羊毛化技术等改性处理,国产的黄洋麻完全可以向装饰服饰领域挺进。
3、借“麻塑粒子”谋求发展
世界黄麻组织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荷兰攻克的“麻塑粒子”科研课题,不仅为过去局限于麻绳麻袋的我国黄麻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而且可能引起新材料领域的一场绿色革命。“麻塑粒子”这项最新科研成果是把定向排列的65%聚丙烯在偶联剂马来酸酐的作用下与35%黄麻混合成含麻的聚丙烯粒子,以替代纯聚丙烯,其物理性能明显好于纯聚丙烯,同时其制品的可降解性也大大提高。“麻塑粒子”产品可广泛用于汽车制造业、家具业、隔墙、折叠门等众多领域,即可取代玻璃钢,又可以代替木材,应用前景很好。产麻国印度对此成果极为重视,及时购买了专利。目前,中国麻纺协会黄麻专业委员会正在积极与世界黄麻组织联络,并设计拓宽合作与融资渠道,从产品开发的大突破来寻求整个 行业 的新发展。
4、为“非木材纸”调整结构
“非木材纸”是近年来国际上继再生纸之后迅速发展的又一新型环保纸。其原料为甘蔗渣、洋麻等代替木浆造纸。在日本,以黄洋麻为原料的“非木材纸”已有在市场流通。作为我国黄麻纺织 行业 主要原料洋麻的这一新用途的动向,应引起我国麻类生产者和纺织商的高度重视。虽然受生产成本的制约,“非木材纸”的产量目前只占整个市场的极小一部分,但有识之士认为,从保护生态的长远利益来看,“非木材纸”有着广阔的前景。我国对“非木材纸”的开发也很早,几年前,江西和湖南分别就洋麻全杆造纸获得了成功。近年来,有关方面提出,要深入以黄洋麻造纸为代表进行黄洋麻多种用途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洋麻纸作为“非木材纸”的主要角色将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对于有条件的黄麻企业,审时度势,及早涉足“非木材纸” 行业 ,从深层次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是卓有远见的明智之举。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