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2006-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 分析
一、2006-2007年我国物价运行状况
我国物价在经过6年(1997年5月~2003年5月)的紧缩之后,从2003年6月开始恢复上升趋势,其中CPI从2003年5月的0.7%持续攀升到2004年9月的5.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PI)从2003年6月的2.9%提高到2004年11月的8.1%。此后,在紧缩性政策的调控下,CPI和IPI均出现回落,到2006年4月IPI下降到1.9%、2006年7月CPI下降到1%。但2006年7月以后CPI再次恢复持续攀升态势,2007年11月提高到6.9%、12月回落到6.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在2007年8月份以后出现反弹,从2007年8月的2.6%提高到2007年12月的5.4%。
从分类产品或服务对价格指数的影响看,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和原材料等中上游产业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的结构性物价上涨,生产资料中除燃料动力和黑色金属等少数产品价格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外,多数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但大部分分类消费支出价格上升趋势明显,CPI存在较强的上涨压力。
1、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的,服务消费支出价格的上涨也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按2006年1月~2007年11月八大分类消费支出价格对CPI的平均权重估算,2006年10月~2007年11月CPI的5.5个百分点的上涨幅度中,由食品价格上涨拉动了5.1个百分点、占CPI上涨幅度的92.98%;居住、医疗保健、烟酒和文教娱乐价格的上涨对CPI上涨幅度的贡献分别为0.2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占CPI上涨幅度的百分比分别为3.47%、3.23%、1.95%和1.95%;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交通通讯等三类支出对CPI上涨幅度的贡献为-0.23个百分点。
2、生活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指数上涨拉动的,但各类生活资料价格均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
按2006年1月~2007年11月分类产品价格对生活资料价格指数的平均权重计算,2006年7月~2007年11月期间生活资料价格指数3.7个百分点的涨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上涨了3.08个百分点,占生活资料价格指数涨幅的83.26%;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分别拉动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上涨了0.43个百分点和0.24个百分点,占生活资料价格指数涨幅的比重分别为11.5%和6.6%;衣着类产品价格对生活资料价格指数的贡献为-0.04个百分点。因此,始于2006年8月的本轮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上涨,同样是由食品类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拉动的。从价格走势看,1999年以来食品、衣着、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保持明显的上升势头。
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的反弹主要是由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等上游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拉动的
2007年7月份以后,受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反弹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再度反弹:2007年7月~2007年11月期间,PPI涨幅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1.23个百分点是由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拉动的,加工工业价格上涨对PPI涨幅的拉动作用只有0.6个百分点。
4、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指数(RPI)的上涨主要是燃料动力价格上涨拉动的
从2007年10月开始,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价格再度出现反弹,到2007年12月已提高到8.1%,比2007年9月份提高了4.5个百分点,按2006年1月~2007年11月各分类产品价格对原材料及燃料动力价格指数的平均权重计算,其中燃料动力、黑色金属和农副产品购进价格的上涨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的拉动作用超过90%。
二、2006-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自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
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外贸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
第二节 2007-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分析
尽管经历了强有力的政策调控和外部环境的负面冲击,2007年的中国经济总体走势依然可以概括为:GDP强劲增长;增长质量继续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增加,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保持良好走势的同时,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依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持续抬头;货币和信贷增长速度依旧偏快;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顺差增长规模仍然偏大;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仍有待提升;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过快攀升等。以上问题的产生和显性化,亦是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以来的阶段性特点。这些复杂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关联性,共同驱使宏观经济反复发生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这一背景决定了2007年的宏观调控在手段上体现为总体偏紧、多管齐下的政策组合,在策略上体现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相机抉择的政策有序轮动。2008年,预计宏观调控将继续坚持总量适度从紧、注重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控主线,强调财政政策在推动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以此促进经济稳健、均衡增长。
一、2007-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防治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并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具体的重心和焦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贯穿全年的对外贸顺差、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性过剩的总量调控;二是下半年开始的对通货膨胀风险和房地产、股票市场等资产泡沫的重点调控;三是对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等关系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方面的结构性调控。调控手段包括货币政策等市场化政策和土地调控等行政政策,但总体上以市场化手段为主导,行政手段侧重于对非市场化领域和部门的调节。
1、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货币政策的常态工具
作为市场化色彩最浓的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在2007年担纲了宏观调控的主力军。全年先后6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分别提高至4.14%和7.47%;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14.5%,创历史新高;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买卖特别国债等方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大量流动性,2007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7857.18亿元;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特别存款、定向央行票据以及进行窗口指导等方式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方向和节奏;对商业性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调整,并提高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总体看,2007年货币政策使用工具和使用频率之多,力度之大,都是近年来少有的,显现出从稳健向从紧转型的迹象。
具体看,2007年货币政策充分体现了区别对待的特点。特别存款和定向央行票据仅向部分贷款增长偏快且流动性充裕的银行发行,同时央行定期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有关标准,对凡是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达到要求的金融机构均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尽管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 行业 中落后企业的贷款投放,但政策仍鼓励商业银行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等 行业 提供信贷支持。
从各方面的数据和情况看,2007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控制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降低通货膨胀风险、挤压资产泡沫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2、稳健财政政策在促进再分配和经济均衡发展以及降低经济过热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通过税收手段和转移支付手段,财政政策在促进再分配、改善经济结构和调控投资与外贸顺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2007年8月15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利息税由20%调减为按照5%的比例税率来执行,增加了中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其次,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等,全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并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继续降低了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减少了一般建设领域的财政支出,对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多次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性产品(即“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并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效降低了贸易顺差。
第五,2007年5月30日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由1‰调高至3‰,有效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泡沫程度。
第六,加大资源税改革力度,取消或减少了对有色金属等部分矿产资源的优惠政策,并调高了金矿、焦炭等部分矿产资源的税额标准。
第七,在降低“两高一资” 行业 出口退税率的同时,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退税,促进产业升级。
总体看,2007年财政政策重点通过税收手段,在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方面均有所建树,但财政政策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改善“民生”等诸多“瓶颈”方面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3、加大节能减排及节能降耗力度,加强对产能过剩 行业 和“两高一资” 行业 的调控
加大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力度,并加强对产能过剩 行业 和“两高一资” 行业 的调控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任务,同时也是2007年宏观调控的重要结构性目标。2007年具体出台的政策包括:关闭部分高耗能企业生产线,淘汰部分高耗能 行业 的落后产能;加强对中央企业的整合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清理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土地、税收、电价等优惠政策,提高投资门槛,严格加强对铝冶炼、铜冶炼等的投资审批管理,并加大其在建项目的清理力度;通过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和征收出口关税等措施,严控“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如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提高成品油价格和天然气价格等。
在对“两高一资” 行业 的有力调控下,节能减排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3%,两项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但3%的水平与4%的计划目标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2007年上半年单位GDP电耗比上年同期上升3.64%,显示下一阶段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
4、拓宽资本双向流动渠道,通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缓解流动性过剩
2007年,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尚未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通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拓宽资本双向流动渠道,降低了资本项目顺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过剩问题。这方面的重要政策包括:成立国家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由财政部向央行发行债券获得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境外投资,目前已投资了美国黑石公司、中国中铁、摩根斯坦利公司等;拓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增加黄金储备等战略资源;放宽对银行结售汇的管制和对境内企业及个人用汇限制,允许部分国际机构在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加大对入境资金的监控,开展外汇资金流入及结汇和部分地区银行自身收结汇的检查,加强外债管理,改进外债统计监测,严格控制了外债的过快增长;放宽个人和金融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扩大QDII的经营范围。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促进资本双向流动的政策短期内或许不能对国际收支平衡起到重要作用,但从长期看将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伐。
二、2007-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分析
2008年宏观调控的总体任务是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有二,一是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二是“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为此,2008年将在保持政策基本连续性的同时,首次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并与适当的行政和法律调控手段有机结合,借以实现控制总量与结构优化的双重政策目标。
1、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2008年,货币政策仍将是总量调控的主要手段,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仍是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预计2008年仍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行一定限制,并有继续分若干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但利率杠杆将更注重引导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将低于2007年。
其次,由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形成机制仍不太可能有根本改变,因此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手段加强流动性管理,特别存款、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及定向央行票据等结构性手段的使用频率有可能显著增加,以特别国债为操作载体的对冲力度将继续加强。
第三,进一步提高政策的连续性,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消费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第四,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预计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进一步升值,人民币对包括美元在内的主要货币的浮动空间将继续扩大,人民币有效汇率水平将成为汇率政策的重要参考目标。
2、改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功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近年来财政收入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速,预计2007年中央财政总收入可完成28432亿元,比年初预算超收4011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积累为财政政策更好地履行其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功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提供了条件。2008年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具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水平,扩大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
二是加大对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大幅增加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创业型就业、教育、住房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支出;
三是加大“三农”投入,大幅度地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四是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和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
3、以资源价格改革为核心,通过行政法律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
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是近年来投资扩张和贸易顺差扩大的根源之一,而资源价格偏低是其加速扩张的根本动因之一。2008年,我国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的形势依然严峻,对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资源性产品等“两高一资” 行业 的调控将继续成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政府在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方面将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
一是继续推动资源价格改革。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并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实施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并继续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是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加大重点 行业 和重点领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加大加快企业节能发电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 行业 过快增长。
4、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首先,将继续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标准,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排放 行业 新上扩能项目。其次,严格执行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有可能继续提高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第三,继续加强土地调控。切实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 建设项目的供地;认真执行禁止类、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深入清理和规范各类开发区。
5、增加粮食生产,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降低通货膨胀压力
为防止物价水平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必须降低在CPI中占权重较大的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涨幅,同时控制PPI向下游的传导力度,因此需要通过增加供给来降低价格涨幅和物价上涨预期。预计2008年将更多地从供给层面降低通货膨胀压力:一是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给和市场调控稳定粮食、棉花种植面积,恢复扩大油料面积,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政策力度;二是搞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三是继续加大廉租房建设,增加住房供给,以降低房地产价格涨幅。
第三节 纺织服装、鞋、帽 行业 政策 分析
一、纺织服装 行业 政策 分析
(一)出口退税再次下调
2007年7月1日起,部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其中,服装、鞋帽、箱包由13%调整至11%,粘胶纤维由11%调整至5%。
(二)增值税新政出台
2007年7月1日起,《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此政策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此次中部地区增值税改革将使纺织服装企业受益。
一是带来直接的税收受惠,现金流更为充裕;二是有利于加大科技投入。中部地区增值税改革将起到鼓励技术革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从而提高纺织 行业 的科技贡献率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 行业 梯度转移。中部地区增值税改革的实施,无疑将加快纺织服装 行业 的梯度转移,中部纺织服装企业将直接获益。
(三)人民币汇率节节攀升
从2005年10月份汇率改革以来至2007年10月份,人民币汇率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1%;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也已升值5%左右。2006年,我国纺织 行业 的出口额是1440亿美元,今年预计达到1650亿美元。按照这一数字计算,汇率每上升1%,利润就会减少约70亿元。今年人民币汇率增长幅度达到5%,损失就是约350亿元。2006年是纺织服装业利润最好的一年,利润额也不过是822亿元,可见汇率调整的影响非常大。
(四)《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生效,十届全国人大6月29日通过的这部法律提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法出台后,必将给实施多年的各地劳动合同条例和已确定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带来重大调整,同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将面临颠覆性挑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乃至用人单位的全面经营管理势必受到深远影响。
在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 行业 ,目前还存在相当程度上的用工不规范问题。如今,对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构建和谐的用工环境,新《劳动合同法》给予了大力支持。
(五)纺机等技术装备零部件进口享受税收优惠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1月14日发布《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表示,在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创新有积极带动作用的16个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领域内,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这些装备而进口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所缴纳的进口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
(六)中欧达成监察纺织品贸易协议
欧盟委员会10月9日宣布,已与中国就纺织品出口问题达成新协议,双方将在明年对中国输欧纺织品实施进出口双重监控,现有的配额限制会在今年底如期结束。这意味着中国纺织品出口将又一次进入后配额时代。
(七)纺织品及成衣协议
为了履行在世贸《纺织品及成衣协议》的责任,目前,香港政府工业贸易署对纺织品实行纺织品出口管制制度及进口签证制度。港商出口纺织品服装,除非获得豁免签证,否则必须向工业贸易署申请有效的签证。从香港出口受限市场的个别类目纺织品需申请配额签证。港商在货品出口前,应确定货品是否符合有关的出口规定,否则付运货品便有可能被外国海关扣留或充公。港商如想出口港产纺织品,应先向香港政府工业贸易署查询有关配额的规定。如想出口原产于中国内地的纺织品,应向中国商务部查询。
(八)“十一五” 规划 的效应
对于服装 行业 而言,“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加大、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吸纳国际化设计人才,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积极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力争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服装设备,到“十一五”末 行业 国际先进水平设备比重要达到50%,劳动生产率提高到70000元/人年。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中国服装 行业 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发展时期。
二、鞋 行业 政策 分析
中国制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流潮,中国承接国际制鞋业的转移,一跃成为全球最大鞋业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平台,并且已基本占据了全球中低端的鞋产品市场。
(一)中国贸促会在革鞋 行业 推荐仲裁条款
2005年,附设在贸促会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将继续推进 行业 仲裁,进一步在皮革与制鞋等 行业 推荐仲裁条款,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REACH认证
在2009年7月1日之后,那些没有进行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的纺织和鞋履项目不允许进入欧盟国家。
从2008年12月份开始,对所有向欧盟出口的产品,REACH认证是强制性的,在纺织品和鞋履产品中使用的化学品在REACH规定中不享有豁免权。
为达到纺织品和鞋履产品的各项功能,例如防水、抗菌和耐热功能,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危害。
(三)出口退税率下调
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将鞋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由于制鞋企业的利润率本身就比较低,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受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珠三角传统的制鞋业今年初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制鞋企业大幅减少,鞋类产品出口量下降超过两成。
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国次货危机影响,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使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企业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不少企业被淘汰。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2月,珠三角地区参与出口鞋的企业只有1512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855家,鞋业洗牌的现象表现明显。
(四)鞋 行业 的长期发展 规划
1、产业升级换代
今后中国制鞋业的发展必然要从低端市场走向中高端市场,要从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产业升级换代是必走之路,因而,从数量上看,中国鞋业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或许今后将有所下降,但品质将得到提升,产品价格和出口总值将会不断增长。第二,中国制鞋业的产业转型和转移是大势所趋,一部分有创新能力和规范性较强的企业,将走向产业升级的转型之路,一部分依靠生产成本取胜的企业将转到内地生产成本更具优势的地方。
2、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经过产业调整大洗牌之后,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比如广东珠三角鞋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东莞形成国际中高档鞋品的加工基地和国际鞋业总部基地;广州形成国际鞋业、鞋材业的市场贸易中心展览中心和研发中心;惠东形成中低档时尚女鞋生产基地;鹤山形成中高档男装鞋生产基地;潮州、揭阳一带形成工艺鞋加工出口基地。而福建泉州晋江一带形成全球运动鞋生产基地;温州形成中低档男装鞋生产基地;成都形成中低档女鞋生产基地。
3、内销市场不断扩大
中国本身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鞋仅为1.7双,在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均年消费鞋类提高到3-4双,是完全有可能的,因而,中国有能力的制鞋企业应提高产品的设计及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市场建立、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品牌和建立市场行销管道,更好地拓展国内市场。
4、创立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鞋已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但品牌却不是中国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加工贴牌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应加快在国际市场创立自己的品牌和行销管道,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创造更大的产业优势。
中国制鞋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应是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在与世界制鞋业的博弈中,中国制鞋业若能立足国内市场,确保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发展全球化的品牌和管道,以长袖善舞的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空间,实现制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作为全球制鞋业的中心不会改变,无论产业怎样转移,也是在中国各地转移和发展。
三、帽 行业 政策 分析
出口退税率的大幅调整:
我国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涉及2831项商品、超过海关税则全部商品总数三分之一的出口退税政策一经公布,立刻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此次出口退税率的大规模调整,将带动国家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企业改变经济国家增长方式意义重大。此次对服装、鞋帽等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下调出口退税率,旨在缓解贸易摩擦,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