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洋工程定义及应用特点
一、海洋工程定义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以及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二、应用特点
海洋工程包括很多细分工程,都是针对特定需求而进行建设的。比如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工程就是为缩短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里程,满足地区之间贸易交流所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建设,其建设投资规模大,但收益也很显著;海底电缆工程是为满足通信所需,使得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交流的通畅能够加快经济的发展;海上景观工程的建设,是为满足人们旅游观光的需要等。
第二节 海洋工程 行业 发展历程
1、海底电缆工程发展历史
我国海底电缆的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第一条国际通讯电缆于1976年完成,1993年成功研制出MG一1型海缆埋设犁,并于同年成功完成中日光缆的埋设任务。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公司建造了不少拖曳式埋设系统。而美国的海洋系统工程公司为AT&T研制的SCA- B号埋设机是一种ROV型(水中航行型)的埋设机。可在1850米深用喷水的方式埋设电缆至地下0.6米,可以取出埋深在1.2米以内的电缆,埋设电缆直径为300毫米。履带爬行自走式、带有不同功能挖掘机构的埋设机是海底管道及电缆的埋设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履带车载体上通过更换不同的挖沟机械,装备各种探测设备后,既能在沙泥底中进行埋设作业,也能在软岩底中进行埋设作业;既能铺设又能跟踪、挖掘、检修、复埋;既能在水下,也能在浅滩或滩涂工作。目前,这种自走式埋设机已有20多台。
作为开发海洋资源的一种活动,海洋空间利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最早利用海面空间是两千多年前的海上交通运输。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海洋工程等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陆上用地日趋紧张,使人们更加重视海洋空间的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几个方面。第一、生活和生产空间;第二、海洋交通运输;第三、储藏和倾废空间;第四、海底军事基地。
2、海洋管道工程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在浅海水域中寻找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海洋油气田的开发,首先出现了海洋输气管道。天然气必须依靠海洋管道外输,浅海中采出来的原油则可由生产平台直接装入油船。在深海中采出来的原油,大型油船停靠生产平台会威胁到平台安全,因此出现了海中专用于停靠大型油船的单点系泊。这样,就要有连接各生产平台与单点系泊之间的输油管道。70年代,在海域中开发了大型油气田以后,开始建设了大型海洋油气管道,把开采的油气直接输往陆上油气库站。
3、人工岛的发展历程
我国有着建造人工岛的悠久历史,明代嘉庆年间已有建造人工岛的文字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又在近海建起了一系列人工岛。长江口外用水泥堆成的鸡骨礁可谓中国第三者个现代人工岛。1988年在南沙永暑礁建立的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的海洋观测站也是一座人工岛。随着沿海经济的腾飞,很多人工岛建造计划正在拟定和实施之中。上海的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建造人工岛的设想。这些设想主要是围绕着开拓航道、修建深水港和充分利用滩涂资源三个项目而展开的。工程主要分四大块进行,其中包括修建两个人工半岛,即芦潮港人工半岛、浦东国际机场人工半岛,而真正的人工岛是长江口的人工岛群。这个人工岛群包括以长兴岛为依托的中央人工岛,以横沙浅滩和铜沙浅溱为依托的人工岛;另外,还有九沙人工岛和风沙人工岛。这些人工岛是利用长江口拦门沙水下浅滩在水深5米以内的有利地形条件建造的。这群人工岛建成后,可使长江口地区的崇明岛岸、宝山区东岸形成一个拥有200平方千米以上深水港区和几百平方千米腹地的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