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麻纺织市场现状
一、麻纺 市场发展 状况
中国麻类纤维纺织加工业,按照纤维和工艺技术特点划分,可分为苎麻纺织、亚(大)麻纺织、黄麻纺织、剑麻纺织等。20多年来,中国的麻纺织业快速发展,成为具有麻类纤维资源、生产规模和贸易竞争比较优势的天然纤维特色纺织产业。
目前,我国麻纺 行业 发展状况良好,产销状况较为理想。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统计,2003年上规模的麻纺织和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27.62%。经测算,中国麻类纤维加工总量约50万吨,占天然纤维加工量的l%,其中苎麻、亚麻纤维加工量有30万吨。中国家用纺织品、服装的销售约9000亿元。其中麻纺织最终消费制品的比重保持1%左右,将有近百亿元的市场空间,约为目前销售收入的一倍。同时,因内麻纺织品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也给传统麻纺织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2年,美国在对我国其它纺织品继续实施进口配额限制之时,宣布单独取消对我国麻纺织品配额限制;而且还规定,棉麻混纺织品中,只要麻成份超过一半,也算麻纺织品,同样不受配额限制。由此,不但纯麻织品(长纺)扩大了出口,麻棉混纺织品(短纺)也纷纷走出国门。这直接推动了我国苎麻纺织业新一轮的扩张,不但现有企业扩大产能,已关停的120多家麻纺企业也陆续复工。目前,国内原麻每吨已涨至9500元以上,每公斤已近10元。而2003年头麻(苎麻每年可割3茬,分别称为头麻、二麻、三麻,其中,头麻产量最高)上市时每吨只有5300元左右,而到三麻上市时,已涨至9500元。苎麻纺织高潮的到来,自然带动了原麻生产迅速发展。
我国苎麻产量占世界的90%,苎麻纺织品产量占世界的80%,但麻纱的细度不高,最高为16.67tex,高品质纯麻面料主要依赖进口。这两年,全国苎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保持2位数的增幅。2004年全国苎麻产量预计可达23.2万吨,而全国苎麻纺织企业需要消耗的原麻,至多也就是15万吨左右。从2005年1月1日起,世界各国将统统取消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配额限制,这势必影响到国内企业对原麻的需求量。因为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门坎”降低了,原来一些为绕过配额限制,扩大出口而大量生产棉麻混纺织品的企业,便用不着再“暗渡陈仓”了,转而直接生产纯棉纺织品出口。这样,苎麻需求将大量减少。
中国亚麻纤维作物种植发展缓慢,亚麻纺织纤维原料短缺仍然是影响中国亚麻纺织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2003年国内亚麻纤维原料产量约6万吨,2003年进口约10万吨,同比增长了50.15%。目前我国亚麻制品的内销量还不到总销量的10%。中国纺织总会提出,在稳定扩大外销的前提下,到2010年亚麻制品内销量要达到总销量的50%。目前我国亚麻服装、装饰、产业用布的比例为90:5:5,而中国纺织总会提出的目标是,在稳定服装用布的前提下,到2010年三者比例要达到65:30:5。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后5~10年内,国际麻类服装和制品的潜在市场将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40亿美元。
二、市场消费倾向
目前,麻质已成了时尚的标志,麻织布衣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麻质服装在面料上与棉相结合,更加柔软、吸汗。这也是麻类服装区别于其他面料的一个重要品质——可以与丝、棉等其他材质很好地混合。颜色也一直是麻质服装的一个重要看点,淡蓝、米色、驼色、白色等色彩永远大行其道,给人一种清爽的视觉享受。继承了一些中式设计的款式则显得大气而时尚。
麻质西装优雅的服装风格能突出面料的特点,优良的工艺让麻质西装也可以呈现出美丽的光泽,褪去了传统印象中的粗陋,更显华贵。可以肯定地预言,无衬里或半衬里、剪裁合体的柔软西服上衣将大行其道,休闲的麻质西服会更加受到精英男士们的宠爱。
对麻纺织类服装感兴趣并愿意消费此类产品的消费者分为三类,一类是迷恋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二类是比较喜欢复古色彩的艺术工作者,三类是希望借助麻纺服装显示地位和身份的高收入者。当然,普通消费者中也有不少人对麻纺织服装中意的,一般是年龄较大的人或是部分都市白领。
麻类纤维制品具有生态纺织品的种种特征,具有吸湿、透气、抑菌、防霉、抗紫外线、无静电等性能,是2l世纪全球绿色消费的新时尚,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中亚麻是代表。亚麻纤维在我国五大麻纺原料中,其品质和价值均高于苎麻、黄麻、红麻和大麻。亚麻纤维与棉花一样质细,其强度是棉花的1.5倍,是绢丝的1.6倍,而且长度大大高于棉花和羊毛。据有关调查,亚麻抗虫抗病力强,使用农药少,被认为是环保产品,有部分取代棉花的趋势。亚麻纤维能织出各种高档服装、装饰产品和产业用布(如军用、航空、消防、渔业、医用等系列)。
第二节 中韩日麻纺业发展概况
一、市场状况
日本、韩国是中国近邻,中国是亚麻大国,三方之间贸易往来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亚麻产业的发展。
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的萧条、成本的提高等因素,日、韩两国的亚麻市场都有较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
1、加工业在萎缩:产品加工价格逐年下降,生产规模缩小。
如日本最大的亚麻生产企业帝国纤维有近百年历史,最高曾发展到8.3万亚麻纱锭,员工1200多人,而到现在亚麻纱锭一支没有,工人仅几百人,厂房有1/3处于闲置状态,开工严重不足。另外,日本最大的苎麻生产企业东苏克原生产厂房现已大部分改为练车场、超市。
另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从生产量上看,亚麻纺织生产量从1993年到2001年的9年中呈明显下降趋势。到2001年生产量为266吨比1993年的1138吨下降高达76.6%;亚麻布的生产量到2001年仅有261万米,比1993年的948万米下降高达72 5%。
从2002年上半年进口状况看,亚麻纱进口仍呈下降趋势,由1月的106T减少到6月的34T,而从中国进口的亚麻纱更呈明显下降趋势,由2002年1月进口 17T下降到6月的6T。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日本亚麻纺织加工业都严重萎缩,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以下两点:
①劳动力市场匾乏及劳动者价值观的改变,即无人愿做亚麻初加工(打麻、整理、纺织等)繁重、脏、累的生产工种。
②日本对环境的治理不断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使得一些污染较重的企业逐渐被淘汰。
2、零售市场较繁荣:与亚麻纺织加工业完全相反,亚麻制品零售市场却有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日本各主要城市的零售商场,到处都有亚麻服装服饰及其副品等销售,而且在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亚麻服装服饰的衣着者(炎炎夏日,衣麻者自凉)。而且从去年开始,亚麻织物有转向高级商品的趋势,商品档次都较高,市场价格也较高,总体水平属于中高档商品。
二、 行业 状况
1、初加工企业规模锐减,工厂外迁
近年来,日本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将工厂迁移到东南亚地区,进而又到中国。东苏克早已把日本国内的亚麻纺织厂于80年代就转移到了中国吉林省,我们在日期间访问的酒井(九一)也已于近期把染厂转移到中国南通。
2、 行业 协会规模小,作用大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麻纺协会规模很小(由3家公司的会员构成,这3家会员大多主要是以亚麻为主导产品,另外还有五十余家公司赞助会员),但他们却能够带领企业开拓市场,协助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在全方位推介亚麻的工作中力度也很大,效果也很好。他们经常搞一些促销展览等活动,并在大商场设立亚麻专柜,普及麻的专业知识。同时制作网页进行宣传。近几年,一般消费者对麻尤其是亚麻的认识更多,更加钟爱,亚麻更加大众化。
3、专业技术日本较高,中国也不差
高支、细薄织物、很好的后整理和手感,这些并非全属日本所有。日本亚麻服装服饰和亚麻原料市场上有很多为“中国制造”,由此可见中国也有不少高水平染整服装加工企业的产品出口日本。
三、企业状况
在中、日、韩三国亚麻 行业 企业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差距:
1、技术装备:日本韩国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但总体是装备先进、工艺代表了亚洲地区的先进水平,普遍自动化程度较高、自控能力较强,工艺流程较短,作业效率高。如日本帝国纤维纺织工广,前纺工序流程中从纤维开包到成条,全部自动化,四五台纺条机只一人看管,管道输送到成条机,因此车间里员工很少。
当然,也并非都是先进的装备,高水平的工艺。在韩国汉城郊外的一个工业园区有一染厂,以麻布染色来说是很原始的工艺,前处理还是冷轧堆退煮,连染色都还是古老的冷轧堆染色。当然,染出的色布无论从色牢度,还是手感都赶不上中国的亚麻专业染厂水平。
2、现场管理:日本工厂的现场管理大多好于韩国,很有现代企业的氛围。
现在被ISO9001-2000所采用的“6S”管理中的“5S”就是源于日本,而日本工厂的“5S”管理确实运用的自如,员工的素养非常突出,现场管理有条不紊。车间是光亮洁净的木质地板,清晰明了的各种规范围表墙上到处可见。最突出的“清洁生产”规范墙上悬挂,标准、方法、评价、自检可操作性强,连清扫工具的摆放方向都是规范的。定置管理,整整齐齐,绝无越线。
3、作业效率:日本的亚麻生产作业效率可以说全球闻名,设备自动化程度又较高,员工的劳动定额很先进,因此劳动效率很高,以名古屋酒井(九一)染厂为例:劳动效率全年人均16万美元,相当于人均人民币140万元,这相当于中国同等规模染厂的数倍之多;年生产量高达3亿多米染色布,人均生产量140万米染色布,这个作业效率也远远高于中国水平。
而韩国的作业生产效率与日本相差就很远,与中国大致相同,以韩国汉城地区黄海染厂为例:130人月生产染色布160万米左右,其中麻类占20%左右。
4、员工素质:日本员工操作技能娴熟,自觉性高,更可贵的是他们敬业爱岗的团队精神、上进心非常突出、努力工作、力争升职。而这些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5、新产品开发:日韩企业均非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对于新产品开发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他们在新产品开发工作方面始终走在亚洲前列、每年用于新产品开发的金额分别占销售额的10%、5%。
经过上述 分析 可以看出,在亚麻 行业 ,中国无论是在市场开发、 行业 组织、乃至企业自身等各个方面来讲,相对于韩国水平相当,而相对于日本就基本上处于弱势。但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况且在不少方面我们还是有相当优势的。因此,如何在短期内全方位提升我国亚麻 行业 将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中经纵横 市场 研究 观点,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资依据或执行标准等相关行为。如有其他问题,敬请来电垂询:4008099707。特此说明。